第35章
出去,离她远远的。” 李天明说着,按了按胸前的那个布包。 也不知道这玩意儿能卖多少钱? 第三十一章 原形毕露 “一队,西坡地,二队,东三条地,三队……” 往常都是各个生产队自行分派劳动任务,今天是开镰的大日子,由李学庆亲自坐镇安排。 李家台子一共分成五个生产队,每个队负责一块地,头一天开镰,也不用太累了。 “知青组,跟着一队。” 李学庆的语气平淡,可说出来还是引得社员们一阵哄笑。 谢建设等人羞愧地低下了头,只有刚来的不明所以,尤其是张青森,探头探脑的,似乎还想要找到这笑声是从哪发出来的。 当年第一批知青来村里落户的时候,村民们也是抱有极大善意的,当真以为他们是来帮着村里搞生产。 可第一次上工,没半个钟头就原形毕露了。 这哪里是帮着村里搞生产,分明就是大爷大奶奶。 一个个的身娇肉贵,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还得占着村里的粮食。 最可气的是,明明活没干多少,只要在地里混一天,就得拿着全工分。 在农村,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拿10个工分,老人和孩子根据劳动能力,分别是6到8个。 这些城里娃,连村里最小的娃娃都赶不上,却因为政策的问题,拿着全工。 凭啥? 这就是为什么李学庆去县里和革委主任拍桌子。 再多些知青,村里的粮食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行了,都笑啥,赶紧上工,完不成任务,都让你们住地里!” 李学庆说完,背着手走了,多看这些知青一眼,他心里就冒火。 本来今年说好了的,和往年一样,不往李家台子分派知青,结果还是来了六个。 这下又得舍出去六份口粮,总不能当真看着这些城里娃饿死。 憋气! 任务分派下来,众人纷纷赶往自己要负责的那片地。 “天明,你割两垄,咋样?” 金利已经听李学庆说了,今天晚上要干大事,李天明还要连夜开着拖拉机去市里。 两垄地对别人的来说,已经是壮劳力一天的工作量了,但对李天明而言,根本不算啥。 上辈子,他最多一天割过四垄地。 “成!” 李天明答应一声,拿着镰刀下到了地里,俯下身子刚要干活,就听到有人扯着脖子大喊。 “同志们,这是我们新来的知青第一次参加收割,我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打赢这场秋收攻坚战,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又是张青森,这个货就不能消停点儿? 一不怕苦,没毛病,二不怕死,是个啥? 割稻子又不是去玩命,咋还能出来个死呢? 张青森说得激扬慷慨,但回应他的却只有寥寥几声,还带着满满的羞耻感。 “行了,行了,干活吧!” 知青队长谢建设催促着,他就不该听张青森的,搞什么战前动员,这下好了,又成了村里的笑话。 “谢建设同志,委员教育我们说,干工作要有顽强的革命意志,思想跟不上,怎么能在劳动中发扬……” “行,你说得都对,咱干活行不行!” 谢建设说完,招呼着大家伙赶紧走。 再让张青森白话下去,他们这些知青在李家台子怕是真的要成了笑柄。 如今这年头,哪都有张青森这种积极分子,李家台子之所以能这么平静,还是多亏了李家人在村里占了绝大部分。 那些想要借着运动做弄潮儿的,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庞大的李氏家族,再加上那盘根错节的姻亲。 闹? 闹个六! 好好的日子不过,瞎折腾个啥。 张青森讨了个没趣,又想在劳动上出个风头,可他似乎是忘了,嘴上功夫,他或许是个王者,委员语录倒背如流,但是在劳动上,他就是个菜鸡。 干了还没一个钟头,新来的知青差不多就已经叫苦连天了,让人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宋晓雨一直咬牙坚持着。 哪怕汗珠已经爬满了脸,她也不肯直起腰歇上一会儿。 李天明的记忆中,宋晓雨好像一直都是这样,闷不作声的干活,从早到晚,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倒是那个和她结婚的本家兄弟,整天像个大爷一样,东家串,西家逛,没个正行。 说起来,那个本家的兄弟好像重生之后一直没见着,也不知道又跑去哪里逍遥快活了。 “队长!” 谢建设和金利同时直起了身子。 老知青毕竟来了好几年,干起活来,虽然比村里人差得远,但好歹也能帮得上忙了。 “有事?” 谢建设问了一句。 至于金利,看到说话的是他最瞧不上的张青森,又俯下身子继续干活,他这个老庄稼把式已经被李天明落下了十几米,难道不要面子的吗? “我有个问题。” 谢建设一脸无奈。 “有问题就说呗!” 张青森扬起手,手心已经被磨得满是血泡。 “为什么不发手套?” 呃…… 听到这话,稻田里瞬间站起来一大群人,看向张青森的目光,就像…… 这娃怕不是真有啥大病吧? 手套是个啥? 戴着手套还咋干活啊? 磨几个血泡就乱嚷嚷,乡下人谁不是一层老茧套一层老茧。 真要是戴着手套干活,还不得被人笑话死。 “你要是有手套就戴上,没人给你发!” 谢建设刚来的时候,也曾有过同样的疑问,但被人笑话过后,就再也没敢提了。 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不是来当大爷享受的。 贫下中农干活都不戴手套,被教育的反而嚷嚷着为啥不发手套,保护那双娇嫩的小手。 还有点儿要被教育的自觉吗? “我……” 张青森此刻也察觉到,周围人看他的眼神不太对。 “我就是说说!” 说完,终于还是禁受不住众人看怪物一样的目光,俯下了身子。 可腰就像是要断了一样,手里原本轻飘飘的镰刀也变得重若千斤。 终于…… “啊!” 一声惊叫! 谢建设烦的都想要飞镰刀了。 又特么咋了? 结果回头就看见张青森捂着手腕,鲜血顺着手指缝流了下来。 我真特么服了! 谢建设只慌了一秒钟,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张青森伤到的是手腕,可割稻子再怎么着,也伤不到那个位置啊! 还能咋解释? 你咋不往脖子上划一刀呢! “你要是干不了就回去吧!” 说完,继续干自己的活,他今天要割完一笼地,不然的话,村主任李学庆真的能让他住在地里把活干完。 张青森愣在了原地,这不对啊! 大家怎么是这个反应? 知青战友难道不应该过来关心他的伤势吗? 村里人不应该佩服他为了劳动负伤的壮举吗? 怎么…… 这么冷漠? “来个人,把这没出息的玩意送知青点儿去,真亏你想得出来,口号喊得震天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敢情是个逃兵!” 金利甩下一句话,就没再管了。 这种人要是生在农村,早晚得饿死! 再看看李天明。 这大侄子,你歇歇,这是要累死我啊! 张青森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自己的戏穿帮了,哪好意思让人送,臊眉耷眼的捂着手腕,灰溜溜的走了。 要是能借着这件事,让他有所改变,也算没白挨了这一镰刀,可是,这种人就算到死,也甭想有啥大变化。 李天明自始至终连看都没看一眼,在他的记忆里,这个张青森从下乡到返城,除了瞎闹腾,就没干过啥正经事。 参加劳动更是偷奸耍滑,最后成了万人嫌。 赶着晌午前,李天明完成了两垄地的任务,和金利打了个招呼,就先撤了。 其他人满眼羡慕地看着,却也无可奈何,谁让他们没有李天明的本事呢。 两垄地,除了掉头,连腰都不直一下。 同在一个队的杜立德看着,不禁两眼冒火,恨不能回身给杜鹃一镰刀。 要不是退了亲,李天明能不帮他这个老丈人? 李天明回到家,把午饭做好,和两个妹妹一起吃了,让她们去给李天亮送饭,自己往炕上一躺,倒头就睡。 连着熬了好几宿,他现在也快撑不住了。 这一觉睡到傍晚收工。 李天明从里屋出来的时候,李蓉正犹犹豫豫的不知道是不是该煮两个鸡蛋。 看到李天明,手一哆嗦,鸡蛋顺着锅边滚了下去。 呀! 李蓉惊叫了一声,看她的样子,似乎还想把鸡蛋给捞上来。 李天明看得也是苦笑不得。 算了,还是慢慢来吧! 第三十二章 场面人 “哥!你带上我呗,让小蓉插上门,能有啥事啊!” 晚上,见大哥又要出门,李天亮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他本就不是个踏实的性子,大哥每天夜里出门,也不知道去干啥,这让他百爪挠心的,总想一探究竟。 “老实在家待着,要是让我知道你敢偷着跟过来,仔细你的皮!” 对上大哥那凶狠的眼神,李天亮立刻就不敢说话了,从小到大,就数大哥打他下手最狠。 “你老实点儿,明天晚上也给你煮个鸡蛋!”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晚上吃饭的时候,看着俩妹妹吃煮鸡蛋,可把李天亮给馋坏了。 “那个……就明天有啊?” “再废话,明天的也没了!” 李天亮都快致郁了,就没见过这么偏心眼的大哥。 翻墙出出,李天明先去了村支部,开上手扶拖拉机,一路到了苇海,李学庆正在带着人捕鱼。 乡亲们割了一天的水稻,早就累得不行了,晚上还不能缓缓,这会儿也是怨声载道。 “天明,你看这一个个的熊样!” 李天明今天割了两垄地,人家都没说累,晚上还得连夜把鱼送到市里。 “学庆叔,把卖鱼的事,和大家伙说了吧,等年底分红多了,谁还能有怨言。” 李学庆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这事迟早得和全村人有个交代。 “行,听你的!” 说完,招呼着大家伙到了跟前,压低了声音,把去市里卖鱼的事说了一遍。 “学庆哥,年底真的能多分钱?” “废话,不然我还能给贪了啊!” 李学庆没好气的说道。 “那不能,学庆哥就不是这样的人!” “现在还发牢骚吗?不愿意干的,现在就滚蛋,等到年底分的钱少了,可别找我抱怨!” 能被李学庆找来参加捕鱼的,都是近枝,关系隔得远的,还轮不上呢。 只要参加了捕鱼的,不但每天晚上10个工分,等到年底分红的时候,这卖鱼的钱,也能比别人多一成。 有这好事,谁舍得回去啊! 庄稼人干活还能惜力? 这下不用李学庆招呼,一个个很自觉的撑船走了。 “叔,您在这边盯着,我去草甸子那边看看!” 李学庆点点头,没说话,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草甸子离得不远,也就不到六七里路,骑着自行车没一会儿就到了。 李学工、李学农,还有金利,正带着天生、天会和天立忙着张网呢。 打过招呼,李天明也跟着一起忙活起来。 这地方的野鸭子和大雁已经快泛滥成灾了,到处都是这些小生灵搭的窝,人走近了都不知道躲。 把网张好,一块土坷垃扔过去,将野鸭子和大雁惊起来,没一会儿网上就挂了十几只。 “天明,你说这地方会不会真有……” 李学农明显还是害怕,但为了赚钱,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四叔,您好歹是个文化人,咋连这个都信!” 一旁的李天会笑着说:“大哥,你是没见着,我爸来的时候,还嘀咕了一路呢!” “就你话多!” 被儿子笑话,李学农面子上下不来,赶紧走开帮着解网去了。 “大哥,抓这个干啥?这野鸭子肉不好吃,做起来还费油!” 这里面的内情,没跟他说。 “别问,记住了,这事对谁都不能说,对四婶更不能说!” 方艳梅是个好打听事的性子,这事要是让她知道了,距离全村人都知道也就不远了,说不定还得传回她娘家。 刚才李天明还特意找四叔说了,方艳梅要是问起来,就说去捕鱼了,往钢铁厂的事也能透露一下,反正钱都归到村里,到了年底分红,她要是还把钱给娘家弟弟,李天明就管不着了。 又张了几网,差不多抓了能有一百多只,系住了脖子,一半天也死不了。 “三叔,你们在这边等着,我去把
相关推荐: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莫求仙缘
和徐医生闪婚后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他是斯文糙汉
作恶(1V2)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切切(百合)
摄春封艳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