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军。 他想要调去后勤岗位,李学军一句话就能办。 “李处长啊!说起来都是实在亲戚,过年我该去拜访的,可又不知道李处长住哪里。” 呵呵! 这个理由就太假了,李学军住钢铁厂的职工小区,真要是有心的话,打听一下还能找不到。 见李天明不接话,宋晓军不禁有些尴尬。 “那个……妹夫,上回在钢厂,没来得及说,你大伯刚升了处长,手底下肯定要用人吧。” 李天明这才明白,宋晓军还真在打这个主意。 之前孙立就曾提过,只是被李天明给拒绝了。 正是因为宋晓军,宋晓雨才受了那么大的委屈,他吃饱了撑的才会去帮宋晓军。 宋晓军见李天明还是一点儿表示都没有,心里也有点儿急了。 “妹夫,我现在在厂里干的是火切工,可我这体格……你也看见了,不怕你笑话,实在不怎么样,我在厂里也申请过调岗,可一直没批准,你……能不能找找你大伯,帮我调到别的岗位去。” 还有这么求人办事的? 隔着灶台吃饭。 李天明倒是头回见。 “你觉得能胜任什么岗位?” 李天明说着推开了宋晓军递过来的烟,从口袋里掏出一盒中华,让宋晓军直接看傻了眼。 “我……我……后勤这一块,我应该能干。” 应该能干? 所谓的后勤,只要脑子不笨,眼里有活,嘴上能说,谁都能干。 “那个……天明啊!你大哥的身体确实不太好,在钢厂干火切工实在是难为他了,你这边要是有关系的话,就帮帮忙。” 宋母没忍住开了口。 大概也是习惯了。 习惯为宋家唯一的独苗苗谋好处。 她能为了宋晓军的婚事,把本该属于宋晓雨的工作岗位,偷偷给了儿媳妇。 也能为了儿子和孙子住的宽敞些,逼着小女儿下乡插队。 对于宋晓军来说,她的确是个伟大的母亲。 但是,于宋晓瑛和宋晓雨姐妹而言,她这个母亲做得远远不够格。 儿女多的家庭,确实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 但也不能把干的都捞给儿子,让闺女连稀的都喝不上。 “您老这是为难我了。” “怎么是为难?你大伯是后勤处的处长,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晓军的工作安排妥当了,他也会记着你的好。” 然后呢? 宋晓军的人情,能顶个屁用! “是啊,妹夫,你帮我这一次,我肯定记在心里,以后要是有能用得着我的地方,我肯定……” “你这是让我帮着你走后门!” 李天明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 宋晓军见状还不明所以。 “咱们都是亲戚,互相帮忙也很正常吧!” “正常?” 李天明看上去大义凛然的。 “组织上信任,才让我大伯做了这个后勤处的处长,为的是让他能更好的工作,服务企业,建设好钢铁厂,不是让他以权谋私,为亲戚朋友大开方便之门,你这是不正之风。” 说到这里,还满脸失望的表情。 “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今天的话,我只当没听见,不打扰了。” 李天明说完,起身就走。 等他出院子,宋晓军才回过神来了。 “什么玩意儿,还教训起我来了,他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个臭农民,真以为自己……” “我劝你还是小点儿声吧!” 宋晓瑛的话,将宋晓军的满腹牢骚和咒骂通通堵了回去。 “宋晓军,晓雨是怎么下乡的,你不会忘了吧?你还指望李天明能帮你调岗,亏你想的出来,你还是消停点儿最好,不然的话,帮忙别指望,他要是想在钢厂折腾你,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宋晓瑛不知道李天明在钢厂的人脉,但是一个后勤处处长的亲大伯,要想整一个人,能是什么难事。 说完,宋晓瑛起身也走了。 “妈,您看……” 宋晓军还是不甘心,这么硬的关系,却利用不上。 “晓雨下乡,总不能怪到我头上吧?她要是有什么不满,当面说出来啊,用得着非得这样,还是亲兄妹呢。” 宋母见状也坐了难。 她想帮儿子,可女婿根本不搭茬儿。 “妈,您帮我求求晓雨呗,火切这个活,我是真干不了。” 儿子开口相求,宋母心里的天平,又立刻倒向了一边。 “我给晓雨写封信。” “还写什么信啊!您直接去一趟,当面和她说,我就不信,她还能当面撅您的面子。” 宋母这次没答应,没出正月,当岳母的跑到女婿家,像什么样子。 “还是先写封信,透个气,这样晓雨要是心里还在记恨以前的事,不愿意帮忙,也有转圜的余地。” 宋晓军不满意,但是见宋母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行吧,那您尽快。” 说着去屋里拿了烟,临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一包点心,一罐麦乳精。 这下在老丈人一家面前,自己的面子绝对大了。 再说李天明这边,离开宋家,正在路边等公交车,宋晓瑛走了过来。 “大姐,你也想劝我帮着你哥调动岗位?” 宋晓瑛面无表情:“我没那么无聊,你要是能把他调去扫大街,我倒是不介意推波助澜。” 呵! 真是个狠人。 不过李天明完全没必要那么做。 不搭理就足够了。 “他从来都不是个好哥哥,刚刚你要是碍于我妈的面子,答应帮忙,我也会拦着你。” “为啥?” “因为我……讨厌他。” 不单单讨厌宋晓军,更讨厌那个家,那个让她感觉不到一点儿温度,还把自己一点一点变冷的家。 这时候,一辆公交车停在了面前 宋晓瑛挤了上去。 “和晓雨好好过你们的日子,他们家的事,少管,最好别管。” 说完,车门合上,很快便走远了。 回到大伯家,吃饭的时候,李天明提起来这件事。 “你做的对,我刚升上去,好些双眼睛都盯着我呢,就算你答应了,我也不能办。” 李天明闻言笑道:“这个事不能办,天满的房子呢,结了婚,总不能还住家里吧!” 李学军的面色变得有些古怪。 “儿媳妇要是我挑的,就算有人说闲话,这房子的问题,我也给他解决了,可既然是他自己挑的,那就自己想办法。” 呃…… 显然,李学军也没相中秦丽这个儿媳妇。 第一百九十九章 人要靠自己 听了严巧珍的解释,李天明才知道,原来李学军早就给天满物色好了对象,是他一个朋友的女儿,在市图书馆工作。 “那姑娘模样好,家庭好,工作也好,性格上和天满也合适,你大伯都和人家打过招呼了!” 结果,天满被钢铁厂技术科的科长秦有祯给相中了,想要让天满做他的乘龙快婿。 天满呢? 本来就和秦丽是中专同学,彼此都有好感,只是以前没挑明。 现在能娶到意中人,那自然是一万个愿意。 李学军和严巧珍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李天明没见过大伯相中的那个准儿媳,但秦丽确实模样出众,能吸引到天满,也就不足为奇了。 见大伯还是愤愤不平的,李天明也只能劝。 儿孙自有儿孙福,由着他去吧! 搞对象这种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别人觉得合适,当事人偏偏觉得不合适,而别人觉得不合适,他又偏要一头扎进去。 说起来…… 天满这小子不会是正处在叛逆期,成心和父母对着干吧? 李天明一个外人自然插不上话,也只能盼着天满这个堂弟未来幸福吧! 在李学军家里住了一晚上,转天一大早,吃过早饭,李天明就背着东西出了门。 先去了长途汽车站,赶上唯一一班发往宝安县的公交车。 几个小时的颠簸,李天明终于到了宝安县城,结果错过了前往姥姥家的那趟班车,只能花了5毛钱,搭上一辆马车。 比公交车都贵! 一直折腾到下午两点多,终于到地方了。 去年来过一趟,大概的位置,李天明还能找得着。 “大舅,过年好!” 张福金看到李天明,先是一愣,反应过来,连忙朝屋里喊了一声。 今天也是几个姨回娘家的日子,知道李天明到了,全都迎了出来。 李天明挨个拜了年,奉上年礼。 每家都一样,只有姥姥姥爷多了一条腊好的猪肉。 “大老远的过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你能来,比什么都强!” 姥姥说着,朝李天明身后看去。 “姥姥,晓雨怀孕了,小蓉在家照顾他,家里不能没有个男的,就把天亮给留下了。” 李天明把两个弟弟妹妹自己想好的理由,原样照搬了一遍。 得知宋晓雨怀了孕,姥姥姥爷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好,好,啥也没有添人进口的好!” “等过两年,孩子大了,我带着过来看您!” 姥姥闻言,笑得合不拢嘴,拉着李天明的手进了屋。 “天明!来啦!” 大表哥张孟斌见着李天明,明显不像去年那么热情。 进城揽工的事,一年了都没有下文,显然是不高兴了。 可李天明也没办法。 他说的都是实情,之前的工程虽然是他揽下的,可毕竟打的是李家台子的旗号。 村里人都不够分,哪能再安排别人。 张孟斌的不满,李天明也只当没看见。 进了屋,姥姥立刻把藏起来的瓜子、花生、蚕豆全都给拿了出来。 大姨夫见状笑道:“天明,还是你有面子,我们来这么半天,你姥姥都没舍得拿出来。” 李天明起身散了一圈烟,这回拿的可不是中华,在亲戚面前,没必要显摆。 “要说你姥姥姥爷这么多孙子孙女,外男外女里面,现在最有出息的就是你了!” 大姨夫郑志勇接过烟,看了眼牌子,不禁暗暗咋舌,这种烟,他平时都舍不得抽,也只有家里来客人了,才拿出来装装样子。 “报纸上说的那个养殖场,天明,你没少往里面投钱吧?” 这话问得多多少少有点儿犯忌讳,李天明倒是也没在意。 “没投多少,和村里人都差不多!” 郑志勇显然不相信。 “不能吧!跟大姨夫还藏着掖着的,你大姨回来都和我说了,你那房子盖的,没有几千块钱可下不来!” 李天明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接话。 不是他不愿意说,而是不愿意在亲戚面前显摆。 日子过得好了,自己知道就行,没必要宣扬得人尽皆知。 “老大女婿,你说的啥养殖场,和天明有啥关系?” 姥爷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就是李家台子的养殖场啊,报纸上登了好几回,上面还说这是……新型集体合作模式,要是效果好的话,还准备向全国推广呢,天明,到时候,你就成典型了!” 郑志勇立刻来了精神,将他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五一十的给大家说了一遍。 也真难为他了,这些新闻都是几个月前在报纸上刊登的,居然能一直忍到现在才说,明摆着就是在等李天明呢。 “天明,报纸上说的不多,你跟大姨夫讲讲,这个集体养殖场到底咋弄,回头我和村主任说说,也在村里弄一个。” 李天明倒是不介意推广一下经验,便将养殖场从筹备、集资,一直到和县里谈的合作,原原本本的说了。 只是隐去了郄国良他们这一部分。 “听你说的也不难,关键就是要说动村里人投钱。” 确实如此。 李天明从动这个念头,一直到筹备,布下的可是一盘大旗。 先是靠卖鱼,在村里积累人望,接着又带村里人进城揽工,证明自己的领导能力。 一步步的让乡亲们相信他,愿意跟着他干。 这才有了为电风扇厂集资的时候,全村老百姓一呼百应。 郑志勇想要学着在村里也弄一个养殖场,最关键的,就是要让村里人相信他,相信这个事能赚钱。 要是能做到这一点,养殖场就能干起来。 然后才是销路的问题。 集体产业的产出,虽然不在计划经济之内,但如果有人深究的话,也属于统一调配的物资。 可要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话,村里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县物资局的收购价格,和钢铁厂的收购价格差得太多。 所以,李天明又和孙福满联合起来,弄了一个互助单位,将需要接受统一调配的物资,变成了企业内部调剂。 “天明,你们村这么干,难道不犯错误?” 姥爷还是有些担心,他是被整过的,到
相关推荐:
毒瘤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摄春封艳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林峰林云瑶
在爱里的人
高门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