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YUAN(父女) > 第39章

第39章

原来机械密封不达标,导致压力不足,劲儿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因为一个工件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凸起面! 这让所有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翁工良派了他们组手最稳,精度最高的老钳工,拿着放大镜,手工一点点的打平、抛光。 再组装上去,又测量了一次,受影响的机械密封工件闭合后,误差仅有0.04毫米。 在允许误差之内! 等拖拉机再重新停回起点线。 所有人的心都更紧张了些,林巧枝更是手心冒汗。 “发动机过!” “挂挡测速。” “一档好!” …… 看着拖拉机稳稳的爬上15°的斜坡,看它横向稳定性通过标准,在左右高低不平斜坡上也不侧翻…… 拖拉机驶向弯道。 林巧枝心噗噗的跳,一口气提到嗓子,不敢松下去。 爬坡, 转弯, 铰接关节扭动。 测量人员半步也不敢慢地跟着拉线定转角。 “3.2米!!!” 转弯对面立马有工人欣喜的大声喊:“最小转弯半径缩小到了3.2米!!!” “成……了……” 紧张和担忧一晃眼就退散的无影无踪,换上欣喜若狂。 像是油锅里泼滚水,场面从极度的寂静倏地炸开来,所有人欢呼“成功了!”,大家激动得相互拥抱,高兴得仰天大笑、热泪盈眶。 “成了!我们做成啦!!” 从此,中国丘陵山区无铁牛可用,这一历史将被改写! 是他们红旗农械厂,改写了这一历史!! 是他们红旗厂啊!! 整整一天的测试。 将验收记录上报。 批准生产! 上广交会! 温厂长把路工留下来主持大局,安排制作模具,加工生产。 他则领着红旗厂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踏上了京广铁路,这是一条跨越长江的铁路线。 经过20多小时的火车。 他们踏上了广州的土地。 温东鸣满脸红光,人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岁,他动员发言:“广交会是我们新中国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冲破西方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的对外贸易窗口。” “我们要拿出红旗厂的风貌,带足了咱们工人的精气神!!” “遇到老外别慌,该展示就展示,该争取就争取,咱身后站着八万万同胞,有国家给咱撑腰!” 林巧枝站在队伍里,一颗年轻心脏“嘭嘭”地大声直跳。 第35章 广交会 “真是英雄出少年。” 林巧枝为了广交会心潮澎湃。 却不知, 也有一群人因为她而着急上火。 “商务印刷社”这个出版社创立于8580年,在新中国成立后, 逐渐调整为学术出版重镇,在最辉煌的时候,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新教材,曾经热销数百万册,盛行十余年,在当时占全国供应量的 80%,可以说如日中天, 盛极一时。 可随着七十年代的到来,他们文学、学术的出版都被迫陷入停滞状态,原本负责西方学术译介的编辑只能转向政治文献校对。在大浪潮之下, 员工信件需要被审查,每天参与政治学习、批判运动。 最近, 就是商务印刷社这个出版社最为困难的一年,他们的编辑、出版的书籍被重重审核, 工作陷入停滞, 眼看着有风声传出, 看到兄弟出版社全社员工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整个出版社名存实亡。 从主编到出版社的全体员工都在艰难奔走。 他们必须积极做好出版工作。 前不久, 出版社的编辑在下乡征稿时,无意中得到一份手稿,这份手稿写着一则拖拉机维修技巧, 语言清晰明了,风格朴素直接,而且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问答模式。 起初看到拖拉机相关资料的时候,编辑并不太感兴趣, 只是看到“红旗牌”后,还是不由自主停下了目光,以她最近下乡征稿的经验,红旗牌可是响亮的名字。 编辑并不懂修理拖拉机的技术,这作者虽没标注个名字,也没太多文笔,可写技术类的东西,却有种独特的清晰感,顺着看下来,连她这个不懂拖拉机修理技术的人,都觉得自己好像学会解决这个问题了。 甚至有点蠢蠢欲动,想去找一台拖拉机,上手试试看。 等她回去,调查了一番红旗牌拖拉机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立马就将这份手稿交了上去。 看完之后,主编和编辑们都觉得,这个作者,这部作品,能救他们出版社于 CR 水火!纯技术类作品,不涉及文学、不涉及西方、不涉及资本主义,只有工业技术,且能服务于广大农村群众。 主编当即派人去寻找这份手稿的作者,看还有没有其它内容,如果没有,也要赶紧催稿,让作者将后面的内容赶紧创作出来。 在得到这份手稿时,他们出版社的工作量已经锐减到只需要十分之一的员工即可完成,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接受思想教育,眼瞧着就要和兄弟单位一样全员去干校劳动,情急之下,他们借印刷思想手册发了一问一答试了试水。 反响非常好! 后面没了,甚至还有农民群众来问,“你们这思想手册后头怎么不教修拖拉机了?上次那招解决俺们村拖拉机好多年的老毛病了!” 原来需要一下午时间割的牧草,解决了老毛病后,一个小时就割好了。 而且拖拉机好用多了! 来人指着宣传册:“这不是写着要为俺们人民群众服务吗?” 给他们服务,就多印点修拖拉机的内容啊! 农民们还以为出版社有好多内容,但只抠抠搜搜的印一点,然后催还催不来,可把他们气得! 修个拖拉机的内容都藏着掖着,藏着能像是鸡一样生蛋吗? 而出版社这边,已经找手稿的作者找疯了。 本以为很好找。 结果找了半天,连一颗螺丝都没找见。 出版社不知道的是,下乡知青本来就宝贝这些手稿,只是知青混住在一间房,因为一些没分寸的人乱动别人东西,才不慎遗失一张。 很快她就靠技术在村里扎根立足,从集体宿舍搬了出来,住进了大队部,负责维修保养村里那台宝贝拖拉机。 编辑下乡去打听。 人家还以为是来挖人抢人的,警惕地就把这个生面孔给打发了。 农村只是穷不是傻,最晓得怎么团结起来保护好属于自己的好东西。 出了几次差,还托了江城那边人脉去红旗厂打听过,结果都没有半点消息。 “这个手稿的作者还没有找到吗?” 柴主编急得额头直冒汗。 林巧枝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她完全没有想过出版,她从小文笔不好,脑子直,想不出什么优美意境比喻,作文都没拿过高分,创作两个字感觉好像距离她很远。 她只是记录工作笔记。 她当初写笔记的时候,就在家里,也没别人知道,后来因为一点点私心,甚至也没有让培训班的人知道,只私下喊了那些女孩子来家里手抄。 她离开江城去了广州。 知青们下乡分散到各地。 红旗厂里,知道她写过这份笔记的人,只剩下珍珠三人和苗花曼。 显然,出版社的关系打听到红旗厂,红旗厂宣传科干事最多在车间问一问:“你们谁搞创作了?写过修咱们拖拉机的文章。” 不会问到她们身上。 于是出版社得到的答复,自然是没有的。 商务印刷社的社员收到这些四面八方反馈来的“查无此人”的消息,简直要急疯了。 明明手稿就在他们手上。 怎么会没有? 难道是见鬼了吗? *** 林巧枝一行人从大巴车上下来。 能看到广交会展馆外维持秩序的安保人员,一个个人高马大气势不凡。 远处还能听到有广州人民用当地乡音在齐声朗诵什么,似乎是学生们。 接待他们的商务部干事,一边带他们往里走,一边给他们介绍:“是周总理写的《告广州市人民书》,呼吁广州市民团结一致,各群众组织,工农兵学商,都要众志成城搞好这次广交会,为我们国家争取到宝贵的外汇。” “广交会是非常好的平台,希望你们一定要拿出百分之两百的重视!咱们上一次广交会成交的订单,就占据了全国当年创收现汇的三分之一……” 干事边走边说,俨然是非常希望每个前来广交会的国营厂,都有斩获。 温东鸣当然要允诺:“我们向党组织保证,绝对拿出最积极的精神面貌,不辜负组织对我们的期待,全力以赴向国际友人出口我们红旗厂的农机!” 林巧枝眨眨眼。 刚刚还叫人家老外,现在变成国际友人了。 温厂长改口好快。 她们在宾馆休息的时候,就核验了身份,发放了身份牌。 这会儿倒是可以直接进。 林巧枝一行人,按照惯例流程先去参观学习了“自力更生”主题的思想宣传馆,商务部的干事提醒,“所有的技术成果,都需要标注:工人阶级创造。” 林巧枝感受到了一丝丝紧张的气息。 她从出发前,也是被要求好好学语录。 她跟着队伍,混在人群里,悄悄问胡清:“我们的拖拉机呢?” 这次出来,王柏强依旧带了他们四个,一来是长见识,二来是他们几个对命名为“红旗东方红70拖拉机”的新型拖拉机了解最深,参与过设计,知道更多的原理。 胡清同她说:“好像是要审查吧,一个是安全考虑,另外一个外交部要确定,出口产品不涉及资产阶级腐朽文化。” 林巧枝点点头:“这样啊。” 她倒是不担心,她们的拖拉机是为农民服务的机械! 等前期流程走完,林巧枝她们终于进入了展馆。 一进来。 林巧枝都震惊得猛然睁大眼睛。 好热闹!! 好多好多人、好多好多的商品! 满目琳琅,看得人目不暇接。 “这一片是食品、手工艺品、纺织品、土特产品的展区,看着会比较热闹,这一块参展的商品有一万多种……”商务部干事带着红旗厂一行人往里走,边给她们介绍。 随着慢慢深入。 人逐渐就没有那么密集了,慢慢出现了钢铁工业的陈列。 “这里就是工业品展区了。” 林巧枝终于看到了属于她们红旗厂的展位! 很宽敞的一片区域。 往左看,是他们中国自行研制的解放牌重载卡车。 往右看,是某种型号的机械加工车床。 轻工业日用品距离这边有一段路。 “来来来,我们该布置我们的展位了!”温东鸣送走商务部干事,看着留下来的工作手册,急忙动员起来。 他先安排:“王工你带人检修一下咱们的拖拉机。” 运送来这么远,肯定要看看有没有出问题。 王柏强点头,很自然的喊了林巧枝,然后把刘国友他们几个送去给温厂长使唤。 林巧枝撸起袖子:“王工,我们从头检修吗?” “肯定的,”王柏强表情严肃,“咱们不能把一点问题留到展出的时候,到时候,丢的可不是咱们的脸,丢的是外国人对我们中国工业制造的信心。” 林巧枝和王柏强埋头干起了活。 温厂长则是一会儿指挥这个扫地拖地,把红旗厂的展区打扫得亮亮堂堂的,一会儿喊那个去准备资料,一会儿要去打印出商品档案,做好分类和编号。 就跟那菜单似的。 要让人知道他们都有些什么产品。 忙活了一两个小时。 整个展区焕然一新。 后面挂上了红旗农械厂的红色横幅,前面是检修过后,被擦得一尘不染的红旗东方红70拖拉机! “可以去喊人来拍照了!” “咔嚓——” 商务部的同志来拍了照片,低头看看相机,确定:“没问题了,这张照片会加入宣传手册里。” 忙活完了这一通。 温东鸣看着林巧枝他们几个兴奋不已的年轻人,笑着说:“这有我们看着,你们年轻人去逛逛展。” 林巧枝他们怎么会不 春鈤 心动? 一万多种中国商品啊!! 就是有点不好意思,让领导们在这里留守,他们跑出去玩,“会不会不太好。” 温东鸣乐得笑了两声,爽朗而大气道:“哈哈,这有什么不好的,你们年轻脑子好,去学学别人家的经验。” 指不定到时候就帮红旗厂拿订单了! 几个年轻人兴奋地跑走了。 王柏强:“你就惯着他们。” 温东鸣喝了一口铁皮水壶的温水,打趣:“王工羡慕了?那要不你也去逛一逛?” 王柏强脸一黑,他又不是小孩了。 温东鸣大笑两声,起身慢悠悠走到隔壁,和解放牌卡车的单位聊了起来。 等聊完回来,他说:“柏强,咱找块铁料,这几天你锉个正十二面体出来,让人也看看咱们中国钳工的技术和手艺。” “行。” 王柏强半点没推脱,尽管这意味着这几天他都要辛苦干活了。 温东鸣还是解释了一句:“二战之后,全世界都缺技术工人,有些人不一定想买咱们的拖拉机,指不定看中咱技术了。” 能卖什么卖什么。 只要能换取宝贵的外汇! 林巧枝这边,他们兴奋的逛了一圈,吃的、喝的、穿的、用的…… 来自祖国广袤土地的天南海北,见过的,没见过的,各种土特产,什么都有! 她逛得很开心,真的感觉长了不少见识,“原来我们中国这么大,有这么多好东西啊。” 这就是课本里说的“地大物博”吧? 林巧枝看到那边有提供水的,“我们去喝口水?”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我的傻白甜老婆   婚里婚外   山有木兮【NP】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鉴宝狂婿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万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