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YUAN(父女) > 第21章

第21章

足够大的材料,学校操作教室里给学生练手的材料, 尺寸不够。 “来领材料啊?”仓库今天值班的李立山笑着接过批条。 林巧枝笑着:“李伯你看看。” 李立山登记着,看着材料单上对尺寸, 大小要求明确的材料,库管经验让他一下反应过来, 有点惊讶道:“这是要开始做那个侧盖板了?” “是侧盖板模具。”林巧枝纠正。 “哎都差不多。”李立山推了小推车过来, 他们厂自己做的, 又扎实又好用,“你在这儿等着, 我去给你装。” 他从仓库推了一小车铁料出来,有的是好的,大多是车间废弃的铁料, 他提醒着:“这块钢材可不便宜,你得小心着点用,要是报损太多,可就不能再领新的了。” “我知道的。” 这年头钢铁不便宜, 国家勒紧肚子、咬紧牙关大炼钢铁,可不是用来糟蹋的。 要不然她早就开始做了,哪里还能等到技术一点点磨到如今水平? 林巧枝推着装满了铁料的推车,从仓库往学校走。 这条路,途经厂里球场。 两队十几岁的男生在打球。 “哐当”的一声,球砸在篮筐上,没进。 “哈哈哈赵松你这可退步不少,你怎么又忽然转性,不泡在学校练技术了?” 引得一阵哄笑,有人揭穿:“不会是怕了林巧枝吧?” 赵松抱着球小跑几步,在地上拍了几下,提声道:“谁怕了?”他无所谓的耸了耸肩,“那是我懒得跟她比。” 懒得和她比? 路过的林巧枝差点噗嗤笑出声。 在新学期开学后,她就很少在操作教室看到赵松了。 曾几何时,她还在追赶赵松的步伐。 希望用努力追平几年时光的痕迹。 在超过赵松,成为被路工带出去人选时,她还会喜极而泣。 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赵松就逐渐从她的视野里消失了。 林巧枝推着小车继续往前走。 到了操作教室。 今年开年后人少了许多,很多人陆陆续续出现频率变低,到最后不怎么出现了。 只有周树、许观平这些熟面孔还在。 倒是清净,宽敞了许多。 “怎么忽然去领新的练习材料了?”许观平走过来问,他上学期考完已经初步定好了分配去向,选的就是难度最高的模具钳工组,跟着乔工。 经过上次铁路局那一遭,他们俩也算认识熟悉起来,有时还会聊聊技术心得。 林巧枝把她领的那块材料,从小推车里搬出来。 巨大的铁料,一下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 “你瞧。” 说着,林巧枝把铁料放到操作台上,发出金属碰撞的“咚”一声闷响。 “看这块大料,瞧出来我要做啥了吧?”林巧枝一边整理操作台,一边摆好工具,发现工具里少了一把油槽錾。 她要起身去墙角边的工具箱里拿,不过旁边的周树却眼疾手快,利落地把他手边的油槽錾递过来:“巧枝姐,你用这个,我已经练习完了,暂时用不上。” 许观平搭了把手,把铁料调整好,左右转着看了一圈,啧了一声:“这是55铁牛发动机的模具尺寸啊。” 他都还没尝试过,也没什么把握,“难怪都说你胆子大,上学期毕业操作精度才勉强跨过10丝这个坎儿,放了个假,你这就打算上手了?” 林巧枝笑眯眯:“你猜我放假练没练?” 她轻轻眨了两下眼睛。 许观平:“……” 他扯了扯笑:“你该不会……” “哈哈你想得没错!怎么,想不想看看我又进步了多少?”林巧枝笑眯眯地忽悠,有个技术好的人搭把手当副手,前期粗处理能快很多。 许观平听得心头滴血。 他恨不得拿头去撞桌子,明明猜到林巧枝放假还会练,他怎么就没注意着点呢!! 林巧枝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 一层层打开,平铺在手边。 上面画着精确的模具图纸,每一条边,每一个转角,每一条圆弧,细致地标注着一条条长、宽、高、圆弧半径等数据。 许观平也不回去自己的操作台练习了。 他给林巧枝递V形铁、划规,高度尺等工具,打算看看她的操作和水平。 有时候相互观摩彼此的技术,反而比埋头苦练更能提升。 林巧枝按照图纸,在铁料上划出长宽方向的各尺寸线。 又拿起划规,比照图纸调整好划规的开度,清晰利落的画了一道圆弧。 “我帮你复核一下。”许观平拿着标尺、高度尺一一复查了一下。 测量后,许观平暗暗吸了吸气,能这样干脆利落的完成划线,不仅说明林巧枝划线技术很好,更重要的是,林巧枝已经将图纸烂熟于心。 林巧枝乐得有人帮她做二次复查,和聪明人合作就是省心省力。 做检查是必须的。 一般来说,尺寸越大的模具,会给经验和资历越深的老师傅来做,因为一旦出问题,损耗也是非常大的。 做模具的损耗就不小,一刀歪了,整块料报废重来。要是模具再有瑕疵,往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会有问题! 有的厂自己没法解决,又不敢轻易动花大价钱采购的模具,怕动了之后模具报废,只能将就着用,于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就不好,用久了就容易出毛病。 有的技术不好的钳工,甚至看不出来是哪里出了问题!因为他自己的技术达不到那个精度。 只知道自家生产出来的东西明明用料扎实,用得好铁好钢,却就是容易坏。 故而作为工业之母,生产线的源头,模具的每一步都要谨慎仔细,糊弄不得。 别的厂怎么要求不知道,但红旗厂技术学校从入学起,就要求学生们养成仔细复核的习惯。 复核完。 林巧枝把铁料用小推车推去有车床的那间操作教室,许观平搭了把手,帮忙将铁料固定在车床上。 “嗡嗡嗡……” 林巧枝稳稳地操控车床的车刀,对铁料进行一个大范围的切削。 很快,一块完整的铁料,隐隐露出侧盖板的粗轮廓。 许观平也来了兴致,一边帮忙给车床断电,然后伸手把车刀换成钻头,方便林巧枝后续操作,同时说:“接下来是要钻‘止裂孔’了吧?要不要再看一眼图纸,确定一下,要是孔钻出来吃线了,没有后续加工余量,这料可就报废了。” 他说的止裂孔,是在铁料上特定位置钻出的小孔,防止錾削加工的时候,发生撕裂。 按照她们这个件的要求,小孔开出来必须和圆弧线之间有一定间隙,一旦吃线,这个件就没有加工余量了。 林巧枝闻言,也是深吸了一 CR 口气,慎之又慎的确定了一下止裂孔的位置,然后操作换了钻头的车床“滋滋滋滋”地对准了上去。 并不是很顺利丝滑,但至少止裂孔是钻好了。 两人同时紧张地去检查。 然后齐齐松了口气。 没有吃线! “这不错啊,你这水平,真要把这个模具顺下来的话,去偏远一点小机械厂,再选个技术难度低的产品,也能做独挑大梁的钳工了。”许观平感慨。 “差不多,走吧。”林巧枝点点头,这模具能顺利做下来,确实是非常大的锻炼。 把用车床粗加工完的工件运回操作台。 拿抹布擦了擦。 林巧枝又对照了一遍图纸,决定从侧盖板右下角处开始入手。 她弓着身,用锉刀一点点开始精处理。 曾经细密划线,一层层锉平的铁料的练习,带来了愈发精密的手感。 她弓着身,锉削的操作稳而有序。 许观平把他的操作台收拾好,回来一看,林巧枝已经处理好一个侧盖板尾端的边角。 他往细了一看,眼皮子猛地一跳。 他不是刚入校不到一年的新生了,也看过很多高工的操作,不会轻易为一些技术大惊小怪。但问题是,林巧枝现在的技术,怎么又有了这么猛的精进! 他又不敢出声,怕惊了林巧枝的操作。 只好站在旁边,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林巧枝手上的锉刀。 好不容易等到林巧枝直起身,活动一下腰背,他震撼不已地问:“你这么快,就直接打通了两精度直接进入到7丝的精度了?” 第20章 一等工件(捉虫) 做高精尖模具的好苗…… 林巧枝拿起标尺, 卡住两侧,“你量都没量, 就知道了?” 她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本子上,又把位置让出来给许观平。 许观平从工装腿外侧口袋里,摸出另一把标尺,也夹准那段,边测边说:“感觉嘛,我不信你没有,看着一刀刀下去, 大概什么水平就知道了。” 7丝的标准看似很宽松,比红旗农械厂现在用的拖拉机模具精度差七倍。 但仔细一想,也就头发丝直径稍微粗一点点。 这么细微的尺寸, 却要从始至终一丝错误都不出。 许观平自己也差不多有这个精度了,可也没有信心做出这个侧盖板模具。 一是太大了, 按照工期算的话,每天工时四五个小时, 差不多要两个月才能做完, 这期间可一次错都不能出。 二是还有一个圆弧形, 这种内侧带圆弧形的模具,难度比横平竖直的直线高得不是一星半点。 当他也测量完, 两个人的测量数据一对。 精度无误。 许观平长呼了一口气:“恭喜你。”他攥了攥手中的标尺,心里有点说不出的五味杂陈。 因为从此刻起,他十分确定, 自己引以为傲的学业和技术,全都被林巧枝这个学妹追上来了。 而林巧枝,不论是已经拿到了一个铁路局的正式嘉奖函,还是学以致用的能力, 甚至学业上没有低于19分的科目,都已经超过他。 对了,还有努力,他也比不过林巧枝。如今唯一领先的技术,也已经被追赶上来。 而且,他完全没有把握制作这个侧盖板模具,那一点点技术经验上的领先,好像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还是等我成功做出来,再来恭喜我。”林巧枝做好工作和测量记录。 锉和削过后,还要进行更细致的磨、抛。 但这就相对没有那么紧张了,力道柔和均匀,不太容易出错。 林巧枝开始细细磨那一小块。 “巧枝,是你的天赋好,比我们都好许多。”许观平说起来有点羡慕,羡慕的同时也有些赞叹,那股子拼劲儿,他是真没有。 “唉就是可惜你想要进王工的组,要不然就你这天赋,绝对是做高精度模具的好苗子,乔工肯定要来抢你。” 林巧枝第一次做侧盖板模具,就能按照图纸处理好工件的细节,眼看着越来越熟练,越来越浑然自如,天赋怎么会不好? 许观平只是发散思维了一会儿。 林巧枝就处理完侧盖板尾端的边角,顺着边角,拐进了内弧。 这个“半圆弧”并不是规则的、圆滚滚的半圆。 而是一个有特殊弧度作为盖板的弧形。 林巧枝十二万分小心地刮削,屏住呼吸。 她选择了最保守的方法——贴着划线上一点刮削,然后最后靠近划线的一点点,用磨来贴合。 给自己稍微留一点操作余量。 许观平回过神来的时候,这一点从边角拐进去的内弧,快要处理完了。 看到林巧枝明显留了一点操作余量,被捏紧的心脏稍微缓了缓,看到林巧枝也松了口气的样子,才玩笑说:“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练习操作内弧形模具的时候紧张呢。” “怎么可能不紧张?”林巧枝起身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汗珠,十指交叉活动手腕,又来回相互捏手指,放松指间关节和肌肉,“你先量吧。” “行。” 许观平把这个内弧一量。 他身体微微往前倾,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睛,实在是按捺不住,回头看林巧枝:“这真的是你第一次做这个侧盖板模具吗?” 林巧枝看他表情,能猜到,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挺不错的。 “在家里也练习过,你不也练过内弧技巧?” 林巧枝也量了一下,心里有了底,弧面的风险还是太大了,她打算前半截都用这种方法保底,留操作余量。 许观平又看她往前推进了一点。 而这一次,林巧枝操作的手法,似乎比之前更稳当了。 许观平再次量完,怎么也按捺不住:“林巧枝,你等我啊!!你别走,在这操作教室等我回来!” 他一边往外走,一边不放心的回头,叮嘱说:“我很快就回来,等我。” 林巧枝:? 她还没想通许观平想干什么,就见急匆匆跑出去的人,大声颤抖的声音传进来:“乔工,乔工!师父……” “许哥……他怎么了?”埋头练习的周树被吓了一跳。 操作教室零星剩下的几人,都伸脑袋往操作台上唯一的大家伙看。 但没看出什么特别的,只觉得和课本上讲的模具长一个样。 不过当林巧枝再次拿起工具的时候,操作教室里的学生,都没忍住多看了几眼。 还有的干脆放下自己手头的活,给林巧枝当观众,想看看为什么许观平那么激动。 其实搞技术的,大伙都爱看别人操作。 技术比自己强的,看起来过瘾,还能学到东西。 技术比自己差的,那看起来就更好玩了,尤其是累的时候,看两眼有种别样的快乐。就好像他们学骑自行车,刚学会的时候,最爱看那些骑得歪歪扭扭的人学骑车的样子。 总之,甭管好的差的,都还挺爱看的。 没多久。 乔元走进这间

相关推荐: 我的风骚情人   过激行为(H)   镇妖博物馆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婚里婚外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乡村桃运小神医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旺夫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