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儿找出售的厂子去? 现在的厂子都是国有资产,哪怕是已经快要维持不下去,也不会申请破产。 反正亏钱了也有国家买单,厂子里的领导们也不会特别着急。 且好不容易找到打算出售的厂子,那要求提得真是高。 不光厂房机器的价格高居不下,且还要求解决工厂的工人就业问题。 苏小甜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忍不住蹙眉。 工厂里用了好些年的破旧机器还要原价出售,这换了谁也不能接受。 再说了,这个时代的国企工人,一个个根本就是大锅饭吃习惯了,将这些人招揽过来,一个不小心,就能砸在自己手里。 思考再三之后,苏小甜最终还是决定,要么找一个废弃的工厂重新整修将机器装上,再慢慢招聘工人。 要不就直接买一块地方,新建厂房。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苏小甜都没有打算在城中心。 这年月,城中心的房价、地价都已经涨起来了,不划算。 反而是郊外更加适合。 苏小甜有个大计划,如果厂子顺利开工,并且加工好的卤蛋能顺利出售的话,她就要建立供销一体。 原材料也要把控在自己手中才行,免得原材料出问题反而不美。 不过,这些话,苏小甜没有打算说出来。 她担心,一次说出的目标过于宏大,会吓到家里人。 作为贴心小棉袄,还是一点一点说吧,潜移默化容易接受。 杜同和两口子作为京城土著,听到苏小甜这个计划之后,将寻找合适工厂的事情揽在身上。 “合适的地方难找,只要找到了地方,其他的倒是容易。” 工人什么的,杜同和两口子都不曾担心过。 刚从乡下回来的青年人很多,这些人在城里找不到工作,日子艰难。 就算是私人的工厂,只要工资给到位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 而且,下过乡的人,曾经经历过十分困难的生活,到了城里之后,又比一直留在城里的人少了很多机会。 这样的人,反而会更加珍惜难得的机会。 苏小甜要忙着学习,一时之间倒是也顾不上工厂的事。 就在这时候,苏奶奶接到了自家老大打过来的电话。 第473章 “咋就忽然不吃大锅饭了?”苏奶奶撂下电话之后,还一脸茫然。 她不能理解儿子在电话里说的。 什么叫做以后就包产到户了? 自己家的的自己家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真的有这样的政策了? 苏奶奶想起来,小甜好像之前就说过,迟早有一天要将田地分到各家,她还不相信。 苏小甜正好听到苏奶奶这话,这才想起来,上辈子红心大队可不就是这个时候包产到户的嘛! 接下来,是不是就是养鸡场和养猪场的问题? 上辈子红心大队没有养殖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这辈子不一样。 田地都包产到户了,养殖场肯定也不会留在集体。 最大的可能还是要有人承包经营权。 也不知道家里人都是啥意思。 苏小甜想着,二爹和二妈现在在省城开店,一个月下来就有小两千块钱的收入,肯定不会回去。 倒是大爹和大妈两个人,为了养殖场费尽心思,现在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想法。 随即,苏小甜想到,养猪场和养鸡场这几年挣钱多,大家都能看到。 如果现在要将两个养殖场承包出去,估计有很多人都要竞争。 说不定,就连大队长长久伯伯家里也要竞争。 这种情况下,就算大爹和大妈想承包,估计也难。 实际上,正如苏小甜猜测的这样,红心大队的社员们,为了两个养殖场承包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基本上只要家里有点底蕴的,都想承包一个赚大钱。 这几年,养殖场效益好,社员们眼睛明镜儿似的。 尤其是养猪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养鸡场因为销售问题,倒是不太抢手。 苏老大两口子愁眉不展地坐在家里。 这几年为了这两个养殖场,两口子也算殚精竭虑。 可现在政策放开了,许多人就想着自家能分一杯羹。 村子里的人都看到了这两个养殖场的利益,根本不想这两个场子是因为谁才建起来的。 “我听人说,大队长家里的儿媳妇已经放出话来,要承包养猪场。”王香花叹息一声说道。 大队长苏长久是个拎得清的人,可他的儿媳妇田小禾却是个拎不清的。 当初苏小甜要在县城里找人合伙开铺子,要两成的收入,被田小禾拒绝了。 田小禾坚持认为苏小甜这是搞资本主义。 甚至在后来还去举报过苏小甜。 无奈现在政策放开了,就算她去举报,也没有得到什么结果。 田小禾为此十分不服气。 甚至明里暗里的说,要不是自家公公照应,苏家不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 苏家的日子过好了,不照应着他们就是没良心。 尤其是现在县城里的卤肉铺子一个月下来也有一千多的稳定收入,这就更让田小禾眼红了。 她好几次撺掇自家男人找苏长久,让苏长久给苏家人说,她要开铺子。 苏长久一直都没同意。 这一次,田小禾可算找到机会了。 她看不惯苏家,这一次,老早就放出话,说无论如何都要拿到养殖场的经营权。 还说,不能村子里啥好事儿都让老苏家人给占了去。 王香花虽然不想放弃这一次的竞争,但又觉得和田小禾这样混不吝的人争没意思。 就算赢了,说不定田小禾还会继续闹出些是非,让她们不安生。 越想,王香花越是不想蹚浑水。 “要不,咱们放弃吧!”王香花开口说道。 苏老大其实是憋着一口气,想将这个厂子承包下来的。 甚至,苏老大都想过,要去找人托关系。 他们老苏家现在也不是以前的老苏家了。 可现在听到媳妇这句话,苏老大忽然觉得,放弃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都在一个村子里生活着,争破头似乎也没太大的意义! “咱们要是放弃了养殖场的经营权,难不成就在家种地?”苏老大问。 苏老大这些日子也不是没有进行过深刻的反省。 老三两口子在京城,老二两口子在省城,他们两口子总不能永远地留在这里。 眼瞅着孩子们越来越大了,连爹娘都知道帮衬孩子们,他们两口子就在乡下种地算怎么回事? 王香花想了一下说道:“咱们就算不竞争养殖场的经营权,难道就不能干点儿别的?” “干啥别的?你不会想着在村子里再开一个养殖场吧?”苏老大问。 苏老大说出这话,最起码证明了,他的心里确实想过这个问题。 他们两口子都是有技术的人,就算单另再开一个养殖场也没问题。 他想着,要是大队长不做人,一定要偏帮自家儿媳妇,让他们吃亏的话,他就直接在村子里再开一个养殖场。 王香花哈哈笑着说:“我才没这么糊涂,就一个养鸡场,现在鸡蛋的销售都成问题,再开一个,说不定就砸自己手里了。” “你倒是想得开!”苏老大笑道。 “你看看,李柱子那些生意,也不是没人眼红,可这都几年了,别人还是没办法从李柱子手里将生意抢过去。”王香花淡淡地笑着说。 有些人,就算抢走了生意,估计也做不长久,既然如此,王香花倒是乐意见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过不好。 “你说的也是,可咱都不惦记养殖场了,和咱也没关系了不是?” “是没关系了,咱们另外找一条路走呗!这条路,让别人折腾去,折腾出来了,是本事,折腾不出来,那就活该倒霉!” 王香花这话,自然是针对在背后搞小动作的田小禾。 以前倒是小看田小禾那个女人了。 本事不大,倒腾是非的本事还挺强! “你是个啥意思?”苏老大问。 他这个媳妇以前是个嘻嘻哈哈的性格,没想到过了这些年,竟然长本事了,都有自己的想法了。 而且,这个想法是个啥,他竟然猜不透。 王香花凑近苏老大,神神秘秘地开口:“打电话的时候,娘不是说了,小甜打算在京城开工厂?” 第474章 苏老大听到自家媳妇说起侄女要开工厂这件事,立刻变了脸色。 他瞪了自家媳妇一眼,说道:“你这话说的,小甜开工厂,和咱有啥关系?” 她媳妇该不会是惦记上小甜手里的工厂了吧? 小甜的工厂,那是小甜自己的产业,和他们都没啥关系。 就算他没出息,也不能无耻到抢侄女的东西。 王香花嗔怪地瞪了一眼自家男人。 “在你心里,我就是这样的人?” “是你说的,可不是我猜的!”苏老大立刻反驳。 “我没有想抢小甜的工厂,我就是觉得,小甜既然要开的是卤蛋加工厂,肯定需要原材料啊!” 不得不说,王香花真的是个脑子十分活络的人。 苏老大似乎明白自家媳妇心中所想了。 “你的意思是,咱们还开养殖场,跟小甜合作?可是,咱在这里,鸡蛋这玩意儿又经不起磕碰!” “咱们可以去京城开个养鸡场,专门给小甜的工厂里提供鸡蛋。”王香花信心满满地说。 养殖场,最怕的是销路出现问题。 只要有销路,她保证能养好鸡。 苏老大可是被媳妇这句话给吓到了。 这娘们,还真敢想。 在京城开个养鸡场,这咋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没喝酒,咋就醉了?”苏老大埋怨地说。 “他爹,你想想,咱们也是有手艺的人,去京城找个地方慢慢的养起来,等小甜的工厂建好了,咱们养鸡场里也该有鸡蛋了,不是正合适?” 王香花越说越觉得自己想得很有道理。 苏老大还是觉得这老娘们想赚钱想疯了,连着这样的想法都敢有。 “不成不成,咱们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 “人生地不熟的怕啥?老二两口子在省城不是也人生地不熟的?现在还不是一样赚钱了?”王香花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很好。 “要不,我回头给爹娘打电话的时候,问问小甜这样可行不?万一小甜已经计划好了,咱不就变成添乱了?” 王香花听苏老大这样说,很是赞成地点点头。 “他爹,你说的是嘞,咱不能给小甜添乱。” 王香花对于自家男人这个说法还是挺赞同的。 家里的孩子们在外面混生活不容易,当大人的,咋都不能给拖后腿啊。 苏小甜接到自家大爹和大妈二人电话的时候,还是很震惊的。 他们竟然有这样的想法,这让苏小甜十分开心。 家里的人没局限在一亩三分地里,而是找到了一条更加利于发展的路子,这样很好。 她原本就在担心,要是大爹和大妈两个人舍不得离开村子该怎么办,现在可好了,没有后顾之忧了! “大爹,大妈,你们先来京城,至于要办养猪场还是养鸡场,咱们再商量就是。”苏小甜十分欢喜地说。 她本来就打算将来要建自己的养殖基地,大爹和大妈能有这样的想法,倒是省了很多事。 苏老大和王香花两口子这两年在老家,孩子们都在京城,说不想念那是假的。 现在有机会到京城和孩子们团聚,自是开心的。 第二日,就传出苏老大两口子放弃竞争两个养殖场经营权的消息。 两口子自然不会说出真实的想法。 他们对外的口径一致,就是觉得竞争太激烈了。 苏老大两口子放弃竞争两个厂子的经营权这事儿很快传遍红心大队,哦,现在已经改名字叫做南岭村了。 社员们原本都将苏老大两口子当成最大的竞争对手,忽然听到这个消息,一时之间都懵圈了。 咋能这样? 莫不是这两个养殖场根本不赚钱? 在社员们的心里,苏家无疑是最能干的。 这些年,苏家是如何发展的,他们都有目共睹。 甚至,很多人坚信,跟着苏家的人才能有好日子过。 现在苏老大两口子放弃厂子的经营权,不跟他们竞争了,这让他们瞬间失去了方向。 “你说说你这侄子是不是个傻子?”刘秀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回到家就对苏山说。 苏山这几年越发的沉闷了。 他看看刘秀英,淡淡地说:“不是自己家的事少管!” 刘秀英威风了一辈子,苏山窝囊了一辈子。 可是窝囊的人一旦开始动手,便一发不可收拾。 苏山从第一次动手打了刘秀英之后,只要刘秀英哪里做得不好,便会直接动手。 这一年多时间下来,刘秀英是真的被打怕了。 听到苏山这样说,刘秀英根本不敢回嘴。 苏山不想继续在家里听刘秀英絮叨,便拿着烟锅子出门去了。 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地里的庄稼郁郁葱葱的。 种了一辈子地的苏山看着也觉得精神头好了很多。 他想起来多年之前,他们兄弟二人给地主家放牛时候的事。 那些事,原以为早就忘记了,现在才知道,原来都记在心里了,根本不曾忘却。 可是,这些年来,原本好好的兄弟两个,关系越来越疏远了。 大哥一家子反而和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家越来越好了。 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大哥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而他家,现在兵荒马乱,过得虽然不至于用糟糕来形容,但到底不好。 两个儿子总想着分家单过。 他其实也能理解。 刘秀英这个女人,是个糊涂的。 她的性格尖酸刻薄还自私自利,对儿媳妇也不好。 两个儿媳妇能忍耐这些年已经是难能可贵! 他怪不到儿媳妇的头上去,可刘秀英也是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妻,他不能休了。 这一辈子,或许就只能这样度过了吧? 这一次,明面上看起来是老大两口子不想和村子里其他的人争,可实际上呢? 第475章 苏山不相信,他这个大侄子两口子会没有任何计划就放弃争取养殖场的经营权。 这几年,两口子为养殖场费了多少力气? 至于村子里说的,大队长哦,现在是村长家里的儿媳妇田小禾放出话,老大两口子不想起冲突这样的问题,他也是不相信的。 要是大哥一家子真的瞻前顾后到这个地步,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生活。 这个下午,苏山坐在地边上整整一个下午。 他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是个啥想法。 村子里凡是和大哥家里关系好点儿的人家,都过上好日子了,反而是他这个亲兄弟错失机会。 可这事儿,该怪大哥吗? 不,怪自己! 苏老大两口子很淡然地在村子里生活,顺便做一些离开的准备。 终于等到村子里包产到户的政策彻底执行下来。 苏家人口众多,分到的耕地也多。 对此,村子里的人其实是有意见的。 有人提出,苏家的人现在都不在村子里生活,不应该分耕地。 但苏长久说,苏家的人只是暂时在外面打零工,除了已经上大学的几个孩子之外,其他人户籍留在村子里的人都应该分耕地。 但苏老大两口子没有打算留在村子里种地,索性就将家里的耕地都租给别人种植。 至于养殖场,田小禾顺利地承包了养猪场,十分得意。 甚至当着苏老大两口子的面说,就算不去外面卖鸡蛋她也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王香花听到这话的时候,想冲上去撕一把,但被苏老大拉住了。 “哼,一看就是地主老财周扒皮,不就种你家一点地?自己也不种地,还要地租!你们是不知道,他们家开那个卖鸡蛋的店,他们家的小周扒皮还要分两成的利润!” 旁边的人听着田小禾说得越来越不像话了,便劝道:“这也正常,人家的地,要点儿租金也没啥,又不是以前的地主老财,要抽六七成的收入,一年一亩地就要一百斤粮食,这可是上好的水浇地。” 田小禾是个听不进去人劝的,直接瞪着眼睛说:“你这是看着他们家有钱了,巴结人还是咋的?” 说完,还得意地瞥了一眼苏老大两口子说:“我这个人,就是眼里容不下沙子的,这种人我不惯着,不剥削别人,靠着自己,一样能过上好日子!” 王香花心里那个气啊,这话是咋说的? 他们家咋就剥削别人了? “别理会这种人,疯狗似的!”苏老大也生气,但不想继续吵,而是拉着自家媳妇回家去了。 既然田小禾承包了养殖场,苏老大便不继续去养猪场了。 田小禾自己在家倒是养过猪,可是这样多的,她还真没有养过,一时之间兵荒马乱的。 她便埋怨苏老大,乡里乡亲的,都不知道帮忙。 “你不是说,自己有本事养好这些猪?老二媳妇,你这些猪可是有成本的,要是养不好,别说发家过上好日子,就是维持这样的生活都难。” 苏长久现在发现,这个小儿媳妇嘴上说得好听,但现在看,是个指着嘴过日子的。 当天晚上,苏长久便与自家媳妇商量,要分家单过。 苏长久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了,但和苏家一样,一直都在一起生活。 忽然说要分家,苏长久媳妇很是惊讶。 “好好的,咋就要分家单过?” 苏长久的媳妇觉得一家子人在一起过日子热闹,因此不是很想分家。 “以前混在一起过倒是也行,但我看着老二媳妇不像个有成算的,养猪场给她承包去,估计要赔钱!”苏长久不无担心的说道。 苏长久媳妇瞪了自家男人一眼说道:“你这话咋说的?要是让老二媳妇听到了,还不跟你闹起来?说你不盼着她点儿好?” 苏长久冷哼一声说:“我倒是想盼着她一点好,可是你看看,就这样,咋能好?” “唉,你说的何尝不是,要不,咱就分家?可两个儿子,咱总得跟着一个过吧?”苏长久媳妇虽然不太想分家,但确实也想到了田小禾这段时间的荒唐。 “都分了吧,咱们老两口现在还能过,养活一个闺女也行。他们每年给咱们一点养老钱就行!” 这样分家的人家也不少,大队长媳妇便也同意了。 很快,苏长久家分家的事情便在村子里传开了。 这时候,苏老大和王香花两口子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去京城了。 二人坐在火车上,还在念叨这件事。 “你说大队长家里咋就这容易分家了?”王香花感慨地说。 “你看着吧,那田小禾我看着也不是个正经养猪的人,我昨天路过养殖场,那猪都瘦了。” 说出这话的时候,苏老大是真的心疼。 “你是专门去看的吧?真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养猪还养出感情了!”王香花笑着说。 “咋就没感情了?你敢说,对养鸡场你没感情?” “现在养鸡场都给别人家了,我再舍不得能咋的?”王香花语气略带黯然的说道。 “人总是要向前看。”苏老大感慨地说。 这几年,他们家就是向前看,才一点点地好过起来。 “你真看到那些猪瘦了?这才几天?”王香花问。 “可不是咋的,之前多圆润的小猪仔,现在瘦了一圈了。” “那我就明白了,大队长这是怕田小禾赔钱,连累一家子人的日子不好过。” 王香花这话说出来的时候,苏老大还有些不敢相信,但转念一想,还真有这个可能。 如果田小禾赔钱了,要是不分家,他们就得全家人一起承担损失,但如果分家了,赔钱就是田小禾自己的事。 到时候,田小禾砸锅卖铁都和别人没关系。 “你可能猜对了,长久大哥那也是有些成算的人,咋能看不出来田小禾没有真本事?”苏老大说。 “算了,咱们也不想着别人了,倒是咱们去了京城,日子该咋过还不知道嘞。”王香花对于未知的将来,还有些忐忑。 而田小禾这时候还觉得,她承包的养猪场,按照养猪场去年的利润算,以后日子肉眼可见的就要好起来了。 分家也好,省得被拖累。 第476章 村子里有很多人这时候还不能理解,为什么村长选择这时候分家。 包产到户了,家家干劲十足,都觉得好日子唾手可得。 尤其是看着田小禾已经承包了养猪场,这日子肯定是要飞起来。 而村长这时候选择分家,是不是担心大儿子占小儿子的便宜? 甚至,就连村长家的
相关推荐: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花花游龙+番外
我的美女后宫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和徐医生闪婚后
高门美人
Black Hole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