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 一旁的巡风幽幽开口:“大公子,战场上多的是和文发差不多年纪的士兵。” 文发眼睛蹭亮,看着文俊,那意思像是在说,你看,我师父都这么说了。 文俊却不想弟弟去冒险,只道:“到了再说。” 文发也知道不能急于一时,先到了北境再说。 “好,嘿嘿,哈哈哈哈哈哈。” 看他在那傻乐,文俊也无语了,二叔二婶居然同意了?关键是,他奶居然也同意?为啥啊? 他反正是想不通了,既然文发不用送回去了,他们的行程也就不用被耽误了,当天晚上在客栈休息了一晚上,准备了一些路上吃的东西,第二天一早,巡风便买好了马车,直接出发了。 焦阳驾车,巡风和穆离王钊骑马,一行人直接奔着北境就出发了。 文家这边,驿站那边也送来了文俊的信,告诉家里不用担心,他们已经找到了文发,有他和巡风在,会照顾好文发的。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是该担心还是担心,就这几天,李氏做什么都没精打采的。 罗氏也没法劝,只能随她去了。 好在李氏虽然没精打采了几天,但很快就被羽绒服厂的事情给忙的将这件事给抛诸脑后了。 她们之前的进度一直慢,但是有了缝纫机之后,进度一下就快了不少,衣服做的快了,这鸭绒要用的也就快了,她每天需要带着人处理鸭绒,自然忙的没空再去操心儿子到底有没有到北境。 就这样过了半个月,邱蓉蓉庄子那边传来消息,之前买的大鹅都送来了,现在正在找地方安置,盖棚子。 消失了一段时间的邱蓉蓉又再一次出现在云雾镇,只是这次文瑶发现她脸上多了些许的疲惫,但是精神却很好,眼里的光只增不减。 文瑶有些心疼。 “蓉姐姐,你是不是最近太累了?” 邱蓉蓉庄子的空地上,两人正在看工人搭建养大鹅的棚子,至于现在弄来的那些大鹅,现在就被关在庄子上,哪怕离得老远两人还是能听见那鹅鹅鹅的叫声。 邱蓉蓉看了一会,觉得无趣,正好文瑶跟她说话,顺势就挽起文瑶的手带着她往回走,一边道:“最近确实有点累,看铺子,盯着装修,还得找信得过的人,另外还有咱们的羽绒服。” 说到这里,邱蓉蓉讽刺的笑了笑:“只是,那些人看我是个女子,以为女人根本不懂的什么做生意,根本就不当回事。” 说到这里,邱蓉蓉觉得在文瑶面前也没什么好装的,干脆就挽着她的胳膊,整个人靠在她身上,语气里还能听出一丝委屈:“女人怎么了?女人不也能做很多男人不能做的事。” 文瑶都不用问,就知道邱蓉蓉这是在外面做生意受了委屈,但却从未听她说过,有些心疼的同时文瑶也有些觉得自己无用。 她除了会做,别的好像都不会,生意上的事情和弯弯绕绕她就更不懂了,想到那些穿越小说里的大女主们,每个人都是做生意的天才,而自己,好像就是个废柴。 早知道她们一家几口会到这么个地方来,她上辈子就去学做生意了。 “姐姐,若是太累就不必理会他们,反正我们自己闷头赚钱,以后让那些看不起你的人去后悔去吧。”文瑶状似轻松的说道。 邱蓉蓉爽朗一笑:“我也是这么想的,嘿嘿,原本我是打算咱们就做批发,我们生产,卖给他们,他们再往外卖,这样都能得利,就像北边那样。 但是我这段时间去谈了几家比较大的铺子,他们的态度,总之就是觉得这样的东西,虽然新颖,但我们的定价过高,怕是没有多少人会买,即使他们想合作,那也也要不了多少货的。 我就想着,这羽绒服咱们也就是赚一个冬天的钱,若是像她们那样一家定个几百来件的,我何必费这么多事,所以我决定,我不找合作商了,我们自己卖。” 说完,邱蓉蓉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文瑶,道:“妹妹,你信我,只要羽绒服上市,绝对大卖,哪怕我们卖的贵。” 第435章 一会再去 邱蓉蓉一边挽着文瑶,一边跟她说着自己的远大抱负。 看着这样闪闪发光的邱蓉蓉,文瑶不由的想到了原书里被谢安翊坑了的邱家,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现在的邱姐姐比起原书中郁郁而终的结局,好了不知道多少。 而谢安翊,本该被谢家掌控的人,现在也完全变了一个样子,真好啊,所有人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 或许,这就是他们三个人被送到这里来的最终目的。 虽然,他们死的有点冤,也不知道他们的车和尸体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家里的那些东西有没有得到好好的安置。 邱蓉蓉见文瑶聊着聊着走神了,不由的停了下来。 “妹妹,你怎么了?” “啊?没事,就是刚才想到了点别的事情,姐姐你接着说。”文瑶赶紧回神。 邱蓉蓉也没多问,只是继续道:“所以我准备要干,就奔着大的去干,我要去京城。” “啊?”这是文瑶没有想到的。 不说邱蓉蓉和她的生意都在云雾镇周围,就说邱家的生意也大多数都在江南,去京城,那是真的完全两眼一抹黑,等于就要重新闯荡。 就听邱蓉蓉继续道:“要说繁华,整个安南国哪里能比得上京城?” 这是实话,而且京城里,真的是周边的村子都比其他地方富,走在路上随便撞到个人可能都跟哪家达官贵人沾点关系。 论富贵,还得是京城。 而且京城向来是风向标,只要京城流行的东西,不出半月,其他地方便就传开了,全国各地争相效仿之,若真的想将他们的羽绒服卖出去,京城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这样一来,邱蓉蓉便等于就是一个人在京城重新开始了。 好在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李逸在知道她们的打算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道:“邱姐姐什么时候走?我书信一封,你带给我母妃。” 文瑶和邱蓉蓉对视一眼:“福王妃?这,世子,不用的,这样太麻烦王妃了。” 李逸却道:“母妃早就想见见你和瑶瑶了,只是瑶瑶现在走不开,既然邱姐姐要去京城,便替瑶瑶也去给我母妃问个好吧。” 这……好吧,这个她们确实拒绝不了,人家王妃现在在京城打理烤鸭店和奶茶店,那分红的银子是一打一打的往这边送,她们要是去了京城还不去拜见,那才真的是失了礼数。 至于李逸的好意,邱蓉蓉明白他的意思,自己在京中初来乍到,肯定会有人为难,到时候福王妃便是她的后盾。 邱蓉蓉朝李逸投去感激的眼神,起身微微福礼:“那便多谢世子了。” 李逸回了个抱拳礼,便回书房写信去了。 等到李逸走了,邱蓉蓉才用肩膀撞了撞文瑶的肩膀,一脸调侃的问道:“这世子是打算在你家长住了啊?” 文瑶没察觉到邱蓉蓉的揶揄,直白道:“怎么可能,现在卓大人的钢已经炼出来了,最多再过半月,人家就得回京复命去了。” 邱蓉蓉笑了,挑挑眉:“你舍得啊?” 文瑶下意识的接了一句:“有什么舍不得的。” 说完才发现了不对,她惊讶的看着邱蓉蓉,正好就看见邱蓉蓉那脸上调侃的笑容,脸色瞬间迅速涨红,比红苹果还红。 “啊啊啊啊,姐姐,你在说什么啊。”文瑶脸红着扑了过去。 我的天,她才多大,这个身体才十二岁吧,现在古人都这么早熟的吗? 不过文瑶忘了,邱蓉蓉早已经是为人母的人了,哪里还是小姑娘。 邱蓉蓉笑着躲开,看着她脸红的模样继续打趣:“哟,脸红了,脸红了。” 文瑶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别说了。”文瑶干脆佯装生气的瞪着她。 邱蓉蓉这才告饶:“好了好了,我逗你玩的,好妹妹,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 “哼。”文瑶这才傲娇的撇撇嘴,没跟她计较。 两人重新坐好,邱蓉蓉才开口道:“瑶瑶,在大户人家像你这么大都已经开始相看了,你就没点别的想法吗?” 文瑶这会也冷静下来了,毕竟前世都二十几岁的人了,总不能因为古人的一句玩笑话就破防吧。 她无所谓的耸耸肩:“我们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爹说了,不满十八,谁都别想成亲,再说了,我也没打算嫁人。” 邱蓉蓉想了想自己的婚姻,嫌弃的撇撇嘴:“也是,随便找个人嫁了还不如自己一个人来的痛快。” 她一个婚姻失败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说教别人。 想到这,邱蓉蓉就觉得有些糟心,为她前面荒废的那么多年糟心。 “好了,不说这个了,妹妹,我是这么想的,我们既然要大做强,肯定不能像现在这样,只有单一的款式,不然就算是这羽绒服再保暖,也终归不是长久之计。”邱蓉蓉道。 归根结底,保暖性能要好,当然,这款式也得新颖,但是羽绒服材质特殊,做出来也是有点蓬蓬的,该如何做成那些好看的款式。 文瑶不由的想到前世某宝上面那些冬季汉服的款式。 “其实也没多大的区别,羽绒服和棉衣是一样的,只不过比棉衣更暖和,更轻便,这样,姐姐,你在家多待几天,我回头就画点款式出来让二婶她们做出来看看。”文瑶说道。 邱蓉蓉犹豫了一会,开口:“可是那些好看的成衣上都有绣花,羽绒服上若是绣花的话,会不会跑绒?” 文瑶想了想,道:“那就做成双层,外面一层正常用绣花的料子,里面加上内胆。” “行。” 两人一合计,就开始跑回文瑶的书房开始画图,等李逸写好了信出来早已经没了两人的身影,问了才知道她们去了文瑶的房间。 李逸下意识的抬脚想跟过去,但是走了两步就停了下来。 他往后院的方向看了一眼,那是文瑶的闺房。 虽然从前他也去过,但是今天不知道怎么的,这脚怎么都迈不出去了。 “世子?”一旁德顺见自家世子半天不动,便喊了一声,问道:“世子,您是要去找瑶瑶小姐吗?咋不去了?” 李逸看了他一眼,转身走了:“一会再去。” 第436章 咋感觉就没打算走呢? 姐妹俩在书房里写写画画,邱蓉蓉用着文瑶这些各种各样颜色鲜艳的笔,满是新奇。 “瑶瑶,你这些炭笔也太好用了,颜色也鲜亮,画出来的衣裳真好看。”邱蓉蓉看着文瑶画出来的画稿,那叫一个惊艳。 文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幸好还有些画画功底,不然还真不知道咋弄,而且这炭笔,哈哈哈,谁能想的到这是她换了皮肤的彩铅呢。 “我爹给我做的,别管笔了,姐姐,你觉得这些款式怎么样?”文瑶适当的岔开了话题。 邱蓉蓉一听是文修易做的,便没再多问了,也没往别的地方想,只是翻看文瑶画的这些画稿很是满意。 当然,其中还有一些是她提出来的建议,没想到结合上羽绒服的保暖性,画出来的款式还真的挺好看。 “我这就去把图纸给二婶她们看看,另外,恐怕还得找邓伯伯帮忙找几个绣娘。”文瑶不是不放心村里人的绣技,只是这种卖给富贵人家那些夫人小姐的东西,普通人的绣技怕是不太行。 价格既然定在那,东西自然得精致。 等两人从书房出来,才知道李逸刚才找她们,又顺道去找了李逸拿了信,才去找了罗氏和李氏他们。 罗氏一听,便蹙眉看着邱蓉蓉:“这才回来多久,又要走?” “奶奶,赚钱啊,谁也不会嫌钱多不是?”邱蓉蓉却觉得没什么比赚钱更重要的了。 罗氏见这两个,一个个的都掉钱眼里了,满是无奈。 “我看安翊那孩子都快忘了他还有个娘了。”罗氏嗔怪的瞪了她一眼说道。 邱蓉蓉这才有些尴尬,嘿嘿的笑了两声,上前像是平时在家和自己祖母那边,给罗氏捏肩捶背,一边道:“奶奶,翊儿在您这,我放心,有您在,这小子翻不起风浪来。” 罗氏都让她逗笑了:“感情你这是只管生不管养啊。” 邱蓉蓉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笑呵呵的说道:“那我不是在给他赚媳妇本嘛。” 一旁正在看文瑶那些图纸的李氏突然听了一耳朵,满是好奇的问:“啥媳妇本?谁要娶媳妇?” 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逗笑了,罗氏无奈失笑:“你们二婶现在成天就惦记着娶儿媳妇。” 李氏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承认了:“嘿,娘,那我也想当一把婆婆嘛,而且我现在也不急了,反正这婚事都定了,儿媳妇跑也跑不掉。” 蔡氏都有些羡慕了,文进也十四了,按理说也能相看了,但是看看自家婆婆,想到自家现在的规矩,蔡氏觉得她这个念头还是不要有的好,更何况文进现在正在读书的关键时期,晚几年就晚几年吧。 几人商量着开始准备这些样衣,文瑶让人给邓牙人送了信,第二天邓牙人就坐着马车带着三个年轻的绣娘来了文家。 亲自送人上门。 “你放心,人是邓伯伯亲自给你挑的,绣工都是顶顶的好的,不好的邓伯伯也不会给你带来不是?”邓牙人将三个绣娘交给文瑶说道。 文瑶实在有些不忍心当着三个绣娘的面和邓牙人买卖她们,虽然她能适应时代,却也觉得这当着人家的面太过残忍,便让苏诗兰和石嬷嬷把人先带下去了,好不好的,得让她们先做点东西出来看看。 文瑶数了银票给邓牙人,邓牙人知道这丫头心善,便不再多提,而是问道:“你爹呢?好久没见他了,来都来了,我看看他去。” “我爹在田里呢,要不我带您过去看看。” 邓牙人抱了抱拳:“那再好不过了。” 文瑶便带着邓牙人慢慢晃悠到了田边,站在小路上远远看去,只见一片片的稻田随风飘摇,上面挂满了谷穗,轻轻摇曳,田里还有不少人,田间甚至还插着好些牌子,上面都写了字,离得远,也看不真切。 “这就是当初我卖给你们的那些地啊?”邓牙人看着这一片田地,不敢相信这满目的即将大丰收的景象,居然是他当初领着来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地。 文瑶领着他继续往前走,一边道:“是啊,邓伯伯,这些田就是你当初卖给我家的那些,原本都是旱地,现在让我爹都弄成水田了,种稻子。” 邓牙人虽然不会种地,但也知道一点点,好奇的问:“这,能行吗?” 文瑶笑了笑,指着满眼的稻田:“那行不行的,您自个儿看呗,哈哈。” 邓牙人也跟着笑了。 很快文瑶就领着邓牙人找到了文修易,此时文修易还在跟自己带的那些学生讲如何区分稻穗的公母,又该如何杂交等等。 邓牙人刚要喊,就被文瑶轻轻拉了一下,小声道:“邓伯伯,我爹上课呢,您等会。” 邓牙人恍然大悟,赶紧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老老实实的跟着文瑶站在旁边等着。 看着文修易侃侃而谈的模样,虽然他一身泥泞,裤脚卷在膝盖上,身上的短褂也和普通农人无异,但是他往那一站,就他侃侃而谈的那些东西,邓牙人虽然听不懂,但就是觉得很厉害。 等到有学生看见文瑶和邓牙人,文修易正好讲停,这才提醒文修易文瑶带人来了。 文修易回头一看就哟了一声,交代这些他和陈县令从各地搜罗来的种田种地的一把好手们让他们再仔细的检查每一株稻穗,之后才朝着文瑶和邓牙人走了过来。 “呀,老邓,你咋来了?既然来了今天就别走了,晚上在我家喝两杯。” 一听到喝两杯,邓牙人的眼睛就亮了,也不客气,小声的问道:“能不能,嗯?尝尝那个……” 文修易侧头一笑,一脸我懂的表情,然后就喊闺女。 “瑶瑶,你邓伯伯难得来一趟咱家,晚上弄几个好菜,请你邓伯伯吃顿饭,我和你邓伯伯喝两杯。” 文瑶也不揭穿他,只是笑道:“行啊,要让人去喊陈伯伯吗?” 邓牙人一听笑着说道:“陈大人啊,不用去喊了,我来的时候路上碰到他了,他去那个叫什么村巡视去了,说是完事儿了来找你爹,不用喊了。” 文瑶:“……” 她怎么觉得,邓牙人送人来,就没打算走呢?咋回事…… 第437章 他急个什么劲 傍晚的时候陈县令果然乐颠地来了,一来就闻到了厨房那边飘出来的饭香。 “哟,我大侄女这是做什么好吃的了?” 文修易正在水缸旁边洗手上和脚上的泥泞,邓牙人则坐在院子里悠哉游哉的喝茶,听见他说话便接了一句:“大侄女做的,什么都好吃。” “那是当然了。”陈县令笑着说完,就在邓牙人旁边坐了下来,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 等到文修易收拾干净了,三人才坐在一起品茶聊天。 看的出来,陈县令的心情很好。 “啥事儿啊心情这么好?”邓牙人忍不住问了一句。 陈县令那表情,笑的都快上天了,神秘兮兮的说道:“我今天去了几个村子,看了看新粮的产量,你们是不知道,那土豆和红薯挖出来,都有咱们拳头这么大个了,这要是等到丰收的时候,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景象呢。” 他心情能不好吗?只要新粮丰收,文修易这边的水稻成果再出来,他平步青云的日子就来了。 邓牙人一听便笑了,举起茶杯道:“那到时候二位可别忘了我老邓啊。” “好说好说,都是兄弟。”陈县令也端起茶杯,三人以茶代酒就这么喝了。 等文瑶做好了饭菜,一桌的美食再配上第一酒,几乎全都喝倒下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卓义那边炼钢的进度越来越快,精度也越来越纯,邱蓉蓉在第一批样衣做好之后就带着东西和人出发去京城了,等谢安翊放学回来下意识的去找娘的时候才发现娘已经没了。 好在他现在都已经习惯了,只有片刻的失落之后便又去找大头他们了。 邱蓉蓉离开后又过了半月,这天天气晴朗,古桐村所有村民都集中在了村中间小广场上,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工具,背着背篓,还有许多的麻袋。 村长站在高台之上,神情激动,看着人头攒动的小广场,大手一挥:“开工。” 随着他一声令下,所有人欢呼一声,扛着工具往地里走去,人们分工合作,有在地里挖土豆和红薯的,有专门负责捡起来放进麻袋的,也有人专门推着板车将装好的红薯和土豆运回村里祠堂旁边盖的大仓库的。 所有人都干的热火朝天。 不只是古桐村,整个云雾镇凡是规划了生产队的村子,都是这番景象。 看着那地里挖出来的新粮,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特别是那些在云雾镇刚刚安家的从北方过来的灾民,他们从来不知道,有粮食收成能一亩地收这么多。 此时所有人都庆幸,自己留在了这个地方。 那么多的新粮,那么多的土地,整整收了七八天才全部收完,统计完。 每个生产队陈县令都配了文吏,用文修易的话说那就是生产队的书记,在收完的第一天,每个村子的产量就全部报到了陈县令的跟前。 陈县令看着那惊人的数字,整个人都激动的差点站不稳了。 上百万斤的新粮,这是什么概念,他可以说,单单就是这些收上来的新粮,就能保证他整个云雾镇能在灾年饿不死一个人。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数字,没有人能比他更懂了。 这么激动人心的消息,陈县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文修易,迫不及待的拿着册子就让人驾了马车送他去古桐村。 如今古桐村的村民见到陈县令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在路上碰到还会跟他打声招呼。 陈县令也是亲民的很,早前的官架子也早就没有了。 麻溜的跑到文家,找到文修易,将册子就往他面前一拍:“你自己看吧。” 文修易打开册子,上面记载了每个生产队的产量,最后一页写的是汇总。 看着那数字,文修易并没有太大的波澜,毕竟意料之中。 陈县令见他这般淡定,不干了。 “不是,你有没有认真看啊?”上百万石的新粮,哪怕就是土豆和红薯这样的东西,也是新粮啊,这代表什么,这代表安南国往后的农业将会突飞猛进,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再也不用担心灾年了啊。 可是面前这人,怎么看着这么淡定。 “看了。”文修易点点头:“还行,意料之中。” 陈县令:“……”合着就他自己白激动了呗? “那,咱们这报上去吗?”陈县令凑上前问。 文修易想了想,自己那些试验田里的稻子也快收了,到时候再一起报上去也行吧,省的分两回了。 这么想的就这么跟陈县令这么说了。 “还等啊。”他们都等了半年了,他是真的没见过这么不爱邀功的一家子,真的是闷声干大事,一干一个不吱声,这换做别人,早就恨不得已经嚷嚷开了,恨不得还没开始就嚷嚷的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了。 说起来,陈县令都有点替他们着急,文修易的本事摆在这,他是亲眼所见的。 文俊呢,原本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大夫,结果那一手缝合术和开膛破肚的医术,都把他给吓死了,结果人家一点不藏私啊,有外科大夫来请教,那是一个真的教。 现在更离谱,直接奔着战场去了。 还有瑶瑶这丫头,那炼钢的事说干就干,这不管是哪一件事拿出来,那都是天大的功劳。 结果他们倒好,一干一个不吱声,悄悄摸摸的闷声干大事,要不是文家还有个李逸在,他都怀疑这一家子是不是准备就这么闷声干大事,干到嗝屁。 见他走神,文修易说了一句:“咋?你急这么一会啊。” 陈县令回神,挠了挠头:“倒也不是。”他是替他们急。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不过这话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说出来那可是要被杀头的。 而且吧,陈县令心里很清楚,比起新粮,若是水稻的产量能上去,那功劳才是最大的,毕竟新粮虽然被称为新粮,但到底也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并不是真正的粮食。 水稻,那才是根本。 所以多等就多等吧,反正这功劳也不是他的,他就是个顺带的,人家正主都不急,他急个什么劲。 第438章 来了大部队 陈县令现在就是彻底躺平,反正文修易不说话,他就不动,文修易说话,他就指哪打哪。 终于,在文俊离家后的一个多月,他们也收到了从北境来的信。 信上文俊跟他们交代了自己已经抵达北境的消息,只是他们刚到北境,还没完全适应那边的情况,对面就接连挑衅,发起了好几次战事。 文俊身上带着李逸写的介绍信,又有焦阳在中间引路,加上身边的巡风和王钊等人身上的皇家侍卫的腰牌,文俊和另外三位大夫很快就直接投入了伤员的救治和处理之中。 这次写信回来除了报平安之外,就是问文瑶消毒酒精的事。 从文俊走之后,文瑶就天天泡在酒厂,就是为了和老秦研究和提纯酒精,光是提纯用的蒸馏设备就做了两套。 为了这两套蒸馏设备,文瑶又想尽办法的让卓义烧制出了玻璃,她也不想把进度提的这么快,但是要用啊,很多事情总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好在,虽然卓义烧制出来的玻璃不如他们后世那样纯净,但也能用。 刚好文俊写信来要酒精,文瑶这边也准备好了,接下来就看怎么把这批酒精送到北境去了。 李逸二话不说,连夜写信飞鸽传书送回了京城,他相信父王和皇伯伯知道文大哥去了北境会不关注北境的事情。 而且镇守北境的夏大将军是个十分正直且公平的将领,文俊的所作所为他定会上报,想来皇伯伯那边早就已经收到了文大哥在北境的消息。 李逸猜想的不错,夏将军在文俊初到军营的时候对他是不抱有任何希望的,只当成了一个关系户,结果,文俊一手缝合术直接将夏将军给惊到了,当即将北境军营的军医们全都交给了文俊管。 除了他带来的三个大夫,北境军营还有四个军医,现在全都是文俊的徒弟。 在几次战事下来,文俊的卓越表现,让夏将军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在战报上更是对他夸了又夸。 所以福王在收到李逸的飞鸽传书的第一时间就进了宫,之后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一并被叫进了宫。 当天夜里,住在京郊的百姓们就听见有大队伍的马蹄声,似乎有很多人离开了京城。 七天后的一个半夜,整个古桐村安安静静,家家户户都陷入了安宁的睡梦之中,偶尔只能听见村子里传来几声狗叫。 然而一阵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突如其来的躁动将村民们全部吵醒,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纷纷穿上衣服拿上家伙跑到了外面。 就看见从村口一直到文家那条路上,骏马疾驰而过,来的人竟然比之前还要多。 不仅如此,还有人发现村口还有人,跑去一看,才看到竟有军队停在了村口。 吓得人赶紧跑去找村长。 等村长紧赶慢赶的跑到文家时,文家已经灯火通明,所有人都没睡,全爬起来了。 罗氏和文老汉披着外衫,就这么和其他文家人站在院子里,文瑶打着哈欠,整个人都快靠在明月身上了。 李逸黑沉着脸站在院子中央,文家门口和院子都站着身戴佩刀穿着盔甲的将士。 “世子恕罪,末将们也不是有意的。”站在最前面的两个将领看着李逸阴沉的脸色,对视了一眼赶紧抱拳赔礼道歉。 给李逸赔完礼,又赶紧对文家众人抱了抱拳:“对不住了诸位。” 邱志冷哼了一声:“半夜扰人清梦还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你们是生怕文家不会曝于人前是吗?” 两人脸色一变,连忙开口:“邱先生,末将们绝无此意,只是陛下有旨,让末将等人即刻便护送消毒酒精北上,片刻不得耽误,末将们也是奉旨行事,还望先生海涵,先生放心,我们搬了东西即刻离开,并且一定会将痕迹抹除,不会给先生和诸位添麻烦的。” 邱志都懒得理这帮武夫,若真有人盯着文家,他们抹除痕迹有个屁用。 也不怪京中那些咬文嚼字的老东西爱说这帮人空有一身武力却无半点脑子了。 见时机差不多了,文瑶才打着哈欠开口:“邱伯伯,别说了,几位将军也是没办法,爷爷,奶奶,你们回去睡吧,没什么大事,你们赶紧回去吧。” 刚说完,就看见村长从外面进来了,一脸的着急。 “咋了,这是出啥事儿了?” 再看他后面跟着的村民们,众人:“……” 最后还是文老汉和村长出面安抚大家,让所有人都各自回了家,不管听见外面什么动静都不能出来。 大家一看这一个个身穿铠甲的将士们,便啥也没问直接回家了,村子又恢复了安宁。 文瑶把罗氏和文老汉等人哄回去睡觉,才打着哈欠跟李逸一起把来人带到了酒厂。 秦伯和厂里的其他人都起来了,见到有当兵的,秦伯又让燕燕回屋去,自己领着他们去仓库。 他和文瑶提炼出来的酒精都单独放在了一个仓库里,这东西太容易挥发,所以所有的坛子都是用蜡全部封死了的,只要原封不动的
相关推荐: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小怂包重生记(1v2)
姑母撩人
将军宠夫
大唐绿帽王
人妻卖春物语
偏执狂
军师威武
下弦美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