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着明月她们忙活了几天改造出来的口罩! “知道了。”巡风掏出口罩戴上,总觉得有些不习惯,但还是听了文瑶的安排。 那边的灾民就看见一个拿着武器,一脸冷酷看不到表情的人朝他们走了过来,一个个的还有些害怕。 巡风似乎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害怕,在几步远的位置停了下来,扬声道:“你们安排好的,可以自己准备碗去那边领粥,每人能领一碗,不能争,不能抢,不许插队,不许欺负弱小,否则……” 巡风亮了亮手里的剑,转身走了。 灾民们:“……” 最后还是那个去通知大部队的男人的弟弟站了起来,安抚好家里的老小:“娘,我先去看看。” 只是家里这老的老小的小,其他几个兄弟还得护着这帮老幼,他咬了咬牙,干脆拿了个盆一样的东西就往那边走。 “老二,你这是干什么?”板车上坐着的老太太似乎身体不太好,连忙喊了一声,生怕二儿子会让人给撵回来。 这人到粥棚门口的时候,文瑶看着他拿来的盆,嘴角抽了抽,还是好心劝道:“大哥,每人只能领一碗。”这么多人,要是都不按规矩来,她也给不起啊。 谁知那人从衣服里掏出了户籍,递给文瑶,然后说道:“姑娘,这是我家的户籍,我娘身体不好,家里几个小的也实在是走不动了没办法来排队,还请姑娘通融通融,这是我们家的户籍,除了我爹,其他人都还在,姑娘看着给点就行了。” 说完,递出了自己的盆。 文瑶:“……” 一旁的巡风:“……” 文瑶目瞪口呆的接过户籍看了看上面的人口数量,豁,大人孩子的还不少,难怪他会拿个盆过来。 “总共十八口人,把盆放这吧。”文瑶指了指旁边的空桌子,然后又问:“你这盆干净吗?” 男人一愣,点头:“干净,装水的。” “哦。”文瑶只是应了一声,然后开始数:“一,二,三,四……”一边数还一边用手里的勺子往盆里装粥,直到按照他们家的人口装了半盆,才点点头:“你拿回去吧。” 男人没想到自己只是来碰碰运气,结果真的给了他们这么多吃的,一时之间愣在那里。 文瑶见他不走,还歪了歪头:“你咋不走啊?不够?不够也不行了,就这么多,真的没了,我还得顾着其他人呢。” 男人这才反应过来,扑通一下给文瑶跪下了。 “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文瑶还没反应过来,男人就duang,duang,duang的磕了三个头,起来端着盆就往回走了。 文瑶:“……” 不过,这个男人倒是给了她一个启发。 “爹爹爹,你快去找我爹。”文瑶催促巡风赶紧去吧文修易给找来,然后把刚才的事情跟他说了。 “爹,我觉得这也是个好办法啊,他们自己拿了户籍和路引过来领,家里多少人就给多少口粮,多好啊,还省了我们的事。”文瑶说道。 文修易下意识的想摸下巴,结果摸到了自己的口罩,问道:“能行吗?” 文瑶肯定的点头:“行,只是为了防止他们乱来,或者是把救济粮拿去卖给其他人,或者是防着有人抢,咱们得做好了发给他们,暂时就先这样吧,反正这么几个灶台在这,轮流熬呗。 咱家红薯多,往粥里添点红薯,也算有点糖分了,撑个几天把人数都清点了是肯定没问题的。” 巡风也在一旁说道:“大人,这边有我看着,肯定是出不了乱子的,若是有灾民闹事,处置了就行了。” “诶诶诶,到底是条人命,别闹出人命来,这样,你们先这么守着,我去跟老陈商量一下。”说完,文修易就走了,找陈县令去了。 另外一边,灾民们看着王家的人真的领回来了吃的,一个个的终于敢动了。 很快,文瑶的粥棚前面的空地上就开始排起了长队。 第391章 速战速决 巡风拿着个大喇叭站在队伍旁边喊:“都排好队,不许挤,不许插队,家里有户籍的拿了户籍和路引过来,一个人排队就行了,都能领得到,排好队,说你呢,挤什么挤,再挤给你拎出去。” “你,把手放开,没看见人家年纪比你大吗?” “这小孩谁家的,看好孩子。” 巡风觉得要不是手里这个文瑶做的扩音器,就算他再内力深厚在这个时候也能把嗓子给喊哑了。 可就算是这样,队伍还是有了一小阵的慌乱,直到巡风真的从里面扯出来两个人扔给旁边的衙役给捆了起来,排队的队伍才总算是彻底的安静下来。 巡风甩着胳膊,冷冷地瞪了他们一眼,回到了文瑶身后的粥棚里,找了个板凳坐下就灌了好大一碗的热水。 “要不你先回家?家里只有奶奶他们,我不放心。”文瑶道。 巡风摆摆手:“有王钊和几位公子在,普通人是伤不到他们的,姑娘就只管放心吧。” 文瑶点点头,想来也是,家里几个小的都跟着巡风学了挺久的武功了,平日里一个个就看着壮实的不得了,普通的灾民,他们应对应该不在话下,更何况村子里还留了那么多的青壮年,有李三这样彪悍的人在,想来村子里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这么一想,文瑶就连忙继续安排起了施粥的事。 到了下午,城门口的角门打开,邱蓉蓉一身粗布麻衣从里面出来,来到粥棚问道:“咋样?够不够,我又从庄子上运了一些过来,让巧燕带着人在城里面清洗呢,一会就能拿出来熬上。” 这种时候,已然是顾不上形象了。 不光是这里,今日开始,就连醉仙楼都暂停营业了,后厨所有的灶台全都用来熬红薯粥了,熬好的就会用马车拉到城门口来。 醉仙楼如此,还有几家和邱蓉蓉关系比较好的商户见状,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诚意,亦或是捐了点银子,也或是准备了一些物品,还有和醉仙楼有合作的粮铺,也送来了几百担粮食。 除此之外,陈县令更是拉下脸皮去讨了不少的赞助,加起来的钱应对这次的灾民应当是足够了的。 陈县令反正跟他们说了,要是安置不好这些灾民,到时候反正朝廷也会问他的罪,大不了他就打开城门,至于到时候这些灾民会做出什么事来,他就不敢保证了,更何况,这些人城外还有不少的庄子,要知道,这次来的灾民可是数以万计,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那也顶不过人数多啊。 真冲到他们庄子上去,谁也讨不到好。 没办法,只能这家给五百两,那家给一千两的,凑钱给陈县令安置灾民。 文修易还打趣他不讲武德,陈县令那脸皮反正比城墙还厚了,无所谓的道:“只要钱到荷包里,管他文德武德。” 文修易最喜欢的就是老陈这股子……你爱谁谁的摆烂劲了。 两天下来,几乎所有的灾民都在城外的空地上自己搭了简易的窝棚,粮食每天到饭点就能去领,他们自己要进城买点其他东西来打打牙祭自己开火做饭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许打架斗殴,不许抢劫掠夺,旁边都是官差看着呢。 这两天文俊带着的大夫们也大概的检查了大家的情况,除了不少感染了风寒,亦或是一路过来冻的染上痨病的,倒是没有发现什么疫症,那几个发现痨病的也被及时的隔离起来了。 衙门里的文吏们更是两班倒的轮流登记,终于将所有人的户籍和路引全部登记造册,要离开的,要留下的,都做好了区分,这样一来就好安排了。 而且两天下来,这些灾民们也渐渐的发现了,只要他们守规矩,云雾镇的官差也好,当官的也好,还是那些救助他们的人都不会为难他们,一些心思活络的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毕竟他们来的路上可是听说了不少云雾镇的事,若是有机会能打听清楚,真像是他们来时路上听说的那样,云雾镇的钱好赚,还有新粮,官府还管分地,那就不用再往南边去了,毕竟从这里再走到南边,谁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到那边。 有了这样的想法,灾民们就会想方设法的打听,以至于焦阳收到手下人的禀报,就赶紧找了陈县令和文修易。 “都在打听咱们是不是真的管分地,发新粮种的事,二位大人,要实话实说嘛?” 陈县令和文修易等的就是这个。 陈县令当即拍案:“对,实话实说,把咱们的新粮政策,然后还有生产队的模式,只要有人问,就实话实说,咱们怕的就是他们不问,呵。” 焦阳懂了,随即就吩咐了下去,然后原本只有一半的人登记了要留在云雾镇,结果才过两天,登记要留下的人竟然又多了三分之一。 这下,就只剩下很少部分的人选择要继续往南了。 负责登记的文吏们将统计好的结果拿来给陈县令和文修易过目。 竟然有五百多户。 陈县令腮帮子都要笑裂开了。 “来来来,老文,咱们看看给他们都分到哪。”陈县令说着,就直接拿出了云雾镇的舆图。 想往一个村子里塞人不容易,但是要新建一个村子,那可就太容易了。 只要挑个平坦空旷的地方划出区域来,然后各家各户再按照生产队的模式先给他们分配好土地,这不就能直接投入生产了? “五百多户,咋分?”文修易盯着舆图,有圈子圈起来的地方是已经有的村子,其他地方倒是都还空着。 陈县令拿起从文瑶那顺来的炭笔,下手就画:“这儿,有山有水,平地也有不少,盖个村子应该是没问题,就是这附近的耕地少了些。” 文修易看了看,开口:“问题不大,到时候让他们弄梯田。” “梯田又是啥?”陈县令问完,眼睛亮了亮,也不追问了,而是道:“你有办法解决啊?那就好办了,那这地儿,安二百户。” 第392章 第一酒 两人就这么在书房里一阵画圈,最后留下来的五百多户全都做好了安排,至于到时候哪些人和哪些人要在一个村子,那就看他们自己了,如果有需求的,就登记一下,酌情考虑,没有需求的,就随机分配了。 这逃难过来的灾民,大多数都是整个村子一起出发的,跟熟悉的人一起生活也好过跟陌生人重新磨合。 所以第二天公告就贴在了城门口,几个村子的安顿地也写了出来,让他们自己选。 逃难过来的灾民也没想到,才几天的时间,云雾镇这边竟然就把他们给安顿好了,这和前面路过的那些城池完全就不一样,哪个地方不是拖个十天半个月的,要么就是着急的赶他们走,这办事效率快的他们自己都以为自己是走错地方了。 直到衙役拿着铜锣走在他们扎营的地方让他们赶紧去选,选了地方就赶紧到安顿的地方去,自己想办法盖房子,衙门会给他们配农具开荒,争取赶在开春的时候领了新粮种种下,起码能保他们这年不再饿肚子了。 大伙儿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在做梦,一时之间所有人争先恐后的去看衙门分派的地方,然后一路过来一起的人商量着该去哪。 不过两天的功夫,就全部安排完了,该去他们落户的地方的也都赶紧拿着东西去安顿,毕竟去晚了,就算上山砍树盖房子都不一定能赶上热乎的。 而那些依然坚持要往南边去的人也彻底的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这也太快了,这些人都安顿好了,那他们咋办? 只是,等他们再去找文吏要留在云雾镇的时候,衙门已经不给登记了。 只有四个字,过时不候。 这…… 所有人都懵了。 陈县令得知这件事还觉得有点好笑,吐槽道:“这有些人啊,就是不知足,原本咱们上赶着给他们安顿好还不乐意,挑三拣四的,觉得咱们这比不上南边儿,现在又急了,这世上哪有这么多的好事全让他们占了,就这两天,把救济粮给他们一发,路引一换,让他们走人,别耽误咱们干正事。” 文修易虽然觉得这样做有些不近人情,那些人如果想留下来的话也不是不行,但是陈县令也说了,这头不能开,不能由着他们想留下就留下,想走就走。 对于管人这方面,文修易是自认为不如陈县令的,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那些还要继续往南的人,哪怕现在后悔也没用了,衙门直接在城门口拉来了粮食,按照人口分了救济粮,限他们两天之内离开云雾镇。 事已至此,就算有人想塞点钱打点留下来,也没有得到通融,这才明白过来,原本在那些城池用银子能解决的事情,在云雾镇完全行不通。 等到灾民都走完了,正月也过去了,天气也逐渐变的暖和,文修易和陈县令便又忙了起来。 毕竟新安排的这几个村子,还得给他们规划生产队的地,还有新粮的粮种也得重新分配了。 这次救助灾民,可用掉了不少。 好在红薯这种东西,一根藤就能分出来好些苗,解决了暂时新粮粮种不够的问题,就是玉米和土豆这两样,各个村子分到的少了些。 而且这几样东西也不太挑时候,这也解决了那几个新安顿的村子因为开荒迟了来不及的问题。 半个月后,李逸到了云雾镇。 再见李逸,文瑶总觉得这人才几个月没见,又长高了不少,瞧着还长开了些,比之前好看了。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那个小跟屁虫关晟睿。 听李逸说,知道他又要来云雾镇,关晟睿是成天的在福王府撒泼打滚非要跟着来,福王和福王妃没办法,三公主对这个儿子也无招,而且自从跟着李逸来了云雾镇之后,关晟睿回去之后嚣张跋扈的性子都改了不少,三公主也就由着他去了。 李逸和文瑶闲聊之下才知道,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文家竟然又做了这么多的事。 院子里,文瑶端了一盘瓜子,又泡了茶,两人就在院子里聊天。 李逸看了看瓜子,拿起来在手上剥,一边剥一边道: “陈大人和伯父安顿灾民的事已经上报到京城了,皇伯伯大喜,在朝堂之上狠狠地夸赞了两人一番,有这功劳在前面,皇伯伯再提生产队的事,朝上虽然还有人反对,但声音也不如从前那般了。 皇伯伯知晓我要来云雾镇,便私下里找到我,让我来告诉伯父和陈大人,只管放手去做,只要是利国利民的,有什么后果,他兜着。” 文瑶挑眉:“那要是不成呢?我爹和陈伯伯会被罚吗?” 李逸摇头:“不会,最多就是将生产队的模式止步云雾镇了,至于罚是肯定不会罚的,还有新粮的功劳在呢。” 文瑶往嘴里又扔了一颗瓜子,点点头:“那倒也是,对了,酒名儿呢?你不是说成了吗?陛下给我们家酒赐了个什么名字?” 聊了半天,文瑶才想起来正事。 李逸招了招手,这次他身边带了个伺候他衣食起居的随从,一个小太监,叫德顺,才十四岁,听说进宫已经十年了。 也就是说,四岁的时候小德顺就已经被送进宫里阉割成了太监。 环境所趋,文瑶也没多说什么。 德顺得了李逸的吩咐,去李逸的行李里取来了一个长条的盒子。 李逸放到桌上推给文瑶:“你自己看吧。” 文瑶拍了拍手上的瓜子屑,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一个卷起来的画轴。 她眼前一亮,这皇帝,讲究。 画轴打开,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 第一酒。 文瑶嘴角抽了抽,这啥名儿啊,她还以为会给他们起个高雅的名字,结果,就这么简单? 这还不如找邱伯伯起呢。 李逸丝毫没有错过她眼里的嫌弃,噗呲笑了出声,当时皇伯伯写下这三个字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文瑶的反应。 “别嫌弃了,皇伯伯这三个字的分量,再好听的名字可都比不上的,你要知道,这第一酒的名字可不光是个名字,而是将来不论是哪家的酒,都不可能再越过你的酒,号称第一酒了。” 第393章 胡思乱想 文瑶倒也不是嫌弃,就是觉得和预期中的有点不太一样,她以为皇帝会给他们起个又高雅又高大上的名字,结果简简单单,第一酒,囊括了所有。 不过也无所谓,她酒厂里的酒好几种呢,反正皇帝就喝过这一种,往后这一种酒就叫第一酒了,至于别的,嘿嘿,再请邱伯伯来给他们起个名字,还有什么果酒葡萄酒,文瑶觉得统统得安排上才行。 文瑶捧着卷轴,傻呵呵的笑着,李逸在一旁也跟着嘴角微微上扬,过了一会,面前的盘子被他推到了文瑶的跟前。 “嗯?”文瑶拿着卷轴的手歪开,才看到桌上一盘已经剥好的瓜子仁。 她指了指自己:“给我的?” “嗯。”李逸淡淡的嗯了一声。 文瑶手都伸出去了,又问了一句:“你不吃啊?” 李逸摇摇头:“给你剥的。” 文瑶愣了一瞬,这……然后她毫不犹豫的伸手抓了一把就塞进了嘴里。 一把吃瓜子仁的爽,谁懂! 文瑶胡乱的把李逸给她剥的瓜子都吃了,才将卷轴放回盒子里抱了起来,对李逸道:“我先去收起来,你自己坐会哈。” 李逸点点头:“嗯。” 文瑶这才一脸开心的抱着盒子回自己的屋子,当房门关上的一瞬间,文瑶吧嗒一下把盒子往桌子上一放,然后坐了下来就捂上了自己的脸。 妈耶,这小屁孩搞什么啊!!!!! 怎么能这么体贴,呜呜呜呜!也不知道从哪学来的这一套。 文瑶这时才反应过来,这个时代的人早熟,李逸比她大几岁,今年也十三四岁了吧。 不是吧? 哎哟喂! 她不会被一个初中生给喜欢了吧,咋办,咋办? 就在文瑶胡思乱想的时候房门被人敲响了,吓得文瑶下意识的想藏起来,反应过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这是在干什么? 对方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毛都还没长齐,她到底在害羞什么? 再说了,人家也没说是那个意思啊,可能只是看她喜欢吃瓜子,才帮她剥壳的。 真是一把年纪,越活越回去了。 敲门声还在继续,明月的声音也跟着传来:“小姐?你在吗?小姐。” 文瑶赶紧起身打开门,问道:“怎么了?” 明月虽然觉得自家小姐怪怪的,但是也没多问,只是道:“老太太找您呢。” “哦哦哦,等会,我把东西放一下就来。”说完,文瑶赶紧将皇帝赐的名字给放好,才跟着明月往老宅那边去。 客厅里,罗氏似乎正在清点东西。 “奶,你找我啊?”文瑶上前就挽住老太太的胳膊。 罗氏点点头,让她看客厅里堆着的东西,问道:“咱们准备这么些聘礼,够了吧?” 文瑶看了看,放聘金的托盘上摆着两个十两的银锭,另外还有两筐喜饼,布料两匹,头面一套,两个红色的食盒,里面放的是各种喜果,糖也装了两盒,还有一张礼单,上面还写了大米二十石,鸡鸭各一对,猪后腿两只,鱼六条。 文瑶虽然不懂这里的规矩,但是这么多的聘礼,已然超过了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普通人家,文瑶啧啧了两声,小声问道:“是不是我二婶嫌不够啊?” 罗氏嗔怪的瞪了她一眼,跟着笑了笑:“你二婶这头一回娶儿媳妇,给了我一百两银子,还担心不够,我还给她了,这些东西,都是公中出钱,她要是想再补贴你二哥他们小两口就另外算。” 老大一家虽然已经分出去了,但是老二和老三两家还没有,这种事情一般都是走公中,而且罗氏现在自己手上有钱了,也舍得,这些聘礼,别说古桐村了,就是这十里八乡都没有谁家能拿得出来。 想来这么些东西,也足够给小娇家挣来脸面了。 “奶,我觉得差不多了,树大招风。”最后四个字文瑶是小声贴着罗氏的耳朵说的。 罗氏微微蹙眉,但很快就明白了,小娇家就她和她奶奶两个人,按照他们的意思,这两人成亲还得再等一年,这段时间小娇肯定还是和她奶奶住在原来家里的,太张扬对他们祖孙俩确实不太好。 “还是你考虑的周到,这样吧,东西就摆在明面上,钱,到时候让你二婶私下里交给小娇的奶奶。”罗氏说道。 文瑶伸出大拇指:“还得是我奶。” “少拍马屁。”罗氏点了点文瑶的鼻子,又问道:“李逸不是来了吗?你那酒名的事怎么样了?皇帝给起了个什么名字?” 罗氏也是好奇的很,但是前些日子因为灾民的事情给耽搁了去小娇家提亲,后来不管是他们村子还是小娇他们村子都在忙着开荒和生产队的事,说好的正月里去提亲的事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眼看现在风平浪静了,李氏那催得,她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没办法,只能先忙着张罗。 李逸来了也只是见了个面打了个招呼,具体的事情她还没怎么问呢。 文瑶想到这个就嘴角抽了抽,回道:“起了,叫第一酒。” 罗氏:“……”到嘴的话硬生生给憋了回去,最后换成了一句:“挺好的,记得朝京城的方向磕头谢恩。” “嗯啊,知道了。”文瑶胡乱的应着,李逸也没跟她提谢恩这回事,就当不知道了。 祖孙俩又再三确定聘礼没有问题了,才把李氏叫来,准备找媒婆挑个吉日去张家村提亲。 当天晚上文家众人就得知了要去张家村给文农提亲的事。 文发兴奋的问道:“奶,我们也能去吗?”毕竟去给他哥提亲,就能少去一天书院了。 罗氏刚想说他去什么去,好好上学去,就看见旁边几个脑袋和眼睛全都一脸期盼的看着她。 特别是看到大头那好奇又带着兴奋的眼神,罗氏这心一下就软了下来。 “行吧,记得给先生请假,等定了哪天去提亲,咱们一家都去。” 已经完全融入文家的关晟睿:“好玩吗?” 文发点头:“好玩,到时候女方家还会准备喜糖什么的,谁抢了就是谁的。” 关晟睿一头雾水,抢喜糖,这有什么好玩的。 第394章 谁家提亲这么多人啊 罗氏在李氏的催促下,终于挑了个最近的日子。 没办法,她实在是磨不过这个儿媳妇了。 到了这天,文家众人一脸喜气洋洋,就连家里的马车都装饰上了红色的绸缎,为了方便晒聘礼,初春时犁地累坏了被文老汉放在牛棚那边休养的大黄都被牵了出来,把他们家那许久不用的牛车都给用上了,所有的聘礼全都摆在了牛车上面。 文家上上下下,老老少少,足足坐了三辆马车,就连文俊去医馆,文修易去衙门都是带着穆离坐的村口的牛车。 就连媒婆看到他们家这阵仗都不得不感慨一句,这文家办事就是妥帖,这只是提个亲,又不是去迎亲,居然全家都出动了,可想而知这家人对女方的看重。 等到罗氏看时辰差不多了招呼大家出发的时候,才发现李逸的马车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在了后面。 罗氏上马车的脚步一顿,朝着最后一辆马车走了过去。 李逸,邱志,关晟睿都在马车上坐着。 “你们这是干啥?”罗氏无奈的问道。 李逸面上带着笑,但藏在长袍下的脚不着痕迹的踹了一下旁边的关晟睿。 关晟睿立马扑到马车门边上,可怜巴巴的开口:“文奶奶,我们去凑热闹,就我和我表哥还有先生在家多无趣。” 罗氏又看向邱志。 邱志微微一笑:“婶子,我们顺便去码头转转。” 李逸:“嗯。” 罗氏反正已经习惯了这几个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但是想到他们的身份,罗氏还是说道:“那什么,小娇家的条件不是很好,若是有招待不周……” 罗氏话还没说完就被关晟睿给打断了:“文奶奶,没事,我们不嫌弃。” 罗氏:“……” 算了,一个世子,一个公主家的儿子都不嫌弃,她一个老太婆还多什么嘴。 “那就走吧,出发。” 罗氏回到前面的马车,一行人就开始出发了。 村里人这段时间都忙碌着,忙着种自家的地,忙着种生产队共同的地,村子里到处都是干活的人,瞧见文家这样,不少人都好奇他们这是又要干什么去。 现在家里条件越来越好,罗氏就变得越来越低调了,所以他们这次去张家村提亲的事,除了亲近的几家,没几个人知道。 有人眼尖瞧见了人群里的媒婆,顿时猜测文家这是要去谁家提亲的,一时之间各种猜测都出来了。 有说是去帮文俊提亲的,也有人说是去给文农提亲的,毕竟文家现在适龄的青年就这兄弟俩。 但很快就有人站出来表示,文修易一家已经分家了,这再怎么样也不能是文俊,毕竟如果是去帮文俊提亲的话,文大人怎么也得在场吧。 但是文修易连人影都没看见,倒是李氏一脸的喜气洋洋的,一看就是去帮文农提亲的。 一时之间大伙都开始好奇,到底是哪家的姑娘,能在这个时候嫁进文家,那可真的是掉进金窝窝咯。 文家众人不管村里人怎么议论,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张家村。 今天文农的炒饭铺子关门歇业一天,门口贴了告示,不少来吃饭的人虽然不认识字,但是问了旁边的店铺,才知道文老板今天去提亲去了。 张家大哥也没在铺子里,而是早早的就带着媳妇和家里人去小娇家帮忙了。 村里不少看着小娇长大,又心疼她家遭遇的人都来帮忙,整个张家也是热热闹闹的。 “来了来了,看见了,到村口了。”有看热闹的妇人早早的就等在了村口,瞧见文家来的那几辆马车牛车的,马上就跑回来报信了:“来了好几辆马车,老气派了。” 传话的人话音刚落,院子里来帮忙的同村人就都跑了出去看热闹去了。 小娇一身崭新的水红色的衣裳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在听见外面的人大喊来了来了的时候,整个人就都变成了煮熟的虾,从头到脚都变红了。 “害羞了,害羞了,咱们小娇害羞了。” 屋里陪着她的几个年轻姑娘见状,都跟着起哄。 很快,外面就变得热闹了起来,小娇脸红着躲到了旁边,不敢朝窗户外面看。 倒是她屋里的几个小姑娘好奇的趴在窗口往外看,很快小娇便只能听到她们一声一声哇哇哇的惊呼声。 “天呐,小娇姑姑,小东家家里来了好多人啊。”说话的是张家大哥的闺女,已经十岁了,她爹娘作为这边帮忙的主要人物,而且是唯一一家和来提亲的文家有关系的人,小姑娘便跑来陪着小娇了。 此时看见文家那么多人,小姑娘都惊呆了。 小娇也愣了一下,随即走了过来挨着窗户往外看去,这一看,小娇自己都愣住了。 只见四辆马车一辆牛车齐刷刷的停在他们家有些破败的院子外面,陆陆续续的有人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我的天,那些是聘礼吗?”其他姑娘们瞧见文家从牛车上搬下来的一件件聘礼,那眼神里满是羡慕,她们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哪家提亲,有这么多聘礼的。 而且,好齐全啊,鸡鸭鱼猪都有,还有喜饼,天呐,还有那么多好看的料子。 小娇自己都惊到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真切切的之后,漂亮的姑娘眼圈突然就红了,接着豆大的泪珠吧嗒吧嗒就开始往下掉。 她胡乱的擦着,连忙在人群里寻找那个让自己安
相关推荐:
缠绵星洲(1v1虐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小怂包重生记(1v2)
她太投入(骨科gl)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以力服仙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心情小雨(1v1强制)
宣言(肉)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