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快穿之贱受的自我修养 > 第72章

第72章

是银子。 陈县令看着默不作声的几个人,犹豫了一会才开口道:“那什么,那咱们,到底开荒不?” 今天几人集中在一处,就是为了商量这件事情,云雾镇的荒地还有很多,既然陛下下旨让云雾镇作为主要的新粮推广地,就得好好的把这些荒地给利用起来。 但是这该怎么用又成了一个难题,若是单单征集百姓开荒,那这地开好了归谁?是归朝廷还是归百姓?那要是让百姓自己开荒,那这种子该怎么发?回头种粮又该收多少上来?这一个个问题今天都得拿出章程来。 第316章 搞生产队啊 陈县令这一开口,所有人的目光便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陈县令被盯的往后仰了仰:“你们别看着我啊,倒是说说啊。” 然后,所有人的视线又齐刷刷的看向了文修易。 “啊?啥?”文修易还是一脸不在状态的模样。 罗氏万分嫌弃的看了他一眼,也不知道他刚才在想些什么,便复述了一遍陈县令的话:“陈大人问,这荒地到底还开不开。” 文修易:“啊,这个啊……” 文老汉敲了敲手里的烟杆,习惯性的想拿起来抽两口,但拿起来才发现烟杆里早就没了烟叶,自从文俊跟他说抽旱烟对身体不好之后文老汉就慢慢戒了,现在这烟杆就是他手里一个把玩的东西。 把烟杆放下,文老汉咳嗽了一声才道:“这荒地不开岂不是浪费了,如今老大有了改善土质的办法,再不济,那种点红薯和土豆也是没问题的,放着那么多荒地不用,这不是浪费么。” 陈县令看向他:“是啊,那这地咋开?招人还是分发给百姓让百姓自己开,那这开出来的地归谁?” 文老汉:“……”你问我我问谁啊,我又不是县太爷。 这么一想,文老汉才反应过来跟前这个人就是县太爷,他小声的说了句:“那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么。” 陈县令耳朵可好了,刚好就听见了。 “叔,话不是这么说的啊,这云雾镇现在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啊,各位,你们咋说?”陈县令又把问题给抛了出来,大家现在都是一条绳上拴着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关键是云雾镇这么多的荒地,若是不利用起来的话岂不是浪费,但是利用起来却又麻烦众多,搞不好他就会落个压榨百姓的名声,关键最后这锅怎么都会落在他这个县令身上,所以他是真的没招了。 “那几个世家倒是想分一杯羹,积极的很,这段时间知道咱们新粮种收上来了,都找来了,美其名曰想帮着我分担一点新粮推广的事,实际上谁不是盯着这新粮往后的市场啊。”陈县令颇为无奈的说道。 “那要不,把荒地卖给百姓?让百姓自己开?”邱蓉蓉试探着说道。 众人考虑,点点头,好像也不是不行。 陈县令问道:“那粮种咋分?也卖?” 按照邱蓉蓉的想法,那自然是卖给他们了,这天下也没有白吃的午餐啊。 邱志接着道:“只怕这样一来,没有多少人会参与进来了,这买地又买粮,不是我说,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最后这些荒地还是会落入那些世家大族的手里,百姓能买得起甚至大面积买的,能有几个。” 陈县令认同的点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邱蓉蓉耸耸肩,她就是个商人,在商言商,能想到的也就只有买卖这一个办法。 “那就谁开的归谁?”文老汉说道,没有人要的荒地,只要不是朝廷的地,那开了多少都是开地那人自己的。 陈县令摇摇头:“到时候都去开荒地了,必会有因为占地的问题吵闹不休。” 众人:“……”好像也是哈。 陈县令只能求助文瑶,道:“大侄女,你最聪明,你给出个主意。” 文瑶正想着该怎么开发这些东西的副食品呢,听见陈县令问就脱口而出道:“以村为单位,划分区域不就行了?集体劳作,集体创收,再以村为单位独立核算,盈亏自负。” 几人都不明白文瑶这话是什么意思,唯有文修易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他怎么忘了这个了,以每个村子为单位弄成生产队的模式,劳作以工分制划分,这样一来既不会影响各家各户自己的活,也能顾得上集体地。 文瑶朝文修易挑了挑眉,对,就是你想的那个。 “大侄女,你仔细说说。”陈县令见文修易这个态度便知道有戏,乘胜追击问道。 文瑶却忙着和邱蓉蓉商量副食品生产的事,指了指文修易:“陈伯伯,您问我爹吧,我爹应该知道我说的啥。”生产队的事,文修易可比文瑶熟悉多了。 陈县令目光灼灼的看向文修易,就连其他人都凑了过去想听听他怎么说,除了文瑶和邱蓉蓉。 姐妹俩嘀嘀咕咕了半天,文瑶突然喊了罗氏几声:“奶,奶。” 罗氏看看她们,又看看这边文修易侃侃而谈的把现代生产队的模式换位成这边的说给他们听,最后还是决定放弃听大事,来到文瑶和邱蓉蓉旁边听她们的小事。 不管那边男人们说什么,这边三个不同年龄的女人开起了自己的小会。 “什么粉条,什么芡粉?”罗氏听的半拉拉的,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文瑶耐心的解释了一番,罗氏满是惊讶:“那红薯还能做粉条?这什么芡粉是拿土豆做的?”就这俩疙瘩,除了吃饱还能做别的? 文瑶这样那样的跟两人说了一番这粉条和芡粉的做法和食用方法和用途,两人听的都是眼睛一亮。 但是罗氏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眼睛悄悄的瞥了一眼那边的男人区,小声道:“但是这些土豆和红薯你爹他们都是要拿来做种的啊,能给我们?” “土豆的产量高,分点给我们应该好说,至于红薯,就更用不了这么多了,奶,红薯还有另外一种种法,插藤,一株藤能分好多苗,不怕不够。”文瑶同样小声道。 罗氏仔细琢磨这事儿,又听文瑶道:“反正这会也没我们的事,奶,咱们上你那去啊?”文瑶说完就给罗氏挤了挤眼睛。 罗氏秒懂,一咬牙:“走。” 至于文修易他们商量什么集体劳作和工分的事,罗氏已经半点不感兴趣了,一心只想看看文瑶说的粉条又是什么,听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三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书房,等到文修易他们商量的差不多了,文修易想找闺女来确定一下有没有哪里漏了的,一抬头,哪里还有人影。 走出书房一问,才知道老太太带着文瑶和邱蓉蓉去老宅那边,不知道弄什么去了,还从库房搬了些红薯和土豆。 几人一听这话都笑了,陈县令更是吸了吸口水,打趣道:“看来我今天又能混顿饭了,就我婶子做的那个咸鸭蛋,那蛋黄冒着油,也太好吃了。” 文老汉一听直接大手一挥:“喜欢吃啊,喜欢吃一会让你婶儿给你装点带回家。” “呀,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说完几人都笑了起来,文老汉那得意的劲儿,谁也想不到居然有一天县太爷会喊他一声叔,这感觉,真是绝无仅有的好啊。 第317章 齐心协力,共同富裕 等他们去了隔壁,就看见文瑶带着一群人在忙碌着。 “做啥呢这是?”几人凑了过去看热闹,文修易眉头一挑,小声问文瑶:“哟,做粉条呢?” 文瑶偷偷看了看其他人,小声道:“爹,红薯回头匀点给我们啊。” 文修易知道红薯的产量,分点给文瑶他们做粉条应该是没问题的,便应下了:“行,回头我跟陈县令说一声。” 文瑶嘿嘿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感谢爹地,晚上给你们做粉丝锅吃。” 忙活一天下来,院子里就晒了不少的粉条。 罗氏还听文老汉说陈县令喜欢吃他们家的咸鸭蛋,就让人去装了五十个给了陈县令,还叮嘱他吃完了再来拿,这东西一次拿太多放不住。 到了晚上,文瑶做了羊肉锅子粉丝,众人才知道这红薯还有这一层吃法,而且这粉丝吃起来竟比直接吃红薯还好吃。 又得知文瑶和邱蓉蓉准备把这粉丝做出来卖,一开始陈县令担心这红薯用到最后不够留种了,直到文修易说保管够用才松了口。 倒是邱志想到了一点:“那往后这新粮推广开了,是不是也能像之前咱们商量的组建那个什么生产队,把这瑶瑶这个什么副食品加工也分配下去,让百姓们闲暇之余也能挣点钱?” “什么生产队?什么副食品加工?”邱蓉蓉小声问文瑶,毕竟她们没跟着开大会,只光顾着吃了。 文瑶给邱蓉蓉大概解释了一下意思,邱蓉蓉了然,开口接了邱志的话:“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可以。 另外我们还能根据各村的情况发展不同的副业,集体产业,争取让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至于做出来的东西,我和瑶瑶在码头专门开了家杂货铺,等将来名声传出去了,码头又来往又方便,不愁没有销路。 大家赚了钱,日子不就好过了?” 邱蓉蓉到底是经商的,举一反三就套入了整个云雾镇的村落,若这个生产队的模式真的能搞起来,那云雾镇肯定就不是现在这个局面了。 邱志满是赞赏和欣慰的看了看邱蓉蓉,点点头:“蓉儿说的一点没错。” 其他人也认同的点点头,只有陈县令那嘴角咧的老高,也不吃了,放下筷子搓着手道:“那什么,这些东西都是大侄女做出来的,还是得大侄女做主啊,总不能白白教给大家吧。” 实际上,陈县令的心里老高兴了,甚至有些激动,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他这个县令首先就会受到嘉奖,往后的官路只要他不做什么有违律法的事,那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上了青云梯,不说将来能不能爬上高位,至少他这一生的官运是稳了的。 但是这些,都是文家人给他带来的,毕竟有谁能做得到像文家这样,愿意将赚钱的东西拱手让出的,没有啊。 文家大义,这是他一直知道的事,只是没想到文家人的大义,不是针对自己身边的人,而是针对所有人,他不感动是假的。 这些东西随着红薯的普及,总会有人会做出来的,所以文瑶也没打算藏着掖着,听见陈县令这么说,文瑶干脆就笑着开玩笑道:“那我把做法卖给陈伯伯呗,那样怎么分配不就是你的事了。” 陈县令眼前一亮,是啊,既然要以村为单位建立生产队,那他也一样可以以衙门的名义来从文瑶手上购买这些副产品加工的方法,还能上报给朝廷拨款。 各个村子有了生路,文瑶也能拿到自己应得的银子,他也能赚到名声,简直就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陈县令哈哈大笑几声,道:“难怪你爹说这年轻的脑子就是好用,我咋就没想到呢,对对对,你放心,陈伯伯肯定不会亏待了你的,到时候还得我大侄女多帮陈伯伯出出主意啊。” 陈县令说着,还端起了自己面前的酒杯。 文瑶大大方方的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水回敬:“好说好说,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富裕。” “对对对,齐心协力,共同富裕。” “齐心协力。” 随着众人的情绪被感染,都各自举起了自己面前的杯子,整个文家院子里充斥着欢快的笑声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吃完饭陈县令也没有离开,而是重新和文修易跟邱志回到了书房,还带上了作为老农的文老汉,准备将所有关于生产队计划的细节商量好。 这一商量便是半夜,陈县令干脆就不回家了,直接在文家住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更是吃过早饭就和文修易一起去了衙门,派人将云雾镇所有的村子村长都叫到了衙门,准备开个大会。 与此同时,文家的油坊也正式开始对外开放。 开业这天,作坊门口聚满了人,有古桐村的村民,也有收到消息被焦老汉带来的焦家村的人,密密麻麻的围了许多。 罗氏来作坊开门的时候看到这密密麻麻的人差点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她知道人会很多,但是也没想到会这么多。 “咋这么多人。”罗氏的声音传来,所有人就开始齐刷刷的往后退,将作坊门口的路给让出了一大片。 大家对罗氏的彪悍都心有余悸。 村长已经被连续叫去县衙开会好几天了,所以这会他并不在这维持秩序,这几天,他天天都是早出晚归,每天那嘴角都翘的老高,村里有人碰到都会问一句,村长却什么都不说,只说他们的好日子快来了,就等着吧。 见他卖关子,大家也就不关心了,毕竟现在有什么事能比榨油更重要的呢。 焦家村的人罗氏并不认识,只是看到了许多生面孔,再看自家妹夫也在大门口和小罗氏站在一块,就明白了。 “妹夫来了啊。”罗氏和焦老汉打了声招呼。 焦老汉笑了笑,叫了声大姐。 罗氏嗯了一声,这才看向人群,开口道:“今天油坊开业,但是一天肯定榨不了这么多家的,一天最多榨五家。” 见人群骚动起来,罗氏赶紧又道:“这榨油机就一台,榨油也要时间,我家这作坊也跑不了,挨个来,慢慢来,就这样吧,来得晚的可以回家了,对了,豆子搬回去啊,放我家门口丢了我可不管。” 说完,罗氏就开始找文瑶。 小罗氏指了指院子里:“屋里呢,早就到了。” 罗氏看了一圈,在人群里找到了文二爷。 “老二。” 文二爷赶紧扛着自家的一百斤豆子出来,应了一声:“大嫂。” 第318章 会计回家生孩子去了 罗氏又喊了焦老汉一声:“帮你二哥把豆子搬进去。” 焦老汉赶紧上前帮忙。 就在这时人群里不知道谁突然说了一句凭啥先给他进去啊。 罗氏也没听清楚说话的人是谁,但还是看了一圈,道:“凭啥,就凭他喊我一声大嫂,行了,剩下的人按照先后顺序,最先来的五家留下,其他人都家去吧,明天早点来排队,反正都能榨上,急啥。” 说完,罗氏就和小罗氏带着工人们准备进作坊了,想了想又回头说了一句:“谁先来谁后来的,我家这可都有人看在眼里的,所以别吵吵,别打架,散了吧。” 说完,就和小罗氏带着工人们进去了。 外面确实吵吵嚷嚷了一会,但是所有人都很了解罗氏,也不敢吵的太凶,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小罗氏有些担心外面会乱套,不停地往外看。 罗氏倒是淡定的很:“别看了,他们不敢闹的。” 小罗氏见自家姐姐这么笃定的模样,也跟着冷静了下来,罗氏给她解释道:“只要焦家村的人不闹,古桐村这边的人闹不起来的,现在谁还敢在我家门口闹事,那不是找骂嘛。” 旁边有干活的妇人笑着接话道:“是啊,小罗婶,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只要我婶子在这院子里,他们就闹不起来,这吵一架痛快还是往后都能吃上油痛快,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果不其然,外面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但还是能听的出来还有许多人在外面。 “他们都等着看榨油呢,让他们等吧,不看看,到底不放心。”罗氏也没打算管他们,而是进了单独辟出来的油坊。 “瑶瑶,先给你二爷家的弄了,外面还有人等着呢。”罗氏道。 就这么一会,文二爷家的豆子就都已经下锅开始炒了,为了更快的磨粉,在门口还专门搭了个棚子,里头大黄老老实实的站在那准备拉磨。 如今李氏和蔡氏已经能独立操作了,最后还是觉得忙不过来,又临时从大酱作坊里抽调了两个力气大的婶子来帮忙干活,反正干一天的工钱都是一样,做大酱也好,榨油也好,都是干活。 等到这边开始磨上豆子,外面排队的第一家就能领进来炒豆子了。 榨油机关键部位文瑶都让张木匠做了遮挡,所以就算有人看到榨油机长啥样,也没办法做出来一模一样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手里,就不怕被人模仿。 随着油坊的门打开,外面的人们也终于看清楚了这个大家伙的全貌,一个个的恨不得冲进来仔细的看看。 罗氏啥也没干,就只是搬了个凳子往门口一坐,再没人敢靠近半步。 文二爷就拎了一百斤豆子,因为提前一天文老汉就跟他说过了,这油放久了味道就不好了,反正都是自家的东西,让他吃完了再来榨,所以就只带了一百斤豆子,也算是给大伙打个样。 虽然大家不敢进去看,但是有不少人还是伸直了脑袋,当看到榨油机真的有油光蹭亮的东西流下来时,所有人都兴奋的嚷嚷开了。 罗氏看了他们一眼,倒是没再说什么,只是那嘴角微微上扬着,似乎心情很好。 一上午,文瑶帮着弄了两家的,后面就全部交给李氏和蔡氏带着人弄了,谁家的豆子谁就搭把手帮忙一起干活,倒也干得快。 一上午的时间,村民们也都相信了这豆子真的能榨油,也见识过了榨油机这个大家伙,过了午时,门口除了还在排队等着的几家,都已经没人了,毕竟谁家里不是一堆的活要干。 一天下来,加上最先进来的文二爷的,天黑之前总共榨了六家,加工费的话一百斤是二十文,这一天下来,除了文二爷家的一百斤,其他五家都是各两百斤,总共赚了二百多文。 数了钱罐子里的铜板,罗氏并没有太大的意外,之前将加工费定在二十文一百斤的时候,罗氏就没指望过这个能赚多少钱。 算完了账,罗氏将小罐子铜钱全给了文修竹和文修庆兄弟两个。 “老二,老三,今天的钱,你们自己收着吧,这段时间地里也没活,你们俩就在这忙活几天,等你爹和你们大哥忙过这一阵,让他上村里挑两个靠得住的后生来顶替你们俩。” 罗氏说完,又看了一眼两个儿媳妇,道:“这炒豆子,磨豆子蒸豆子的活儿他们拎豆子来的人自己也能干,你们鸭棚那边也忙不过来,明天就来一个就行了,带着小巧她娘把她教会了,以后让她在这边盯着就行。”小巧娘也是罗氏大酱作坊里的女工人,干活麻利人也实在,罗氏也放心。 左右又不是什么关键技术的活,也没必要老藏着掖着的,到头来把自己家人累个半死,真不值当。 安排好这些,罗氏才回去帮着文瑶准备饭菜。 文瑶看出老太太像是有心事一般,问道:“奶,你不高兴啊?”明明之前还看老太太神采飞扬的呢。 罗氏叹息一声:“哎,你二表婶这不是怀孕了,这作坊里的账都是她做的,这个月她孕吐的厉害,我就让你小姨奶别带着她来回折腾了,但是她不来,这作坊里的账咋办?” “啊?那要不,咱跟蓉姐姐一样,请个账房?”文瑶道。 账目的事文瑶确实不用怎么操心,邱蓉蓉那边的帐都有账房,她只管坐等收钱,和李逸的合作就更是了,等着分钱。 也就只有酒厂是她自己的,根本就不需要做什么账,每月秦伯给她汇报一下就行了,赚多少亏多少都是她自己的。 果园还没开始盈利,帐也算不上。 大酱作坊是罗氏的,但是松花蛋和咸鸭蛋的收入罗氏却怎么都不肯要,全都让蒋月娘单独给文瑶做了账,月底就给文瑶结银子。 大酱作坊和咸鸭蛋跟松花蛋的账是分开的。 罗氏眉头拧着,似乎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请个账房,这可不是买白菜大葱,这可是管着整个作坊的钱的,得找个信得过的才行,可外面的人,哪里有自己家的人信得过。 文瑶又道:“奶,我觉得这事儿你得跟我二表婶商量一下,你看啊,咱们之前好不容易鼓励她接下了这账房的活,她那时候总觉得自己不行不行的,后来努力一点点的学着干,你看到现在,作坊的账没出过啥问题吧。” “是啊,月娘确实是个能干的。”罗氏点头。 文瑶又道:“现在二表婶怀孕了,咱们要是不问过她就另外再请了账房,她万一觉得咱们是嫌弃她干得不好咋办,那她之前建立起来的自信心不就要被打击了嘛,所以我觉得吧,您要不先问问她呢。” 第319章 干票大的 这边文瑶和罗氏烦恼着账房的事,另外一边,文修易和陈县令也遇到了难题。 这开荒承包到村的事经过他们的完善和整改,终于调整到了适合现在时代普及的方法,而且经过几天将云雾镇各个村子的村长叫来开会,也都将其中的利害关系全都跟他们讲明了。 关键是,陈县令给他们画了饼,一张巨大的饼,凡是以村落建立的生产队,衙门就会根据各村子的情况,分发不同的产业让他们做,作为集体资产,而收益当然也是集体分,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法,保证每家每户都能有收入。 这样一来,那些家里条件不好或者是没有什么劳动力的人家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好处,真正的是要赚钱就大家一起赚钱。 村长们都不是傻子,这样的政策一旦实行,不管是对他们自己还是对百姓,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纷纷表示一定好好跟着陈大人和文大人一起干。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县令却受到了来自本土大族的压力,因为如果这个政策一旦实施,最先波及的便会是这些大族的利益。 云雾镇并不是那种很小的城镇,云雾镇占地面积大,又靠着一个活跃的港口,本土的世家大族不说十家也有八家,另外还有一些小富人家,谁家不是在城外有着几十上百亩的地,自己家的长工就那么多,平日里都是从周边的村子雇人干活。 若是真的推行了这个什么生产队的模式,那以后谁还来给他们干活啊。 不光如此,这些人手里最大的筹码是什么,就是他们那高人一等的姿态和超乎常人的金钱,平头百姓,交了税能余下的粮食本来就不多,倚仗的都是他们这些人手里的那些粮食。 而现在呢?新粮出来了,不给他们这些世家,而是要分发给百姓,让百姓开这个头,这哪行啊。 陈县令在县衙被烦的要死,干脆就躲到了文家,开会的地方也换到了文家。 这些大家族可以给陈县令施压,但是却奈何不了文修易,为什么?只因为人家是皇帝亲自下旨封的官,管的就是新粮的事,而且还是直属皇帝官,那有点什么事是可以直达天听的。 这样一来倒是给文修易省了不少事,也没人敢跑到他们家来闹,但是来旁敲侧击打探的人倒是不少。 这段时间因为油坊开业,加上这些村长都来文家开会,这一来二去的就把油坊给传出去了。 传出去的消息越来越多,来古桐村榨油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所以村子里有几个生面孔是一点都不奇怪。 但,凡是有人想打听文家的事,立马就会引起村里人的警觉,一边拖着一边就让人上文家报信。 村长可是说了,文大人和陈大人现在干的事,那是带着他们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大事,要是有人破坏,那他们以后的好日子就没了。 这话一说还得了,坏人好日子就跟杀人父母一样,不共戴天啊。 随着发现来打探的人越来越多,村里还自发的有人组织起了护卫队,每天就在村里巡逻,见到生面孔陌生人都要上前盘问一番。 如果是来榨油的,就把人送到油坊门口去,让老老实实的待在油坊门口等着,别乱跑。 如果是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的,就一律扭了送去文家,给陈县令过个目,就押回衙门丢进牢里,等着自家主子来捞人。 现在所有的章程都敲定,文修易给福王送去的消息也好几天了,现在,就等一个回复了。 陈县令干脆就赖在了文家,两个人每天就守着那几个鸽子笼。 “老爷,鸽子,鸽子。”陈县令带来的随从忽然指着盘旋在文家屋顶的鸽子大声叫道。 众人抬头,果然瞧见天空盘旋着一只鸽子,一直不下来。 巡风轻车熟路的拿出一个哨子吹了一声,鸽子立马就朝他飞了过来,停在了他的手上。 巡风迅速取下鸽子脚上的小竹筒,递给文修易。 “咋样?咋样?同意了吗?”陈县令急的不行。 文修易打开竹筒,倒出里面的小纸条,上面只写了几个字:陛下恩准,放手去做,圣旨已经在路上了。 “好好好,好啊,老文,咱们这次终于可以干票大的了。”陈县令哈哈大笑着拍拍文修易的肩膀。 文修易把他的手拍开,满是嫌弃:“你土匪啊,干票大的。 行了,赶紧通知各村各户,上报人口,耕地,让各村村长之前物色的人可以安排上岗了,另外,衙门里的人也得动起来,丈量土地,看看咱们到底还有多少荒地是还未开发的,之前的数据保留,再仔细的丈量一次。 走走走,先回衙门。” 文修易将福王的小纸条随手塞进了自己的荷包里,叫上陈县令就走。 罗氏从厨房追了出来:“不吃饭了啊?” 文修易头也不回:“不吃了,娘,你们吃吧,别管我们了。”说完,马车就已经飞奔出去了,路过村长家还把村长也给拉走了。 第二天,村长就拎着他的大锣开始敲了起来,召集全村开会。 走到油坊门口看见还有其他村子的,便好心的提醒了一句:“这油先别榨了,把豆子存在油坊赶紧先回家去吧,这次可是大事。” 虽然不明所以,但这些外村的人还是听话的将豆子存在油坊,赶紧赶回家了,生怕错过了什么大事。 村长将所有人都集中在了祠堂门口的小广场上,手里拿着一个喇叭一样的东西,搬了几张桌子拼成了一个台子,此时就站在上面,在他旁边还站着个书生模样打扮的人,文修易和文家其他人站在左边。 村长环顾了一圈,举起了手里的喇叭:“都到齐了吧。” 嚯! 声音一出,别说村长自己了,就是村里人都一脸惊讶,这小东西发出的声音怎么这么大。 文修易用胳膊戳了戳身旁的闺女,小声道:“你让人做的这个扩音器还挺好使啊。” 文瑶挑了挑眉:“那是,你也不看看谁做的。” 文修易朝她竖起大拇指。 父女俩嘀嘀咕咕,惹来旁边的罗氏一瞪眼,齐刷刷的闭嘴了。 第320章 您听我解释 村长惊讶过后这个东西的好用,才继续道:“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通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旁边这位是衙门的孟文吏,从今往后,咱们古桐村凡是和集体产业相关的事,都由孟文吏负责了。” 村长话音落下,底下一片哗然,饶是他们早就听到了一些风吹草动,但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懵懂不明白的。 村长赶紧抬手让大家安静了下来,又道:“可能大伙还不知道这集体产业是什么,我今天把大家叫来呢,就是要好好跟大家说一下……” 村长就这么站在桌子搭起来的临时台子上,叭叭叭的将生产队,集体产业的事跟大家剖开了说,打开了说,口若悬河。 文家人早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这会只是在这重新听一遍,文瑶打着哈欠止不住的和文修易小声嘀咕:“这村长的口才还真不错啊,就他这么忽悠,咱们村估计就没有一个反对的。” 就村长这画大饼的功夫,都快赶上现代的领导了,那口若悬河的大饼,能把人撑

相关推荐: 高达之染血百合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小怂包重生记(1v2)   姑母撩人   将军宠夫   大唐绿帽王   人妻卖春物语   偏执狂   军师威武   下弦美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