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激动的叫声。 福王妃:“……” 好像,很有意思,她也想试试怎么办? 文瑶说女子也能玩。 最后福王妃到底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没敢站上去。 最后看台上,就连余公公都被皇帝怂恿着跳了一次,他那尖厉的声音响彻山谷,被拉上去的时候都吓哭了,惹来皇帝他们的一阵哄笑。 实际上在场的几人,谁掉下去的那一瞬间没被吓哭的,只是后来都为了面子调节好了才被拉上去的。 从上面下来的时候皇帝还意犹未尽,不停的和福王商量下次再来。 甚至还想让焦健给他在宫里装一个。 “陛下,您就饶了草民吧。”焦健也快哭了,这皇帝怎么和他们想象中的皇帝不一样呢。 皇帝还想再说,被皇后瞪了一眼,只好悻悻的闭嘴了。 皇后看他们这玩也玩了,刺激也刺激过了,再看时间,再不回去就赶不上明天的早朝了。 虽然舍不得,皇帝还是知道大局为重,临走时又赏了焦健他们一些金银,说好的能工巧匠四个字还得等他回御书房再写了让人送来。 另外文瑶的动物园要的动物他也会尽快让人从狩猎场抓了送来的,让动物园这边做好准备接收就行。 文瑶带着众人谢恩。 福王和福王妃也跟着他们走了,福王是不想走的,被皇帝给硬拖着走的,他没得玩,弟弟也不许玩。 长辈一走,几个少年才真的仿佛被解放了一般,欢呼一声重新跑到游乐场里准备畅玩一场。 游乐场的设施转动,虽然有围墙,可外面的人多多少少还是看到了一些,特别是他们在蹦极台上往下跳的时候,可是多少人都看到了的。 已经很多人来询问游乐场的事了。 陈县令也和刚开始说好的一样,等检查过设施没有问题之后,便要准备开业的问题了。 第二天就贴出了告示,五天后游乐场盛大开业,不仅如此,游乐场开业当天还有烟花秀和灯光秀的演出。 门票从今天开始售卖,为防止人太多发生踩踏事件,游乐场会以分批入场的形式开放,届时欢迎大家来玩。 公告一出,游乐园门口的售票处便排起了长队,甚至还有人高价收前面的位置。 此番回去,皇帝的心情大好,就临京县现在的改造,他能预见将来自己的荷包只会越来越鼓。 才过三天,礼部就来人了,给焦健和张木匠送来了能工巧匠四个字的牌匾,余公公亲自送来的,除了牌匾,还有陛下亲笔题下来的四个字,也用卷轴装裱好了,一并交给了焦健和张木匠。 两人激动万分,带着自己手底下的工匠们跪下磕头谢恩。 众人这也才知道,原来前几天来验收的东家里面,竟有陛下。 临京县名声大噪,等京中那些人赶去的时候,开业那天的门票早就卖完了,就连开业第二天第三天的门票都卖光了,再想买就得重新排队了,毕竟游乐场只提前预售三天的门票。 特别是户部那帮人,看到如今临京县的火爆,个个悔不当初。 第628章 让他回来吧 户部不光后悔,还厚颜无耻,见临京县如今的火爆,直接在朝堂上提出理应由户部接手临京县,归于户部直接管理,毕竟是朝廷的生意。 冠冕堂皇。 皇帝自己都笑了,好话歹话都让他们说了。 不过皇帝也没明说什么,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户部尚书和户部其他几个来参加朝会的官员,撂下一句此事再议便不管了。 户部尚书也知道他们如今反悔又拿这事来做文章,确实有些有失颜面,但是和国库充盈比起来,这点脸面算什么?只要国库有银子,国家就有底气。 说起来,户部掌管着整个安南的经济,守着国库,那些钱虽然不是他们的,但是户部的人早已经习惯了那种掌握着旁人经济大命脉高高在上的滋味,哪怕不是进自己腰包的钱,他们都觉得这是自己的,更是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 但这样也有个好处,在国家有难时需要钱财时,也多亏了户部这些守财奴守了这些钱这些粮,用来解决问题。 所以啊,有利也有弊。 只是此番临京县的事,不说皇帝,就是其他官员都觉得户部有些不要脸了。 当初陈县令接连上书好几封,就是想拉着户部投资,可户部的人根本就不当回事,甚至觉得陈县令是在痴人说梦。 现在见人家火了,那银子大把大把的赚,虽然他们也能分到一点点税收,可比起那些盈利,这些税收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了。 也不怪户部如今厚着脸皮也要盯上,临京县现在可以说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咬两口。 但许多知情人却知道,这块肉不是谁想要咬就能咬的下来的。 永昌侯和户部尚书的关系尚可,毕竟北境那么多次陷入绝境都是靠着户部拨钱才能撑过去的,两人之间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交情在的。 见户部尚书这样,永昌侯还是决定提醒一下他。 下朝时趁着旁人不注意,小声在户部尚书耳边说了一句话,只见户部尚书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对永昌侯抱了抱拳,说了句:“多谢侯爷提点。” 旁人奇怪,永昌侯只是笑了笑:“无妨,本侯也只是给大人提个醒,有些东西啊,错过了就错过了,也别忘了自己的本分,毕竟,我们都是替陛下做事的,大人可别本末倒置了才好。” 户部尚书一头冷汗,连声应是,心底更是后怕。 和皇帝抢钱袋子,给户部十条命他们也不敢啊,不然的话之前钢厂之事户部就已经出头了。 如今既已成定局,他们若是再这般不要脸,只怕…… 永昌侯的一句话点醒了户部尚书。 勿要本末倒置了。 是啊,这天下都是陛下的,国库和私库,又有何区别,他们守着国库,并不代表国库就是他们的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差点,差点他就把自己的前程给作没了。 自那之后,户部再没提过临京县的事,有税收就不错了,他们还敢多说什么?莫不是乌纱帽都不想要了。 临京县一夜爆火,连带着之前被永昌侯提点的几家也跟着赚了个满盆钵,虽然有些后悔没有多买几间铺子做生意,但也能知足了。 过了一个月,陈县令找准了时机上书,想多弄几艘客船来往临京县和平江沿线的城镇,也方便游客来玩。 并且承诺来往客船的盈利都归户部,他们衙门一分都不要。 户部错过了前面的机会,这送上门的钱不可能不要了,当即就拟了折子上报给了陛下,然后拨款给工部造船,开航线。 皇帝瞧见户部这些人这样,只说了句活该,便不再管了,这帮人掌握着安南的钱袋子,不能逼狠了,适当的给点甜头也是好事,虽然这钱最后还是他的,但是这帮人就热衷于帮他守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皇帝心情好,游乐场开业之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临京县的营业额翻了几倍不止,光是他分到手的红利便有八万两。 前面那些零零散散的就不说了,光是游乐场这一个月就这么多,皇帝已经预想到了自己将来的钱包有多鼓了。 对啊,还有个动物园呢,动物园那边也不知道如何了。 “余明旺,狩猎场那边给动物园送的动物送的如何了?”皇帝问身边的余公公。 余公公恭敬回答:“回陛下,山林中的猛兽本就不好抓,而且郡主说了,必须保证他们全须全尾的,不然不好给游客观赏,所以有些麻烦,前两天才抓了一只老虎送去,郡主那边让人养上了。” 皇帝点点头:“随时盯着点,让他们都给朕麻利些。” “是,奴才遵旨。”余公公躬了躬身道。 皇帝看着外面万里晴空,心情颇好,想到那天去游乐场,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好想再去玩玩啊,只是如今游乐场游客已经每天络绎不绝,自己也不太方便再去了。 可惜。 等到那丫头的动物园开业之前,自己再寻个机会去看看。 皇帝看了一会窗外的风景,重新回到御书房的桌子后面开始处理奏折,一边随口问道:“临州那边如何了?” 余公公没回话,却上前一步从诸多奏折里将临州送来的都拿了出来,恭敬的放到了皇帝的面前。 “陛下,世子爷和临州州府送来的折子都在这了。” 皇帝翻了翻,先把李逸的翻了出来,打开看了起来。 看的皇帝都笑了。 “这小子,这是惦记着让朕早点让他回来呢。”皇帝笑着说着,将李逸的折子单独放在了旁边。 余公公失笑,陪着道:“世子爷去临州也去了许久了,自然是惦记着想回家的。” 皇帝头都不抬,随手翻着临州州府的帖子一边回道:“他之前去古桐村一住就是半年一年的,也没见他想回家。” 余公公笑而不语。 陛下,看破不说破。 皇帝将临州州府的帖子看完,喝了一口茶,才慢悠悠的开口:“临州水患治理的很好。 临州州府倒是没有居功,因为逸儿提前做了准备和部署,所以避免了很多后续的事,水患过后突然爆发疫症,也是逸儿带来的那些药方起了作用,如今只需要做好后续百姓的安抚和家园重建的事就行了。 这点事临州州府自己能做好,可以让逸儿回来了。” 这小子,再不让他回来,只怕下次再有活喊他去干就不会去了。 第629章 一起回来了 九月时,李逸终于从临州回来,同行的还有文修易和三公主,还有已经十个月的小文静。 文瑶是早早收到消息李逸今天回来的,一大早便带着明月在城外等着。 只是今天天气不好,一直蒙蒙有着小雨。 “小姐,披个披风吧,九月了,又下雨,小心着凉。”明月从马车里拿了披风下来,给名为三里亭里等着的文瑶披上。 文瑶遥望官路,却不见马车来。 “明月,你说这天气,是不是在路上耽搁了?” 明月见她这般模样,无奈的叹了口气,他们家小姐啊,怕是有些事情不自知,可她一个丫鬟,小姐年纪还小,总不能多说什么。 文瑶却是觉得麻烦,这古代没个通讯工具,就连马车都不定时定点的,为了不错过,她起来就过来这边等着了,要是李逸晚上才到,难道自己还能等到晚上不成? 算了。 “也罢,只说今天能到,却没说是什么时候,再等一个时辰,不来我们就回去。”文瑶拢了拢身上的披风,确实有点冷了。 外头小雨绵绵,亭子里文瑶和明月一个抱着书看,一个拿着绣绷子在做绣活,车夫架着马车等在路边,就是怕错过。 “小姐,来了,来了。”突然,马车朝她们这边喊了几声,文瑶从书上抬起头看向官路尽头,却见几辆马车正朝着这边来。 车夫已经打了伞站到了路边,远远地看着是不是世子爷的。 文瑶收了书,明月将绣绷子放回篮子里,赶紧送回了马车上又回来陪文瑶等着。 随着马车越来越近,车夫也瞧见了马车上坐着的人。 “小姐,是世子爷,世子爷回来了。”车夫打着伞直蹦跶,那驾车的人他认识,是王府的车夫。 许是听见他的声音,马车车门被人从里头掀开,德顺探出个脑袋,就看见路边上打伞的车夫,立马回头禀报车里的人:“主子,是侯府的车夫田宽。” 刚说完,里面的人便推开了车门,一眼便瞧见了路边朝她们挥手的田宽,视线再往后,果然看见三里亭里站着两个人。 “停车。”李逸一声令下,马车在田宽旁边停了下来,都不用德顺搀扶,自己就拿了伞跳下了马车朝着亭子里去。 脚步急切。 落后的德顺赶紧拿了伞跟上去,一边小跑一边嘀咕:“咱家世子爷也就只有见了郡主才这副不值钱的样子。” 一旁两个车夫都不敢吭声,只是对视一眼都笑了。 文瑶瞧见李逸打着伞过来,也往亭子旁边走了两步,见到李逸开口便是:“你可算回来了,路上可还顺利?” 李逸却是见她小脸有些红,收了伞靠在亭子边上走了过去,伸手摸了摸文瑶的手,摸着冰凉,眉头便是一蹙:“你在这等多久了?手怎么这么凉。” 明月看了一眼两人的手,默默地低下了头。 “啊?不凉啊。”文瑶把手放到脸上碰了碰,还好啊,冰冰凉凉的还挺舒服。 李逸瞥了一眼旁边的明月。 明月微微叹了口气,您冲我干啥,有本事冲我家主子啊。 但她还是规规矩矩的行礼道:“回世子爷,小姐上午就来了,等了两三个时辰了。” 一听文瑶都等了这么久,李逸便有些心疼了。 “我回来肯定会去找你的,这天气不好,你在这等万一生病了咋办?”虽然心疼,可他这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暖意。 “我身体好着呢。”文瑶嘿嘿一笑,看了一眼那边等着的几辆马车开口:“走吧,先回家,回去再说。” 李逸这才想起来,赶紧说道:“文叔和三姑姑也在。” “啊?我爹他们也回来了?在哪呢?”文瑶眼睛一亮,满脸惊喜,文教授啊,终于回来了,她的宝贝妹妹,呜呜呜呜。 李逸指了指那边的马车,文瑶赶紧让明月撑伞,快步就往那边走。 李逸也赶紧撑了伞跟上。 马车里,文修易的四十米大刀要收不住了,特别是看到李逸牵了闺女的小手,虽然只是短暂的碰了碰,可他就是觉得碍眼。 “你别拦着我,我非要收拾收拾这个臭小子不可。”他还在这呢,就敢占他闺女的便宜了。 三公主坐着,怀里抱着小文静,小文静正一脸好奇的看着自家爹爹。 三公主笑了笑:“我没拦着你啊,你倒是去啊。” 文修易一噎,收回扒拉着马车窗户的手,撇撇嘴,哪里都不痛快。 三公主见状无奈的笑了笑,低头和小文静说道:“静儿,你可千万别学你爹啊。” 文修易:“……” 三公主见他脸臭的不行,只好笑道:“你啊,心中明明欢喜,却要做出这副不饶人的样子,我倒是觉得这事儿顺其自然的好,你这样反倒让人瞧出不对来,逸儿的心思自不必说,他打小就守着瑶瑶,生怕被人抢了去,瑶瑶又没开窍,压根没往这方面想,苦的只会是他,你急个什么劲。” 文修易:“……” 哎,别人不知道,可他知道啊,自己这闺女虽然才十几岁,可内里的灵魂那是二三十岁的人了。 不过媳妇说的也没错,这丫头上辈子就不开窍,这辈子缩了岁数,几年下来,好像也跟倒着长了一样,越来越像个小女孩了。 随着闺女越长越大,将来难免要走上结婚生子这条路,与其遇到其他不怀好意的黄毛以后不知道对她怎么样,确实还不如这个打小就在自己眼前长大。 “爹,娘。” 马车外传来喊声,文修易打开马车车门,文瑶已经到马车前了,车夫正在给她拿凳子踩着上来。 “爹,妹妹呢?我妹妹呢?”文瑶一边往马车里钻一边问。 文修易都做好心理准备要是一会闺女说想他了,他肯定好好哄哄,结果现在,文瑶扒拉开他,径直就朝着三公主和小文静去了。 果然老了,不受待见了。 李逸站在马车旁边,嘴角噙着笑。 文修易看了他一眼,突然就哼哼了一声,也笑了:“臭小子,你也比我好不到哪里去。” 李逸笑容一僵。 文修易看这小子吃瘪,心情就好了些。 “走吧,先回去再说。”撂下这句话,文修易就回了马车里,顺便还把门给关严实了。 德顺跟在李逸身后小心的问:“主子,那咱们?” “先回去吧。”李逸看了一眼马车,转身往前上了自己的马车,车队这才重新动了起来。 第630章 这题她会,她真会 马车里,文瑶将小文静从三公主手里接过,说来也奇怪,从百日后小文静就被文修易和三公主带着去全国旅游,不是,巡查去了,有了记忆之后就没见过文瑶。 可当文瑶伸手的时候,小姑娘只是好奇的看着她,随即就任由她抱着,看文瑶的眼神充满了好奇。 文瑶逗弄小文静,眼见着她把自己的手指拽着玩,玩着玩着便往嘴里塞。 文瑶噗呲一声就笑了出来。 “这是手,不能吃,我小时候教过你的,你忘了?” “呀呀呀……”似乎是文瑶的手指被抽走了,小姑娘有些叫唤。 三公主见状便笑着道:“也不知是不是起了这个名的缘故,这孩子长这么大就不怎么闹腾人,平日里都是乖乖巧巧的,就是看什么都好奇,有时候一个没看住,就会把自己不认识的东西都塞进嘴里。” 文瑶:这题她会,她真会。 “正常,像她这么大的婴孩对外界的一切都是好奇的,平日里就是靠手摸,眼睛看来探索这个世界,这用嘴也是方法的一种。” 这个还是文瑶之前刷短视频的时候,偶然间刷到的一个母婴博主说的,只是她一个母胎单身,到死都没谈个正儿八经恋爱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刷到母婴视频。 可能是她平时给那些萌娃视频点赞的太多了? 三公主一愣。 文瑶一个还未及笄的小姑娘如何懂这个? 文瑶察觉到她的视线,这才惊觉自己刚才说了什么,连忙找补:“我也是在书上看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三公主听她这么说,才了然。 原来如此。 文瑶悄无声息的松了口气,她一个还没及笄的小姑娘确实不应该懂这么多,看来以后还是收着点好。 为了岔过去这个话题,文瑶问起他们出去巡查的经过,毕竟新稻种种下去的第一年,也不知道收成如何了。 “我们带着静儿,能去的地方也少,毕竟赶路不能太赶,只能慢慢的走,一路上所见大家接受能力都很好,甚至更加仔细的照顾那些新稻种。” 三公主这话说的有些心虚,毕竟他们哪里是去巡查了,分明就是一路游山玩水去了,看新稻种的长势,说起来其实更像是他们游玩路上顺便做的事。 文瑶嘿嘿一笑:“看来我爹的努力没白费。” 到这个时候,第一批新稻种只怕已经成熟收获了,只是文瑶没听皇帝提,只怕各地还在忙着统计的事,还没上报上来? 她甚至都以为文教授他们会继续玩下去,玩到过年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既然没去多少地方,那剩下的地方咋不去了?”文瑶问道。 文修易看了她一眼,笑:“你猜。” 文瑶翻了个白眼:“你猜我猜不猜,不说拉倒。” 三公主看着父女俩你来我往的互怼,笑了笑接话:“你是不是忘了,再过两月便是你的及笄礼,如此大事我们怎能错过?” 文瑶一想,十月,是那个可怜的小姑娘的生日。 十五岁,是这个时代女子的及笄礼,家中有点条件的都会为女儿大办一场,更何况她如今还是个郡主,又多了个当公主的娘,一个当侯爷的爹,这场面自然是不能差了的。 一想到自己到时候又要应酬,文瑶这眉头就皱成了川字。 还不等她发愁多久,突然头上一阵吃痛,竟是小文静不知何时抓了她的头发扯了一下。 “哎哟,你这小毛丫头,你还敢拽姐姐头发,看姐姐不好好收拾收拾你。”文瑶说着,将小文静平躺在自己腿上,拿着脑袋就往她肚子上蹭。 小文静不辨词意,只当文瑶在陪她玩闹,咯咯咯的笑着。 文瑶也乐的逗她,一边笑着一边抬起脑袋又放下的故意在她肚子上蹭,惹她发笑。 姐妹俩嬉笑半天,马车里竟是欢声笑语。 直到耳边传来人声,文瑶掀开车帘看了一眼,这才发现他们进城了。 小文静听见外面热闹的响动,挣扎着就要往窗户旁边去,文瑶只好抱着她让她趴在窗户上看热闹。 小闺女有大闺女带着,文教授这才蹭到了媳妇身边,你侬我侬,撒娇卖萌。 文瑶只当没看到,一门心思带着妹妹,指着街上的稀奇东西给她学话。 文昌侯府和福王府在同一条街,两家又挨着,马车也顺路。 只是到了文昌侯府门前时,文修易他们的马车便停下来了,前头的李逸也下了马车过来。 “姑姑,姑父,我还要进宫给皇伯伯复命,就先送你们到这了。”李逸站在马车旁说道。 文修易从马车上蹦了下来,随意的摆摆手:“你忙你的去,我们也到家了,这一路也辛苦你了,晚上让你爹和你娘来家吃饭。” “诶。”李逸应了一声,又看了一眼文瑶,见她只忙着哄妹妹,难免有些失落和无奈:“那文叔,我先走了。” 说完,李逸便朝文修易行了个礼,去了前头的马车。 他是带着使命回来的,自然还是正事为重。 等文瑶抱着小文静从马车里下来的时候已经不见了李逸的身影。 “诶?李逸呢?回家去了?” 文瑶找一圈,没见着人。 “说是进宫给陛下复命去了,他从临州来,那边水患的事定然要先回禀陛下,你以为谁都跟你似的,这么闲。”见闺女关心那臭小子,文修易说话难免就有些酸气。 文瑶一头雾水看了他一眼:“吃枪药了?我可没惹你啊,再说了,谁跟你说我闲着了,等休息好了让你闺女领你上临京县看看去,你就知道你闺女我闲不闲了,哼。” 她可是很忙的好不好,忙着赚大把大把的钞票。 说完,直接抱着小文静就往大门内走,一边走还一边在妹妹耳边嘀咕:“静儿,瞧见没,这更年期的男人,惹不起,惹不起。” 文修易跳脚:“诶,这个臭丫头……” 三公主将他抬起来的手给压了下去,嫌弃又无奈的拍了一巴掌,开口:“活该。” 说完便由身边的丫鬟扶着进了府。 第631章 百姓的认可 文修易和三公主突然回来,让文昌侯府一下就变得热闹起来,曾嬷嬷和石嬷嬷更是满心欢喜的围着小文静,满是宠溺。 三公主看着自己这个小女儿,也是无奈,这么多人宠着惯着,将来也不知道该骄纵成什么样,自己可得盯紧些,千万别长歪了。 御书房里,皇帝一听李逸回来了,正在宫门口等着传唤,便让人赶紧把人领进来。 到了近前,李逸恭敬行礼。 几个月不见,皇帝觉得自己这大侄子的性子越发的沉稳了,哎,为啥不是他的儿子呢? 要不,传位给侄子是不是也可行? 但是自己还有好多儿子,只怕…… 哎。 皇帝自己琢磨半天,最后看了一眼跪在殿前的侄子,深深地叹了口气。 “免礼吧。” “谢陛下。”李逸起身,便开始回禀临州水患之事。 口述和李逸送来的折子上所写也相差无几,只是口述更为详细一些。 皇帝也问了几个问题,对他的处理方式十分的赞赏,这都无需在历练,直接扔到不管是哪个职位上都足以能担大任了。 可这小子,偏偏跟他说什么心无大志,只想跟他父王一样当个闲散郡王便够了。 简直气人得很。 “此番去临州,可还有其他收获?”皇帝问。 李逸行礼:“回陛下,臣从临州带回一样东西,是临州百姓托臣送与陛下的。” “哦?何物?”皇帝好奇什么东西,毕竟李逸前面也没提过。 李逸得了皇帝允许,才让德顺带着人捧上来一个足有一人高的长条盒子。 皇帝给余明旺使了个眼色,余明旺恭敬上前打开,当看到里面的东西时,余明旺瞳孔一缩,满是震惊。 “陛下,是万民伞。” 皇帝一听,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快步走到了跟前,只见长条形的木盒里静静地躺着一把打伞,足有一人之高,伞折叠,上面隐隐可见笔墨和手印,密密麻麻。 他伸出手,却不敢触碰。 世人都说他谋朝篡位,都说他皇位来路不正,杀兄夺位,流放其他兄弟。 可谁又知道,兄长残暴,家国不保,他也是被逼无奈啊。 而且他登基之后,兴修水利,造福百姓,减免赋税,为的便是将从前被兄长亏空的安南国慢慢的拯救回来。 可即使如此,依然有人背后会骂他不义之徒,是乱臣贼子。 一把万民伞并不贵重,可以说这把伞就是用最普通的伞面和竹子做的,可它代表的意义,却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 这不是一把简简单单的伞。 这是百姓们对他这个君王的认可,追崇和敬仰。 他从前听过万民伞,那是百姓们的认可和追崇,往前翻去,历史上也只有寥寥几人有。 而如今,自己也有了。 皇帝甚至有些想哭,就像是努力了许久终于得到了认可的孩子一把,双眼酸涩。 “这是临州百姓送给您的礼物,他们说您是明君,他们还给您立了长生牌位供奉,愿您身体康健,安南国力强盛。”李逸缓缓道。 皇帝摸着伞面,点点头:“好,好。” 东西送到,该回禀的事情也回禀了,李逸看了一眼皇帝,行礼开口:“那臣先告退了。” 沉浸在喜悦中的皇帝回神,看了他一眼:“急什么?朕许久没见你,才刚刚回来就不能陪皇伯伯多说说话吗?” 李逸眉头微微蹙了蹙,皇帝尽收眼底。 他还不知道这个臭小子在想什么? “行了行了,就是让你留下陪皇伯伯说几句话,你看你那眉头皱的,像是皇伯伯要强留你一样。”皇帝嫌弃道。 李逸躬身:“逸儿不敢。” 皇帝笑了,这会又是逸儿不是臣了。 “好了好了,知道你忙着回去找文家那丫头,但是离宫之前先去看看你皇祖母,你离家这些日子,她很是惦记你。” 皇帝挥了挥手。 “遵旨。”李逸行了个礼,慢慢退了出去,准备先去一趟太后的宫里,再出宫去找文瑶。 他一走,皇帝就高兴的不行,让余明旺带着人将伞打开。 从前只听说,却没见过,此时将大伞打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和印记,皇帝心里五味杂陈,更像是松了口气。 “陛下,奴才让人换个精致些的盒子装上收起来?”余明旺小心的问道,心里也替陛下高兴。 皇帝却摆了摆手:“不必了,就这样挺好的,就将它摆在御书房里,给朕时刻警醒,要多为百姓做事。” “奴才遵旨。” ———————— 李逸去了太后宫里,太后见了他又是好一阵的关心,李逸也不急着出宫,陪着皇太后说了会话。 毕竟年纪大了,没过多久皇太后就显得有些乏了,李逸这才让她好好休息,告辞离宫。 本想让车夫直接去文家,但想了想还是让车夫先回王府。 结果等他到了王府却扑了个空。 回到文家时,已经傍晚,门房瞧见李逸的马车,都不用人叫门,自己就打开了,还笑呵呵的在门口迎。 李逸也如入自己家一般,都无需禀报就直接进去了。 到了前厅,还未靠近就听见欢声笑语,一看,自己的爹娘已经和文家众人其乐融融了。 “世子来了。”下人喊了一声,厅里的众人这才看到李逸进来。 福王看了他一眼:“宫里完事了?” 李逸点点头:“嗯。”又给文修易和三公主见礼。 等他行完礼,福王才继续问道:“你此去临州可碰到什么麻烦了?那边的灾情都处理好了吗?百姓后续的安置可安排了?” 一旁的福王妃听见他这些话直接瞪了他一眼,道:“儿子才回来,你就不能让他好好歇歇,逮着公事问个没完没了。” 说
相关推荐:
缠绵星洲(1v1虐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小怂包重生记(1v2)
她太投入(骨科gl)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以力服仙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心情小雨(1v1强制)
宣言(肉)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