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时候不小心不注意还能把线走歪了,可是这衣服不光针脚密集,就连走线也是笔直的。 “李大姐,这衣服谁做的啊?这针法可真好。”有人不由的夸了一句。 李氏神秘一笑,轻轻的拍了拍自己旁边的缝纫机:“喏,就是它!” 第408章 好好干,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这怎么可能?” “这真的是这个铁疙瘩做出来的吗?” “什么铁疙瘩,你没听李姐说那叫缝纫机吗?”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对缝纫机充满了好奇,离得近的几个人恨不得凑上前去研究。 李氏也不着急跟她们说待遇的问题,而是让大家保持安静,才对罗氏道:“娘,能不能请您给大伙展示一下?” 李氏那态度叫一个谦卑恭顺。 罗氏点点头,慢慢起身来到缝纫机旁,因为年纪大了,穿针的时候难免有些缓慢,一旁等不及的女工便大着胆子上前:“文大娘,您说怎么做,我来帮您穿。” 罗氏点点头,指着缝纫机上的针教她:“从这边穿过去,对,好了。” 随着线穿过去,李氏立马又拿来一件已经裁好的料子恭恭敬敬的交给罗氏。 罗氏仿佛在做什么仪式一般,十分缓慢又优雅的将布料摆放好,放下压片,随着她的手转动旁边的转盘,整个缝纫机就在旁边链条的带动下转了起来,然后她们就看到罗氏的手松开了转盘,但是缝纫机还在动,针也在动,罗氏两手扶着衣服,正在形成一排的针线。 “哇。” 厂房内爆发出一阵阵的惊呼声,等她们四处看这个缝纫机为什么还会继续动的时候才看见底下的罗氏的脚,正在有规律的踩着一个踏板来回晃动,就是这样,缝纫机就不停的动了。 很快,罗氏就已经走好了一边的线,然后熟练的停下来,掉头,再走一道,让线缝更紧密一些。 同样的操作再来一遍,然后停下。 接着又是其他方向,就这么一番操作下来,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 “好了,你们看看。” 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罗氏竟然就做好了一件衣服,当李氏把衣服拿起来翻过正面给大家展示的时候,所有人的嘴都是O形,眼睛都瞪得老大。 这也太神奇了。 “都看到了吧?这就是缝纫机。”李氏说了一句,然后亲自扶着罗氏起来,笑着道:“娘,您辛苦了,坐着休息一会吧。” 完美展示完的罗氏昂首挺胸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石嬷嬷很有眼力见的赶紧奉上茶水。 罗氏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开口道:“你们继续吧。” “诶。”李氏这才应了一声,让大家都回自己的座位上去坐好,才继续道:“你们也看到了,这个缝纫机是瑶瑶发明的,请了工部的大人们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做出来的,就是为了给我们羽绒厂增加效率,有了这个,我们做衣服的速度就能快很多了。” 大家此时都还处在兴奋之中,连连点头,想到自己将来也能用那个神奇的东西做衣服,一个个的眼睛都在发亮。 李氏咳嗽了一声,又继续道:“所以,今天把你们召集过来,就是想跟你们说,以后有了缝纫机,我们做衣服的效率能够大大的增加,但是,现在缝纫机就只有十台,为了公平起见,往后大家就需要换一种做工的模式了,接下来我讲的话,你们可都要记好了,有不清楚的地方也立马就提出来,我再给你们解释清楚,别过了今天,改了制度,你们再来闹。” 见大家都认真的听着,李氏这才将和文瑶她们商量好的新的规章制度和工钱的发放制度仔细的跟所有人说了一下。 当李氏说到目前只能选出十个人来使用缝纫机的时候,不少人都开始交头接耳起来了,希望那个人是自己。 “你们都听明白了吗?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赶紧问,过了今天可别说我没跟你们说清楚。”李氏嗓门大的问了一句。 蔡氏听出她声音有些沙哑了,赶紧给她端了杯水。 “二嫂,你先喝点水。” “啊?哦,谢谢。”李氏道了谢,接过杯子一口就把水给喝光了,干燥的嗓子才终于舒服了一些。 底下的大家互相小声的交流着,过了一会才有人问道:“李大姐,我们是听明白了,只是我想问一下,这用缝纫机的人,怎么选啊?” 李氏摆摆手:“这个,我娘已经选好了,你们确定工钱和做工安排上面没有问题了我再宣布名单。” “没问题了没问题了,我们都觉得这样挺好的,大家做得快,订单也能交得快。” “对对对,没问题了,李大姐,你宣布名单吧。” 不少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大家心里都没了数,谁都知道罗氏厉害,看人那是更厉害,只要老太太不想,谁也别想从她手里捞到半点好处,所以都不敢太过放肆。 这次是老太太自己亲自选的人,那肯定是老太太满意的,不少人心里都紧张了起来,又希望能念到自己的名字。 李氏不认识字,所以文瑶给她的名单也只能死记硬背下来。 “李春香。” 李氏刚念完第一个名字,那个叫李春香的年轻妇人立马不敢置信的指了指自己,然后兴奋的站了起来:“在,在呢。” 旁边的人都羡慕坏了。 李氏满意的点点头,又继续念名字。 “三旺家的巧姐。”李氏又喊了一个,只见一个年轻姑娘站了起来,脸色因为兴奋憋的通红,李氏不由的多说了一句:“回头让你爹给你起个大名,老是巧姐巧姐的叫着,像什么样子。” 巧姐红着脸点头:“知道了,婶子,我晚上下工回去就跟我爹说。” 李氏嗯了一声,又接连念了几个名字,被点名的人都跟着站了起来,总共十个。 没被点到名字的人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失望的,但心里也清楚,是自己技不如人,毕竟罗氏选的着十个人,绝对是她们这帮人里手脚最麻利,也是针线活做的最好的人。 李氏看着她们十个人,开口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十个就跟着我娘学习用缝纫机,我娘每天会来厂里教你们两个时辰,为期三天,三天之内如果有谁学不会的,就换人。” 十人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一定跟着罗氏好好学。 李氏又看向其他人,开口道:“你们也别不高兴,私下里给她们使绊子,要是让我知道谁在厂里搞这些小动作,那就别在我们家厂里干了,另外,你们也不用着急,早晚都让你们用上,至于现在,干好自己手里的活儿,争取把今年的订单赶紧做出来,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可别想不开。” 第409章 少了个必需品 原本有些小心思的人在听到李氏这番话之后斟酌一番,到底还是歇了心思。 害人她们倒不会,毕竟谁也不是那大奸大恶之人,只是自己没有被选中,心中有些不平罢了。 李氏的话仿佛给了她们一个提醒。 “今天要说的事,就这么多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要问的现在赶紧问。”李氏朗声道。 众人小声的议论着,又有几个没明白这工钱的,又问了几次,李氏都按照之前和文瑶他们商量好的说了。 众人虽然没读过书,但是基本的算数还是会的,算了之后和她们之前挣的只会多不会少,便没人再有意见了。 见大家都听明白了,李氏这才宣布今天的大会结束,今天还是该干活干活,从明天开始,除了那十个人培训,其他人都得继续干活,当然,工钱还是按照之前的发,只是在彻底改成流水线生产之后,这工钱就按照之后的发了。 大会解散,还有不少人围在缝纫机旁边啧啧称奇,直到李氏喊了一声:“都不用干活了?” 众人这才散去。 第二天开始,罗氏便每天上午过来厂房教两个时辰的缝纫机,这十个人学的也快,原本定的三天时间,有人一天下来就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缝纫机了。 三天结束,十个人都已经能得心应手了。 自此,便开始分工了,有专门的人剪裁,然后她们十个人用缝纫机加工,后续填充,锁边都有专门的人做,这样一来,速度真的比之前快了不少。 而且蔡氏负责的质量监督检查下来,发现用了缝纫机之后,做好的衣服质量反而比之前更好了些,就算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后续的人工也能弥补上。 关键是,速度比他们之前快了一倍不止,这样一来,她们根本就不担心交不上订单了啊。 见识到了缝纫机的速度,邱蓉蓉唯一的感慨便是觉得他们这次的订单接少了。 但是转念一想,今年的订单虽然不多,但是今年卖出去的这些,只要将市场打开,明年她根本就不愁羽绒服卖不掉,她担心的是产量跟不上。 毕竟鸭子的消耗就那么多,鸭绒不够,就算有再多的订单也不够做。 就在邱蓉蓉考虑要不要专门为了羽绒服来养鸭子的时候,文瑶却提醒了她:“不光是鸭绒能做衣服啊,其实鹅绒的保暖性更好一些,只是咱们这养鹅的人不多,咱家鸭绒都是现成的,所以就用的鸭绒。” “鹅绒也行?是不是就是那种大白鹅?”邱蓉蓉问,她这段时间住在庄子里,庄子里也养鹅,不过她也只是远远地看过,毕竟那玩意儿听说很凶,会撵着人跑。 文瑶点头:“嗯,其实还有一种鹅,身上的绒毛比任何一种鸭子和鹅都要多,那种鹅的鹅绒用来做羽绒服,才是上等的填充物,只是,我也不知道哪里有。” 邱蓉蓉仔细的琢磨了一番文瑶的话,最后咬了咬牙:“你知道那鹅长什么样吗?能不能画下来?” 文瑶想,何止能画下来,能直接给你张照片啊。 只是照片不能给,不然太抽象了没法解释,但是从空间里弄到照片临摹一张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等邱蓉蓉拿到文瑶画的大鹅,交代谢安翊在文家好好待着,就带着巧燕走了,这一走又是好久都没来过文家。 文瑶也习惯了这个姐姐现在一门心思搞事业,毕竟就过完年这几个月,这位姐姐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来看过鸭绒厂,后来大半的时间都待在府城,这次要不是文瑶跟她说要回来开大会,顺便提醒她一下她还有个儿子在文家,邱蓉蓉恐怕都想不起来。 听她的意思,最近还想开云底捞的分店,只是开在哪个城还没想好,文瑶能说啥,跟着姐姐赚钱,她不挑,就是这火锅底料炒起来实在是废手,还废她家里人,毕竟炒一次火锅底料,他们家和隔壁老宅就要遭罪了。 香是香,但是呛也是真的呛,炒一次能呛上好几天。 如今府城的云底捞生意火爆程度,那已经不能说用火爆来形容了,想要在云底捞订个座位,你起码得提前一个月,还不一定能抢到最新场的。 王快嘴更是都快被人拿银子给砸死了,试图将他挖走的人也不是没有,开出的价格超出了他们说书人有史以来的最高限度,但都被王快嘴给拒绝了。 不为别的,只为了他也想看到结局。 毕竟结局只有他小东家手里有,他跳槽了,不光要赔钱不说,还要得罪小东家,还损失了后面的精彩后续,反正现在赚的钱已经不少了,名也有了,他已经知足了。 这件事还是樊管事回来禀报给文瑶的,文瑶倒是觉得有人挖王快嘴才是正常的,毕竟这么好的故事和说书先生,肯定会有人来挖的。 只是她也没想到,王快嘴到现在也没说出去这剧本是出自她的手,看来这王快嘴心里也是个拎得清的。 文瑶并没有让樊管事去过多的干涉这件事,毕竟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王快嘴若是不想在他们云底捞干了,也不必为难。 樊管事虽然觉得文瑶太过心善,但是想到,他不正是因为小姐心善,才一心效忠的嘛,便也没再多说,至于王快嘴那边,他得找个时间给王快嘴提个醒。 做人不能忘本,别忘了他今日的名气和钱财都是谁带给他的。 府城的事文瑶现在是一点都不操心了,但也没能因为这个闲下来,因为卓义给了她一个目前能解决却不好解决的麻烦。 “要煤?”文修易蹲在田坎上,面前的稻子都已经开始结穗了,他这几天天的就来看这几块试验田的情况。 他们家这一片地都让他给征用了,直接从河里引水灌溉,全部弄成了田,分了几块,分别种下了不同的稻种,目前长势最好的,就是文瑶给他作弊的这几块早稻。 而且看起来,产量要比其他的高很多。 文瑶赶紧四处看了看,发现他们周围没人,才给文修易做了个小声点的手势,点点头,道:“是啊,炼钢必须有煤,爹,你记忆全,你仔细想想,这个时候有煤吗?就这个时代的记忆,不是咱们那个时候的哈。” 第410章 看看这次是谁要倒霉。 文修易:“……”当他叮当猫啊,还能分段选择记忆的? 但是文修易还是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蹙眉道:“这玩意儿属于矿吧?现在的矿产可是都归朝廷的,私人开采是要砍头的。” “关键是有没有。”文瑶都快急死了,没有煤,还炼个屁的钢。 文修易摇摇头:“没听说过啊,要不,去问问你陈伯伯?” 文瑶想也不想,就把文修易给拉了起来:“那您赶紧去。” “现在啊?” “现在。” 文修易拍拍身上的土:“行吧。” 文瑶拉着文修易往回走,文修易还不忘叮嘱他那些学生好好盯着,一定要做好记录。 等到了家,让王钊架上马车就准备出发,李逸见父女俩急匆匆的要出门,下意识的就觉得有事,便问了一句。 文修易和文瑶对视了一眼,文瑶一拍脑门:“还问什么陈伯伯,这里有个更现成的人。” “嗯?”李逸一头雾水。 然后文瑶就把煤的特征描述给李逸,问他:“这个东西有吗?你知道吗?” 按理说皇帝那里既然有一把钢做的匕首,那这个世界应该有煤才对啊。 但是李逸回想了一番,却摇摇头:“我确实没听说过,瑶瑶,这个东西很重要吗?” 文瑶点头:“重要,如果弄不到,钢就炼不出来了。” 文瑶这么一说,李逸便意识到了严重性,他已经将卓义在炼钢的事禀报给了皇伯伯,若是不成,只怕皇伯伯那里要失望了。 想了想,李逸道:“我现在就书信一封,让我爹派人去找。” 文瑶蹙眉:“那是不是要很久。” 这个问题,李逸也不知道,毕竟从未出现过的东西,就算派人出去找,恐怕也需要很长时间,毕竟安南国这么大,想要专门找一种矿产很难。 李逸解释了一番,看了文瑶一眼,忽然道:“除非,能知道在哪里有这个东西。” 文瑶和文修易对视。 文修易:再做个梦? 文瑶:会不会太离谱。 文修易:这小子你说啥信啥,怕什么? 文瑶:…… 李逸就看见这父女俩在他跟前眉来眼去的,虽然看起来装作很隐秘很不刻意的样子,但是,他不瞎啊。 文瑶给文修易挤眉弄眼的:我不会让人给当妖怪给烧了吧? 文修易:不能吧。 文瑶:…… 这是亲爹吧?她不就是喜欢坑他嘛,啊啊啊,现世报这就来了。 但是如果等李逸派人去慢慢找,这漫无目的的,得找到什么时候? 文瑶咬咬牙,干脆豁出去了。 “那什么,那天我梦到炼钢的方法的时候,梦里教我炼钢的人好像有提到哪里能找到煤。” 李逸:?????他看起来就真的那么好骗吗? 好吧,骗就骗吧。 “真的吗?那瑶瑶你告诉我地方,我现在就写信让父王和皇伯伯派人去找。”李逸装作惊讶又惊喜的模样说道。 在李逸和文修易期盼的眼神中,文瑶突然卡壳了。 原来的世界,煤田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华北一带,特别是山西,那就是煤海,毕竟当年那么多的煤老板上了多少新闻,除此之外,就是西南那边了,但是……她不知道在这个地方山西是哪个方位啊。 “我可能需要舆图。” 李逸记得,每个衙门都有国家的舆图,当即就叫上文瑶和文修易,直奔衙门找陈县令。 陈县令这段时间是真的忙啊,忙的连跑去文家蹭饭的时间都没有。 生产队的模式虽然解决了村子的土地和新粮的分配问题,但是接踵而来的就是各种其他的问题了,特别是有些离得近的村子,总是会产生一些鸡毛蒜皮的矛盾。 而且,他的文吏们都被派到各个生产队去当文吏了,他衙门里的人就不够用了啊,想重新招一批人,可也没招到合适的,毕竟这衙门里的差事,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干的。 当下面的人禀报说福王世子和文小姐来了,陈县令赶紧从书房里一路小跑出去迎接。 文瑶和李逸他们却已经自顾自的进了衙门往书房来了。 陈县令赶紧上前行礼。 “陈大人免礼。” “诶,多谢世子。”陈县令这才站起来,问道:“你们咋来了?”快,叫他去吃饭,解救他! 结果就听见李逸道:“陈大人,你这里有舆图吗?安南的舆图,不是云雾镇的。” 陈县令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点点头:“有有有,就在书房的暗格里放着呢,世子现在要?” “嗯。”李逸点点头,看向文瑶:“瑶瑶,你看看具体在什么地方。” “好。” 陈县令看看李逸,又看看文瑶,心下猜的八九不离十,肯定是这丫头又捣鼓出什么东西来了,他那仓库里剩下的铁都让这丫头快给搬空了,现在城里那些铁匠铺的人来申请铁的用量,他都是省着又省的给。 写了折子上户部去要,结果石沉大海,现在也没收到回信,别说铁了,就是渣渣都没看见一块。 等陈县令拿出舆图铺在桌子上,文瑶立马就上前研究了起来,李逸在她旁边,给她解释每个地方的名字和由来,还有特点。 陈县令趁着这个功夫将文修易拉到一边,问道:“咋滴?我大侄女又有什么发财大计了?” “发什么财,炼钢的事。”文修易用胳膊撞了他一下说道。 “嘶,你不会轻点,我这几天都快累死了。”陈县令揉了揉自己的肋骨,往那边凑在一起的两个小脑袋看了一眼,啧了一声,偷偷瞥了一眼旁边神色淡定的文修易。 文修易觉得陈县令这眼神不对,微微蹙眉:“咋这么看着我?” 陈县令赶紧动了动眉毛和眼睛,回答:“没,没什么。” 然后又道:“炼钢的事,炼钢,啥?炼钢?” 见陈县令瞪大了眼睛,文修易赶紧捂住他的嘴巴,做了个嘘的手势:“闭嘴闭嘴,你要嚷嚷的所有人都听见是不是。” 文瑶和李逸听见动静扭头朝两人看了一眼,然后又默默地转回头继续研究舆图。 当没看见。 主要是,这一幕有点辣眼睛。 她爹捂着陈伯伯的嘴,陈伯伯一脸的惊诧,然后他爹空着的手还在嘘。 文瑶忍不住恶寒抖了抖身体。 鸡皮疙瘩起来了。 李逸看了她一眼,又往那边看了一眼,默默的收回了视线。 陈县令这边也冷静了下来,扒拉开了文修易的手,不敢置信的开口:“你别告诉我,这丫头弄走了那么多铁,就是为了炼钢?” 文修易点点头,算是吧,虽然大多数都拿来做缝纫机了,可那不是刚需嘛,他也不算忽悠老陈。 陈县令突然就笑了,问:“陛下知道不?” 文修易给了他一个白眼:“你觉得呢?”没陛下的准许,他们敢这么干? 陈县令笑容更大了,压着他的铁不给是吧?看看这次是谁要倒霉。 第411章 好多鹅,好多大白鹅 乐不可支的陈县令差点就笑出了声,他们救助灾民的事后来禀报上去,得了陛下的嘉奖,然后陛下就让户部给他们拨钱,结果呢,一查,诶嘿?他要钱的折子早就写上去了,但是户部一直以没钱压着,救助灾民的事,全是他们自己掏腰包,还有那些富商乡绅掏的钱。 这下好了,听说陛下震怒,给户部的人一顿好骂,虽然灾民们的安顿都解决了,但是陛下还是让户部给他们把钱给拨下来了。 为啥?因为陈县令为了大义,掏空了衙门,连衙门的人月钱都发不起了,不该补上吗? 补补补,户部的人立马就给钱补了,连带陛下的赏赐才送来的,他才踹在兜里捂热了。 这下好了,又压着他的铁不给,他就等着这些人倒霉吧。 “乐什么呢?”文修易问了一句。 陈县令凑到他耳边嘀咕了几句,文修易瞪眼惊讶,过了半晌才道:“那,他们是要倒霉了。” 其实也不能怪户部的人,主要是他们自从被陛下钦点种植新粮之后,动不动就管户部要钱,这不就是朝财务伸手一个道理吗?那些人是干啥的?是守着国库的,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让他们捞钱。 虽然吧,他们也确实不是为了自己,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倒也理解户部的那些大人。 只是额外的想到这里头有人故意给他们使绊子,给他们添堵,文修易又觉得让他们倒倒霉也挺好的,反正挨骂的又不是他,关他屁事。 那边,文瑶已经根据李逸的描述和方位的指点,大概找到了山西一带。 “应该就在这一带了,当地人肯定知道这个东西,派人去找应该容易。”文瑶对李逸道。 事不宜迟,李逸觉得这件事刻不容缓,点点头:“我这就写信给父王和皇伯伯,你们还有什么别的事要一起禀报的吗?” 李逸已经决定动用八百里加急把信送回去了,反正都送信去京城了,不能白白浪费这一趟。 李逸后面一句话是看着陈县令和文修易问的。 文修易想着,他的水稻还未见成效,而且现在有俩闺女赞助,他也不缺钱,便看向了旁边的陈县令,挑挑眉:“你刚不是还说有事吗?” 李逸看向陈县令。 陈县令那脸啊,刷的一下就变了,委屈的不行:“世子啊,下官苦啊。” 李逸嘴角抽了抽:“陈大人,事态紧急。”话外音,直接说吧,别耽搁时间了。 “哦。”陈县令立马收起委屈脸,开口:“衙门库房的铁都让你们薅完了,我没库存了,找户部要,户部没信儿了,这,世子,下官倒是无所谓,大不了就压着城里的铁用量,但是这耽搁了炼钢的大事……嘿嘿,你说是吧。” 李逸差点笑出声,长期混在一起,他们这点心思李逸哪里会不知道。 “我知道了,还借陈大人书房一用。”李逸笑着道。 陈县令那叫一个狗腿,做了个请的手势:“世子请,随便用,下官给您研墨。” 说完就开始研墨,李逸坐到书桌前,纸笔已经摆好了,提笔便开始写。 陈县令一边研墨还一边偷看,越看越觉得这说话告状也是一门艺术啊。 看看人家世子,只字不提户部不给东西,只是说,他们用铁量之多,恐会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本该自己解决,不给陛下添扰,奈何铁这个东西他们也不敢私自开采购买,无奈只能按程序申报。 什么叫按程序,按程序那没个一年半载的,就别想东西到手里了,这点皇帝比谁都清楚。 李逸又特别的说明他们炼钢之事已经有了眉目,现在需要一个特殊的东西辅助,唯有找到这个叫煤的东西,才能炼出钢,具体的方位也给出去了,剩下的就看皇帝怎么派人去找了。 写完了信,李逸拿在手里吹干了墨,才让陈县令找来八百里加急的信封,用蜡封好。 “下官现在就让人送去驿站。”陈县令恭敬的接过信件,那嘴角上扬的都快压不住了,屁颠屁颠的跑去找人送信。 现在信送出去了,剩下的就只能等了。 至于卓义那边,没有煤,他别说炼钢了,啥也干不了,没办法啊,只能继续帮文瑶他们做缝纫机。 吭哧吭哧,是越做越顺手。 才半个月的时间,就给文瑶的羽绒厂又做了二十台缝纫机,而且随着卓义和他的几个徒弟越发熟练,缝纫机的质量也越来越好了。 就在文瑶想着要不要点播一下卓义,让他研究研究锁边机的时候,消失了一段时间的邱蓉蓉出现了。 不光是她自己回来,还带回来一堆的。 大鹅? 当文瑶看到邱蓉蓉带来的另外一辆马车上面搬下来的大框里的东西时,整个人都是震惊的。 何止是震惊,她惊讶的差点把自己的舌头都给咬到了。 耳朵旁边全是鹅鹅鹅的声音。 邱蓉蓉见她呆愣在原地不动,伸手在她面前挥了挥:“醒醒。” 文瑶木然的扭过头看她,指了指从马车上还在往下搬的大鹅,问道:“蓉姐姐,你这出去一趟,找大鹅去了?” “啊。”邱蓉蓉点点头,把文瑶给她的图拿了出来,然后指着搬下来的大鹅们说道:“我看这些大鹅跟你画的都差不多,所以我就让人每种都买了几只回来,你看看,到底是哪一种?” 文瑶嘴角抽了抽,上去扒拉大鹅笼子,一边问道:“你上哪弄来的这么多?” “我回江南了啊。”邱蓉蓉回答的那叫一个理所当然。 文瑶看看她,竖了个大拇指。 她佩服邱蓉蓉的这种干劲,这是打算把羽绒服事业做大做强的节奏啊。 “行了,先别管我去哪了,你先看看这些大鹅,哪个是你说的那种?”邱蓉蓉上前挽着文瑶的手臂,将她带到大鹅的笼子旁边。 文瑶看着笼子里的大鹅,说实话,都长得差不多,她真看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的,但是仔细看的话,又能发现大鹅的品种不同,身上的毛色,绒毛的厚薄都不一样。 她之前给邱蓉蓉画的图是从空间里翻来的资料,实物,她也不认识啊。 就鸭绒和鹅绒来说,鹅绒的保暖性更好,但是鹅绒却没有鸭绒那么产量高,毕竟鸭子两三个月就能长大了,大鹅得养很久。 第412章 满脑子的鹅鹅鹅 不过,文瑶倒是想起来之前自己刷到过的一个新闻,就是关于活体取绒的,当时在国外闹得很大,对国内的鹅绒市场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还有不少人因此抵制羽绒服。 文瑶记得,当时评论区有很多褒贬不一的声音,有说家禽无所谓,也有人说这过于残忍,也有人说杀生不虐生。 文瑶自认不是冷血无情的人,所以活体取绒这种事,她不觉得自己能做得出来。 那到时候这么多的大鹅,杀了又该如何处理?哪怕她们自己有酒楼有火锅店,也消化不掉这么多大鹅啊。 文瑶努力回想脑子里和大鹅有关的美食,不自觉的就咽了咽口水。 邱蓉蓉见状打趣道:“咋?想吃大鹅了?那我让他们抓一只宰了,我们晚上吃。” “啊?不是不是,我刚才想了点别的事,蓉姐姐,这些大鹅我其实也分辨不出来品种,但是你看,毛多毛厚,而且颜色更白的肯定更好。” 文瑶指了指其中一个通体纯白,身上毛量明显比其他大鹅要多很多的大鹅说道。 邱蓉蓉连忙看向旁边连带着带回来的养大鹅的人。 那人恭敬道:“回小姐,这种大鹅名叫开县大白鹅,原是蜀地那边的,它长得快,和鸭子差不多,两三个月便可出栏了,而且这开县大白鹅的肉质要比其他大鹅要嫩,下的蛋也多,所以很多人养。” 文瑶听着这个名字,和她查到的资料就差了
相关推荐:
缠绵星洲(1v1虐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小怂包重生记(1v2)
她太投入(骨科gl)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以力服仙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心情小雨(1v1强制)
宣言(肉)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