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快穿之贱受的自我修养 > 第22章

第22章

自己找棍子打吧。 果不其然,罗氏的手高高的抬起,轻飘飘的落下,惹得文农和旁边的文俊吐槽:“奶揍瑶瑶就跟给她拍灰似的。” 文俊忍俊不禁。 “死丫头,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也不跟家里人商量一下。”罗氏倒不是觉得文瑶乱买东西,只是觉得这么大一笔钱,怎么也得大家在一起商量一下才行啊,说买就买了,这不是玩呢嘛。 文瑶摊手:“说了啊,您和爷爷不同意啊。” 罗氏:“……”她以为他们就是这么随口一说。 文老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早已经围着牛车转了好几圈了,看大黄的眼神也很满意。 他伸手拍了拍大黄的牛脑袋,问道:“这牛多少钱?” “不贵,十七两。”文修易说完就跑,把小儿子往手里一抱,站的笔直。 大头赶紧侧了侧身子,试图用小小的身躯挡住文修易大大的身体。 文老汉手里的烟杆都吓掉了。 知道牛贵,没想到牛这么贵。 老太太一听,刚压下去的火气一下又上来了。 不等他们发火,一向不爱说话的文修庆忽然指着牛车上的曲辕犁问道:“大哥,这是什么?” 所有人都顺着他的手看了过去,将车上的曲辕犁看了个完全。 “这又是啥?”文老汉跳过了牛车的事,看着这东西,问道:“这是犁?” 文修易抱着大头过来,解释道:“是啊,爹,我看过了,咱们现在用的直辕犁犁地虽然速度比人快,但是也有很多的缺点,不好转弯,翻的不深等等,所以我就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微改进了一下。 您看看,这叫曲辕犁,就是直辕犁的升级版,不但干活能省时省力,好转弯好掉头,就连挖的都比直辕犁更深。 我和瑶瑶今天特意进城就是为了让六子他爹帮咱家做这个的,明天拿去地里试试,这不是有了大黄,咱家以后干活的速度就快了。”文修易边解释一边不忘给自己邀功。 文老汉,剩下的两兄弟,就连罗氏的注意力都落在了曲辕犁上,文修易和文瑶对视一眼,眼里是逃过一劫的庆幸。 兄弟三个把曲辕犁搬了下来,是个大家伙,搬起来可比村长家的那个沉多了。 “这真能行吗?”文老汉蹲在旁边问道。 文修易拍胸脯保证:“爹,您就相信我一回,肯定能行,明天咱就去地里试试。” 老两口对视一眼,都没说信还是不信。 被一群人这么稀里糊涂的打岔,反倒冲淡了买牛的事情,但罗氏也没准备就这么放过一家四口,看文俊那淡定的样子,肯定也没少参与。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儿。”罗氏指了指大黄,见文老汉已经没出息的凑到大黄跟前培养感情了,嫌弃的哼了一声。 文瑶赶紧事无巨细的汇报了买牛的过程,好处,和他们能得到的回报,把老太太心底那最后的怒火也平息了。 “这牛确实不错,十七两虽然贵了些,但是牛好,能用的时间就长,有个牛车,家里进进出出的也方便一些。”罗氏叹了口气说道。 没办法,买都买回来了,总不能真的赌气杀了,现在百姓私自杀牛可是犯法的。 见爷孙一群人还在围着大黄转悠,罗氏眼一瞪,腰一插,道:“还不赶紧的牵到后院去,给他搭个牲口棚子。 真的是一个个的不省心,说买就买了,买回来家里什么都没准备,让他自己在院子里吹冷风喝西北风吗?” 数落完了众人,罗氏才看向文瑶,故意哼了一声,道:“既然你要买,那以后负责喂他的事就交给你了,牛可是要吃草的,对了。” 罗氏低下头,看向已经被文修易抛弃的挡箭头,道:“还有你,都敢骗人了。” 大头抱着她的腿撒娇:“奶,我可没骗你,我一直在读书写字给您看给您听,可没瞒着您我爹他们去干嘛了呀,而且他们出门也是你同意的呀。” 罗氏:“……”这聪明劲,到底随谁。 文瑶表示自己一定能把大黄喂的壮壮的,她空间里反正有地方,回头买两把草种直接撒在空间的地上,要多少草料有多少草料。 大黄似乎也很喜欢这个新家,牲口棚搭好之后就乖乖的自己进去待着了。 这一夜,除了担心奶奶骂人之外,文家众人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家里以后也有牛了。 除了村长家,整个村子只有他们家有牛了。 第二天,一家人神清气爽,文老汉最为明显,今天还特意穿了一件他补丁较少的一件衣服,一大早上就在捯饬自己,要么就是围着大黄转悠,跟他嘀嘀咕咕的交流感情。 等吃过早饭,一家人在文老汉牵着大黄的带领下,走出了家门。 现在谁家多出来点什么东西,那可都是大消息,更何况文家这大摇大摆的把大黄牛牵出来,不少人都看到了。 文老汉一路上都在和村民们打招呼。 “呀,是啊,买牛了。” “可不是?不便宜呢。” “哎,孩子孝顺的,家里一下多了那么些地,干起来费劲,就买了头牛。” “借啊?也不是不行啊,但是那也等我家地里的活儿干完才行啊。” “哈哈哈,儿子孝敬的,儿子孝敬的。” 一路上,文家众人就只能听见文老汉带着欢快的语气和村民们打招呼,你来我往。 罗氏小声的和文瑶吐槽:“你爷爷这辈子就一个臭毛病,臭显摆,早晚要在这上头吃亏。 你瞧见了吗?那几个想跟咱家借牛的,你别看你爷应的客气,让他把大黄借出去,他一准心疼死,肯定得随时跟着。” 文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瞧瞧她这个决定做得多好,牛买回来了,老爷子和老太太的精神气都好多了。 第96章 确实省力多了 当然,也有人注意到了文家兄弟搬的那个奇奇怪怪的犁,不少人都在私下议论文家就连犁跟别人家的都不一样。 不过文家众人都无所谓别人说什么,只想赶紧试试这个新的曲辕犁能不能行。 地里,大黄老老实实的待着,大头围着他转圈,时不时的拽几根干草喂他,大黄都张嘴吃了,也不闹脾气。 文修易带着兄弟两个开始给他套套索。 文瑶凑近大黄,摸摸它,低声说道:“好好干!” 趁着文家众人没注意他们,文瑶从空间里拿了一颗奶糖在手里喂给了大黄。 肉眼可见大黄的眼睛都亮了,还朝文瑶叫了两声。 套好了犁,文修易站在后面扶着,手里拿着鞭子,文家众人自动散开,文老汉亲自牵了大黄的牵绳,拍拍它:“小伙计,看你的了。” 大黄打了个响鼻,抬起脚开始往前走。 一脚迈出,身后的阻力让他略微停顿了一下,但很快就开始使出了劲继续往前,势要和身后的阻力抗衡。 就这样,众人眼睁睁看着大黄往前走,文修易扶着曲辕犁走在后面,地上的土随着他们的移动,一点点的翻了起来。 文修竹和文修庆赶紧跑上去,紧跟着就高兴的喊道:“爹,真的行,翻的可深了。”比他们自己用手挖的深得多了。 兄弟俩很是高兴,跟在后面拿着耙子把杆子抖出来,又将大的土块给敲碎,干得热火朝天,效率可是快了几倍不止。 罗氏带着两个儿媳妇也开始下地帮忙,文修易一边扶着犁一边喊:“娘,麦秆都别乱扔啊,全部堆到一起,还有用。” 罗氏本想骂他两句,但是看到大黄和曲辕犁,数落他的话就咽回了肚子里,和两个儿媳妇一起,把翻出来的麦秆根子全都堆到了一处。 至于干什么用,罗氏也没问,老大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干就完了。 有了大黄的加入,他们干活的效率变高了,人也变轻松了,才一上午的时间就收拾了一亩多地,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文老汉生怕给大黄累坏了,隔一会就弄点水给他喝,要么就是弄点干草给他吃吃。 但是大黄那脑袋,总是时不时的往文瑶的方向扭,文老汉也看不出来什么,只当它是不适应,乱动。 既然现在干活省力了,罗氏也没必要一直待在地里,干了一会就丢下老头子和儿子儿媳妇跟几个大孙子,把孙女和小孙子直接领回家了。 家里还在盖房子呢,真是哪里都离不了人。 文家旁边的地也是有人在干活的,才一天的时间,文家那头大黄牛拉着犁干活倍儿快的消息就传遍了古桐村。 到了下午的时候,文家田坎上站满了来观摩的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都被这效率给震惊到了,就连村长都来了。 毕竟,原来只有他家一家有牛,现在文家也有了,他家的那股子优越感一下就没了。 再一看,人家文家的犁,犁地都比他们家的快,一路上他都听见好几个人说要找文家借牛和犁了。 “文大叔,忙着呢啊?”村长站在田坎上扬声喊了一声。 文老汉只能停了下来,文修易也抬起了头。 文老汉低头小声和他嘀咕:“肯定是瞧见咱家买牛了,急了。” 在抬头时,脸上已经带上了客气的笑容。 “是村长啊,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啊,你看这地里埋汰着呢,我就不过去了,啥事儿啊?”文老汉也没动,就站在地里跟他说话。 村长看看他家的犁,确实跟自己家的不一样,本想问问他们这是怎么弄的,但是这会这么多人呢,他怎么好意思开口? 想了一下,村长道:“没什么事,就是听说你们家做出来的这个犁怪好用的,过来看看。” 文老汉脸上那得意的劲儿哦,比之前文修易考上秀才还要明显。 “嗐,你说这个啊,咱家老大自己捣鼓出来的,这不是才找了木匠做出来,下地试试好不好使嘛,不过用起来确实挺不错,你瞧这地,翻的多好。”文老汉手一伸,指着自己身后的地,大有你看看大哥打下的江山的范儿。 村长旁边有村民,见状就开口道:“村长,他家这个犁确实不错啊,你看翻的又深又快的,要不你问问文大叔这咋做的,给你家那个也换了吧。” 这人没说的是,可比你家的那个好用多了啊。 村长看了他一眼,他倒是想啊,但是文老汉刚才说了,这东西是文修易做出来的,万一人家不答应怎么办? 想到这里,村长的眉头蹙了蹙,这些年因为他家有牛,村里谁家实在是忙不过来了总是会来借,给点租金或者给点粮食,他也是能帮的就帮。 人啊,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这几亩地活着,现在有了更先进的东西,他自然也想弄一个,只是他到底是村长,这口还真的不好开啊,万一文家人说他贪图他们家东西咋办?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文老汉还得意呢,文修易就直起腰开口道:“村长要不要下来试试。” 村长一听,直接就下地了。 文老汉连阻止都来不及。 到了旁边,文修易亲自教村长怎么用,然后就站在旁边指挥。 “爹,你牵着大黄继续吧。” 文老汉悄咪咪的瞪了儿子一眼,认命的牵着大黄继续走,大黄也争气,许是被人围观了,干起活来那叫一个卖力。 村长就走在后面,手扶着曲辕犁,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和他们家直辕犁的区别,喜色溢于言表。 “确实省力多了。”村长一边说一边摸着手下的犁。 文修易笑了笑,道:“确实,这叫曲辕犁,比咱们之前用的直辕犁省力,而且深度也比那个深。” “不错,真不错。”村长爱不释手,想换,可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帮着干了一会活儿,村长才问道:“文老弟,这是你做的啊?” 文修易摆摆手:“我哪有那本事,就是画了张图,改良了一下,请人做的,村长要是想换的话,可以去码头我家摊子旁边有个张家木匠摊。” 第97章 我要沤肥 文老汉拦都来不及拦。 村长一听,面上就是一喜:“真的?我们也能换?” 文修易也不好意思一直让村长帮他们干活,就接过了村长的位置,道:“能换啊,东西做出来不就是给人用的,而且这是方便大家伙儿的事儿,没必要藏着掖着。 我跟张木匠打过招呼了,咱们村的人能便宜些,你家要换的话就去找他,跟他说是我让你去的就行了。” 村长听着文修易这番话,终于将他之前的印象打翻了,这人突然变得这么大义,让村长都觉得自己之前认识的文修易是不是不存在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个,大伙儿以后干活都要轻松的多了。”虽然不是每家都有牛,但是一个村子有那么一两头,大家轮流着用也是好的。 而且现在有了更效率的工具,大家干起活来就更轻松了,效率高了,产量自然也就慢慢上来了,这样村子只会越来越好,他这个村长会被上面夸赞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村长没再耽搁,直接就在地里宣布了这件事。 “文家大义啊,修易兄弟做出来的这个……叫什么来着,曲辕犁,他说了,咱们都能换,我回去就找张木匠做一个,往后咱们村有两头牛,大家伙轮流租借着用,干活就方便多了。 大家伙快谢谢文大叔,谢谢修易兄弟。” 众人一听,都纷纷喜不胜收,不停的道谢,夸赞文家大义。 文老汉觉得村长就是来跟他作对的,他什么时候答应把大黄借出去了? 可是听着大家的夸赞和恭维,文老汉心里那股子虚荣感立马就上来了。 “都是一个村子住着的,谁家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啊,搭把手的事,大家伙赶紧都先散了吧,等我家的地都收拾好了,就轮流去帮大家伙收拾,散了吧,散了吧都。” 话说完,文老汉恨不得扇自己一嘴巴。 这该死的面子,该死的虚荣心。 文修易和两个弟弟在后头憋着笑,就连李氏和蔡氏都忍俊不禁,他们可太了解老爷子了,村民们这一番恭维,可把老爷子给架在那,想下都下不来了。 不过老爷子好说话,传承了罗氏泼辣的李氏可不能让自家公公就这么吃亏。 她把手里的麦穗杆子一扔,大声道:“不过我们可先说好了,借我们家大黄可不是白借的,也没有白给大伙干活的道理,咱家的大黄的口粮你们可得准备了。” 没有道理,贴了大黄还得再赔进口粮去。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连连保证那是肯定的。 李氏这才继续干活,一边和身边的妯娌嘀咕:“看吧,回去爹铁定要被娘数落。” 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蔡氏虽然内敛,此时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都能想像得到老爷子被老太太训斥的场面了。 果不其然,还不用晚上回去,下午罗氏就听说了这件事。 没办法,村民们回去还不忘给她道个谢,就连盖房子的工地上干活的村民们都更卖力了些。 罗氏面子上应着,私底下一问,才知道地里发生的事。 就她和文瑶在厨房的时候,老太太终于忍不住冷笑出声:“他们老文家,可真是个个都是活菩萨。” 文瑶差点笑死,不怕死的接了一句:“奶,我也姓文。” 罗氏一愣,紧接着就朝文瑶扔了一片菜叶子,嗔道:“是是是,你们老文家,就我是个外人,坏人。”说着,自己都笑了。 文瑶笑嘻嘻的接住了菜叶子,放了回去,撒娇道:“您可不是坏人,您是咱们老文家的当家人。” 罗氏瞪了她一眼,眼角嘴角都带着笑意,道:“去库房舀半勺麦麸,一会给大黄拌到草料里,补补,可惜了大黄不会说话,就这么让他们爷俩给卖了。” “兴许大黄乐在其中呢,哈哈。”文瑶哈哈大笑着跑去库房,只留下罗氏在厨房里闷声继续干活,但脸上始终是带着笑的。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好像又回到了文修易刚刚考上秀才的时候,谁见到她都是客客气气,语气带着恭维,往后看谁还敢轻视了他们老文家。 虽然内心已经默默认同了这件事,但文老汉和文修易回来还是免不了被罗氏阴阳怪气的一顿数落。 父子俩怂啊,话是他们说出去的,事儿也是他们办的,除了默默挨骂,啥也干不了。 至于他们家的大功臣大黄,回到牲口棚就得到了加了麦麸的草料,见到文瑶还不停的蹭蹭蹭的,哄骗到了一颗奶糖,心满意足的吃饱喝足趴下休息了。 有了大黄,干活的效率翻了倍,才四天就把所有的地全都给翻了个遍,陆陆续续的也开始有村民上门来借大黄和曲辕犁了。 有罗氏把关,他们吃不了亏,但是翻地的时候搜罗出来的哪些麦秆,麦根和枯枝烂叶的,文修易也没让扔,只让堆在地里。 现如今地也翻完了,这些东西要干什么用也得弄清楚了。 文修易直接告诉他们,拿那些东西沤肥。 “爹,咱们地里往常都是怎么肥地的?”面对众人的疑惑,文修易直接问道。 文老汉答:“收麦子时候那些麦秆,在地里烧了,用草木灰撒在地里,家里人口多些的,还能存些大粪掺水用着。” 文修易了然,也难怪了,地里营养跟不上,产量自然也就上不去,产量上不去,种出来的粮食就少,粮食少就吃不饱,难怪各家的日子都只能勉强过下去,也没听说谁家现在靠着种地就攒下家底的,都是靠着外出做工攒下来的钱。 文修易将自己知道的几种沤肥的方法说了一下,文家众人渐渐陷入了沉默。 文老汉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两个儿子也是,跟土地粮食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结果现在让一个从来没下过地的人来教他们种地,这种感觉真是怎么看怎么怪异。 别说他们三个了,就是罗氏和两个儿媳妇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频频看向文修易。 “娘,看我干啥?我脸上有东西?”文修易一边问还一边拿手在脸上擦擦。 罗氏挪开了视线,不忍心继续看文修易那副蠢样。 文老汉敲了敲烟杆,开口:“老大,你说的这些法子,真能行?可以前也没见谁家这么干过啊,这要是不行……” 文修易腹诽,行啊,怎么可能会不行,这都是老祖宗几百年改良积攒下来的经验。 但这话他可不敢说,只是说道:“爹,你信我一回,肯定能行,今年咱们自己沤肥,明年铁定产量能上来,要是上不来,那明年咱家的粮税我就全出了。” 第98章 只有两家跟着干 最后还是罗氏看不下去他们磨磨唧唧的,一锤定音:“既然曲辕犁都是老大想出来的,那就听老大的,咱们也按照老大给的法子沤一回肥,能不能行的总得试试。” 文修易感动的看着自家老娘,还是老娘支持他啊,结果惹来罗氏的一记白眼。 结果古桐村的村民们看到的就是,文家翻完了地,除了文老汉每天牵着大黄挨家挨户的帮忙之外,文家的其他人都在地里刨坑的刨坑,收集枯枝烂叶的收集枯枝烂叶,也不知道是在搞个什么。 介于曲辕犁的事情在前,古桐村的众人现在对文家做的事都抱有一种好奇心理,下意识的就想凑过去看看,万一又是什么好事呢?跟这次的曲辕犁一样,他们也能从中得到点好处。 结果看了两三天,除了刨坑就是往里头埋东西,别的什么也没有了。 有人大着胆子打听他们这是干嘛,文家人之前都被文修易给说动了,像这种事藏着掖着反而不好,树大招风,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还能换来旁人的敬重。 结果他们一说,不说全部吧,大半部分的人都是不信的。 这里谁家不是祖祖辈辈种地的,从来没听说过用这些枯枝烂叶也能沤肥的,谁家不是草木灰加大粪。 虽然如此,还是有人半信半疑的,其中就有经常来找文英和大头玩的铁牛家的,还有另外一个叫毛头的小子家。 铁牛家的地在村子里不算多,每年的粮食产量交了粮税,勉勉强强够家里人吃个半年,剩下的日子就只能靠铁牛爹他们兄弟几个去外面打点零工赚钱了。 两家孩子关系好,大人的关系也不差,这次文家请人盖房子就有铁牛爹的兄弟几个。 所以能改善粮食的产量,铁牛爹第一时间就来文家取经了,毕竟,如果真的能行,那他们家以后就不怕没有余粮了。 毛头家也是一样的情况,只是比起铁牛家,毛头家的情况更不好就是了。 文修易也没藏私,将其中的关键和沤肥的原理简单的换成现在能听得懂的话术说给两人听,最后还补了一句:“反正方法么就是这么个方法,你们如果信得过我,那就跟着我们家一起干,能不能成的明年也就能看到效果了。 但是这种事我也没办法给你们保证什么,全凭你们自己判断了。” 这两家毕竟不是自己的至亲,文修易没办法跟他们保证什么,是好是坏,提前说清楚比较好。 两家人都震惊文修易的改变和懂这么多,在听完之后就表示自己回去和家里人再商量一下。 文修易也不急,只是劝道:“如果你们也要沤肥的话,还是尽早吧,离春耕也就一两个月了,沤肥还是需要时间的。” “行,那我们现在就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铁牛爹和毛头爹说完就一起走了,路上两人脑袋凑在一处嘀嘀咕咕,似乎也在商量这事该怎么做。 第二天,两家没见动静,文修易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无奈的摇头叹了叹气。 第三天,铁牛家开始在地里刨坑了。 第四天,毛头家也跟着刨坑了。 有人看见了,就说他们傻,本来家里就没多少地,这么跟着胡闹不是断自己的粮嘛。 但是却不知道,两家做下这样的决定,到底冒了多大的风险。 铁牛爹那天回去就跟家里人说了这件事,原本沉默的大人们却听见铁牛说了一句:“大头和英子悄悄跟我说,文大伯在家可是跟文奶奶和文爷爷保证了的,这肥沤出来绝对能肥地,能增加粮食的产量。 对了,大头还跟我说,文大伯好像还有什么方法,能提高粮食的产量还是什么来着,是他跟瑶瑶姐跟小俊哥说的时候被大头听见的。 我跟大头好,大头才肯告诉我的。” 一大家子因为铁牛的这一番话再次陷入了沉默,最后还是铁牛的爷爷咳嗽了一声,说道:“要不,咱们跟着文家干,再不济也不会比现在差了。” 是啊,再不济也不会比现在差了,试试总比不试的好。 毛头家也是同样的情况,但不是因为毛头的劝说,而是毛头的奶奶和罗氏是老姐妹,反正再差的情况也不会比现在更差了,他们家人比铁牛家人口还多,地却更少,比起他们家更难一些。 这些日子,如果不是家里养了几只下蛋的鸡,而罗氏又每次都优先收她家的鸡蛋和萝卜白菜做腌菜,他们家日子也不会有好转。 两家这么支持自己的工作,文修易自然也要尽责尽职,他特意去两家的地里溜达了几圈,看过了情况之后特意交代了他们这肥该怎么沤,都要用些什么。 不同的土质,需要的肥可不一样,若是上的肥不对,反而会适得其反。 就这样,离过年就只有七天了,文家新房也有了起色,墙体虽然砌的并不高,但是也能看出房子的雏形,要不是烧砖的人家说要停工过年,这房子他们得盖到大年三十去。 最后一天,罗氏给干活的人和工头结了工钱,也是想让大伙儿能过个好年。 文瑶也干完了年前最后一家,收了二百文的红包,今年就不再接活儿了。 最后几天,就是他们家自己准备过年的时候了。 虽然分了家,但是因为文修易他们房子还在盖,今年就全都在老宅过年。 大黄这段时间累坏了,可把文老汉给心疼的,恨不得一天三趟的去后院牲口棚里看大黄。 用罗氏的话说就是,他现在恨不得天天把大黄给拴裤腰带上。 罗氏嫌弃文老汉那般宝贝大黄,就非要给大黄找点事情做。 这天吃过晚饭,罗氏忽然就宣布明天全家进城。 一众小辈欢呼雀跃,就连兄弟三个都挺高兴,忙碌了这么些天,总算能休息休息了。 文农小心翼翼的举手:“奶,那我明天还出摊不?”这段时间文农除了给文瑶本钱,也攒下了一些钱,虽然都被李氏给没收了,可那到底是钱不是?能进城,他就不信他娘不给他花。 第99章 举家进城 罗氏还没说话呢,李氏一巴掌就拍过来了:“不出摊你想干啥?” 文农缩缩脑袋,知道他娘开口他就没机会了,只能认命的低下头。 罗氏扫了他一眼,开口道:“不管啥时候,钱还是要赚的,你明天正常出摊,我们买完东西去码头找你。” 文瑶可是跟她说了,码头上好东西也不少,她得瞧瞧去,看能不能淘到点便宜的好东西。 文农也就是想偷个懒,也不是真的要去玩,既然奶奶都这么说了,他也知道自己偷懒无望,那就打起十二分精神,加油干吧。 罗氏又看向文俊:“你师父和邱掌柜忙完了吗?他们过年怎么过?” “嗯。”文俊点点头:“那位贵人早就回去了,原本师父也要回京城过年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又改了主意,邱掌柜自己一个人,应是跟师父一起过。” 罗氏看了看家里这帮人,想了一会,说道:“这样,你明天去问问你师父和邱掌柜,愿不愿意来咱家过年。” 文俊看她:“奶,可以吗?”说真的,文俊不是没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家里只有他们一家四口,他肯定是要把师父和邱掌柜接来过年的。 过年嘛,人多才热闹,就师父带着金修宜加邱掌柜三个人,过年能有什么意思。 罗氏斜了他一眼,道:“那是你师父,你半个爹,你说可不可以。” 文俊一喜,起身恭敬的对罗氏作了个揖:“多谢奶奶。” 罗氏心满意足的笑了,又看向除了文修易之外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道:“往年是你们大哥拖累了你们,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你们大哥为这个家做的,你们自己也看在眼里。” 说道这里,罗氏顿了顿,又继续道:“以前的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以后在这个家里,谁也不许翻出来说。 我和你们爹还有些棺材本,今年你们两家的年礼,多加一条肉和一块布。” “娘,真的?”李氏是最高兴的了,不但儿子挣钱,婆母也开始变得大方了,她感觉自己现在的小日子过的,可真是太滋润了。 蔡氏虽然不敢多说什么,但是那双亮晶晶的眼睛还是出卖了她的情绪。 婆母记挂着她们,两人心里当然高兴。 罗氏瞪了她一眼:“煮的。” 一句话惹得众人哈哈大笑,李氏连忙赔不是:“娘,我这不是惊讶嘛,这叫什么来着?瑶瑶教过他们的,叫什么色什么言表。” “娘,喜色溢于言表。”文英补充道。 李氏嘿嘿直笑:“对对对,就是这个,谢谢娘。” 蔡氏也跟着红着脸道谢:“谢谢娘。” 罗氏淡淡的嗯了一声,看向文修易一家四口,看了一眼又挪开了视线。 没个媳妇,连丈母娘家都不用去了。 罗氏接着安排:“之前金大夫送的那些料子,给你们做的衣服都还没穿,今年就不做新衣裳了。” 这个没有人有意见,因为每个人都有。 接下来就是各家亲戚年礼的安排,年夜饭菜的安排了,还有明天进城要买些什么东西,全都得列好清单准备好,省的到时候出了乱子。

相关推荐: 缠绵星洲(1v1虐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小怂包重生记(1v2)   她太投入(骨科gl)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以力服仙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心情小雨(1v1强制)   宣言(肉)   狂野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