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码头的铺子,急的不行,拿着银子就去找陈县令了。 人脉不管用,她就拿钱砸,果然也拿到了五间铺子,原本她还想多弄几间,但是巧燕说了,文家和邱先生他们都只弄了五间,她若是弄的太多,反而不好。 邱蓉蓉这才作罢。 这铺子还没到手呢,邱蓉蓉就找文瑶来了。 一段时间没到文家来,邱蓉蓉看着文家的变化,到处都是惊奇,墙角的向日葵已经长起来了,开了黄色的小花很是漂亮。 文瑶给她介绍,这叫向日葵,向着太阳而开的花。 这简单的介绍便让邱蓉蓉喜欢上了这个自己从来没见过的花。 文瑶又带她去后院看了辣椒和番茄,如今都开花了,一个个的长得很是精神。 邱蓉蓉很是好奇,这边看看那边看看的。 “这我好像在哪见过。”邱蓉蓉指着辣椒说道。 文瑶忽然想起之前关于辣椒被人们当成观赏花养的事,便问了一句:“是不是结的红色的果子。” 邱蓉蓉恍然大悟:“哎呀,对,我就说我在哪见过呢,就是这个,结的果子红红的,还不能吃,我之前在家里见过,因为不能吃,就留了几颗种着玩,毕竟结的红色的果子看着还怪喜庆的。” 说着还伸手去戳了戳辣椒上开的小白花,小小的还怪可爱。 文瑶嘴角抽了抽,料到了这个回答,便笑着道:“那是那些人不懂吃,这可是好东西,比茱萸更好的调味料,有了这个,能做的菜那可多了去了了。”最重要的,能做火锅啊! 啊,她好想吃火锅。 但是辣椒没长出来之前,火锅底料是不能拿出来用了。 邱蓉蓉又去看番茄,不过没看出什么来,但是听文瑶说这是一种能当水果吃也能当蔬菜的东西,也充满了好奇,恨不得这日子赶紧过去,让他们现在就能长成。 参观完了院子里的,文瑶又领着她去看了鱼塘和鸭棚,鱼塘里的鱼苗已经在鲁家人来了之后第一时间买了放进去了,现在都是鲁丰带着鲁家兄弟俩在照顾。 文修易这段时间醉心钻研养鱼的知识,狠狠地和鲁家几口分享了一波,将鲁家人弄的那叫一个郁闷。 老爷自己都这么擅长养鱼,怎么还说自己不会养鱼。 文修易当然不会跟他们说自己只会纸上谈兵,把养鱼的事情丢给鲁丰和两个儿子,就拍拍屁股不管了。 “小姐。”鲁丰正撑着船在鱼塘里干活,看见文瑶带着个夫人过来,便停下来行礼。 文瑶探头探脑:“鲁伯,鱼长大了吗?” 一句话俨然一个天真的小姑娘,将邱蓉蓉和鲁丰都逗笑了,鲁丰笑着回道:“小姐,这鱼苗才放下去几天,哪长得那么快。” 嗐,文瑶有些可惜,这空间也不给个灵泉什么的,也让她像那些金手指女主一样,养的东西刷刷刷的就长大了。 “你要想吃鱼,我让人从庄子上给你送几条。”邱蓉蓉见小姑娘似乎很失落,便说了一句。 文瑶哪里是为了这个啊,但有鱼吃她还是不会拒绝的:“那就谢谢姐姐了。” “小馋猫。”邱蓉蓉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子,看了一眼鸭棚那边,还挺远。 “姐姐,那边就不去了吧。”文瑶看了一眼邱蓉蓉这昂贵的衣裙,觉得那些鸭子不太配让她去看。 邱蓉蓉也知道鸭棚的杀伤力,毕竟文瑶在她面前可不止吐槽过一次了。 “那走吧,诶?那边那是?”邱蓉蓉看到了远处的水车。 文瑶解释:“那个啊,我爹弄的水车,之前挖池塘的时候,这边地势比河道高不少,要是挖水渠的话恐怕得挖很深,我爹怕村里有人掉下去,就弄了这么个水车,把河道的水引过来。” 邱蓉蓉远远地看着。 “好像挺好用?我看他们浇地也是从水车底下打水。” 文瑶点头:“嗯,现在村里附近的地都从我家这打水,近,方便。” “这图纸是文叔自己弄的?”邱蓉蓉看向文瑶。 文瑶挑眉:“姐姐想要?” 邱蓉蓉也不客气:“想。”她那个庄子,好像也离河道挺远,要是有这个岂不是就能把水引到庄子来了。 “行,一会回去就找我爹要去。” 两人重新回到文家,还让人把在地里干活的文修易给找回来了,一听邱蓉蓉要水车的图纸,文修易二话不说就去书房给她拿了,把图纸给她了还不忘说了一句:“码头那边有个张木匠,我家这水车就是他做的,你可以请他来帮忙,熟练工总比重新摸索强。” 对邱蓉蓉,文修易也是当做晚辈看的,说话也就没有那么客气。 “谢谢文叔,我知道了。” 文修易惦记他那地里的东西,又走了。 邱蓉蓉满是好奇:“文叔不是秀才吗?可是我看他好像更喜欢待在地里。” 种地摆摊,总之就没有一件事是跟文人墨客有关的。 文瑶能咋说,能说文教授上辈子跟土地和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只能胡扯:“可能我爹顿悟了吧。”还俏皮的双手合十了一下,惹得邱蓉蓉咯咯咯笑个不停。 笑够了邱蓉蓉才说道:“不过,我瞧着你们家地里这些粮食,比我那庄子上的长得好太多了,回头我让庄子里的人来跟文叔取取经。” 文瑶偷笑,那可真是取经到专家身上了,要知道,以前想请文教授他们的人可太多了。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才说到码头的铺子。 “你让文叔弄了五间铺子,打算做点啥?” 文瑶这还真的没想好,只有个大概的想法,她准备在码头开间杂货铺,那里人来人往,船来船往的,就算将来自己想从空间里拿出什么来用,也能有个由头可以扯。 另外就是等辣椒种出来,那可就是火锅的天下了。 谁能拒绝一顿火锅?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 “码头那样的地方,不是吃的就是用的,杂货铺肯定是要开一个的,南北杂货,那码头可不就是个现成的中转站?至于其他的,等我这些东西都种出来了,有大用,姐姐就等着赚个满盆钵吧。” 文瑶卖了个关子,实在是这个时候要跟邱蓉蓉说火锅,那她肯定会一直惦记。 哎,辣椒啊辣椒,你到底什么时候长大啊,她明明已经买了最好的早熟品种的种子了,怎么感觉还是长得这么慢呢。 第167章 还有办法补救吗? 这段时间码头整改,文农也不能去摆摊了,就在家里跟着干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里的麦子也都大概能看出来长相了,然后就有人发现了问题,文家的麦子,比其他人家的麦子,要粗壮的多,长势也比其他人家的要好。 不止是文家,当初跟着文家一起换法子种地的那几家,地里的麦子都长得比其他家的好。 这一发现让人们终于回过神来,文家之前,好像真的不是在乱来。 文老汉现在每天出门都会被人给堵在地里,询问自家的地还有没有补救的余地。 文老汉哪知道有没有,当初他听了儿子的话也是冒着赌一赌的念头,谁知道大儿子的办法真的可行。 结果现在都跑来问他,他哪懂嘛。 甚至有些人还天天跑到文家的地里去研究文家的麦子,看文修竹他们平时都是怎么伺候地的,除了地里的草除的比他们的干净,其他的也没什么区别啊。 有人就学着也给自家的地里除草,除的一根都没有,也没见有什么效果。 实际上,文家的地里没草,纯粹是整天守着那几块地的几个人闲的。 这天,文老汉实在是被围的恼了,主要是怕这些人把他地里的庄稼都给嚯嚯了,虽然啥也没干就蹲在旁边瞧,可这样也瞧的人瘆得慌。 “行了行了,我回家问问老大,问问他有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但是我不保证能行啊,你们别嚯嚯我家这些庄稼了,该干嘛干嘛去,别在我家地里待着了。”若是从前,文老汉肯定很喜欢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但是现在,他的地他的粮,都比这重要。 结果文老汉把这事跟文修易一说,文修易的眉头就拧了起来。 “这粮食的产量除了跟地质有关系,跟苗的间距也是有关系的,爹,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坚持让你们把一些密集的苗拔掉一些,另外那些长的不好的歪瓜裂枣也直接去掉的原因,这样剩下的苗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长的更好。 现在麦子都快结穗了,再挽救怕是难了。” 文老汉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自然是希望大家的粮食都能增产的,当即问道:“那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文修易犹豫了一会,看了那边和罗氏学做鞋子的文瑶一眼又收回视线,道:“其实,也不算一点办法没有吧。” “怎么做,你说,我再跟他们说去,反正方法告诉他们了,干不干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省的他们天天上咱家地里来蹲着。”文老汉道。 文修易:“跟我们家一样,把那些歪瓜裂枣的苗去掉,然后追肥。” 文老汉张了张嘴,半天才说道:“可,咱家之前光沤肥就沤了一个月,这要是再等一个月,麦子都抽穗了,那时候再上肥,还有用吗?” 文修易想,那时候肯定是没用了啊,要追就得趁现在,至少还能补救一点点。 “这个,用咱们家那个肥肯定是不行的,得另外想办法,爹,让我想想吧,我想到好的办法跟你说。” 听文修易这么说,文老汉也不催他了,又问了一下地里的土豆和红薯什么时候能收,这才准备回去。 等把老宅众人送走了,文修易给儿子闺女使了个眼色,就钻进了自己的书房。 文瑶和文俊分别把两个姐妹和三希望忽悠回自己的屋,就跟着进了书房。 “我们文教授这是咋滴了,这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苍蝇了。”文瑶一进门就打趣。 文俊看了看文修易,给他倒了杯茶:“爹,咋了?遇到麻烦了?” 文修易喝了一口茶,这才叹了口气,把村子里现在的情况说了。 文瑶一脸无语:“当初爹可是掏心掏肺的教,都不愿意听,现在看咱家的粮食长得好了,又开始急了。” 文修易也道:“哎,当时我那样,谁敢听啊,也就你爷他们敢跟在咱们后面赌一赌,我叫你们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下的。” 文瑶一摊手:“爹,我和我哥又不会种地,我们能商量啥。” 文修易也不语,就这么看着文瑶。 过了半天,文瑶反应过来,指了指自己:“爹,你不会是想……” 文修易点点头。 文瑶:“……” “行吧,那来路您咋解释,而且,这么多地呢,得要多少化肥啊。”她就知道,文教授就是见不得这些人间疾苦。 文修易看了看两人,道:“我就是喊你们来商量这事儿,你们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又能拿出来,又不会让人起疑的。” 他看向文瑶,又道:“你好好想想,原书剧情里,女主都是咋把东西拿出来用的。” 文瑶仔细回忆了一下,说实话,这段时间的安逸生活都快差点让她把原剧情给忘光了。 过了一会才道:“一般都是找个借口出门,然后回来就把东西带回来了,说是在外面寻的。”说完还不忘吐槽:“也不知道书里那些人是没长脑子还是怎么滴,居然没有一个人怀疑的。” 文修易来回走了走,才说道:“那会不会我们拿出来也不会引起人怀疑,毕竟咱们现在走的是书里的剧情。” 兄妹俩对视一眼:“也不是没有可能哈。” 文修易看看兄妹俩,停了下来:“那,试试?” 文瑶还能说啥,老爹都发话了,不行也得行。 “那行,咱们找个时间出去转转,再给东西拉回来就行了,可是,爹,要多少啊?”文瑶说道。 文修易考虑了一下,道:“最好是用复合肥,一亩地大概要用五十斤的样子,村子里这么些地,怎么也得一两吨吧。” “……” 一两吨,就算两吨吧,两千斤,五十斤一袋,就是四十袋,好像也不多。 “那我们上哪拉回来?怎么说?” 父女三人又就这这个问题深入的探讨了一番,最后决定上府城转一圈,一方面可以出去看看,二来,就趁着这个机会把复合肥换个包装给拉回来。 “也不能白送给他们,到时候让你爷出面,愿意的就拿钱来买,不愿意的就算了,咱们自己家留着用。”文修易道。 文瑶笑了:“爹,我不是搞慈善的,那我买回来的我肯定得赚回来啊,不然都亏。” 第168章 反正来都来了,都带回去好了 就这样,第二天文修易就跟文家众人说他和文瑶要出趟远门。 “干嘛去?这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要出远门。”最担心的就是罗氏,文修易就算了,文瑶这丫头从来没出过远门,她难免会担心。 文修易就把要出去找肥料的事说了。 罗氏一听,差点就脱下鞋子给文老汉几个鞋底子。 “成天的操心这些事,你是他们爹还是他们娘啊要你管?你怎么就闲不住怎么就管不住你这张嘴?啊?”罗氏劈头盖脸就给文老汉一顿训。 文老汉也任由老妻骂,等她说完了才看向文修易问道:“能找着吗?” 文修易点点头:“我之前在书上看过,我和瑶瑶出去试试吧,最快四五天就回来了,这些日子,你把我之前教你们怎么分辨苗的好坏和强弱的方法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斟酌吧,真想挽救,那就按照我说的做,如果不愿意的,就算了。” 这种事本来就主打一个你情我愿。 罗氏补了一句:“丑话跟他们说在前头,我们家就是这么干的,反正方法教给他们了,能不能行全看个人造化,别到时候要是产量达不到预期再回来赖咱们。” 文老汉就知道老妻嘴硬心软,连忙应是:“是是是,那肯定的,我肯定都说清楚。” 罗氏瞪了他一眼,就知道给儿子找麻烦。 “算了,到时候我跟你一道去。” 文老汉嘿嘿直笑,有老妻在,他就只用唱个白脸就行了,反正黑脸老婆子会唱。 商量好了,文老汉才看向文修易:“那你们啥时候去?非得带瑶瑶去吗?你自己去不行吗?” 文老汉当然知道老妻担心的是什么,他也不太放心文瑶跟着文修易出去乱跑,一个姑娘家,瞎跑什么,虽然这丫头的胆子比天还大。 “那让小俊跟我去。” 文老汉:“那还是瑶瑶跟你去吧,别耽误了小俊的正事。” 文瑶:????? 爷爷,祖孙情还能挽救一下吗? 文老汉又挨了罗氏一巴掌,罗氏看着文修易道:“文农这段时间不是在家吗?让他跟你去。”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文农?文农会变东西出来吗? “娘,这是瑶瑶自己要去的,她也想出去转转,看看还能给咱家弄点什么赚钱的生意,瑶瑶,你说是不是。”文修易赶紧给文瑶使眼色。 文瑶挽着老太太的手,哝哝道:“奶,你就让我跟我爹去呗,我保证听我爹的话,不乱跑。” “真要去啊?”罗氏蹙眉。 文瑶点头如捣蒜:“嗯嗯。” 过了一会,罗氏才叹了口气,瞪了文修易一眼:“那你可把孩子给照顾好了,都是当爹的人了,别做事没点分寸。” “是是是,都听您的,娘。” 最后罗氏还是想让文农跟着去,让文修易好有个使唤的人,但是文修易哪敢带啊,带了到时候不就拆穿了嘛。 在文修易的坚持下,文农还是留在家里帮着干活,他带着文瑶去牙行租个马车去府城看看。 至于文家其他人,从来就没有决策权的人不配说话,只管听就行了。 到了第二天,文瑶和文修易稍加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在文老汉和罗氏的千叮万嘱下跟着牛车进了城,又去邓牙人那里租了马车,朝着府城出发了。 作为云雾镇的上级城市,府城离云雾镇的距离其实并不远,坐马车的话也就一天就能到了。 但是因为云雾镇靠江,大多数人出行都会选择水路,毕竟方便,陆路也有,少。 邓牙人还担心父女俩赶不好马车,还给他们配了个车夫,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的,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到了府城。 府城不愧是府城,比起云雾镇繁华的不是一点半点,父女俩在府城住了一夜,又花了一天的时间逛了府城,给家里人都买了东西,才开始琢磨怎么找地方把复合肥拿出来,再让人分装了拉回去。 哎,这时间紧也是个麻烦。 好在带着他们来的车夫也算是邓牙人手下的老人了,知道两人想找个临时的地方存放点东西之后就带着他们去找了府城这边和邓牙人交好的牙行,一个月一两银子的租金租了个位置偏僻的小院,因为是用来存放东西,所以也没多大的要求,能有几间房子遮风挡雨就行了。 而且这房子租下来,将来如果有什么别得东西需要的,也可以从这边中转一下,最重要的,那房子位置偏僻啊,旁边也没什么人家户,偷偷干点啥真的太合适不过了。 将邓牙人的车夫留在客栈,父女俩借口出门就直接租了个马车去了那个租的小院。 一开门都被惊呆了,四间房子,门窗虽然都是好的,但是那院子里全是杂草,一看就是长期没人住的。 “这个地方好,谁也想不到这里头会有啥。”文修易很是满意。 文瑶拿着钥匙打开几间房间的门,里面到处都是灰尘和蜘蛛网,桌椅板凳也倒得到处都是,一看就让人头大。 “爹,别研究了,先收拾个角落出来我放东西。”文瑶空间里买了一堆,虽然空间够大不占地方,但是她每次进去都要路过一大堆的复合肥,那味道,别提了。 等到两人收拾出来一个角落,文瑶毫不犹豫的就把五十袋复合肥一口气全放了出来,半边角落一下就堆满了。 借着空间的便利,文瑶还把袋子都换成了麻袋。 文修易太久没见到这些东西了,就像见到了老伙计一样,就连味道都不觉得难闻了。 “放两天,然后找人来搬走拉回去。”文修易拍了拍手心满意足的说道。 解决了一大心事,文修易顿时觉得轻松不已,反正拉回去别人要是问东西哪来的,就说他出去找来的,至于哪找来的?抱歉,无可奉告,再问就不给用了。 他就不信拿捏不住他们。 两人回到客栈,文瑶噼里啪啦又从空间里拿了几样东西出来,文修易一看这盒子的造型就觉得眼熟。 “听诊器,血压计?你把这些拿出来干啥?”文修易呆住了,那化肥简单,反正没人能研究出来是个什么成分,他们嘴硬点就行了。 这些东西,这一看就不是现在该有的东西啊。 文瑶一脸无所谓:“反正都出来了,我哥可想念他这些老伙计了,一起给他带回去。” 反正摆烂了,爱谁谁吧。 文修易一想,也是。 “那你恐怕还得再弄一套。”文修易摸着下巴说道。 文瑶抬起头:“为啥?” 文修易嘿嘿一笑:“你忘了?你哥现在可是有个医痴师父,让他知道你哥有这些好东西,不得天天缠着你哥。” 文瑶:“……” 她怎么把金大夫给忘了。 第169章 回来了 到了返程那天,文修易让车夫去府城的车行雇了几辆马车,然后把人带到了那个偏僻的小院,把所有的复合肥全部搬上马车启程回家。 送他们来的车夫怎么都想不明白,明明是一起来的,那院子也是才租下来的,什么时候有人把东西给送进去的? 不过,他很清楚自己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只管安心的架着马车把文瑶和文修易送回古桐村,他就算完成任务回去掌柜那里报道了。 古桐村这边,文老汉和罗氏在村长的组织下把村里人都聚集到了一起,将文修易教给他们的增产方法教了下去。 除了文家众人和跟着文家干的几家,其他人都持有怀疑的态度,毕竟,现在苗都长这么大了,再给拔了岂不是可惜了,虽然那些歪瓜裂枣长得不好,但是好歹也能结一点。 可要是拔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而且都说文家老大去找肥去了,可是能不能找回来还不知道呢。 “反正该说的都跟你们说了,干不干全凭你们自己,我家老大已经帮大家找合适的肥料去了,等他回来要是赶不上上肥的,可别怪我们没说过。”罗氏见众人这个态度,撂下这句话就喊上文老汉走了。 人们半信半疑,但还是有几家胆子大的连夜就按照文老汉他们说的,去地里将那些小苗,歪瓜裂枣的苗给拔了。 也有人一直持观望态度,反正觉得到时候再拔也来得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的过去,文修易和文瑶都没有回来,别说村里人了,就是罗氏和文老汉都有些开始心里没底了,开始慌了。 直到两人离家的第五天,有人远远地看见有马车往村子里来,翘首以盼,终于看清马车上面站着跟他们挥手的人是谁。 “回来了,回来了!文秀才回来了!”看到的人立马就在村里欢呼起来,将所有人都给吸引了出来。 大家四处奔走相告,跑去地里把干活的人都全部喊了回来。 文老汉和罗氏在众村民的簇拥下,走在了人群最前面,就连村长都落后了两人几步。 文修易的马车也在村口停了下来。 “爹,娘,我们回来了。”文修易跳下马车上前给爹娘行礼,文瑶紧随其后也蹦了下来,看的罗氏一慌:“你慢点。” 文瑶嘿嘿一笑,站到了老太太的旁边,看了一圈,怕是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 “东西找到了吗?”文老汉关心的问,这才是他最关心的,虽说丑话说在前面,能不能找回来都看命,但是文老汉还是希望文修易能解决村里的问题的,能吃饱饭,谁还想饿着。 文修易点点头,指着后面的几辆马车:“找着了,爹,都在这呢。” 文老汉差点喜极而泣,只看见几辆马车上都堆着一袋袋的肥料,那心里一下就踏实了。 村民们一听找回来了,呼啦一下就想上去看。 罗氏一看这势头,那可不行,万一有人趁机捣乱偷偷拿走了咋办? “都给我站那,谁也不许动。”罗氏吼了一声,文修竹和文修庆加鲁家兄弟俩立马就站到了马车前面将东西给护到了身后。 人们停了下来,只听罗氏冷哼了一声,道:“老大,让人把东西先送回家去。” 文修易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啊,好,老二老三,你们带他们去。” 文修竹和文修庆这才招呼几个车夫跟着他们走,有罗氏在,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上手去扒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马车离开。 “文大娘,这让我们看看也不行吗?”有人开口,引起了旁边人的附和。 罗氏在文瑶的搀扶下,腰杆挺的笔直,淡淡道:“看看当然能看,只不过这样也能看着,这肥是我家老大找回来的,后面要怎么分,怎么卖,我们还得商量出个章程,你们等着就行了。” 有人惊呼:“还要钱啊?” 这话把罗氏都逗笑了。 “不要钱,你家地里的粮食能分我家吗?笑话,这肥是我儿子花钱买回来的,白送你们?还真会想啊。” 众人一噎。 有人小声咕哝:“早知道要钱就不跟着搞了。” 罗氏冷笑:“一开始我们就说了,全凭自愿,行了,老大,瑶瑶,回家。” 走到村长旁边还看了他一眼,昂着头淡淡道:“村长也来吧。” 村长:“……”为了肥,只能老老实实的跟了上去,还不忘安抚旁边焦急的村民们,他一定会想办法的。 人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说文家发财了看不起村里人了,也有说这本来就是人家买来的,收点钱也正常,总不能让人赔本,也有人觉得文家既然要做好事,那就做好事呗,收钱算什么。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也丝毫不影响文家众人该干嘛就干嘛。 罗氏等人回来时,文修竹已经带着人将袋子都下到了文修易家倒座那间空着的屋子里。 文修易给车夫们结了工钱,车夫们走了。 一家人站在倒座的库房里,看着这一袋袋的东西,充满了好奇。 文修易打开一袋,将里面的复合肥舀了些出来。 “什么味儿啊。”众人下意识的捂住了口鼻,觉得这味道实在是太刺人了。 等适应过来,文老汉上前伸手抓了一把,看向文修易:“老大,这个是肥?” 这土疙瘩,能行吗? 文修易点点头:“爹,一亩地的用量在五十斤,均匀的撒在地里就行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够不够。” 文老汉看向库房里堆着的一大堆,粗略估计也有个两三千斤了,应该是够的了。 “这你们从哪弄来的?”文老汉问道,实在是以前他是真的没见过这样的肥料啊,就这么点点,一亩地五十斤就够了? 文修易打哈哈:“就是出去找来的,老早我也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了,说是这个能行。” 文老汉看了他一眼,就没再问了。 “老大,这多少钱一斤?”罗氏问道。 文修易和文瑶都松了口气,幸好文家人没再追问下去,不然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看来原书里的剧情有时候还是有点用的。 第170章 人心百态 文瑶从空间里买来的,五个成就点一斤,换算下来也就是五文钱一斤。 一听才五文钱一斤,文老汉和罗氏倒没有觉得多贵。 “那就按照十文钱一斤卖给他们,要就要,不要就拉倒,老大费的这些事,还雇了马车,这不都是钱吗?”罗氏说道。 文修易是没意见的,他只负责把东西弄回来,具体怎么分怎么弄,就交给两位老的了。 “你们在这等会,我去跟村长说。”罗氏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转身出去了。 村长虽然跟来了,但是没跟着进去,只是在院子里坐着,见罗氏和文老汉出来,连忙就迎了上去。 “叔,婶儿,这……”村长搓了搓手讨好的笑了笑,他知道,村子里的命脉,现在就握在这两位手里呢。 罗氏也没跟他拐弯抹角,直接把价钱给说了。 “一亩地五十斤够够的,要是省着点用一亩半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那产量我们可就不保证了,你把这事儿跟大伙说吧,愿意的,明天就来我家拉肥,不愿意的,我们也不勉强。” 村长愣了一下,这从来也没有花钱买过肥的事,毕竟大家都是弄点米田共凑合用用,现在肥料还得买,村长就有些犹豫了。 罗氏直接就气笑了:“感情我们家还得免费送给你们是吗?爱用不用,我们自己还不够用呢。” 见罗氏要开始赶人,村长才急忙道:“婶儿,我不是这个意思,你看这样行不行,十文钱一斤真的挺贵了,这……我是怕大伙一时半会的接受不了。” 罗氏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八文,最低价,我可不是趁机敲诈你们,这买肥的钱都是我家老大贴进去的,收你们八文钱我家老大还得贴人力和马车钱进去,够意思了。” 村长连连点头:“是是是。”好歹是降下来两文钱了。 “那我这就去跟大伙儿说去,那叔,婶儿,我就先走了啊。” 送走了村长,罗氏才嘟囔着回来:“成天就想着占便宜,我们家欠他们的啊。” 文老汉跟在她身边,犹犹豫豫支支吾吾。 罗氏看了他一眼就知道这人要说什么。 “那几家加起来能有几亩地,你要送就送,别搁我这苦着个
相关推荐:
狂野总统
姑母撩人
阴影帝国
《腹黑哥哥。霸道爱》
大唐绿帽王
军师威武
我以力服仙
御用兵王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