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 第382章

第382章

拒过的,尤其与有荣焉。 “看,我是被楚笙先生亲自拒过亲的!” “拒亲的是楚笙先生,那我就没什么好遗憾了。” “我确实配不上她。” “她是天上的月,我是地上的狗,只能仰头望啊。” 时家族长捶胸顿足:这个老二,怎的把如此光宗耀祖的媳妇弄丢了? 时家族谱:本来我能更亮一点,唉…… 黄醒月走出了一种六亲不认的步伐,就好像他提亲被允了一样。 定国公府次子郑涵煦,也就是郑巧儿的二哥,跑到少主府门前转了一圈又一圈,终究没有勇气敲门进去看一眼。 且在门口转悠的,又何止他一个? 大家都转悠,谁也不敢敲门。 终究那个女子活成了众人心头的白月光。 明德帝也刚熬夜从军营回宫,没歇两个时辰,一觉醒来,就听说……他家君儿的隐藏身份曝光了。 全赖时成逸两兄弟! 时成轩干点浑事,他能理解。怎的时成逸也这般浑? 齐公公绘声绘色,讲得口沫横飞,就好似他也在场亲眼所见。 他笑弯了眉,尖细着嗓音尤其喜感,“嘻嘻,听说时家两兄弟当时脸都绿了!” 小树子正侍候明德帝梳洗,没忍住插了句言,“脸绿了打什么紧,脑袋又没绿。依奴才看,雪舟夫人应该好好收拾收拾她那小心眼的夫君了。” 小树子可是顶顶迷雪舟夫人的画,那画能讲故事,他看得懂。 可爱看了!很上瘾。 明德帝听了只是笑。 光有胎记顶什么用?还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那点少时情意的光环估计也弄没了。明德帝心情暗戳戳好,对此事不予置评。 另一头,于素君回家就睡下了。 时成逸在门外徘徊了好一阵,也没敢去敲门,最终还是回了书房。 那抖机灵的小厮跪在书房门口,哭丧着脸求罚。 时成逸没罚他,是他自己要跪。 时成逸并未责怪小厮。 他知是自己的问题。 他独自坐在书房里反省,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爱重妻子,才会忽然失控。 抑或是他一直觉得妻子应该爱他,应该顺他敬他,是以有恃无恐。 当这份倚仗变得薄弱时,时成逸就愤怒了。 尤其发现妻子已不止是在后宅转悠,而是行过山河万里,看过最美世间风景,后宅已经关不住了……这个发现令他更加慌乱。 再加之早前犯错,心里本就生了乱子,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绝境。 妻子才华横溢,并因此为国效力大放光彩时,他还在默默无闻做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时成逸内心很慌。越慌,越怕失去。 而另一头唐楚君也去歇着了,懒得理跟屁虫时成轩。 此刻时成轩正在女儿的院子里诉苦加埋怨,“都怪黄大人!是他误导了我!” 没得到女儿的应和,他又气鼓鼓道,“还怪你哥哥,上次我跟他说‘楚笙先生跟你母亲有染’,他就不会张嘴跟我解释一句,说唐楚君自己就是楚笙先生?” “嗯,出了事,都怪我哥,怪黄大人。”时安夏没好气,“反正怪天怪地怪冬天太冷怪夏天太热,就是不会怪自己。” 时成轩冷,抢过女儿手中的汤婆子抱着打哆嗦,“不是呀!我也怪自己不该掺和时老大捉奸,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你们兄妹事事瞒着我!我要是早知道……” “你要是早知道,只怕‘楚笙先生是你前妻’这个话题早就安排上了。”时安夏瞪他,“坐好,别抖腿!” 第828章 时成轩坐正坐好,不抖腿了,却委屈,“夏儿,我是你父亲,你不能用这种口吻训我。” 跟训儿子似的,到底我还是不是你爹? 你还知道你是我父亲?时安夏看着蠢爹气笑了,“多余的,你耳朵没听起茧,我都说烦了。你呢,日后少在母亲面前转悠,她看见你心情就不好。” 时成轩耷拉着脑袋,“我是担心她吃亏嘛。” 他要不担心前妻吃亏,能闹出那么大笑话吗?能掺和时老大捉奸吗? 他如果不掺和,这会子他能亲自上门去看时老大的笑话呢。 时成轩偷瞄时安夏,“其实你大伯父那人,也没那么好。” “管好你自己,少说旁人闲话。他再不好,也比你好。”时安夏沉了眉眼,“至少你把我弄丢了,是大伯父把我找回来的。他这份恩情,我记一辈子。” “怎么是我把你弄丢了呢?”时成轩一哽脖子。 “温慧仪不是你的妾?”时安夏闭了闭眼,手上事情还多,哪有功夫坐在这陪她蠢爹唠家常,“你赶紧走,晚了母亲要打人。” 时成轩一想起前妻现在那彪悍模样,打了个冷战,“走走走,我这就走,汤婆子我带走了啊。” 时安夏不再回话,也不送他出门。 时成轩一步三回头,坐着马车出了少主府。马车经过侯府门口而不入,直接去了顾娘子那里。 当晚又喝醉,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顾娘子陪他喝酒,好生羡慕,“你说你哭什么?放眼京城,不,不对,放眼北翼,还有比你更幸运的人吗?前妻,儿子,女儿,每一个人放在别家,都够光宗耀祖好几辈子。你一个人,集齐了全部。” 她真就没见过比他运气更好的人了。傻人有傻福,说的就是他。 时成轩哭,“可她不要我了!你也会说那是‘前妻’,前!懂吗?呜呜呜……她真的不要我了!” “她不要你是应该的。”顾娘子淡淡道,“你配不上她。她在你跟前过得不好,明明是颗明珠,到了你手里就蒙了尘。你束缚了她啊。她是因为离开你以后,才光彩照人。你应该庆幸,她没有因你而埋没。” 时成轩一哽,“你到底是哪头的?” 顾娘子一笑,“我不是哪头的。但我这一年多,总看楚笙先生的诗文,早已倾心。” 从一个人的诗文,倾心这个人的人品。这是顾娘子对楚笙先生的迷恋。 对,是迷恋。她能背诵楚笙先生的每一遍诗文,包括写唐星河的小撰。 她喜欢楚笙先生笔墨下的世界,如万千繁花绽放。她也喜欢楚笙先生笔下的人物,鲜活而胸怀大义。 顾娘子集齐了楚笙先生所有发表过的诗文,那是属于她心灵的慰藉。 顾娘子可以没有男人,但不可以没有楚笙先生。这一两年,她就靠着楚笙先生的文续命呢。 她一直觉得自己早已是行尸走肉,在金银的世界里染了满身铜臭。 她重新活过来了,是因为那些诗文净化了她的心和人生。她感觉自己无比富足。 顾娘子早前不知道唐楚君是楚笙先生,现在知道了,心头已经热了一整天。 就是忽然发现高不可攀的神明,原来就是身边的人。激动之情,不可名状。 她感谢命运让她认识时成轩。没有时成轩,她哪里能认识楚笙先生? 顾娘子高兴地仰头一饮而尽,泪盈满眶。 时成轩看着顾娘子开心,又哭了。这一次,他哭的是前妻跟他抢女人。 对于顾娘子,早前他是起了心思的。这种心思,无非是露水姻缘。 顾娘子美得精明,跟唐楚君不同。他也喜欢的。 但顾娘子跟普通女子的确不可同日而语,放任他,放纵他,对他的小心思视而不见。 却是一直真诚待他。在他最失意时,也一直是她陪在身边。不为别的,只因他在她最难的时候伸出过援手。 他和她,从未逾越过。 不是他不想,是她有分寸。 当初时成轩一直想把顾娘子拐上床,她却一直如一面镜子映出他的丑态。 顾娘子早年辛苦,在外做生意,练就深不可测的酒量,更练就圆滑应付各种男人的手段。 她从不委身于任何男人。这才是顾家强大的地方,因为她就是自己的后盾。 时成轩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才慢慢歇了龌龊心思,在她面前一点一点变成一张干净的白纸。 他可以在顾娘子面前,肆无忌惮谈起前妻。 如今,是顾娘子在他面前肆无忌惮谈起他前妻。 听起来是同一个话题,又好像不是同一个话题。 时成轩醉得不省人事,被小厮扶入卧房。 顾娘子摇摇头。这男人酒量不行啊! 她比他多喝许多杯,都丝毫不见醉。 她回了自己的屋子,翻开楚笙先生写过的诗文,轻轻读出声来。 听见老嬷嬷进来,顾娘子合上诗文。 老嬷嬷说,“夫人,今日大小姐出门,按照您安排的引导,她碰上了建安侯爷。大小姐躲了,未曾上前问安,绕道而行,没生出任何事端。” 顾娘子点点头,“珠儿是个聪明人,想通了就好。让她收拾一下,明日随商船去往长安郡。” 老嬷嬷应声是。 顾娘子又道,“我记得库里还有几匹最好的雪绒缎,全给我找出来。我要送人。” 想了想又道,“寒霜锦也要。” 寒霜锦最适合做官服,楚笙先生迟早会被朝廷封为女官,她应该早早预备起来。 既然常服礼服都备了,那配套里衣也做起来吧,“对了,冰蚕绸也要。” 冰蚕绸不冰,轻薄保暖,采用特殊蚕丝织成。整个北翼都没几匹。 所有好东西,都给楚笙先生备上。顾娘子内心一片火热。 唐楚君收到顾娘子的厚礼时,正跟姚笙及女儿时安夏在暖阁里叙话。 “顾娘子这是什么意思?送这么好的东西。”唐楚君看着桌上一摞价值不菲的稀有布匹。 姚笙猜测,“莫不是替时二爷道歉来的?” 时安夏摇头,“顾娘子不是那种没有边界感的女子。” 虽然她不知道顾娘子的用意,却仍是觉得顾娘子断然不可能因为时成轩送上厚礼示好。 几人没琢磨出味儿。时云起来了,带来一个消息,“顾娘子捐了十万两白银入北宣部,专门印制《北翼天子镇国门》……” 第829章 印制一本《北翼天子镇国门》这样的画册,先是需要唐楚君和于素君定出画稿样式,再由大量的雕刻师在木板上进行细致的分版雕刻,然后上墨印刷,最后晾干装订完成。 这听着容易,其实非常耗时耗物耗人力。 尤其这本册子是作为先锋武器使用,数量和速度都要求极致,更是增加了难度和预算。 如今朝廷到处都是用银子的地方,粮草兵器战马无一不耗资巨大。这也是历代北翼皇帝不愿打仗的原因,明知失地百姓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也只能装作看不见。 是以留给北宣部的资源和银子就少之又少,时云起为了筹款印册,已经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筹过一轮款了。 但终究填不满这大窟窿,时云起很急。 顾娘子这笔捐款无疑是及时雨,雪中送炭,解了北宣部的燃眉之急。 岑鸢回来后得知消息,随口出了个主意,说不如在册子上给顾家商号冠个名,当作回报。 饶是时云起聪明,一时也没听懂什么叫“冠个名”。 时安夏同样没听懂。但岑鸢常出些奇怪又实用的主意,她就觉得肯定行。 比如芸城那次的年货节,就是岑鸢的主意。事实证明,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她积极地问,“夫君,你细说看看。” 岑鸢继续说:“比如在册子的扉页,添上‘此书由顾氏云裳香坊鼎力题名付梓’的字样。如此一来,凡是看到册子的人都知道,这书是由顾氏云裳香坊出资印制。既能为商号扬名,也能促使大家优先购买云裳香坊之物。” 时云起和时安夏眼睛同时一亮。 唐楚君却是一抚掌,“怪不得,咳,那人总馋鸢儿这脑子。” 顾家主营丝绸和香料,云裳香坊就是他们家的招牌。相较而言,茶叶乃顺带,不如明家茶叶有名。 如果打上“云裳香坊”几个字,那顾家商号的名声就能随着册子传遍四方,甚至流向列国。 册子是由北宣部出的,这就相当于给商号加了一层官印。往后谁还想刁难,那就得看他是不是想造反。 时云起自从坐上了北宣部尚书的位置,就学精了,懂精打细算,举一反三,“那不如咱们时魏两家的皇商也出十万两吧。” 如此一来,“明玉安瓷”几个字也能打在扉页上。 两家皇商都上册了,明家不上册不好吧? 时云起立刻遣人把明家人请过来,说了一下想法。 明家当即表示,十万两银子明日就能入北宣部的账册。 皇商四家入了三家,抱团不好吧?把人家汇州盛家撇一边,显然不合适。 做事还是要一碗水端平,方显为官者正道。时云起次日一回北宣部,就派人去请盛家驻京城的负责人商议。 其实不用多说什么,盛家都会出银子。毕竟皇商头衔落他们头上实属意外。 但时云起还是耐心地跟盛家人说了北宣部的难处,又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这个所谓“冠名费”到底是怎么来的。 他若跟普通百姓说几个字要花十万两银子,人家肯定说他坑钱。 但他跟皇商谈这件事,直喜得盛家人连夜奉上十万两,生怕掉了队。 “冠名”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皇商之所以区别于寻常商贾,盖因与朝廷相连。 如今朝廷欲收复失地,皇商自当鼎力相助。此番作为之后,过三年再选皇商,盛家商号大抵仍可上榜。 那能是十万两银子的事儿? 且以前的皇商要拿到皇商资格,需要花费数十万两打点相关权贵。他们汇州盛家,就因不贿赂官员而从未上过榜。 二是商人更知宣传之要义。尤其在这么重要的册子上,印盛家商号之名,既可光耀门楣,亦可掀起商贾之风潮。 一举几得之事,盛家不能错过。退一万步说,就算没有这些考量,人家皇商里有三家都捐了,就落你一家不捐。 你盛家还要不要脸面? 盛家非常感谢北宣部尚书亲自知会一声,不然掉了队,盛家老爷会认为他们办事不力。 北宣部尚书时云起自己也是很震惊。 这就行了? 四十万两银子到手? 这么容易? 还得是他妹夫那脑子好使啊!怪不得洛家生意遍地开花,那才是真正隐藏的有钱人。 时云起觉得,自己还是好好做学问吧。像这样的好点子,就是再给他十个脑子也想不出来。 明德帝听闻此事后,宣时云起觐见,叮嘱他断

相关推荐: 恶女嫁三夫   逆战苍穹   进击的后浪   皇嫂   病娇黑匣子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女儿红   呐,老师(肉)   蛇行天下(H)   爸爸,我要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