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 第198章

第198章

我睡得沉,你扰不了我。忙完还是回家来住,这里睡不好,明天不是要忙一整天么?” 岑鸢默了一瞬,随着一个“好”字落下,眸底也悄悄染了甜蜜的喜悦。 时安夏见岑鸢把一碗汤喝完,又再添了一碗递过去。 碗小,两碗鸡汤刚好。 两人坐在一处,不说话,也不觉得尴尬。 岑鸢喝汤喝得极慢,那头唐星河等人都喝完了,他还没喝完。 终于,他仰头喝了个精光,将玉碗收进食盒,“我送你回去。” “这才几步路,你忙你的。”时安夏叫人来提食盒回去。 岑鸢不由分说还是牵起她的手,从书院后门出去,往如意街走。 两人说说话,也就到了。 时安夏亭亭立在门口的灯笼下,嘱他,“你忙完就早些回家。” 岑鸢看两人影子重叠,一个“好”字里生出依依不舍。便是在想,上一世是如何忍得住经年累月在边关不回京见她? 原来成亲和不成亲,就是这样的区别。 他回到书院时,月上柳梢。 唐星河分明正在认真练习,一见他回来,却立时扬了嗓音,“表妹夫,鸡汤香不香?” 所有人笑着答,“香……” 这夜的风都是香的。 第406章 这头,唐楚君沐浴更衣后,开始写小故事。 思路一打开,需要造势的人就多了。除了唐星河,她儿媳妇的兄长魏屿直也在参考。 还有马楚阳经常一口一个婶婶,嘴甜得很。再就是霍斯梧,她早前还说要收来当儿子的呢。 哪一个不需要造势?都写,都得写。 这几个都写了,那云起书院别的人呢?不都是自己人? 唐楚君写着写着,写成了云起书院群像故事。 她的第一个读者就是姚笙。 夜了,姚笙眼睛不好,看不清。唐楚君就念给她听。 姚笙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提些意见。 唐楚君也是个听得进去话的,按照姚笙的意思一改,果然有趣多了。 姐儿俩兴奋得很,睡不着觉。天蒙蒙亮,就让南雁把稿子送去了时安夏屋里。 南雁带着夜宝儿,一人一狗熟门熟路进了听蓝院。 她将稿子递给正在廊下忙着的北茴,“姐姐,老夫人们交待,等少主夫人起床了再给她看。” 北茴诧异,“老夫人们?” 南雁笑,“是啊,两位老夫人昨夜忙了一宿。大半夜又是说又是笑。” 时安夏已经起床,闻声便是打帘出来,“南雁,她俩昨晚没睡?” 南雁回话,“刚睡下,俩挤一个屋睡呢。奴婢估计她们这会子正在兴头上,还在说话。” 时安夏哑然失笑。 以为母亲和离了孤单,人家现在自有乐子。又以为阿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入,结果这才短短时日,就和母亲好得跟一个人儿似的。 果然好的亲人才是治愈伤口的最佳良药。就忽然坏心地想,还好母亲扔了蠢爹那个包袱。 时安夏叮嘱道,“南雁,多注意我阿娘的身体,先让她养胖些,我再找大夫想法子治伤。” 南雁应下,正要走。 又听姑娘问,“南雁,在余生阁侍候可还习惯?” 南雁笑着回话,“习惯,两位老夫人都是宽厚之人。少主夫人又日日都在余生阁用膳,南雁能见着您,便是去了心头这份思念,其实跟在听蓝院侍候是一样的。” 时安夏心中宽慰,“好南雁,难得你能这么想。去吧。” 南雁告退,步履轻快地走了。 时安夏洗漱完,翻开稿子看起来。 她看的时候,嘴角弯弯,笑容落不下去。 她是真不知道母亲还有这般笔力,把每一个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 尤其是表哥唐星河,那皮猴劲儿跃然纸上。 时安夏原是想让母亲打发时间,写出来的东西若是不行,让人润润色也能用,权当哄母亲开心。 如今看来,是她小看了母亲。 听得屋外传来岑鸢问话,“北茴,你们姑娘起了吗?” 北茴答,“回少主,夫人起了有一会了。” 岑鸢这才打帘进了屋,看见时安夏坐在桌前,“怎的不多睡会儿?” “睡不着了,今日武举开考,还有点子兴奋。”时安夏朝他招了招手,“夫君快来看,母亲写的稿子很有意思呢。” 岑鸢走过去,在她边上坐下,拿过稿子一瞧,微微笑了,“母亲这是要做文人墨客?” “有何不可?”时安夏托着下巴,“只要她高兴,做什么都行。咱们护着她点就成。” 岑鸢淡笑,“楚笙先生……” 这是连笔名都取好了,幸亏没叫什么居士。自从出了梅秀居士的丑闻,再无人愿意自己的名字与“居士”沾边。 那些本来就叫什么“居士”的,也纷纷骂人,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时安夏道,“想必许多人都当‘楚笙先生’是个男子,也好,省去母亲许多麻烦。印刷发行是谁在做?” 岑鸢边看稿子边回应,“如今是洛四叔负责。”顿了一下,又道,“本来还有个惊喜要给你,那就这会说了吧。今日会发行一份《翼京周报》,已经跟明德帝说好了,也和户部礼部沟通过了。” “《翼京周报》?”时安夏听得稀奇。 岑鸢放下稿子,耐心解释,“就跟现在的邸报一样。不同之处在于,邸报只在朝廷和各地官府之间内部发行传阅。《翼京周报》就不同了,在民间发行。上至朝廷官员,下至贩夫走卒,只要花银子就能买来看。” 这就要求印刷速度跟得上,活字印刷起了重大作用。 时安夏最先想到的是,“那《翼京周报》算民间的,还是算朝廷的?” “如今是半官半民。”岑鸢深知信息的重要性。这就是他给列国泼出的第一桶冷水,让其直观感受北翼的文明。 试想当京城百姓满街满巷都在争相传阅购买报纸,信息如此发达,如此公开,会对列国使臣造成多大影响。 从心理上,令其未战先怯,便是输了一成。 他们会认为,北翼深不可测。 就算哪日想不开要开战,也要掂量一下本国信息传递速度能不能比得过北翼这样的文明。 因为列国来得突然,他原本要在半年以后才会发行的报纸,提前到了现在。 岑鸢跟明德帝沟通后,所有官方手续流程,都是从简从快,还有专门的官员替他办理。 时安夏听得心惊,“还好是明德帝,要换个皇帝……” 岑鸢死定了! 哪个皇帝能放这么个人去别国?不能为自己所用,宁可杀了也不会让他走。 光是“活字印刷术”就够惊天动地了。但岑鸢说,“活字印刷”不是他想出来的,是一个叫毕昇的先生所发明。 其实岑鸢上辈子就没做过这事。诚如时安夏所说,换成荣光帝,随时都会因此杀了他。 为了这份报纸,岑鸢准备了将近三年,才秘密让洛家用铜制作好足够多的活字。 如今,想要办一份报纸,立刻就能办出来。 岑鸢又给时安夏大致说了一下关于《翼京周报》的内容和布局。 时安夏越听越新奇,“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这些的?” 岑鸢苦笑。若是让她知道从北翼到梁国的距离,只需要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秒秒就能传递信息,那才叫惊奇。 他是希望把利于社会发展的东西带到如今生存的古代,更带到他的小姑娘所热爱的北翼。 不过,他给洛四叔下了死命令,“活字印刷”必不能外传,要坚决保密。至少在他没松口前,外界不能对此有半分了解。 岑鸢将稿子放在一边,“母亲写的这些故事,可以再修改一二就能发了。明后日做个‘武举特刊’,以母亲这文为例,再搞个‘武举征文’,发动文人雅士参与进来。” 吟诗的吟诗,讲故事的讲故事,形成一片崇武之风。 两人用完早膳,岑鸢便先行了一步。 今日武举开考,由兵部主持。 京城贡院文武考场兼备,武场在文场东侧。 同时,今日也是北翼第一份民办报纸《翼京周报》诞生的日子。上有明德帝题词:山河永固,国泰民安。 那份报纸摆在明德帝御桌上时,明德帝再次一声叹息,还好这是朕的女婿…… 第407章 明德帝对于岑鸢的超凡能力和超卓见识震惊异常。 同时,他也没见过谁拿出这样足以站在列国之巅的发明,还能谦虚承认,“这不是我想出来的,这是毕昇先生的发明。” 活字印刷!闻所未闻。他可以断定,这项发明一经问世,一旦推广开来,必是影响深远的存在,定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瑰丽的光芒。 毕昇先生是谁?何方人士?哪国人?哪本典籍记载过?岑鸢是如何知道的?明德帝自问也是才高八斗、见识甚广之流,在岑鸢面前却如同目不识丁。 他懊恼之时,也生出过强烈的占有欲,觉得应该将岑鸢这样的人才永远留在北翼的土地上。 有时候头脑里的宝藏比金矿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更加重大。 他不该让拥有宝藏的人离开北翼,尤其这个人还是梁国曾经的国君。 头一阵,岑鸢认真讲解活字印刷时,明德帝这思绪一掠而过,当时就被岑鸢捕捉到了。 岑鸢冷睨着他,“不用想太多,你拦不住我!” 明德帝挑眉,“若朕扣下你妻子、你岳母和你妻舅一家,又当如何?” 岑鸢目光坚定,“你不会。” “何以见得?”明德帝笑了,有种被信任的骄傲。 岑鸢默了一瞬,答,“那我也不能承认我家小姑娘眼瞎。” 明德帝:“……” 能这么说话的,真就只有你啊! 岑鸢道,“也许千百年后,没有北翼,也没有梁国,而是合并成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那时的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不受外敌欺侮。你,我,不过都是历史的尘埃而已。” 明德帝内心被深深震撼。 眼前的男子只十八九岁而已,可为何他的想法如此超脱,仿佛凌驾于历史之上。 他真的对权利一点也不在意啊! 明德帝想过,若换作自己,肯定不会因为一个女子而放弃江山,一辈子甘愿站在女子身后。 就算少时遇上唐楚君……恐怕也不行。男人嘛,就要建功立业! 一个对权势无欲的男人,才是真正最可怕的存在。自己在他面前,连隐藏于心灵最深处的一小丝贪婪都无所遁形。 明德帝再无心开玩笑,只正色回应,“所以我们做好眼前事即可。历史自有历史的轨道。我们只能尽力使眼前的黎民百姓不受战乱之苦,不受亡国之祸。” 岑鸢点头,“自当如此。你的确是个好皇帝,我家小姑娘没眼瞎。她看准的人,的确有理想有抱负。帝王就该是如此模样。” 明德帝莫名挺直了腰板,被肯定,被表扬,多少年没有过了? 此时,他拿起桌上的《翼京周报》认真看起来,上面有对武举历史发源详述,也有对武举科目的解说,更有武举的时间场次表。 这也许是百姓大众第一次离武举这么近,早前都靠问,靠猜,一知半解。 报纸上大篇幅报道了武举。首日考步射,骑射,马枪和举重。 早前武举的这几个项目分两天进行,但这次,时间紧,任务重,全部集中在同一天。 且四个项目同时开始,非对抗赛项目,只算积分。相当于每个学子刷满四个项目即算考完,积分所加就是今日总成绩。 参赛队伍以学院为方阵,有国子监,国公府族学,文苍书院,云起书院,仲夏书院,春山书院,北鸣书院等等,外加一个散人举子方阵,即无学院的人组成一队。 各自方阵的领队教谕在昨日就进行了抽签。如云起书院的领队是岑鸢,抽到的顺序为:举重,步射,马枪,骑射。 那么云起书院最先考举重……这些信息都在报纸上一一公布。 明德帝看完报纸,带着齐公公到达贡院武场……的马枪场。 他原本要去举重场,可听礼部的姜大人来回禀说,举重场人满为患。 明德帝忍不住问,“你们礼部和户部的票售空了?” 提到这个,姜大人笑意深深,“空了!空了!昨日就售空了。东羽卫还抓了一波倒卖入场票的黄牛党,据说票价都炒到二十两一张了。” 明德帝笑,“朕看你们礼部和户部如鱼得水啊,恨不得每年来一次武举。” 礼部姜大人笑得见牙不见眼,“皇上说笑了,臣等也是希望朝廷广纳人才。” 他见皇上想去举重场,便是提议,“皇上,您还是去马枪场吧。那里人少,于龙体有益。”说完又补充一句,“国子监第一场就是马枪。” 国子监是朝廷官方最高学府,按理应该是最出人才的地方。 可明德帝上位后,国子监被太后的人把持渗透,深深影响着北翼的人才教育。 于是他干脆将教育放开,鼓励世家族学和民间学府百花齐放。 早前春山书院刚开办的时候,手续被某官员卡着不给办,明德帝直接将这官员斩首示众。 后来便是再也没人敢在教育上动手脚。只要达到办学标准的学府递交了申请,都是特事特办。 历经数年后,尤其这一届效果十分明显。国子监各方面都呈颓势,文举连前十都没进一个。 这次武举,国子监显然急了。 明德帝根本不想看国子监,只想看云起书院。 想想那场面,时云起肯定在看台上观战。有时云起在的地方,必是风起云涌;当然,有时云起的地方,就有时安夏,有这两兄妹的地方,他们的娘还能不在吗? 咳,想得太多了!明德帝脸上情绪不显,但心里抓心挠肺地应道,“好。” 这便朝马枪场去了。 他所到之处,当然又是好生无趣地跪了一片,那“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听在耳里都显得生硬无比。 明德帝挥了挥手,便坐下了。 在兵部郎中吴大人的激情致辞中,武举马枪场正式拉开帷幕。 马枪场座位上,也坐了些人,但不太多。想必都是国子监学子的亲朋好友,教谕等等……果然是人少啊。 而另一边举重场内,兵部侍郎孟大人准备致辞,但场上实在太热闹了,根本没法致。 此起彼伏的人在喊“时云起时云起”,这分明是武举场,喊“时

相关推荐: 炼爱(np 骨科)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病娇黑匣子   蛇行天下(H)   试婚   九品道士   永乐町69号(H)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