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说起来,肖家沟祖上还是北方大旱逃过来的,一路到山沟沟里才定居了,因此也是距离县城最远的村子,而且山地不利于种粮食,一直都是山源县倒数第一穷。 据说当时一整个村子三四百人出发,到这边后只剩下四五十人,想了想后面战乱可能会面临朝廷抓壮丁,还是有路引踏实,沿路也可以采买补给。 不过...“你怎么知道我要离开昌州府。”肖榆寻思她好像还没来得及说逃荒的事。 “猜的,而且潮州、徽州确实不太平,能离开是最好的。” 也是,宋毅不像是笨人,应该也察觉到一些不对了,也不知道前世最后是怎么走的,原书中肖榆勾引失败被现场抓住,当晚就衣不蔽体的送到了宋毅面前,直接就请了里正主持休妻了,之后直到她弃文都没有再看到过关于他的情节。 “办路引...还是30文吧。”记忆里肖老爹出过昌州,办过路引,是这个价。 “平日里是这么多,现下...要看当值的衙役了。” 心里默默数了数,肖家加上大伯二伯两家和爷爷奶奶共12个大人,宋家算上自己三个人,总共15个人,不管怎样,总要打听了再说。 看看日头,马上午时过半了,两人决定先吃饭,再去问路引的事。 肖榆终于有时间好好逛逛县城了,山源县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贯穿整个县城,两人边聊边走已经到了南街,右手边一眼望去古色古香的店铺整齐地排列,左手边靠近河岸形形色色的摊贩叫卖着。 按现代的说法,南街就是典型的商业街,成衣、布匹、脂粉、首饰这里应有尽有,此外典当行、钱庄、酒楼客栈等等也都在此处,最是繁华。 两人边走边聊北上的路线,想着最好能弄到一份舆图,或者相关的游记也行。 突然想到北方天冷,得准备御寒的衣物,据她记忆全家好像只有宋母有一床洗得发黑的棉被,其他的被子和冬衣都是用些芦苇絮之类的东西填充,好在昌州偏南,不至于太难熬。 思及此,肖榆指了指不远处的布行,“布行现在有棉花卖么?咱们是不得做些冬衣。” 宋毅认可的点了点头,“应该有,现在夏季陈棉多,正好价格不贵,可以多买些。” “大概多钱一斤?”肖榆问道。 08又是一个炮灰 “现在估计五六十文左右,棉花售价波动比较大,新棉和旧棉差距也很大。” "五六十?这么贵?"她以为陈棉三四十文就差不多了。 难怪棉布那么贵,粗棉布一匹都要500文,细棉布要900文,而且细棉布的价格几乎是同等原材料价格的两倍到三倍,在纺织品来说是很大的利润了,应该是纺织技术受限了,所以价高。 历史上蚕丝纺织技术是最古老最成熟的,商周之前就有丝绸制品了,反倒是棉纺织技术到宋代改良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大融朝虽是她没听过的地方,但发展情况倒是相似。 棉花产量应该也不怎么样,不然不会这么贵,这么说吧,现代棉花的价格和好点的大米差不太多。而在这里,一斤陈棉就能抵三四斤精白米。 有机会得搞点种子试着种种。 午时过半,福源酒楼正是人多的时候。 连带着附近的茶棚生意也好得不行,肖榆两人正坐在一家混沌摊,一口馄饨一口酥饼,吃得酣畅淋漓。 本来肖榆是想去福源酒楼的,结果随便两个菜就得几十文,还不如她炒的卖相好,不如吃点小吃算了,纯正猪大骨吊的汤,鲜香爽口,哪怕涨价了也才7文钱一碗。 “宋兄,你果真在这。”一身高至少190的瘦竹竿从人群里戳了出来,直奔宋毅。 与宋毅见了一礼又朝肖榆拱了拱手,唤了一声:“嫂夫人。” 想必这就是宋兄的娘子了,自上次宋兄成婚后已有两月未见,没想到今日二人来县城售药,要不是爹让人去县学通知他,他都不知道宋兄来了。 看到来人,宋毅也难得露出笑脸,站起身招呼瘦竹竿落座,“店家,劳烦再来碗馄饨。” 瘦竹竿哪怕坐下,都感觉快挨到棚顶了,肖榆好奇地看着这个脑袋像笋瓜的年轻男子。
相关推荐: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我的美女后宫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小人物(胖受)
莫求仙缘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