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于童真诚建议道,“郭阿姨,您年纪不大,现在办告别演出,就把以后的路子堵死了。其实戏曲演员的走穴机会也是有的,您要是乐意去,要不我想办法帮您联系几个?” 第61章 接下戏校十位老师的生意, 对于童来说,是有一定赚头的。 但是老师们的三千块若想回本,却有很大难度。 时下的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 电影、电视、录音带分走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 年轻人听流行歌曲, 跳霹雳舞, 进歌厅舞厅,再不济还能在歌舞剧团找乐子, 少有人往戏院里跑。 即便真的去了戏院, 一张戏票才七八毛钱,最多不超过一块钱。 按照行业均价计算,于童要想让这场戏曲演出回本,至少要卖出三千张门票。 如果梅先生在世,别说三千张, 三万张也卖得出去。 但是,看如今这个形势嘛,三百张都有点悬。 “童姐,我觉得郭老师介绍的这个生意不错啊!”杜金金饶有兴致地分析, “需要花钱的大头, 只有租场地和请乐队,而且这两项的费用肯定比方菲的便宜。三千块的全包款, 省着点花,咱们有得赚!” 至于化妆啊,头面服装啊之类的,老师们都能自己准备。 这样一场演出办下来,至少能赚回这个月的办公室房租和她那五百块的工资了。 杜金金还挺满意的。 她只希望童姐能多多接活做业务。 前几个月她过得相当分裂。 一面觉得这种只拿钱不干活的日子挺爽, 一面又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生怕童姐为了节省房租和员工开支, 让公司关门大吉了! 于童摇摇头说:“只咱们赚钱可不成,这单生意是小狄妈妈介绍的,若是只鼓了咱们的腰包,郭老师无法跟其他同事交代。” 听她话里的意思,老师们还想通过这次演出赚到一些收益,最起码别赔本。 不过,像这种告别演出的戏票,基本都是赠送给亲朋好友的。若想像方菲演唱会似的,靠卖门票回本,那纯属天方夜谭。 而且戏曲式微是普遍认知,现场观众少,自然也不会得到什么赞助商的青睐。 “现在戏曲在城里不怎么受欢迎,但在周边区县,尤其是农村,还是很叫座的!咱们歌舞团卖门票的那个老赵,就私下联系了一个小剧团,给他们往农村介绍生意跑演出,听说赚得不少。”杜金金出了一个馊主意,“要不咱也让他们在郊县演几场?兴许能回本!” 于童露出一个无话可说的表情,“与其在农村的草台子上演出,老师们可能宁可赔本吧?人家想举办告别演出是想跟老戏迷们告别,主打的是一个情怀。” “……” 狄思科下班来找于童时,两人还在讨论举办演出的场地问题。 杜金金见了他,极有眼色地踩点下班,把空间留给了小情侣。 听说郭美凤竟然来过了,狄思科惊讶道:“这老太太还真给你拉生意啦?不过,戏曲演出可不好做,这次得辛苦你了!” “赚钱哪有不辛苦的?”于童笑道,“郭阿姨这是给我拉来一个大生意,我一定好好办。” 狄思科搂上她的腰,用大脑袋在她颈侧蹭了蹭,“在几十万的生意面前,三千块算什么大生意啊!” 于童撸着他的头毛说:“你这胃口被演唱会养大了呀?三千块都不放在眼里了?” 一次赚几十万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即便她再次承办演唱会,也不会赚那么多。 有了方菲的例子在前,甲方必然会索要赞助费,她顶多能赚几万块的服务费。 所以,郭美凤介绍的这单生意,也算是大生意了,起码比婚庆和演员走穴抽成赚得多。 “那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办演出啊?”狄思科大方道,“我先买一百张门票,支持老妈和媳妇共同的事业!” “谁是你媳妇!你持证上岗了吗?”于童在他乱拱的大脑袋上拍了拍,“我打算把演出时间定在过年期间,那时候大家都有空,尤其是有了一定年纪的票友,有钱有闲了。而且过年期间,票价定的高一点,也容易接受。” “嗯,有道理,过年的时候什么都涨价,门票涨价也合理。”狄思科的语气有点含混。 “行啦!”于童将他越来越往下的脑袋推开,“你给我适可而止一点!” “哎……”狄思科趴在她胸前,长叹一口气,“咱俩到底什么时候能领证啊?人生三大喜事,我现在就只差一样没体验过了!” “我随时都可以。”于童双手捧起他红扑扑的脸蛋,笑吟吟道,“关键得看你呀,小弟弟!” 狄思科:“……” 年龄真是一把双刃剑。 时而争气,时而不争气。 * 当晚回家后,狄思科围着郭老师大夸特夸了一通。 “您可太给我长脸啦!那可是三千块呀,您竟然带着这么大的生意主动上门!童童今天可高兴啦,狠狠亲了我两口!” 郭美凤:“……” 你们小两口的亲密互动就不用跟老妈透露了。 她忙问:“小于真那么高兴啊?” “那当然了,三千块的大生意呢!” 郭美凤不确定道:“人家做了方菲那种大生意,还能这么重视咱这小买卖?” “演唱会又不是天天有的,她最近只接了俩婚庆,您这就是近三个月内的最大生意了!在国外,像您这样的客户,属于VIP客户,她得单独为您服务的!” “什么是为挨批客户?”郭美凤默默念了几遍。 小六帮忙解答:“就是贵宾!您这样的贵宾去坐飞机,可以坐头等舱!” 郭美凤对亲自出马取得的效果很满意,这一遭不算白折腾,人家小于还是承情的。 “妈,童童让我问问您,把演出时间定在过年期间行不行?您跟各位老师需要排练多久?如果时间太赶,也可以往后推一推。” “我们平时经常排练,花不了多长时间,但我得跟其他老师确认一下,看看人家的时间。” “那您顺便问问,从初一到初五,唱五天,或者初一到初三,唱三天,大家的体力和时间能接受不?” 闻言,郭美凤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小于真说可以唱这么多场?” “对啊,戏院的观众人数不多,她不打算租太大的场地,每场观众应该不超过五百人。” 郭美凤默默在心里计算道,按照每场五百人合计,五场办下来也才两千五百个座位,要是只唱三场,那就更是回不了本。 “能唱五场就尽量唱五场吧,别看我们年纪大了,但是每天的基本功练习谁也没落下,身体都好着呢!”郭美凤拍板说,“这事我就能做主,好容易有了演出机会,大家肯定想唱五场!” 原本以为只能唱一场告别演出呢,被小于这么一弄,还成买一赠四了。 真好呀! “要是我在过年的时候去演出了,你们几个怎么办啊?到时候我肯定顾不上家里!” 三哥卖乖道:“妈,您在哪过年我们就在哪过年,您放心,如果您大年初一开台,我们肯定去捧场。” “那行,明天起我就要跟戏校的那几位老师一起排练了,你们都自己顾自己吧。”郭美凤交代道,“尤其是老二和老五,要送的节礼,你们自己准备去,老娘我现在是没时间啦!” “行,您就认真准备登台吧!” 狄思科觉得老妈给自己找的这个营生真不错,排起戏来,她也就没时间琢磨二哥和钟晓莎的事了。 * 给于家的节礼需要自己准备,狄思科第二天上班的时候,还在琢磨应该给未来岳家送些什么东西。 而且他自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边也得送节礼。 过年之前,又有不小的一笔支出呀。 他正感慨着钱不够花,葛磊那不争气的小子,就再次摸上门了。 “你月初才把上个月借走的钱还给我,这才半个月,你怎么又来啦?” 葛磊愁眉苦脸道:“没办法,年根儿事忙,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以前没上班还能手心朝上跟爹妈要钱,如今上了班,大家都知道我每月工资上百块,不找我要钱就不错了。” “你那一百多块的工资是怎么花完的?”狄思科对此还真挺好奇的。 部委比企业的工资低,但他每月也能固定存下八十块。 葛磊跟他情况差不多,甚至比他还强一些,住在单位宿舍,除了吃饭,连摩托车油钱都不用花。 他怎么能花掉那么多钱? “我跟小颖出门约会,吃饭逛街看电影,这不都是钱啊?偶尔还得给她送个礼物什么的。你不用给于经理送礼物啊?” “送啊,我之前在深圳给她买了一条金项链,花了好几百呢。”狄思科炫耀道,“不过,后来送的,都是我在单位参加比赛得的奖品。我跟你说,单位有活动一定要积极参加!活动奖品特别丰富,能给咱们省下不少钱!我前两个月参加打字比赛,得了第一名,送给于童一台照相机!上个月参加书法比赛,得个优秀奖,又送她一支英雄牌钢笔!” “……”葛磊挠挠头说,“那我下次也试试吧。不过,你先借我五十块救急再说,眼瞅着过年了,我还得给她父母送点东西,我俩想今年领证结婚呢!” 狄思科一边掏钱包,一边跟他打听:“你想给老丈人送什么年礼啊?” “我们单位用一批自行车和搪瓷用品,跟土畜公司和食品公司换了一批茶叶和腊肠,还有塑封的酱货。过年有需要的职工可以花钱跟单位买,算是我们单位的过节福利之一,我打算多买点。” “价格怎么样?” “都是成本价,反正我们科室的同事都在买。” 狄思科一边感叹他们轻工进出口公司的工会给力,一边把钱包里的所有钞票都给了他,“你买年货的时候,帮我也带点。买五十块钱的!” “五十块能买好多东西,你真要买五十块的?” “对,你看着买吧,我也要送老丈人!” 闻言,葛磊拍着胸脯保证,这事就包在哥们身上了,一准儿给你办得妥妥的! 狄思科寻思五十块应该买不到太多东西,他可能还得去商场里转转。 然而,第二天下班没多久,他还在办公室里加班呢,就接到了门卫的电话。 葛磊抱着两个大箱子,来给他送货了! “按照你的要求,买了五十块的,赶紧看看这些成不成,不满意的我还能拿回去换!” 狄思科惊异道:“这么多东西,真的只花五十块?你不会是自己搭钱了吧?” 这两个箱子里,除了茶叶、腊肠和酱货,居然还有四大罐的进口蜂蜜! “这蜂蜜是昨晚刚到的货,据说是从苏联那边进口的,老毛子把这玩意当白糖用。” 狄思科点点头。 蜂蜜包装上有俄语说明。 茶叶和腊肠的包装上也有中英双语说明。 这批货之前应该是用来出口的。 弄这么两箱进口和外销的土特产,送礼档次真的一下子就上去了。 他抱着两大箱土特产返回办公室,马上就迎来了同事们的围观。 “小狄,你这东西在哪买的?能帮我也买一份不?”汪妍妍第一个开口请求。 “我朋友从他们单位工会帮忙带的。” “小狄,你再帮忙问问,还能多买几份吗?”方堃也举手报名,“能买的话,帮我也带一份!” 别看他们在大衙门工作,其实也就是表面光,住的是十人间的单身宿舍,工资得算计着花。 眼瞅着快要过年了,大家都得给亲戚朋友送年礼。 送得薄了,人家会说他在那么大的单位工作,出手居然还这么抠搜。 送得重了,他自己又舍不得。 狄思科买的这些有双语包装的礼品,倒是既实惠又有面子! 最终统计下来,英语组几乎全员都想买小狄的这份年货。 群众的呼声太高了,他第二天又给葛磊打了电话,问他还能不能多买点土特产。 “能买啊,我们这次换的货多,都在仓库里压着呢。”葛磊报价说,“一份十五块钱,包含我帮你买的所有商品,每样一个,你问问他们行不行?要是想买,你统计一下数额,我下班就给你们送货。” 十五块能到手那么多东西,还包括一罐子蜂蜜,大家都觉得挺值的。 每人要买好几份,当即就下了三十份订单。 下午开着小货车来送货的是葛磊的大哥,车停在距离小狄单位五百米的胡同里。 大家下班后,像特务接头似的,纷纷前往那个胡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直接将年货带回家。 有其他科室的同事听到风声后,也想跟着一起买年货。 不过,狄思科都以货已售罄拒绝了。 他又不是二道贩子,帮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买点年货就算了,其他科室的他可不想管。 再说,三十份土特产礼包,葛磊少说能赚五十块。 若是真把单位福利搞成批发,那他离挨批就不远了! * 狄思科再次捧着土特产回家的时候,发现他家四合院仿佛变成了戏园子。 十来个老师和学生,站在他家院子里咿咿呀呀地排练着。 三哥四哥像是伺候茶水的小二,在院子里来回穿梭着,给客人们添茶倒水。 狄思科拉过要去厨房烧水的三哥问:“这院子是什么情况?怎么全跑咱家来了?” “咱妈热情邀请的呗!现在戏校放假了,他们没地方排练。这些老师里,也就咱妈住得宽敞些,索性就把大家都招家里来了。” 狄思科问:“咱妈呢?院子里好像没有她。” “在屋里跟戏校的副校长和小于说话呢!” “哪个小于?” “你说哪个小于?”三哥撇嘴,“你那个于经理呗!” 狄思科无视他的嫉妒嘴脸,放下东西就飞奔去了客厅。 他家郭美凤可真牛啊! 他请了无数次都请不动的人,郭美凤居然轻易搞定了? 突然在自己的地盘上见到于童,这体验可太美妙啦! “王校长和于总来了?欢迎欢迎!” 狄思科跟副校长寒暄了一阵,便凑到于童身边问:“你来家里怎么不跟我提前说一声啊?” “我也是临时决定的。你家这边没有电话,我有急事想联系郭阿姨还得转好几道弯。干脆就带着金金来这边办公了!” “这个决定真是太英明了!”狄思科拉着她的手说,“走,带你去我房间参观参观。” 于童婉拒:“我还有正事没办完呢!” “那我等你。”狄思科乖巧坐在一边旁听。 郭美凤:“……” 真是没眼看。 王校长呵呵笑道:“其实已经商量得差不多了。于总给出的几个方案都不错,咱们的演出人员比较少,不选择太大的戏院和剧院是合理的。不过,前门天乐园戏楼的位置虽好,但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正经举办曲艺演出了,早就变成了饭馆和歌舞厅。咱们若想重新整治,还得下不少力气。” “我想选天乐园,主要就是看中它有八仙桌,有后厨,戏迷来了以后,可以像旧时唱堂会那样,一边吃席一边听戏。咱们在酒水方面也能赚一笔钱。”于童顿了顿说,“不过,您的顾虑也在理,近两年那边确实没举办过专业演出。那就看看老舍茶馆吧。” 王校长提醒:“要是选了老舍茶馆,于总恐怕赚不到什么钱哦!那里是今年新开的,地点好装修气派,场地费可比天乐园贵多了!” “赚钱在其次,”于童笑着说,“这个生意是郭老师介绍给我的,咱们主要看演出效果和观众反馈。老师们时隔二十年正式重返舞台,哪怕是赔本,我也得帮大家把头一炮打响!” * 进入小年以后,本地的日报和晚报上又同时刊登了一则广告—— 与此同时,市内多家报纸上都出现了为市民春节出行出谋划策的文章。 比如,《今年春节的十个好去处》,《过年“排班表”——游公园,逛庙会,看大戏。北京春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来京游客准备的一份过年“节目单”》…… 所有文章无一例外地全都提到了老舍茶馆,并详细介绍了即将在大年初一至初五,于老舍茶馆开台的十位戏校老师,以及老戏迷可以凭任一演员的老票根、老照片或老报纸入场的有趣规则。 老舍茶馆刚开业不久,并且举办了纪念老舍先生九十周年诞辰的演出,最近的话题度正高,再加上老票友可以在新年免费听戏的活动。这五场回馈演出,还是能引来一部分戏迷关注的。 不过,看了报纸以后,狄思科心里仍有顾虑。 老舍茶馆的场地费肯定不便宜,票价才收一块钱,老票友甚至还可以免费。 那么,只靠卖票的话,必然会赔本儿啊! 而且连于童也未必能赚到什么钱。 “我肯定是能赚到钱的,”于童笑道,“我把方菲演唱会上四个食品摊位的收益,跟茶馆经理讲了。这次五场演出的上座率只要能达到80%,他就给咱们减免一半的场地费。但是戏迷票友的餐饮收益都算他们的。” “那还不错,要是观众不够数,把咱家七大姑八大姨拉去凑数也行。” 于童好笑地点头:“十位老师的亲友确实挺多的,我怀疑到时候茶馆里的座位可能会不够用。” “哎,这就是赔本赚吆喝,唱一场能卖出一百块的门票吗?” 于童懒洋洋地靠在他肩上说:“一百块应该是能的,戏曲式微,戏曲经纪人不好做呀!” “我还没听说有哪个穴头是靠戏曲发家的。”狄思科安慰道,“你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于童慢悠悠道:“要说最著名的戏曲经纪人,那就是梅先生的经纪人齐先生了。我这两天读了几本介绍齐先生的书,有个挺有意思的点,咱们也许可以借鉴一下。” “嗯,”狄思科做洗耳恭听状,“于总请讲。” “梅先生去美国做文化交流的时候,齐先生专门为他准备了许多有我国特色的礼品,比如绣品、国画、扇子、笔墨之类的,上面还印有梅先生的头像和梅兰花样。听说礼物送出以后,在国外的反响非常不错。” 狄思科反应极快地问:“你想在茶馆里卖这些礼品?” “对,四大民间艺术在年节期间还是很受欢迎的,剪纸王、泥人张、毛猴孙、面人汤,京剧演出也可以找他们合作一下。后两个不好找了,前两个我最近正在找关系联系。要是能让他们弄一些与京剧角色相关的剪纸和泥人,放在茶馆里售卖,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狄思科颔首:“嗯,这玩意儿放在天桥底下不值钱,但是搁在茶馆戏楼里,身价就能翻几番了。” “只卖这些还不够,我得再想办法拉几个赞助。另外,我其实还想弄些有国粹元素的扇子、绣品什么的,带着一起卖。但是现在距离过年只有一个礼拜,好多工厂都不接单了。”于童遗憾道,“这个想法先暂时搁置吧,以后再尝试。” “别搁置呀!”狄思科起身,拍着胸脯保证,“这个事我包了,正式开台那天,肯定让你见到扇子和绣品!” 除了食品和服装,只要是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轻工进出口公司全都卖。 他给葛磊那小子提供了好几个月的小额免息贷款,是时候跟他收点利息了! 第62章 被债主求上门的葛磊, 深刻地意识到老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这话说的就是他当下的处境呀! 正在看的《神雕侠侣》突然就没滋味了,他将小说往床上一扔, 摸着大锛儿头说:“这都快过年了, 我上哪儿给你找扇子和绣品去呀?” “我不管, ”狄思科脱了裤子,往他床上一躺, 说, “反正我已经跟于童夸下海口了,你要是不帮我办成,我就住你这儿了!” 对于他这种耍赖,葛磊很想回敬一句,那你就住这儿吧。 但是, 拿人手短嘛,他还欠着人家五十块钱呢,憋了半天也没能硬气起来。 “我在纸张文体部,让我给你找找手纸、卡纸还行, 扇子绣品是真没有呀!” 狄思科探出脑袋问:“那你能弄到笔墨不?笔墨应该可以算在文体里面吧?” “出口的笔墨太贵了, 你们放在茶馆里未必卖得出去。要不我帮你联系一个钢笔厂?他们可以在钢笔上刻字,而且出口清单里就有刻竹子和说唱脸谱的钢笔, 估计他们厂里有现货。” 狄思科并不挑剔,点头说:“行,这个钢笔不错。” 葛磊刚想舒一口气,心说总算糊弄过去了,又听他继续道:“那你再给我想办法找找绣品和扇子。” “唉……” 葛磊背着手在狭小的四人宿舍里来回踱步, 扭头问对床的室友:“郑哥,你能联系到绣品和扇子的货源吗?” 郑哥摇头, “这两样货在南方比较多,咱们这边少有工厂生产绣品和团扇,你们直接跟南方工厂订货可能还更快一点。” 他们也想从南方订货,但时间不允许呀! 郑哥在狄思科身上打量几眼,提醒:“你可以去问问工会的温大姐!” “哎,我怎么把温大姐给忘了,温大姐可是百事通。”葛磊在大脑门儿上拍了拍,对狄思科说,“我帮你约一下温大姐,你明天中午来我们单位一趟。” “我又不认识人家,你帮我打听一下就行了。” 葛磊嘿嘿一乐:“你不认识她,但她认识你呀。我们温大姐是你的铁杆儿歌迷,在我们公司前几天的新年晚会上,连唱了你的两首歌,一首《爱你爱你真爱你》,还有一首《远航》。你自己跟她说,比我说话管用!” 狄思科:“……” 他虽然已经出了三张专辑带,可是认真算起来,属于他自己的歌只有跟老黄合唱的《爱你》和《美丽的姑娘看看我吧》。 而第一张专辑的销量,只是后两张的零头。 他很难不怀疑葛磊在诓他。 然而,当他次日中午来到轻工公司的工会办公室时,却遇上了三个开水壶…… 三位女同志对着他“啊啊啊”了好半晌。 三十多岁的温大姐握着他的手说:“原来小葛没吹牛,他还真跟大明星是发小儿啊?” 即便在马路上被歌迷认出来过,大家也都比较克制,狄思科还从没遇到过这种“啊啊啊”的场面。 他本能地客气回道:“我跟葛磊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同学,十几年的朋友了。” 温大姐遗憾道:“早知道你们是好朋友,上次单位搞联谊会的时候,应该让小葛把你也叫上的!” 狄思科礼貌假笑。 旁边有个年轻女同志捧着照相机问:“狄同志,我们能跟您合个影吗?” “可以啊。” 然后,除了这三位女同志,又呼啦啦围上来好几个男女。 单人合影,双人合影,集体合影,拍掉了半个胶卷。 狄思科属实低估自己的人气了! 日报和晚报的那两个排行榜在本地的关注度非常高。 之前,他的名字几乎在流行音乐排行榜上霸榜一个月。 直到方菲正式在北京开唱,他才退位让贤。 后来于童不再花钱买广告位,排行榜停更一个礼拜,导致报社收到了两大箱读者来信,询问他们为什么不再更新排行榜。 也许是民意不可违吧,报社竟然真的将排行榜从广告板移出,缩小版面后,变成了本报的固定栏目。 年底时,狄思科的全英文歌专辑正式发行,在各大书店里的销量极高,有的书店甚至弄了一个架子专门摆放他的录音带。 所以,这两个月,他的名字又跑到流行音乐排行榜上去了,尽管不是前三名,却也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而且经贸部是轻工进出口公司的上级主管单位,上面有什么风吹草动,下面都一清二楚。 这几个月部委里推行办公电算化,狄思科获得金手指大赛第一名,抱着奖品跟领导握手合影的照片,被系统内部的几家宣传单位转载了好几次。 他本就有歌星光环,在单位里的业务能力又那么强,像温大姐这样有些见识和阅历的歌迷,立马就变成了铁杆儿。 三十多岁还买男歌星的写真集,被她老公笑话了半个月。 不过,今天见到了大明星本人,温大姐觉得他跟自己想象中的形象简直一模一样。 沉稳英俊,清澈干净,有种介于青年和成熟男人之间的特殊魅力。 温大姐感慨自己有眼光,看人家狄同志这唇红齿白的小模样,不愧是能拍牙膏广告的人呀,牙齿状态真的很好! “温大姐,你们别围着小狄问东问西了,”葛磊出面解救了被同事围观的狄思科,“我之前跟您打听的事,您有没有谱儿啊?” 温大姐似乎跟葛磊很亲近,在他的大脑门儿上点了点,哼道:“这都到年跟前了,哪个工厂都不可能接急单,人家都是有生产任务的!” 狄思科解释说:“温大姐,我们不是大批走货的,如果人家工厂里有现货,我们少量的拿一些现货也行。” “那也够呛。”温大姐说,“你要的团扇和绣品,那是南方特产,咱们这边的工厂基本不生产,出口订单都是直接从南方出关的。” 狄思科坐在椅子上眼巴巴地问:“那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温大姐被他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大明星专程来找她办事,若是不帮忙想个妥当法子,她连自己心里这关都过不去! “温姐,要不领他去样品仓库看看?”捧着照相机的姑娘是包装样宣科的,提醒道,“反正他要的量也不大,咱仓库里积压的那些样品应该够用。” 温大姐向他征求意见:“我们仓库里有一些送检用的样品,大概是一两年前的出口款式,每种最多一打,只有简易防尘包装,没有出口包装,这种样品行吗?” 狄思科惊喜道:“行啊,那可太行了!” “那让小杨带你去样品仓库看看。选好以后让领导给你批个条,你就不用往工厂跑了。” 能够得上出口标准的产品,哪怕只是样品,质量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小杨同志帮他挑了几样有民族特色的小件绣品,“这种是机器生产的,没有纯手工刺绣那么精致,但是花色多,颜色鲜亮,这两款手绢和披肩在仓库里放了快三年了,颜色还跟新的一样。” 狄思科好奇地问:“这些样品也是新商品,你们就一直在仓库里放着啊?” “不然呢?每种只有几样,发给职工也不合适。你多了他少了,还不够处理纠纷的。偶尔单位组织活动,会从这里拿一部分当奖品,但是我们经营的商品有上千种,根本消耗不掉。” 葛磊接话说:“那就卖给有需要的人呗。” 小杨呵呵两声,不搭他的腔。 想买的人挺多,但是没点关系的人,根本买不到样品仓库里的东西。 要不是看在大明星的面子上,温大姐也未必乐意插手样品仓库的事。 狄思科把质量过得去的绣品和扇子都挑了出来。 还发现了好多印有国粹元素的挂件,竹片书签,泥塑,餐具和军绿书包。 不过,绿书包配京剧脸谱实在没什么美感,狄思科犹豫再三后,还是放弃了。 “小杨同志,这些样品怎么计算价格啊?” 他已经合计好了,如果价格太贵,就跟人家商量一下,是否有可能让轻工公司给他们的演出进行赞助。 像方菲演唱会似的,拉单位横幅再给他们一百张赠票。 然而,小杨同志却给他一个出人意料的价格:“小件手工艺品都是每件八毛钱。” 狄思科惊了,“绣品和书签价格一样?” “对。”小杨笑着说,“绣品不只八毛,书签不值八毛,两相抵消嘛。你搭配着买,我们搭配着卖。” 狄思科暗道,幸好他挑的绣品和扇子够多。 否则这一单得亏本儿呀。 不过,按照每种八毛钱计算,他挑了几大箱的东西,合计起来才两百多块钱。 这钱他出得起,赞助就算了吧。 狄思科乐观地想,省了一百张赠票,就相当于这几箱东西只花了他一百多块钱。 太值啦! * 狄思科被方菲演唱会一万起步的赞助费养大了胃口,看不上两百块的赞助费了。 而于童还在为寻找赞助商发愁。 给戏曲演出拉赞助的难度是演唱会的十倍不止。 之前有过合作的那几个赞助商,听说她在筹备戏曲演出,全都婉拒了她的赞助邀请。 权衡再三后,她主动给食品公司的管歧珍打了电话,约对方去美容院做按摩。 “你不找我,我也该给你打电话了。”管歧珍埋怨道,“临近过年,我最近压力太大了,必须得找机会出来纾解一下。” 于童惊讶地笑:“工作上那点事,还能难得住管总呀!” “工作上有分歧大家可以商量,但是家事上有争议,是商量不出结果的,剪不断理还乱!”管歧珍闭眼躺在按摩椅上,叹气道,“今年我公婆都被老张接来北京过年了,现在就住在我家里呢。” “你家能住得下吗?”于童记得她家住的是张海岩分到的两居室。 “孩子跟我们挤一挤勉强能住得下。但是,我婆婆把我小姑子和小叔子两家,连大人带孩子,一共七八口人全带来了。都在我家客厅打地铺呢!” 于童:“……” “要不你单独回娘家住几天?孩子就别带了,省的婆家人以为你闹脾气。” “他们刚来我就搬去单位宿舍了,”管歧珍语气平淡道,“家里住不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不过,朵朵天天给我打电话,一会儿告状说姐姐抢她零食,一会儿说奶奶把她的玩具给了弟弟,一会儿又说她小姑偷穿我的衣服。我虽然躲了出来,但耳根子也不得清净。” 于童笑道:“家里还留了一个小耳报神。” “可不是嘛,这孩子鬼得很。”管歧珍提醒道,“听说小狄的家庭条件跟我家老张差不多,他俩当年就是因为勤工俭学认识的。虽然我挺喜欢这小伙子,但还是得忠言逆耳提醒你一句,我就是前车之鉴,你下嫁之前一定要做好,跟他一大家子穷亲戚打交道的心理准备。” 于童挥手说:“我俩之间,提结婚还早着呢。” 狄二狗还有好几个月才能领证。 再说,狄家跟张海岩家的情况不一样。 老狄家毕竟是城市户口,前些年经济拮据主要是因为孩子多花销大,又没几个能正经领工资的人。 如今只有一个小六还在读书,前面五个儿子都能赚钱,生活条件自然就改善了。 最主要的是,二狗子继承了他小姨的房子,这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这次郭美凤要登台演出,狄二狗把他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全都请来了城里一起过年。 就安排在前院跟郭美凤住在一起,后面只住着他跟小六。 于童昨天去看过了,家里住进来这么多人,对二狗子的生活没什么影响。 他那个八十岁的姥姥,天天带着两个儿媳妇包饺子,于童从狄家离开的时候还能拎一保温壶的饺子走。 与管歧珍的婆家相比,她觉得二狗家的环境算是很不错了。 但人家管总正闹心呢,她没必要讨人嫌解释太多,便转入正题提起了给戏曲演出赞助的话题。 “报纸上那个戏曲演出是你在筹备的啊?”管歧珍笑着道,“我就说嘛,哪个京剧团舍得花这么多钱,又是打广告,又是在老舍茶馆商演!他们那点票房收入,应该弄不起这个呀!原来是于总的手笔。” “怎么样,管总打算赞助多少?” 于童并不问她是否有兴趣赞助,直接问人家要赞助多少钱。 “戏曲演出就算了吧,曝光度太低了。” “那您还真说错了。”于童笑着说,“我们光是赠票就送出去一千多张呢,曝光度是不成问题的。” “一千来人的曝光度,算什么曝光!方菲演唱会那种几万人的场子还差不多。” “五万人的场子,我收了您五万的赞助费,这次戏曲演出大概有三千张门票,我收您三千的赞助费怎么样?” “不怎么样!”管歧珍摆手说,“三千块扔进去连个响儿都听不着!”
相关推荐:
白日烟波
桃源俏美妇
我的风骚情人
虎王的花奴(H)
村夜
NTR场合_御宅屋
红豆
镇妖博物馆
淫魔神(陨落神)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