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足球脚事(H) > 第142章

第142章

,我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我的脸热得发烫,一颗心似是要从胸膛里跳将出来。 吱呀一声,门开了。 身后有人笑着推了我一把,我踉跄了两步,一头扎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 甜甜的金桂的芬芳带着一丝酒气盈满鼻尖,这味道让我想起了那辆在闹市酒楼前经过的白牛香车和车里坐着的蒙面美人。 我把头抬了起来,眼前的男子一脸错愕地看着我。我微微一撇头,便瞧见了他身后那位手抱瑶琴,轻纱覆面的美人。 “你怎么才回来?我等了你那么久……”我把手轻轻地抚上男子的后背,男人的身体瞬间僵硬如石。 美人抱着瑶琴,往后退了两步,然后头也不回地狂奔而去。 “清歌——清歌——” “阿拾,他是谁啊?”四儿凑到我身边小声问道。 “他?他是赵无恤啊!”我看着飞跑出去的男子,掩唇笑道。 追着女子狂奔出去的男子,正是当年在太子鞝府上假扮赵无恤的张孟谈。之前在晋国没有见到他,我还纳闷这个被无恤称为手下第一智士的张孟谈去了哪里,今日遇上他才知道,他居然被无恤派到了齐国。 “刚刚跑掉的是咱们在白牛车上见到的美人吧?你气跑了张先生的美人,他要是恼了,可怎么好?”四儿望着清歌和张孟谈离开的方向,担忧道。 “他那会儿在秦国,可没少帮着赵无恤骗我。再说了,他要是想跟美人解释清楚,明天带我去清乐坊走一趟,不就没事了?”我笑着冲四儿眨了眨眼睛。 “哦——我知道了,你是怕赵无恤拦着你,不让你去教坊寻欢,就故意陷害了张先生。” “哪里是陷害?我只是不小心认错人罢了。”我拉了四儿的手转身往屋里走去,想到张孟谈刚刚错愕的脸,心情大好。 约莫过了两刻钟,无恤依旧没有出现,追丢了美人的张孟谈却垂头丧气地回了小院。 “姑娘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可是走了水路?”张孟谈坐在我身前,神情有些恍惚。 “是走了一段黄河水路,顺风顺水就快了半个月。张先生怎么会在这里?刚刚的姑娘是……” “家主前些日子出发去了北边的广饶城,他怕姑娘来了临淄见不着他会担心,所以特地让孟谈在这里等着。”张孟谈许是刚才跑得太急,这会儿额头上还满是亮晶晶的汗珠。我看在眼里,就把自己手边的蒲扇递给了他:“无恤去了广饶城?去了几日?何时能回来?” “七天前走的,如果事情办得顺利,本该赶在姑娘前头回来的。家主是没料到这个时节雨水这么多,姑娘居然还敢冒险走黄河水路。” “天气越来越热了,我们也是急着想赶在入夏前到临淄城才冒险走的水路。不过幸好,那天在黄河渡口遇上了楚国的大商人,搭着他们的船,连马车都一道运来了。” “张先生,那楚人的船可比咱们这间院子还要大呢!”四儿抱着水罐,拿了陶碗进了屋,听见我提起在黄河边搭船的事,忍不住感叹。 “姑娘运气真好,这么大的船,的确少见。”张孟谈接过四儿奉上来的清水,笑着回道。 “先生,无恤去广饶城做什么啊?”我问。 张孟谈见我问及广饶城,面色突然一改:“广饶城的事,恕孟谈不能相告,家主临行前特地嘱咐,姑娘此番是来赏景寻乐的,我们做的那些事,不能告诉姑娘,免得污了姑娘的耳朵。” “有什么事是我听不得的?恐怕是先生你不肯告诉我吧?”我端着水碗垂目而笑。 张孟谈抬手礼道:“姑娘恕罪!家主待孟谈虽说亲厚,但终归是孟谈的主人,家主之命,不可违。” 我见张孟谈一脸惶恐,便故意往他身边挪了两步,小声道:“那小女等你家家主回来时就再好好抱先生一回,权当是谢谢先生对我这双耳朵的体恤。” 张孟谈一听我这话立马把水碗放了下来,跪着往后连退了好几步,几乎将半个身子都坐到了蒲席外面:“姑娘这是想做什么?孟谈虽不才,却还想跟着家主多混几年食禄。姑娘如今是家主的眼中宝、心头肉,可别做这样荒唐的事。” “那我再问你一遍,红云儿去广饶城到底是做什么去了?” 张孟谈盯了我半晌,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姑娘实在好手段,孟谈敬服。家主此番前去广饶只因中行氏家臣中行临交代,他们的宗主与陈恒生分后,如今正躲在广饶城内。” “中行寅在广饶城?”中行寅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当年攻打赵氏便是他带的头。后来,赵鞅率兵攻打邯郸、朝歌、鲜虞,都是为了要抓到他。如果无恤这次可以手刃此人,在赵鞅那里定是奇功一件,“这中行临的话可靠吗?无恤带了多少人去?” “此事需隐秘行事,所以家主只带了三名信任的剑士。如果不和卫队起正面冲突,他们三人取中行寅的首级绰绰有余。至于这中行临,我们扣押了他的老父妻儿,他要是所言不真,我们就会杀了他们。” “连老人、孩子都杀吗?”四儿小心翼翼地问出了我心里的话。 张孟谈不看四儿,只对着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是的,此事还望姑娘不要插手。” 明明是自己要问,问了心里又添堵。哎,随他们去吧,男人自有男人做事的方法。 sanjiangge ------------ 第166章 齐地巨贾(一) ? 我在心里长叹一声,对张孟谈道:“消息可靠便好。无恤说得对,以后这些暗里的事,我还是不问的好。广饶那边若来了消息,你只要告诉我他是否安好就行了。” “诺!”张孟谈抬手一礼。 “夜深了,先生早些安寝。明日我陪先生去一趟清乐坊,向清歌姑娘解释今晚之事。” “姑娘如何知道她是清乐坊的人?”张孟谈话一说完便摇头自嘲道,“让姑娘见笑了,孟谈明日一定带姑娘好好逛逛临淄城。” “谢先生。”我俯身一礼,张孟谈还了一礼,起身走出了房门。 “阿拾,赵无恤真的抓了别人的老父妻儿?”四儿皱着眉头把我从蒲席上扶了起来。 “他有他做事的方法,我也不好多过问。睡吧,攒足了精神,明日才能痛痛快快地逛市集。” “嗯。”四儿收拾了地上的水罐、陶碗,又给躺在角落里呼呼大睡的无邪盖了一条薄毯,最后,擦了擦脚,爬上床睡了。 我吹熄了屋里的灯火,把窗户轻轻地推开一条小缝。月色中,张孟谈背对着我站在小院中央。太子府一次,雍城郊外一次,这是我第三次见到他。太子府上,他谦恭平凡;雍城郊外,他机灵狡黠;今天,他虚假。 刚刚在屋里,他的恭敬,他的频频退让,他无奈而惶恐的语气都让我觉得这个男人和夜色中匆匆离去的美人一样,戴着一层让人看不穿的面纱。 张孟谈,你究竟在掩饰什么? 月色中的张孟谈好似听到了我的心声,他猛地转过身,向我所站的地方投来一束冷冷的目光。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我抬着窗子的手僵得快要发抖时才转身进了西厢房。 当门板关合的声音从对面传来时,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哎,我这赏景寻乐的好日子看来已经到头了…… 临淄城,有民六万户,每户若算五人,这里便住了三十万人。张孟谈带我们进城之前特别叮嘱,待会儿到了人多的地方要拉紧手,否则容易被人群冲散。 被人群冲散?张孟谈说的时候,我和四儿相视而笑。今天,既不是祭春又不是岁末,哪里会有这么多人?但很快,富饶的临淄城就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作——在汹涌澎湃的人潮里,随波起伏。 我和四儿拉着无邪的手,被四面八方挤上来的行人撞得东倒西歪。那些挑着担子、推着车的小贩从我们身边如青鱼般穿梭而过,偶尔视线交合,他们好似都在笑着说:“瞧这几个外乡人,定是新来的,连走路都没学会。”张孟谈在临淄住久了,这样的场面许是见惯了,什么时候停,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侧身,游刃有余。 当我们最终走过那段最拥挤的道路,一个巨大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市集出现在了我面前。张孟谈说,这里就是临淄城最有名的两个市集——康庄和唐园中,以天下百货闻名的康庄。而以酒乐艳色闻名天下的临淄三十六教坊,就坐落在离康庄不到半里地的雍门街上。 教坊做的是夜里的营生,所以雍门街上的三十六座教坊,不管名头大小,一律要等到食时之后才会开门。于是,张孟谈就先带着我们在商贾云集的康庄市集逛了起来。 齐人“三重”,天下皆知。齐桓公称霸诸侯之时,齐相管仲曾在齐地施行了一套完备的重农、重工、重商措施。其中,重商一条发展到今日,已经使齐国成为了天下商人的乐土。在郑国、卫国行路时,我们三天两头地迷路,有时在道上走了五十多里地也找不到一家可以投宿的驿站。但自从进了齐国,无邪偷到了一张商人的“券证”后,我们这一路走得无比轻松。在驿站里,好吃好喝不说,就连拉车的马都有小童帮忙喂养。 为了吸引天下商人,齐国一共有十六条对外通商的官道,每条官道上每隔几里就会注明前方道路的险易和离临淄城的距离。官道上每三十里设一处驿站,备足饮食、宿处。在大城附近的驿站还会有常备的车马和车夫,随时准备为外

相关推荐: 深海gl (ABO)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火影之最强白眼   双凤求凰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我有亿万天赋   碧荷衍生文   认输(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