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谍报局本身似乎也没有感觉到它必须努力搜集情报。它懒懒散散地混日子。它在这儿放几个间谍,在那儿放几个间谍,却不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瑞典、土耳其、法国本土的政府上层安插间谍,而这些国家的态度对德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在搜集英国情报工作上是拖拖拉拉的,不得力的,完全不起作用。 在别的地区,它确实搜集了少量情报――法国的动员情况和部队番号,苏联边界沿线机场的位置,诺登轰炸瞄准器,挪威沿海的部分炮兵阵地,法国海军的一种不太重要的密码。 但它从来没有获得过一次大的成功。 相比之下,同盟国的情报工作虽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但毕竟获得过一些文件,这些文件对战争起到了间接的但却是重要的影响。德国军队密码中心的一个意志薄弱而又懒散的成员,被法国间谍机关策了反,当了法国间谍,出卖了德军的作战命令和德国主要密码机(Enigma密码机)的部分密码的真正码底。有了这些码底,波兰的密码破译员造出了这架机器。当战争爆发时,同盟国能破泽Enigma密码机拍发的密码,对于取得大不列颠战役和大西洋战役的胜利,对于通过欺骗来控制在英国的德国间谍,以及对于在一九四四年和一九四五年在欧洲赢得许多战斗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最终使以上这一切成为可能的间谍活动成就,并不是侥幸取得的。法国密切注视着德国,特别是向她自己提供了有关德国重整军备的准确情报:她担心德国人进行侵略。同样的恐惧从来没有驱促德国人去调查他们的邻国。因此他们也从来没有取得同样的成功。 德国情报机构的组织状况也显示了对情报的忽视。在大战爆发以前和大战期间,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有好几年没有一个情报参谋机构。而英国的参谋长们在战争刚一开始时,就建立了一个联合情报委员会。早在战争爆发以前,英国海军部建立了作战情报中心,它在战争期间善于推断德国潜水艇的动向,因此使同盟国能够击沉德国的潜水艇,或者能为它们自己的护航舰队确定安全的航线。德国海军总司令部从来没有建立过这样的机构。 然而,在战争初期希特勒取得胜利的狂热中,任何这类疏忽都没有关系。波兰、丹麦、挪威、法国、低地国家以及南斯拉夫相继被德国打败,全都证明希特勒的如下信念的合理性:决定胜负的是进攻和进攻部队。武装部队当然需要情报机构告诉它们敌人在哪里,但这些情报对胜利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德国军队到底想打到哪/L就可以打到哪儿。一位研究工作者对此作了形象的概括,他说,在战争开始的几年中,德国军队把谍报局当作一个“快活的寄生虫”带在身边,・战争初期德国的全部经验证明情报是无关紧要的。 后来,希特勒进攻俄国。随即他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 整个战争翻了个儿。德国很快被迫处于守势。情报突然变得重要起来了。
相关推荐: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岁岁忘忧(完结)
失身酒
我以神明为食
南安太妃传
玩笑(H)
流萤
交易情爱(H)
小寡妇的第二春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