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但是,尽管是在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下,这些情报机构的组织却有些混乱,不是那么严密和井井有条。 有时候,几个机构进行同样的活动,因而彼此竞争;有时候,属于某个指挥系统的一个机构,却把它收集到的情报送给了另一个指挥系统。 德国的情报机构并不是在一九三九年突然羽翼丰满起来的。它的某些部门是在产业革命时期逐渐形成的。军事情报工作的格局,大部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头十年间,没有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和束缚住,按照原来那个格局恢复了军事情报机构。希特勒上台以后,这些机构就和陆海空三军那样,不仅得到恢复,而且得到扩充。情报机构里最新的成份,是在一九三零年和以后才成立的纳粹党的情报机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情报机构存在于社会的四个方面:武装部队,政府各部,纳粹党和私营部门。 仔细探讨一下这些具体部门以及它们的活动机构,就像一次奇妙的快照那样,会使我们清楚看到整个体系和各个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不了解这些关系,就不可能知道它们的活动过程。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名义上统率整个武装部队。他手下的国防部长掌握着实际指挥权。这种情形一直继续到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也就是到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在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当上了总理、因而也就是担任了政府首脑时为止。第二年,在陆军元帅冯・兴登堡总统去世的时候,希特勒将总统职务和总理职务合而为一。他因此在名义上成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这是他对武装部队取得绝对控制权的第一步。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当盖世太保凑巧发现战争部长(国防部长的新头衔)同一个妓女结了婚之后,希特勒取消了战争部,把整个武装部队的“直接的亲自的”指挥权揽在自己手里,并且在战争部的主要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他命令“作为直接由我指挥的军事参谋部” 的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负责“根据我的指示对帝国防务的各个方面作好统一的准备”。这是第二步。 威廉・凯特尔将军担任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身体结实,年近六十,是一个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的平平庸庸的人。当希特勒想找一个人领导他的新参谋部,并且向战争部长征求关于他的意见的时候,战争部长回答说:“啊,凯特尔不成问题,他正是领导我那个部门的合适人选。”希特勒采纳了这个意见,说道; “他正是我要找的人!”凯特尔坚信希特勒是德国的救星,对希特勒提拔他感恩不尽。而且,他经常接近希特勒,颇受他的影响,他对希特勒一片忠诚,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日,当一颗谋杀希特勒的炸弹爆炸之后,凯特尔从烟尘中爬起身来,使劲抱着他的主子,大声喊道: “我的元首,您还活着!您还活着!
相关推荐: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玩笑(H)
南安太妃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仙道空间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妄想人妻
爸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