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它调查了德国式的狂妄自大对德国情报所产生的影响,探寻了那种狂妄自大的根源。而且,由于第三帝国情报机构中所发生的事情,在这个帝国社会的其他部门――经济、政治、军事领域也发生过,因而情报界这个缩影可能有助于显现整个纳粹社会的面目。 最后,本书为军事情报捉供了一些理论,或许能使公众警惕毫无限制的情报活动所带来的危险。在第三帝国时期,纳粹党的情报机构开始越俎代庖,掌管对外政策,结果往往产生了副作用。当今情报机构的许多人也会仿效这种做法。 但是,所有这些研究和写作的主要结果还是这本书。这本书对于喜欢有关谍报、纳粹德国或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的男女读者来说,可能具有吸引力。 写作这本书,面临着一个不寻常的问题:德国情报机构和德国枪炮的每一次胜利,正好是正义和自由的一次失败。 我不能以肯定的观点或颂扬的词句来赞美德国的这些业绩;我不能抱着道德胜利感来结束描写这些业绩的故事。倘若我是在写同盟国,我便会抱有这种胜利感。赞美之词每每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记得有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描绘可以加以使用,例如《失乐园》中的几句诗,就维妙维肖地形容了空中侦察的情景: 彼时撒旦,正沿冥夜这方的天墉而进,身挂在鸿蒙气里,半暗微明。 然而我不能以这样的颂歌来美化纳粹德国的恶棍及其元凶。即使把希特勒比作撒旦,不也就意味着他曾经是一个天使吗?因此,我割舍了可为一个篇章的结尾添姿增彩的褒扬颂美之词,代之以低调的平铺直叙的散文词句。 同样,阅读这本书也面临着一个问题。许多情报活动是异常体面的。它们只不过是来来往往地传送纸片。可是读者必须时刻牢记,在希特勒的德国,这些活动是在双重恐怖背景下进行的。一个背景是战争本身,战争的现实,虽说有威武雄壮的军事检阅、铮铮闪亮的勋章奖牌、使人悦目赏心的电影镜头般的爆炸场面,但更多的是父亲和儿子在流血,在变瞎,在受冻,在挨饿,在死亡。另一个背景是纳粹主义,它的最终现实,不是见之于高速公路,而是见之于毒气室里被屠杀的无数良民百姓。 因此,这本书的色彩不是姹紫嫣红,它的声音不是喇叭的鸣奏,它的形象也不是光耀夺目。这本书的色彩是暗淡的,是纳粹党的色彩,是污泥的色彩。它的声音,是人的肢体被炸断时发出的惨叫,是党卫队的机枪先朝着母亲,后朝着她们的孩子扫射时孩子发出的哭喊。它的形象,是从死者脚上拔下的鞋子堆成的小山,是那瘦骨嶙峋、呆若木鸡的俄国战俘,是戴着黄五星的小男孩在举着他的双手。在一本描写德国情报活动的书中,这些情景不大突出,但它们是绝不会被忘记的。 许多人为本书提供了帮助,常常只是充当我的意见的共鸣板。有些人特别热情,我愿借此机会谨向他们表示谢意。 首先是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院长及其同事,两年中,他们盛情接受我为高级研究员,使我在与给人以启迪的各界学者的多次谈话中获益非浅。
相关推荐: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带着儿子嫁豪门
碧荷衍生文
实习小护士
成瘾[先婚后爱]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