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在战争的前半期,战地情报的中枢是在集团军这一级。 但是到了一九四三年,本来只指挥所属集团军的集团军群司令部,在指挥上取得了优势,因而在情报工作上也取得了优势。它们的战地情报参谋的地位变得最重要,它们的情报机构规模最大,也最发达。 集团军群的谍报局情报参谋官,通常是参谋部的一名上校或中校。他的助理级别较低,是中校或少校,他的比助理之助理的级别稍高的那位情报官是上尉或中尉。他把他的情报处划分为五个组。第一组由他自己领导,由助理协助,处理真正的敌方情报。空中和通讯侦察官属于这一组。第二组指挥谍报局部队;第三组负责信件电报检查;第四组指挥战地秘密警察;第五组管宣传,每一个组有所属部队。情报参谋班子只有十三个军官和十八名军土,总共三十一人。同美国第六集团军群的情报部相比较,后者有五十三人,几乎比德军集团军群情报参谋人数多一倍,还有一名准将担任领导。 德军虽不能说是迷信,却是非常相信参谋部人少的好处。在高级指挥层,他们觉得不需要更大的参谋部,因为军事学院对参谋军官的完全相同的训练,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如此的一致性,以致他们中的一个人凭最简短的命令或报告,就知道别人脑子里想些什么。他们的参谋部向来是小的。他们相信,参谋部越小,工作速度越快,效率越高。他们让较少的人做较多的事情。他们直接处理实质性的问题,不在不必要的琐碎事情上浪费时间。他们不鼓动情报参谋在形势会议上详细叙述他的情报,而是让他讲得短些,这样,司令官就能省下时间处理其他更重要的任务。盟军高级参谋部有一名气象专家;德军的高级参谋部里却没有。 “你自己能感觉到(气候)如何,”一个情报参谋说。 “有了气象专家只不过给参谋部增添负担。只不过使参谋长会议开得时间更长罢了。”这个观点同德国人在素质和质量上的自我优越感是一样的。他们暗自说,我们的军队可能比俄国军队少,武器可能比美军的少,但是我们军队的素质和武器的质量比他们的好,结果,我们量少的等于敌人量多的。 事实上,建立小参谋部的主意,只不过是使军队中的这些精华不想让更多的人加入参谋部这一愿望合法化而已。大参谋部比小参谋部做的事情多得多。当盟军正计划在西西里登陆时,最后人数达到数百人的一个情报参谋部,估计出敌人对盟军登陆的四种可能反应,并且断定哪种可能性最大。 它估计敌军俘虏的大概数目,这样盟军的计划人员就知道应当派出多少部队去看管这些俘虏。当巴顿将军正计划沿着西西里海岸进行一次“包抄”以围歼守敌时,他的情报参谋部认出敌人可能的布雷区和掩体,准确判断出敌人的机枪阵地和高射炮阵地,选择了伞兵的降落地区――这一切正是情报参谋所应做的事情。但是美军并不到此为止。他们研究登陆海滩的浪潮,订出黎明和天黑的新的时间表。
相关推荐:
岁岁忘忧(完结)
碧荷衍生文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交易情爱(H)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成瘾[先婚后爱]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