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香味,他们这辈子都没有闻过,如今闻了,若是能吃上一口,死了也值得。 太后见状,本想呵斥,一阵风吹来,一股更加浓郁的香吻飘散而来,她也顾不得呵斥,挣脱丫鬟的手快步走进祠堂。 只见祠堂内堆满了食物,一百多袋烧烤,上百的馒头,几百份的凉菜,不知什么材质装的碗里装着还在冒热气的面。 红油汤汁,几片绿菜漂浮,两三片肉…… 那浓郁的香味,就是从这几碗面里传出来了。 太香了……这根本就不是他们凡人能吃到的食物。 太后不自觉地咽着口水,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案几上的面。 “咕咕……”她的胃也开始叫嚣着,想要将食物吞进去。 “母后,您怎么来了?大病初愈,您应该好好休息。”姬砚卿这才注意到太后。 太后原本不是他的亲生母亲,只因当年大盛内乱,皇室宗亲死伤过半,当时太后身为皇后,力排众议,将他推上皇位。 这些年尽心尽力辅佐自己,操碎了心,不过三十,便两鬓斑白,他是从心底里敬重这个母后。 太后一直盯着碗里的面,多余的眼神都不曾给姬砚卿一个:“这面……” 姬砚卿忙端起一碗,递过去:“这面都是仙姑奶奶送的,母后您尝尝!” 太后凑到面碗跟前,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脸的满足:“不必了,这些食物,先送到军营,这雍城,还需要将士的浴血奋战!” 姬砚卿摇着头:“母后,仙姑奶奶还会送的,您为这大盛付出一生的心血,想必仙姑奶奶知道了,不会怪罪!” 太后摆摆手:“莫要再说了,哀家一个将死之人,食物还是留给将士吧!” 姬砚卿拗不过,于是吩咐何将军将食物全部秘密押送到军营。 如今将士大病初愈,急需要一些食物补充他们亏空的身体。 何健临走时,在姬砚卿的示意下,留了三碗面,十几个馒头,两包烧烤。 姬砚卿喊来门外守着的小顺子:“把这两碗面,十个馒头,一包烧烤全部熬成一锅,分给宫里的人吧。” 小顺子舔着干裂的嘴唇,内心狂喜,领着几个小太监去了御膳房。 当御膳房里厨子接到食物,哥哥抱头痛哭,一个月了,他们终于又见到了这么好的食材,尽管是成品,可他们也万分珍重。 在御厨的手中,东西很快被熬成一大锅,食物的香味在整个王宫散开。 宫女太监,侍卫,个个捧着碗,泪流满面。 尽管碗底只有一点熬的细碎的糊糊,因为调料十足,也显得异常美味。 太后望着众人,对自己挑选的继承人越发的满意。 若不是当初自己明智,挑选了大王,恐怕如今危急关头,先祖未必能认可其他人。 姬砚卿将留下的一碗面再次给太后:“母后,您多少吃点,这大盛还离不开您!” 太后接过碗,又嗅了一下,随后将碗递给小顺子:“将这碗面送到御膳房,都给大家分了吧,也给哀家和大王盛一些过来!” 姬砚卿也是拗不过太后,将留下的食物都给了小顺子。 当后宫众人都知道太后和大王同他们吃的一般,一面感谢着仙姑奶奶,对整个大盛越发的忠诚了。 何健秘密将食物送到军营,当将士得知食物真的是仙姑奶奶送来的。 三万多人齐齐跪地,叩首感谢。 他们终于不再彷徨,不再迷茫,他们身后,有着先王庇佑! 王宫,太后端着碗,询问着姬砚卿:“先祖当真说是你姑奶奶?” 姬砚卿点点头,太后面色凝重,“可还有说别的?” 姬砚卿也不敢隐瞒,将怀中的瓷娃娃掏出来,给太后看。 太后仔细一看,这般容颜,确实没见过,只是,她曾听先王提起过一个典故。 大盛第一任先王有个义妹,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最厉害的,当属占卜一道。 因帮助先祖打下江山后,先祖本想封她为镇国长公主,不料其义妹不爱江山,素爱游山玩水,临走时,还曾预言,大盛四百年后将亡,唯一的转机她当时没说,倒是指了指祠堂里这面墙壁。 从此这位义妹便杳无音讯。 太后想到此,面色变得凝重:“真的是她吗?” “母后,您知道仙姑奶奶?”姬砚卿焦急地询问道。 太后摇摇头,便将自己知道的秘密说了出来。 二人沉思,如果,真的是先祖的义妹,按照传说,此人应是神女无疑。 “传说,她喜欢亮闪闪的东西!”太后说着,便起身回宫“大王,哀家这就派人将宫中的宝物都送来,想来以此才能聊表心意。” 姬砚卿连夜拿了宝物,并写了信,递了过来。 ------------------------------------- 沈浅浅将身边所有食物透进墙壁后,累得够呛,气喘吁吁地在躺椅上休息。 她喃喃自语:“今晚送的食物应该能解燃眉之急……” 一阵过后,她困地睡着了。 翌日醒来,一地的金银珠宝,还有一张写满字迹的绢帛。 神女在上: 砚卿今日方知神女事迹,是小子唐突,听闻神女素爱亮眼之物,此些凡物,皆是母后珍藏,望神女莫要嫌弃。 昨夜也感谢神女送来的食物,解了军中燃眉之急。 砚卿感激不尽! 沈浅浅嘴角抽了抽,自己都不用给自己套马甲,就有人亲手送马甲过来。 自己就以普普通通的现代人,被送上神坛,想想在某个时空,有人对着她的雕像,早晚三炷香,她就不觉得打个冷战,这种福气,还是不要了! 第十章 宝贝多了的烦恼 她苦恼地望着地上的宝物,她喜欢暴富,可这宝贝多了,就成了烦恼。 养母留的保险箱也就那么大,这些已经放不下了。 更何况之前送的东西还有很多,她将东西归拢了一番。 她铺开纸写了回信,想到每次姬砚卿都是用绢帛写字,想来应该是还没有造纸术。 于是她跑到二楼,一阵翻箱倒柜,将自己上学时买的各色的信纸翻了出来。 她喜欢风景,信纸上大多都是山川草木,她倒腾了一大箱子出来,顺便还将不用的十支圆珠笔放在一起。 她搬下楼,投进了墙壁,也将送来的珠宝送了过去。 ------------------------------------- 姬砚卿生怕错过这位先祖姑奶奶的信,索性将祠堂隔了个单间出来,平时处理政务便在里面。 因昨晚睡得晚,刚刚睡下,迷糊间听到东西落地的声音,他向来浅眠,便睁开眼,看到地上两个大箱子,还有一张纸。 他迫不及待地捡起纸, 姬砚卿,你好,正式的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沈浅浅,24岁,一个现代人,我不是你的先祖,也不是你的姑奶奶。 昨夜临时采买的食物,有些简陋,也不知你们是否吃得习惯,因要购置大量的粮食,之前送的珠宝我收了,这次属实太多,我受之有愧,便不收了。 还有一箱子是写字用的纸笔,你先用着,等有时间我再买来给你送过去。 对了,昨晚我收购了一批粮食,今天应该会送过,你找个大点的仓库。 姬砚卿手中磨砂着信件,眼中满是笑意,原来她叫浅浅,这么善良的女子,怎么能不是神女呢? 她就是他的神!这是这雍城九万人的神明。 神女说了,还要送来大量的粮食。 他踩着松快的步伐,出了祠堂,吩咐禁卫军统领李勇:“将英华殿收拾出来。” “诺!”李勇是个话不多,他是太后一手培养起来的,后来太后还政皇帝,他便一直跟着。 原本他因太后过早还政于大王,心有不愿,一是觉得如今大王年岁尚小,二又觉得性子过于温厚。 可当大盛面临此次灾难,大王临危不惧,更是求来先祖送来物资,他如今已经死心塌地,对他这个大王心服口服。 他知道,先王这是又要送来粮食了。 他带着一队人马快步离开。 城东,一户三进的院子,王顺胖乎乎的身子来来回回地走动着,似乎要将脚下的地板磨平。 突然一个身影翻墙进来,直奔王顺“瘦狗,可有新的消息?” 瘦狗拿起桌上的茶碗,猛灌了一口水,喘着粗气:“昨夜似乎送了一批粮食去了军营!” “当真?” “真,我特意去了军营一趟,他们的确拿着碗吃东西!” 王顺紧握拳头:“想来食物应该有不少,今晚你带着弟兄,潜伏在他们必经之路上!” 姬砚卿有了粮食,心中畅快,很快也给沈浅浅写回信。 他爱不释手地摸着送来的信纸,原来这东西叫纸,是神女她们写字用的,一张纸上能写好多字,还不占地方。 还有这笔,不知是何原理,都能出墨汁,写出来的字,还带着一股清香。 何将军处理完手中的事务, 将烤肠带回家,自家夫人孩子吃得异常开心。 他将自家库房扫荡了一遍,找了一木盒子宝贝,临走时,其夫人吕窈,将手中的一对两只玉镯褪下来,放进何健的手中。 “将军,何家受仙姑奶奶恩惠,自然不能小气,这对镯子,是我吕家祖传之物,戴着温润养身!也只有这件勉强配得上仙姑奶奶。其余俗物,恐仙姑奶奶不喜。” 这话要是沈浅浅知道了,必定点头如捣蒜,她就是一俗人,越俗的东西越好,比如大金子! 何健听完夫人吕窈的话,感激地说道:“还是夫人想的周全!” “快去吧!” 何健带着一盒子宝物来到王宫,姬砚卿正在写回信,他便将手中的盒子递了过去,说明了意思。 于是姬砚卿将沈浅浅退回的宝物与何健地放到一起,又传送了过去。 ------------------------------------- 沈浅浅起得早,便将小药房整理了一番。姬砚卿的回信也到了,她打开回信,继续手机翻译。 神女亲启: 感谢神女的食物,昨夜已经送至军营,如今军中士气渐盛,将士得知是神女所赐食物,对神女甚是感激。 至于这些宝物,都是一些俗物,比不得神女的送来药材与食物的,多余的一些是何将军送的,其中一对玉镯乃其夫人祖传之物,女子戴之,温润养颜,望神女莫要嫌弃。 仓库也已经准备! 沈浅浅打开盒子,果然躺着一对玉镯,此玉镯清澈见底,无任何杂质,触之温凉。 第一眼,她就爱上这对玉镯,她爱不释手地摸着,过了一会又放回去,自己不过送了些食物,他们就送了自己这么多好东西。 她虽喜欢,却也不能要,现在送过去,姬砚卿也不会收,暂且先放着,等有机会,再还回去吧。 想来,那边有九万人,送去的药材和粮食根本不够,粮食村长爷爷晚点应该会送来,至于药物。 她将药房的一些常用药整理了一番,全部打包,自己这边的字姬砚卿肯定不认识,于是翻了一本她小学时用过的新华字典。 写了信,将所有东西打包送了过去。 刚送过去,石建设便来了,他身后紧紧跟着两辆大货车。
相关推荐: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炼爱(np 骨科)
病娇黑匣子
恶女嫁三夫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九品道士
剑来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永乐町69号(H)
有只按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