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内地震预测情况如下:秦王政十五年四月初,三川郡伊水一带将发生5.7级、震源110公里中源地震;秦王政十七年一月中,上党郡将发生6.2级、震源60公里浅源地震,汇报完毕。韩国五十年内地震预测情况如下:韩王安七年二月初,韩国梁城将发生8级、震源15公里的浅源地震,汇报完毕。本次任务已完成,机器人自动销毁中,请勿靠近....” 话音一落,只见那神物立时化为一堆粉末,簌簌落在殿中,隗状顿觉身子一软,再也顾不上往日的公卿礼仪,一下子瘫靠在王绾身上,天爷呀,仙人派来的神物也忒碜人了些! 蒙恬则暗暗惊道,“难道这就是上古圣人所言‘大旱之后必有地动山崩’之兆?如此一来,我秦国之地动发生在今年和后年,韩国地动发生在今年,但赵国去岁也大旱了,不知是否也有地动…” 嬴政抱着明赫回到桌案前坐下,他虽从未接触过现代科学,却凭借直觉推断出,5.7级地动兴许要比6.2级略轻微一些,只是,任他昨夜猜测半宿,亦未料到地动之处,竟是三川郡... 当年秦国一年而逝两王,韩魏趁机联合东周攻打秦国,却遭秦庄襄王雷霆还击,之后,秦军灭了东周占领都城洛阳,又连夺韩国成皋、荥阳之地,设立三川郡,是秦国最重要的陆运、水运之地,亦是守护都城咸阳的防御要塞之地。 而其中荥阳敖山因靠近黄河,交通四通八达,在此地尚属魏国之时,便成为六国攻秦之粮草中转站,后来,秦国夺下此地亦设敖仓存粮,眼下一场突如其来的地动预言,倒让嬴政陷入两难之地,三川郡之民有近百万之众,若是要连粮仓一同搬走,又该暂存于何处?实在是来回运粮耗费人力、极易抛洒... 他扫了一圈殿中几人,目光灼灼看向最为冷静的李斯,问道,“依照神物之预言,三川郡地动近在眼前,虽未波及荥阳,但敖山有我大秦数百万石粮仓,为防万一,可要一并迁走?” 李斯忙上前一步,肃色拜道,“王上,臣以为,三川郡是我秦国诸郡之首,有丝毫风吹草动,皆会被诸国诸郡看在眼里,届时,便是只有伊水一带发生地动,荥阳百姓亦必会闻风而恐慌逃窜,这般乱局之下,恐六国有人会趁机发兵夺取敖仓之粮!” “故而臣以为,既然要迁移民众财物,便该趁机重新选址,待地动平复后再将诸民遣返,但敖仓之粮,则不必再运回去...” 王绾惊道,“李廷尉此言是何意?” 李斯瞥了一眼王上怀中发愣的明赫,语带双关暗示道,“我认为,既然咸阳五十年间无地动之患,王上便可下令,将咸阳粮仓再扩大数倍,以存放敖仓之粮以及日后大秦丰产之粮,至于敖仓之库,待地动一事平息后,亦可继续运送税粮至其处...” 蒙恬不禁疑惑道,“可我大秦何来如此多粮食存放...” 说到一半,他急忙咬住话头,不对,王上早朝才发放五千多斤高产春麦种给治粟内史,如此说来,有九公子这小仙童在,大秦保不定真要扩大粮仓! 嬴政摸了摸怀中幼崽的小手手,暗道自己关心则乱,竟也将这茬忘了,便含笑道,“李斯之法极好,寡人允了!但粮仓可在咸阳扩建,三川郡数百万之民,咸阳城中却装不下,该如何安置他们,又如何准备防灾诸事,还需诸卿拿出个章程来...” 在君臣们讨论防灾一事之时,明赫早已静悄悄陷入了沉思,他当时听探测仪的播报,先是为秦国能提前避过两场地震而欣喜,接着心中又猛地咯噔了一下——他清楚地记得,前世,他外公跑回去救孩子而丧生那场汶川地震,就是8级大地震! 因为自幼听着外婆对外公的回忆长大,他考上大学后,还专门在电脑室搜了一下地震的相关知识:震级的高低,来自于震源释放的能量大小,别看7.5级和6.5级地震之间只有一级的差别,其实前者释放出来的能量比后者要高32倍。 而震源的深浅,又决定了地震的破坏力和波及范围,与人们的惯性认知相反的是,实际上,震源越浅的地震,给地面带来危害越大,因为距离太近了。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汶川地震的震源就是14公里,这意味着,韩国今年二月,将爆发一场跟汶川地震破坏力相同的超级大地震!可是,连秦国两场震级低很多的地震都有记载,为什么韩国这场大地震却在史书里杳然无踪? 他伸出小手摸了摸砰砰直跳的心脏,忙在脑中呼喊系统,“统子,统统?你回来了吗?你说,那地震探测仪到底准不准啊?我记得史书上记录,过几年赵国也有地震,可并没有关于韩国地震的记载呀...” 这回等了好一会儿,系统的喜滋滋的声音才传来,“嘿嘿宿主,我找系统法庭维权成功了,商家赔了我们…” 明赫急忙打断它的话头,问它有没有看到过关于韩国地震的记录,系统又飞快翻找了一遍脑中的试题,甚至还翻到了几段关于韩国的史记原文,它嘀咕道, “奇怪,真的找不到..不过宿主你看哦,史记上的韩国,不但没有地震的记载,甚至,根本没有任何天灾的记载!但它紧邻着秦国赵国,怎么可能年年风调雨顺独善其身,而不发生洪灾旱灾蝗灾呢?你再看看韩王如今干的那些缺德事,也许,他逼史官把地震的记录抹去了也说不定,反正韩国朝堂现在也没什么好官出来劝谏…” 明赫听完认真一想,倒也是,这作风确实很韩王! 再说,探测仪既然能准确预测出秦国的两场地震,想来对韩国的预测也没出错,他喃喃道,“可是,我要怎么才能救下韩国那些百姓呢?” 他敢打包票,就是让韩王知晓了消息,那蠢货也绝对不会像自家父王一样,提前疏散转移百姓! 系统却灵机一动,急忙提醒道,“宿主,这可是一个既能帮秦国灭掉韩国,又能救下梁城百姓,还能让你拿到奖励的大好时机啊!” 第38章 明赫大惑不解, “统子,秦国这回如果要趁地震之乱灭了韩国,又怎么会愿意出手帮韩王救百姓呢?再说, 我又没做什么贡献,不可能有奖励啊。” 系统却神秘道,“宿主, 你可以劝秦始皇把顺序反过来, 这样一来就能实现一箭三雕!比如,宿主可以劝秦始皇派人把韩国地震的消息放出去,必然会造成韩国人心惶惶, 但是,按照韩王那缺德到家的性子, 他八成不愿意提前疏散百姓...” 明赫眼睛一亮,立刻兴奋地接过话头, “这样一来, 秦国就可以一边放出口风, 接收愿意提前逃出来避祸的韩国百姓, 一边派人密切关注梁城动态, 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去救人,在这样的对比之下, 韩王定会人心尽失,秦国趁机灭韩轻而易举, 而我也能因为提供预言、帮助减少秦军伤亡的功劳而得到奖励, 对不对?爱学习的统子真是越来越聪明了, 你这计谋这智商, 都快超过我这种普通大学生了!” 系统捂嘴笑道,“嘿嘿, 谢谢宿主夸奖哦,知识也是系统进步的阶梯嘛!对哒,按照这个计划,可以实现多方共赢,我觉得秦始皇肯定会同意的。” 当天晚上,明赫扮成“老神仙”再次来到嬴政的梦境之中,把这法子告诉了他,君王略一思索,果然爽快答应了。 心满意足离开梦境的明赫并不知晓的是,嬴政自知悉韩国二月即将暴发地动那一刻起,便生出顺势搭救韩民、以舆论引导韩国人心向背之计,如此一来,秦国虽要耗费些粮食,却能以最小的军事代价一举灭掉韩国。 再者,他也想借机验证明赫“得民心者得天下”之言,亲眼看看比起秦军的铁蹄来,民心之威势究竟如何,是以,此番他准备下一道新令:接纳列国流民入秦,趁早为秦国一统大计笼络天下人心。 第二日早朝,嬴政目光炯炯看向群臣,不动声色试探道, “昨日地动之预言,寡人采纳诸卿之言,欲将三川郡数百万之众分散各地安置,但如此一来,今年三川郡一地春耕必然无望,纵是民众在各地开荒垦地亦难饱腹,恐要朝廷开仓赈些粮食贴补一二,诸卿认为此事如何?” 那些昨日临时被召进宫告知地动一事的官员,急忙纷纷垂首假装思索起来,开仓赈粮?我大秦从无此先例啊! 隗状深吸一口气,左右看了看,第一个站出来拜道, “王上,老臣以为,秦国此番欲为南阳郡提供数万石粮种,已是有违商君‘备战不备荒’之法度!故而此番迁移三川郡之民,朝廷只需为他们择地划田而居,再发放些农具用以耕地,如此一来,民众便可自救谋生,无须朝廷开仓赈粮。” 王绾上前道,“臣赞同左丞相之言,大秦接下来还有数场硬仗要打,仅是与赵国李牧那硬骨头对峙,每月便要耗费数十万石军粮啊,请王上再做决断!” 武将桓猗夜里正好从上党押送黑煤回到了咸阳,按照律法,押送人员可自行休整两日再返程,但他挂念着君王,天不亮就起身来早朝了。 听完王绾之言,他不满地大声反驳道,“呵,王御史倒不必过分担忧此事,李牧那小子何足惧哉?王上,待臣完成这趟差使,请王上允臣带兵一举踏破赵国邯郸!” 嬴政含笑点头,心中却叹道,在李牧被大秦拉拢前,桓猗啊,还是继续待在煤场更让寡人放心。 一旁的李斯原想按本意附和隗状之言,但他照例谨慎暗瞥一眼君王后,心念急转间,想到君王先前施行的扶贫新政,心中的不安愈发加深——若王上不欲开仓放粮,便根本不会提及此事,可王上如今,却愈发地倾向仁政之道... 他压下心间杂念,再三权衡后,上前掷地有声道, “王上,臣赞同您的看法!三川郡之民乍然去往各地,并无良田可耕,即便王上明日就下令迁移,待他们抵达各地、开出数亩贫瘠荒地之时,亦早已错过最佳春耕时节,届时,若因粮食短缺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不但会重新国内引发私斗之风,亦无人会感激王上提早疏散之苦心呐!” “如此一来,待地动平复后,百万之民即便重新迁回三川之地,亦会与朝廷离心离德,故而,不如在此时雪中送炭,贴补他们一些粮食...” 隗状怒得胡子都在颤抖,气咻咻道, “李廷尉,你此番殷殷劝王上贴补粮食,可知朝廷究竟要贴补多少进去?三川郡数百万之民,若按一人一石贴补,朝廷便要耗费数百万石之粮!如此一来,待我大秦将士再次征伐之时,还能拿何物与六国争斗?这不是遍布漫山遍野之煤石,这是一年才能产出一季之粮食啊...” 他心痛啊!先前,王上颁发以煤赠庶民之诏也就罢了,他那时不站出来反对,是知晓煤长在地里,只需耗费人力挖出来
相关推荐: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莫求仙缘
外婆的援交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在爱里的人
切切(百合)
危险情人
迷踪(年下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