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媳妇是个小哑巴 > 第305章

第305章

行的那个点。 我们平时是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的,如果不起情绪,我们很多时候修都不知道从哪里去修。 一旦生气就好办了,我们就找到那个点了。 假设有人说某人长得丑,如果对方生气了,那就说明他是真的丑。 再假设说有人嘲笑某个人穷,如果那个人感觉自己的心灵受到伤害了,那他可能是真的穷。 严格来说,他是从内心里认为自己穷(或者丑),不一定是客观上的穷,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认知。 放在自己身上的话,如果别人的某句话让我们生气了,那我们就要欣喜地意识到:哦,原来我在意自己的形象;哦,原来我内心是匮乏的;哦,原来我内心深处是一个敏感的人等等。 大家勇敢大胆地表达,才有机会挖掘到更多自己需要修行的地方。 感谢这位友友的热心互动和案例贡献。 ( ??????)? ??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位友友的自修案例。 我们不起情绪,不是因为对方很完美。 对方好不好那是对方的事。 我们的心会不会被别人的言行带着大起大落,这才是我们要修的地方。 第899章 接下来解释几个比较重要的点。 上一章末尾说到我们的心不要被别人的言行带着大起大落,这个“别人”既指真实的人,也包括“无形人”。 觉醒的时代大家的感知会越来越强,但感知归感知,不要被影响了心境。 能让自己过得更好就好。 关于光啊影啊的,看到就看到了,过段时间要是看不到了也别在意。 不强求,不在意,否则很容易出偏。 一定要守好自己的心,顺其自然。 关于deepseek的问题。 如果自己懂,借助大数据分析比咱自己分析会更细致。 有时不精准的答案,我们还可以做调整。 下面这位友友的反馈就很客观。 第878章截图 很多理论各门各派的冲突太多,AI总结不出来也正常,得自己做纠正调整。 但如果自己一点都不懂的话,那就别太在意搜出来的结果,参考性不大。 关于不同的理论冲突,体现在生活的各方各面,这两章重点说一下。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先说一下正阳水。 第140章说过,“端午节的午时”晒水,为正阳水。 但端午节是五月五日还是午月午日呢? 这就有了不同的说法。 据说端午最早是指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又称重午,后改为五月五日。 不过能查到的文献都记录的是“五月五日”。 午时本身就是阳气比较重的时候,特殊的月和日只是叠加了效果。 还有一种说法是“丙午日”。 第140章截图 丙午日的阳气远盛于其他的午日。 因为地支午的五行属火,遇到天干丙,丙为太阳之火,天干地支叠加的火,被称为天地一炉,相当于是正中午最刺眼的烈日。 这种组合称之为阳刃,不惧鬼邪。 所以古代很多辟邪之物特意选用丙午日锻造,比如丙午镜、丙午剑等等。 但干支是六十次才循环一圈,并不是每个五月都有丙午日。 尤其是“端午”,第一个午日刚好赶上丙午日的概率不是很大。 但今年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刚巧是丙午日。 虽然我自己用的是五月五日午时,大家也可以在午月午日午再准备一次。 午时水和其他时候的水相比,差别可能会明显一些,但午时和午时的比差别就比较小。 大家可以试试,看看能不能喝出区别来。 第140章截图 特别声明一下,疑神疑鬼的人不要去尝试,除了自修脾气之外,不要去尝试任何事情。 之前提醒过,今年会很难。 如果心不定,会把一些事情胡乱归因,最终扰乱的是自己的心境。 心没到定下来之前,不要做任何尝试。 比如下面这种情况。 归因系统很重要。如果吃苹果下雨了,下不敢吃苹果又下雨了,会让自己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怎么做都不对。 这里不是批评的意思,而是说,在什么境界办什么事儿,每个人的机缘不一样。 所有能引起我们疑神疑鬼的事情,都不要去尝试。 各种办法有很多,选择自己适合的。 这位友友说鼻塞、嗓子有痰,揉了耳屏,配合的象数。 耳屏是耳眼前面的小凸起,反射区对应着头部。 揉拉耳屏能补肾(肾开窍于耳),提升免疫力,也能缓解头部问题,比如头晕、头痛、头脑不清醒等情况,以及鼻子、耳朵等问题,嗓子不舒服的话也可以试一下。 如果按摩穴位也会担心自己把自己按坏了,那就只修自己的脾气。 性情疗法的效果也很好。 再重申一遍,在哪个境界办哪个境界的事儿,信哪个用哪个,不要贪多。 比如下面这位友友说的就很好。 唯物主义让自己快乐,那就用唯物主义。 没有哪种比哪种更好的说法,能让自己快乐的,就是最好的。 下面这位友友的理解也很到位。 如果能明白这个点,这本书才算是读懂了。 所有的“术”都是工具,能驾驭哪个用哪个。 一旦驾驭不了,开始疑神疑鬼了,那就不要用。 “修不动之心”“让自己活得更幸福”,这才是努力的方向。 第900章 这章解释一下第5章讲过的伴侣方向的问题。 月上数日,落点的地支代表着方向。 比如落在申,西南方向。 你在她的西南,或者她在你的西南的意思。 所以说,反向延长线方向也对。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 一月是寅月,但有的人在正月出生,但他的八字不是寅月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了阴历、阳历、农历和干支历等问题。 农历和阴历严格来说并不是完全一样,但平时老百姓说的时候是没有特意区分的。 人们一般会把日历上的阿拉伯数字叫阳历,把下面的初一初二叫阴历或者农历。 所以第5章说的,只是简单的用阴历的月份数日子。 如果能分清楚干支,直接用干支的月份更好。 干支跟阴历如果不一致的情况下,结果会有一点偏差。 伴侣方位的计算本来就是一个粗略的参考范围,偏差一点点影响也不是很大。 我们借着这个问题,聊一下历法。 严格来说的话,阳历是指太阳历(以太阳运行轨迹制定的历法),阴历是指太阴历(以月亮运行轨迹制定的历法),而农历则是阴阳合历。 日历上的阿拉伯数字只是阳历的一种。 天干地支和二十四节气也是属于太阳历。 太阳绕地球一周是365天还要多五六个小时,咱们平时一年365天,所以每4年就少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于是阳历的算法里面,每四年就有一个闰年,多的一天加在了2月份。(平时是28天,闰年29天。) 但也不是每4年一定会有一个闰年,因为太阳绕地球一周不是准准地多出6个小时。 也就是说,不是每四年一定是多出来一天。 按照每四年一闰的话,每四百年会少3天。 所以还有一种说法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意思是,第一二三个百年不闰年,只有第四个百年才闰,就把差那三天补上了。但也不是完全补上,还有少许的差距。不过那已经是几千年之后的事情了,平时不考虑。) 换言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但不是100的倍数,为闰年。 如果尾数是00年份(世纪年),除非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否则不是。(比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 上面这个闰年,说的是太阳历。 下面说一下太阴历。 太阴历是指月亮的运动规律,比如初一月儿弯,十五月亮圆,这个初一、十五就是阴历。 阴历与潮汐有关系。 不过植物生长和一年四季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有关系,太阴历只是月相的变化,无法反应季节的差异,所以古人又把太阴历和太阳历结合起来,阴阳和合形成了农历。 一年四季是跟着阳历走的,月份则跟着阴历走。 阴历一个月是29天或30天,所以12个月是354天,与太阳历365天差了11天。 为了弥补这个差距,设置了19年7闰法。 每19年有7个月份是没有二十四节气里的中气,这7个月被定为闰月。 闰月是阴历纪年法里才有的。 而算命理一般使用的是干支历,不考虑闰月。 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个别门派好像也考虑。 就好比说时辰,正常古代的十二个时辰是以11点为分界点,11点-1点叫子时。 有人却加入了24小时制,把12点之前叫做前子时,算作前一天,把12点之后叫做后子时,算作后一天。 24小时制也不是中国研究出来的计时法,为什么会影响到排八字? 还是说,中国历法跟24小时制本来就有相通之处? 具体原因我不是很清楚,反正用的人也不少。 所以命理学里有句话叫:神仙难断子时命。 估计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统计吧。 我对八字不是很懂,有机会咱们可以一起研究一下大数据。 尤其是前子时出生的人可以私聊我,咱多弄一些八字案例,用不同门派的理论推理一下就知道哪个更准了。 ???( ?? ? ?? )??? 由于时代的变迁,春节日期的改变也影响了属相的界定。 以前的春节是以立春为准的(用的是太阳历),到民国时才改成了正月初一(以太阴历为准)。 古代所说的岁首或者太岁,都是以立春为节点开始转换的。 如果正月初一换属相的话,就会出现八字是甲子年出生,但却不是属老鼠,而是属猪或者属牛的情况,哈哈哈。 那么到底是“以古为鉴”,还是与时俱进?这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道德经》第十四章讲:“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意思是:掌握自古以来的规律,去理解今天身边发生的所有事,能够古往今来无所不知。 但帛书版的《道德经》却把“执古之道”写成了“执今之道”,意思是老子提倡与时俱进,要顺应现代的生活方式。 但生活方式的变化,是术还是道? 到底要执哪里的道? 生辰八字要因为我们的计时法与世界接轨,而做出相应的更改和调整吗? 古代的书大多是手抄本,不同的版本是因为不小心抄错了,还是添加了抄写者的个人理解,我们不便妄议。 我个人是比较认同曾仕强教授的说法的。 他提倡“持经达变”,意思是通过掌握不变的原理,来应对万变的现象。 他说,“当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变的时候,这个社会是永远不能安定的。” 有变,有不变。 或许这才是人们在迷茫中前行的倚靠。 我们总要给自己留一个固定的参照物,人生才不至于混乱。 所以说阴阳是易经的灵魂。 不论怎么变,至少阴阳之道还在。 第901章 经常有人问,这位道长让我做这个法事、那个道长让我买那个摆件……问我怎么看。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怎么看,而在于如果你已经起了疑心了,自己心里都不舒服了,那么不论是真是假都不建议去做。 心的笃定是最重要的。 当心开始摇摆的时候,心已经不正了。 既然不正了,还做它干啥? 比如下面这位友友就很清醒。 有师父主动提出这位友友有问题,建议她“拜师”,但拜师就会伴随着各种收费。 友友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上有老小有小”“撇开生活责任”还算什么修行? 本来分析得挺客观的,但紧接着又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放弃“上升”不尊重。 大家有时候就是把“师父”看得太大了。 前面说过,神仙是人,鬼也是人,卦也是人,它们尚且都是人,那么人间的师父不就更是个正常人了吗? 作为一个正常人,主动提出别人有问题,上赶着的当“好心人”,如果真的是发善心想去帮助人,那么会收钱吗? 我不是说拜师不应该交学费,我的意思是主动开口要帮助别人的人,会收钱吗? 假设你看到邻居老奶奶生活不方便,你主动去帮她收拾家务,你会要求收钱吗? 反过来,老奶奶生活不方便,她不得不请人帮自己做家务,她要不要付钱呢? 谁主动,谁就应该是付出的那一方,这才是正常情况。 两性关系也是如此。 谁主动,谁就会承担更多的付出。 你去追求女神,反过来还要求女神给你洗衣服做饭,给你钱花、给你提供情绪价值,这是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个主动“想要帮”你的人,同时他还是个利益的索取者,那他除了是以卖货为目的,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不要把玄学看的太玄,就当个正常人来看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上赶着找你的却要你来出钱,大概率不是啥正经事。 比如下面这种。 上赶着要“带你赚钱”的,你俩有没有好到对方愿意把自己的钱送给你,自己心里没数吗?还想去“探探路”? 都已经怀疑了,就别去探了。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如果四处好奇,那么生命力都在外面,很难提升到自己。 那些上赶着要你出钱的人,不论他是以带你赚钱为借口,还是说能带你上天带你成神,都建议大家慎重再慎重。 下面这种情况也是。 上赶着“卖课”普度众生,还“好心”提醒大家“自学是学不会的还容易学偏”,哎。 术,就是技术,或者说算术。 学个算术而已,能偏到哪里去? 对与不对,自己多验证就是了。 最可能出偏的情况,大概就是遇到了满嘴胡说八道“上赶着”要帮你的人,哈哈哈哈。 下面给多发一些友友们的自我验证吧。 有人问到甲流,刚好一位友友分享了他的验证,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这位友友还分享了牙痛和咳嗽。 分享牙痛的也不少,下面这位友友分享的是自己组建的象数。 反馈咳嗽的友友也很多。 这位友友还问到了八星。 八星很简单,这本书里写的就挺详细的了,不用再单独看什么书。 就是实战的案例不多,争取下本书多加一些。 (???? ??)? ?? 还有反馈耳鸣象数的友友。 也有人反馈了飞蚊症、老花眼、口腔溃疡等象数。 这位友友还问到了补角的问题。 补角是可以放在室外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隐患的问题,避免意外掉落等情况。 第902章 下面这位友友反馈的是自己调整的象数,关于腰痛的。 这位友友用的是象数加膏药。 前面说过,一切的外在调整都是工具,哪个工具用着顺手就用哪个。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大唐绿帽王   归宿(H)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偏执狂   小公子(H)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将军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