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困逃(np) > 第50章

第50章

出现,还给了史际1元人民币。 邻居们都说,黎玉真或许有回头之意,但闻达已经有了阮星竹,黎玉真的回头显然为时已晚。 黎玉真也知道自己的出现不合时宜,倒也并未多说,只问史际愿不愿意跟她走。闻达没有为难这对母子,也和史际说去留自愿。 史际看看闻达,又看看黎玉真,最后问她:“妈妈回来,到底是找爸爸,还是来找我?” 当时,闻达在场,阮星竹为免尴尬自然早就借故离开。 黎玉真没想到年仅十二岁的孩子会这么问,看了闻达一眼,对史际说:“妈妈当然是来找你。” 史际不信:“那妈妈当时为什么要把我丢下来?” ===第104章 千丝万缕(5)=== 黎玉真本想说,我是来找你俩的,但闻达在场,她又不想让闻达太得意,所以只说是来找史际,谁知道年幼的史际压根儿就不相信。 黎玉真回到越南后,过得并不如意。 “地雷村”的一个村民在越南的亲戚家串门时,曾碰到黎玉真背着一个孩子,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并且看起来面黄肌瘦。 两个人都彼此认识,尴尬地打过招呼以后,又尬聊几句,村民鬼使神差地冒出一句“闻瘸子现在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以此完美地把天聊死。 这世界上如果有比每天要遭受打骂还令人感到可怕的,“穷病”毫无疑问就是其中之一。 但黎玉真和阮星竹的“穷病”,并不是她们个人特有,而是她们的国家赋予给他们集体所有。 黎玉真嫁给第一任姓史的丈夫时,生了两个小孩,大的是个女孩,小的是史际。 女孩在三四岁的时候发了一场高烧,由于没有及时医治,引发了重症脑瘫。 通常情况下,一般的发热不会引起脑瘫,除非当体温上升到40度以上的时候,高热或者超高热的情况,有可能会导致脑皮层异常放电的情况出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就会对脑皮层以及脑白质造成明显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出现脑瘫的情况发生。 脑性瘫痪也分轻症和重症,轻症的脑性瘫痪只是在行为上有一些障碍,语言上大部分都能够分辨,这类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基本上都能够正常的生活。重症脑瘫会出现各种障碍,如交流障碍、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等,这样的患者不能生活自理,需要有人精心照顾。 这样需要精心照顾的脑瘫女孩,自然牵扯了家里劳动力的正常发挥,并且对女孩的抚养,也注定是没有“回报”的投入和毫无止境的日常消耗。 于是,在女孩五六岁的时候,她的爷爷和父亲将她背在篓筐里出门劳作时,路过河边,“不小心”让她从篓筐里滑出来,掉进河里,溺水身亡。 半年后,姓史的丈夫在给别人家砌房子做短工时,从房顶上摔下来,造成下半身瘫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黎玉真果断带着史际离家出走。 当初,为了逃离“穷病”,才会带着史际越境嫁给一个瞎了一只眼的瘸子。或许是在闻达家里每天都吃得太饱,这让黎玉真几乎忘记“穷病”有多么可怕。 于是,“饱暖思淫欲”,或者说在满足了吃饱穿暖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黎玉真有了更高的安全需求,也就对闻达动不动就拳脚相加有了抗拒心理,从而产生逃跑行为。 但回到自己家乡,重温一遍“穷病”的可怕,黎玉真才暮然惊觉,比起“穷病”,被拳脚相加似乎不值一提。毕竟,“穷病”比死还可怕。 黎玉真的第三任丈夫姓海,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 夫妻两人出门劳动时,将未满一岁的两个孩子放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两个孩子还不会走路,只会爬行。 他们住的房子是夯土墙,茅草顶。简陋的厨房一旦燃起柴火,呛人的烟雾很快就会灌满整栋房屋。因此,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直接在院子里架锅做饭。 奶奶在院子里架了一口大锅,烧了一大锅水,准备烫米粉吃,同时将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铁锅旁一张大大的,带扶手的藤条背椅上。 在此期间,奶奶去院门外搬柴火,遇到邻居,说了几句话,两个孩子醒来后在背椅上爬来爬去,掉进沸水腾腾的锅里。 两个孩子嗷嗷大哭。奶奶慌忙回到院里,抱出孩子,却为时已晚。两个孩子皮都脱了。其中一个因为哭,嘴里呛进许多开水,被烫伤食道。另一个被烫伤生殖器。 两夫妻闻讯回来后,黎玉真的丈夫人都要疯了。 在把孩子送去城市医院的途中,由于山路崎岖,并且找不到交通工具,大大延迟了救治时间,被烫伤食道的孩子半路就没了。另一个孩子被送到医院时也奄奄一息,这个后来被救回一条命的孩子,名叫海浪。 夫妻二人回到家后,丈夫一时气不过,在孩子奶奶一边哭一边烧开水时,他提起那一壶滚烫的开水,掰开他娘的嘴,生生给他娘灌了下去,孩子奶奶的下巴都被烫没了。 然后,丈夫一个人跑了出去。当地警方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一具尸体。尸体旁有一个被打开的农药瓶,瓶里空空如也。 当天夜里,孩子爷爷在家扯绳子上吊,却因为绳子不够结实,突然绷断而捡回一条命。 也是发生了这许多事情后,将海浪从医院接回来没多久,黎玉真就碰到了闻达的邻居。 闻达的邻居只说“闻瘸子现在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却没说闻瘸子现在又有了新老婆。这让黎玉真以为闻达仍旧是个老光棍。 于是,权衡许久的黎玉真决定再次抛弃自己在越南的孩子,转而来投奔闻达。 这一回,她在能够带走孩子的前提下,却并没有将孩子带走,是因为她知道闻达大概率不会接受海浪。 当初,大家是半斤八两,各自带着一个拖油瓶,并且婚前坦白,相互接受,一起搭伙过日子。但你黎玉真消失几年,却莫名其妙又给他闻达带来一个“拖油瓶”,神马意思?当他闻达是“拖油瓶”收购站,专业免费回收“拖油瓶”? 于是乎,只身一人突然出现的黎玉真,却面临了这么尴尬的一幕。好在,她还有个儿子在闻达这里,可以让她拿来当挡箭牌,化解尴尬。 原本准备给史际的生日蛋糕,只是黎玉真用来投奔闻达的“一个台阶”,或者说是“一道桥梁”,现在却成了她化解尴尬的最好道具——我真是来找儿子的,不是来找闻达,这蛋糕就是证据。 无论是当初将史际留在闻达这里,然后只身跑回越南,还是现在再度抛弃在越南的海浪,都足以说明黎玉真并非一个合格的母亲。如果说中间离开闻达尚且情有可原,但她最初抛弃自己姓史的丈夫、现在又抛弃海浪,则完全让人不齿一提。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对自己的孩子并没有很多母爱天性的女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蠢女人。但造成她这样愚蠢的,其根源似乎就是“穷病”。不得不说,“穷病”实在是太可怕。 相对于摇摆不定,愚蠢不堪的黎玉真,阮星竹就要比她“聪明”得多。真正做到了“你闻瘸子虐我千百遍,我始终待你如初恋”,不管你闻瘸子如何虐我打我,我始终“爱你要你跟着你”,对你“不离不弃,厮守终生”。 可见,阮星竹从来就没忘记过“穷病”有多可怕。但讽刺的是,造成阮星竹这样“意志坚定”地跟着闻达,其根源似乎仍旧是“穷病”。是“穷病”带给她的可怕记忆,让她宁愿“手脚被套着铁链”,也不愿再去经历。 黎玉真被闻达“打跑”的时候,闻达的茶树山尚未产出,还欠了一屁股债,这或许也是黎玉真狠下心肠抛弃史际、远离闻达的原因。从“厚黑学”的角度来说,黎玉真此举也算是“壮士断腕,弃车保帅”。 但现在闻达变成“发达”,从“识人观势”的角度来说,毫无疑问,黎玉真又是一个毫无“眼光”的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黎玉真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蠢货,一个被“穷病”炼成的蠢货。 但她这样的人,似乎又是芸芸众生中最为普通的一员。相信自己在眼前能看到的,在乎自己能伸手触摸到的,这似乎又是正常人的正常反应。毕竟,谁都不是“战略大师”或“权谋专家”,谁又敢轻易拿自己的生活,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呢。 在听说闻达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以后,黎玉真的突然出现,自然让人领略到什么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甚至连她年仅十来岁的亲生儿子,都能看出妈妈所谓的“来找自己”是“别有用心”。 偏偏她自己还要坚持把“来找儿子”的戏码演下去。 听得史际的那么一问后,黎玉真摸摸儿子的头:“妈妈只是出一趟远门。再说,把你留在爸爸身边,也是为了让你生活更好。” 史际沉默了一下,接下来一句话却彻底将黎玉真问得哑口无言。 “那妈妈现在接我走,是为了让我生活得比在爸爸这里还好么?” 黎玉真的愚蠢再次暴露无遗。她自作聪明将史际拿出来做挡箭牌,现在却成了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来接史际走”这样的话,黎玉真完全就是信口开河、随口说说,借以掩饰尴尬。她现在自己在生活上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也压根儿就没想过该怎样安顿史际,更遑论会让史际“生活得比在爸爸这里还好”。 ===第105章 千丝万缕(6)=== 黎玉真支支吾吾。 很明显,她也没想到史际这孩子的心智会这样早熟。 史际却看了看闻达,又看了看闻忠,见闻忠朝他微微摇头,这让史际埋着头沉默了一下。 最后,史际抬头,看着自己的母亲,却问:“妈妈也可以把哥哥一起带走么?” 史际终究还是个孩子。 闻达咳了一声。 黎玉真连忙摇头,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妈妈只能带走你一个。” 史际认真想了想,说:“我愿意跟妈妈走。” 闻达说到做到,不但没有阻止,还给了他们母子200元钱。 临走前,看着压抑着欢欣雀跃的史际和愁眉苦脸的黎玉真,闻忠忽然说:“我去送送你们。” 闻达仍旧没有阻止,只说要闻忠早去早回。 途中,闻忠在前,母子俩在后。史际叽叽喳喳地问了黎玉真许多问题。比如,妈妈这么多年都去哪里了,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还问黎玉真这些年有没有人打她等等,黎玉真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 走到村口一座大山脚下的时候,闻忠突然停下脚步,指着眼前一条蜿蜒上山的小路:“我们从这里走,翻过这座山,有一条路可以让你们回南边更快一些。” 黎玉真魂不守舍,也没有多想:“那就走这里吧。” 史际却拉着妈妈的衣角,站着不动,双眼充满警惕,却不无畏惧地看着闻忠。 闻忠笑了笑,对黎玉真说:“妈妈,你先走几步,我和弟弟说几句话。你们这回走了以后,也不知道我和弟弟还能不能再见面。” 黎玉真不疑有他,见史际神色古怪,也当他是舍不得闻忠。 “那我在前头等你们。” 黎玉真说完后,又蹲下身子,和史际面对面地说:“你已经长大了,有什么想和哥哥说的就说吧。” 站起身后,她又莫名其妙地叹了口气。 黎玉真往上山的小路走去后,就坐在一棵大树下等史际。 闻忠比史际大两岁,身高也比史际高出大半个头。闻忠背对着黎玉真,完全将史际遮挡在他的身影中,这让黎玉真看不到他二人的表情,也听不清他们说了什么。 这两兄弟说了很久的话,足足有大半个小时。 史际再出现在黎玉真的眼前时,脸上有两道泪痕,显然是舍不得闻忠。 黎玉真想要去牵史际的手,史际却将手拿开,抽噎着问:“妈妈,你有没有挨过饿?” 黎玉真当然挨过饿,但史际突然这么问,却让她莫名其妙,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史际却哽咽着继续说道:“挨饿……比挨打更可怕。我宁愿爸爸打我,也不想爸爸不给我饭吃。” 黎玉真终于鼻尖一酸,意识到史际在闻达这里,除了被拳脚相加,恐怕也被刻意挨过饿。史际在更小的时候也挨过饿,但那时候还是在越南,他当时太小,似乎不记得那时的感受了。 接着,史际又问:“妈妈,回了南边,是不是会经常没饭吃?” 越南推行扩张政策,受苦最多的还是越南民众。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已经让越南民众流离失所、陷入贫困。战争结束后,越南当局企图推行地区霸权,结果被“老师”,或者说是被“老大哥”胖揍了一顿,又让本就困难的民生雪上加霜。 80年代,越南民众粮食短缺、衣物匮乏。许多人没有安定的居所,只得居住在环境恶劣的防空洞里。黎玉真的第三任丈夫有自己的夯土屋,已经能算是当地富户。 一些贫困地区的民众,由于得不到清洁的食物与水,而被迫食用变质的食品。至于糖、油、肥皂等基本生活用品,对于那时的越南人来说,已经算得上奢侈品。 许多越南人迫于生计,便不顾当局禁令,偷偷到中越边境做买卖,以换取生活必需品。越南女子越境嫁入中国也就成为常事。 当时,越南的贫穷困境,不仅体现在民众挨饿上,越南军队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 由于军费紧张、物资匮乏、管理混乱等原因,越南军队面临严重的后勤问题。“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武装力量生活十分困难”是为常态。 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越军每17公斤军粮中,便掺杂2公斤稻草、木屑杂物,而且还不能保证正常供应。 广义上的对越作战时期(1979—1989),曾有越军士兵偷偷跑到解放军阵地上,偷吃罐头、干粮等军需食品,可见越军饿到了什么地步。 黎玉真终于意识到将史际带走后,会面临什么问题。 于是,她也抹了抹眼泪,说:“小际,要不你还是留在爸爸这里算了。” 黎玉真如果真是来找史际,这个时候断然不会又要他留下来。 史际的脸色突然转冷,眼眶里的泪水也消失不见,转而冷冰冰地看着黎玉真:“妈妈,你果然不是来找我的。” 黎玉真哑口无言。同时,看着孩子冰冷的眼神,她忽地有些害怕。 史际冷冰冰的又话锋一转:“妈妈,你当初就不该丢下我,现今既然不是来找我,就不该再回来。” 见黎玉真仍在失神之际,史际却伸出小手牵着她的大手,低下头,语气缓和地说:“妈妈,我送送你吧……” 他的眼神冰冷如霜,偷偷回过头去,看了闻忠一眼。 闻忠笑了。 “妈妈,我也送送你……我给你引路。”闻忠笑着走了上来。 黎玉真只听到儿子的语气温和不少,也只当儿子决定继续留在这里,也就再未多作他想,牵着史际的手,亦步亦趋地跟在闻忠身后。 当天,一个噩耗传回“地雷村”。黎玉真在村口的盘龙山上不小心踩了地雷。由于地雷所处的羊肠小道位于一处悬崖边上,黎玉真被地雷炸飞坠入悬崖,尸骨无存。悬崖底部为无人区,野兽横行,无路可去。 村里派人去了现场,只看到悬崖边上,一个黑漆漆的被地雷炸出来的坑洞。 万幸,两个孩子毫发无损。 半年前,盘龙山也炸响过一颗地雷。当时并没有人员伤亡,而是闻达家的两个小崽子在山上放羊时,其中一只在吃草时误打误撞踩响了地雷。 这第二颗炸响的地雷警醒了村委。他们迅速组织村里的“拆弹部队”对盘龙山能够通人的地方来一次全面排查,结果忙活了大半个月毛都没发现一根。 这一年,闻忠12岁,史际只有10岁。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穿了新衣,点了鞭炮,一年一岁,渐渐接近,偷偷远离。 当县里的合作社也准备着手大规模开山垦荒,种植茶叶树的时候,闻达却像一条嗅觉灵敏的狗一样,立即找到合作社的负责人,软磨硬泡,哭悲卖惨,要求他们收购自己的茶树山头。 考虑到直接收购能节约不少时间投入,缩短产出周期,并且闻达的茶树山头远远比他们计划开垦种植的规模要小。所以,合作社也就半推半就,不失傲娇地“从了”闻达。 于是,闻达终于把自己的茶叶树山头打包转让给县里的合作社。 同时,闻达还通过合作社了解到了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消息:合作社致力于利用本地的气候优势,经营各种农业产品,尤其想经营各类经济作物,比如茶叶和水果,但大批量采购农作物种子却是一个大麻烦。 一句话,我们县里,甚至清河市就没有一家像模像样,种类齐全,能实现大批量供给的专业化农业种子批发公司。 闻达立即想到自己当初种植茶叶树的时候,的确跑了好几个地方,才将种苗买齐。 于是乎,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闻达,在看出茶叶的种植销售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规模化和专业化,他一个小山村里的暴发户,以零散批发为主,就如同一只小虾米,面对合作社这样的“庞然大物”,无论是销售渠道还是销售规模,都只能望尘莫及,迟早会被“吞噬”掉,在将茶叶山头转让出去后,果断又搞起了农业种子批发公司。 在闻达的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阮星竹也怀孕了。 早些年的闻达,似乎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家暴上,所以阮星竹的怀孕才这样姗姗来迟。 这时,闻达一家五口搬到了清河市。 闻达的父亲在市里过世,落叶归根,自然又回到“地雷村”举办葬礼。 土豪闻达给父亲举办的葬礼可谓隆重无比。 一日三餐的流水席几乎没有间断,负责做饭的大厨干脆就分成三班倒,分批各自负责早中晚三餐。 烟花、炮仗、铳火经久不息,就像是不要钱一样。 灵台前面搭了一个大大的舞台。 闻达花了大价钱请了人在台上表演川剧变脸的绝活时,舞台下没几个人观看;一个从河南来的民间乐团在清河参加全国性会演,也被闻达用钱砸了过来,他们在台上演奏“百鸟朝凤”的时候,台下的村民观者寥寥,并且打着哈欠,嘀咕着“太吵了”。 ===第106章 千丝万缕(7)=== 淳朴的村民们不知道,闻老板安排的戏码叫“先抑后扬”,也叫“先素后荤”。 前几天以哀乐开场,在唢呐的呜呜哀鸣中,伴以舞龙舞狮、“变脸”和“百鸟朝凤”等绝活,这只是闻老板在用传统文化做铺垫。出殡前一天夜里,闻老板安排出场的代表着现代文明的歌舞团,才是压轴大戏。 为了夜里的压轴大戏,闻老板甚至还准备了几台发电机。 傍晚时分,随着花枝招展的女主持人出场,演出气氛突变,画风突转,哀伤被热闹与喜庆取代。 几个穿着清凉,妆容妖艳的年轻女子又扭又跳地表演了几支欢快的歌舞后,男女主持人又开始调侃、挑逗,台下聚集的村民和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可谓摩

相关推荐: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岁岁忘忧(完结)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仙道空间   南城(H)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双凤求凰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实习小护士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