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林舟 > 第72章

第72章

对你的思念。 早知道这样,给襄城留个录音机多好?这么厚一册,单单阅读都得一个小时,甭说写了。 “上次你给我的解释有问题,给你一次机会重新解释,胜男私自跑去给你当护卫,这件事我们都知道了。但嫣然的事呢?是不是我不问,你就不准备告诉我呢?虽然我全都知道了,可我还是想要你亲口给我解释一下……” 通过那娟秀的字迹,萧锐仿佛看到襄城站在自己面前,那柔情似水的眼神,同时配上那故作生气的态度,唉……如果有视频通话多好?可惜现在自己的功力,还没把灵戒解锁到科技区域,只有几间生活仓库。 “黄河水灾,洛阳决口,毁田无数。父皇并未完全同意你的建议,不舍得拿土豆良种去救灾,而是全力调集关中的粮食支援。不过父皇答应,等洪水退去,灾田修整完毕,就让他们先行种植土豆,正好赶上八月份第二茬。” “皇爷爷亲自帮你说话,给你提升爵位,你现在是新丰县伯啦。而且萧家庄所在的蓝田县,也划归你的食邑,农庄周围十里,全部归你管。父皇把三千玄甲军派去帮你种地,再不愁人手不足了。” …… 难怪书信那么厚,原来,襄城打开了话匣子,把平日里想说的话,当成日记一样全都记下来,然后随着礼物送了过来。 “姐乎,我斯长乐,姐姐不给我信信,我己己写……” 我的天,我看到了什么?这是谁?长乐给我写的信吗?这笔弯弯曲曲的字先不说,错别字什么的太扎眼了,她倒是聪明,还知道用谐音字,可怎么读起来怪怪的?就好像门牙掉了,说话跑风一样? 读着这篇童趣十足的书信,萧锐笑得肚子疼,太可爱了。难为小长乐了,她好像才蒙学,认识的字十分有限,竟然能写出二百多字的书信。 等会儿第一个给她回信。 后面还有,是襄城背地里帮小长乐书写的。再往后竟然说纸张的第一次试验成功了,正在改进,还说西游话本很受欢迎,长安百姓全城都在聊妖魔鬼怪。 “锐小子,别养马了,回来给爷爷讲故事。西游的故事都讲完一个多月了,书都被我翻烂了,急等着你出新故事呢。要不我让裴寂过去把你替回来,你小子哪里懂得什么养马?” 噗……这是?太上皇? 萧锐哑然失笑,难怪这封家书这么厚一摞,原来是好多人的书信。 行吧,老爷子在萧家庄养老,帮忙看护土豆和秘方,整天钓鱼下棋也不是个事,自己在这边做生意养马,也不是一日之功,要不就再给他讲个故事吧,就当关爱老年人了。 西游讲完了,再开一本讲什么呢?四大名著里面,学术界评价说艺术水平最高的是红楼,甚至因为这本书,衍生出一帮专门研究红楼为生的专家,被称为红学家。 但萧锐是行伍出身,不太感冒这种莺莺燕燕、大贵族后院里的事情,加上辫子朝的风土人情跟大唐差异很大,所以不好改编,果断搁置不选。 剩下的就是水浒和三国了。 水浒聚义梁山?呸!前一阵还说各地山贼匪类猖獗呢,我如果再写本占山为王的小说,那还得了?传开了,怕是不少百姓因为这个去投山匪,占山为王的风气会更加败坏。有道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别再带坏了小孩子,绝对不成。 好吧,那就讲三国,以唐朝人的眼光,去看东汉末年发生的事情,有陈寿那本三国志在先,这本三国甚至都不用修改,直接全本照搬就行。 萧锐这边连续好几天都在给长安回信,安乐城的生意也步入了正轨。赶走了五姓七望的商会,皮货市场的份额空出来老大一笔,萧锐果断派人占领下来。反正已经得罪了他们,这时候不趁机多赚一笔,那是傻子。 大贺摩会这边也联络好了每天运输野牛的买卖。一天一千头,二百两的现银子,对大唐来说可能不算个事情,但对契丹来说,呵呵,太重要了,绝对的大生意。 一天二百两,一个月三十天那就是六千两,一年下来就是七万两朝上。 七万两意味着什么? 李孝恭:这些年我投入给麾下退役老兵的,也不止七万两。 萧锐:区区七万两?我抄个宰相府,啥都有了,洒洒水。 裴寂:总觉得有人在内涵我。 李二:国库现在正好有七万两,还够花一阵子。 李靖:陛下三思,我们跟突厥开战的预算是十万人的大军,最低耗资三十万两,七万两还差得远。 契丹:大唐都是土豪,我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次机会,哪怕突厥也不能干涉我们养牛做买卖。 为什么?因为契丹太穷了,游牧部落模式,人口松散,资源匮乏,除了吃住可以野蛮点、原始一些,能坚持坚持之外,其余的一切日常生活物资,都依靠从大唐进口。更别提还得千方百计搞点战略物资,加强点自身防御力量。 至于甚至珠光宝气锦衣华服这些出来见人的门面,啧啧……更不能少,没了这些充门面,怎么跟人家做生意?人家都说我们是蛮子。看我们穿金戴银的,都愿意跟我们多攀谈几句。 萧锐:算了吧各位,大贺摩会那件穿出抛光的袍子,扣子位置就没系对过,我说什么了?咱们是做买卖的,只要各位有买卖合作,我萧锐不是那种看脸的奸商。 唐初大概斗米二十文,一两银子能买五十斗,一斗米换算成后世重量约12.5斤。七万两换成大唐的粮食,差不多能买三百五十万斗米。合后世约4000万斤了。 而契丹整个部族有多少人?契丹八部全算上,最多二十万人,还是散居。史书记载:契丹分八部,各部有兵,多者三千人,少者千余。平均按两千人算,总兵力不过一万六千人。 就算他们十个百姓里面抽出一个当兵,那么总人口多少?十六万而已。 还别说契丹是游牧民族,上马为兵,下马为民,有可能总人口比这更少。 如果做成了这买牛的七万两买卖,换成4000万斤粮食,契丹一个人能分多少?差不多300斤了。足够他们整个国家一年的口粮,从此告别每天啃肉的苦日子。 萧锐:你确定每天吃肉是苦日子? 大贺摩会:你连续吃十天肉试试,不放盐那种。 萧锐:……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安乐商会的昏招 “什么??朝廷竟然袒护萧锐,仅仅是斥责一通?不降职,不罢官吗?就任由他在安乐郡一手遮天?”崔百泉面对家族传来的消息,再也压制不住满腔的怒火,歇斯底里的对兄长崔百龄大吼着。 崔百龄全程冷静的看着族弟发泄完,最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叹息道:“这应该并不是因为萧锐得宠,他去安乐应该是有事要办。皇帝力挺,根据叔父传来的消息,只说让我们暂避,不要招惹萧锐,没说原因。” 崔家有许多人在朝中做官,不,应该说五姓七望可以直接把持朝政,如果他们想的话。只是因为皇帝李二是军功出身,李氏皇族现在兵锋强势,如果没有必要,五姓七望也不想撕破脸。 崔百龄明白,安乐郡是个小事,萧锐是不是纨绔,胡闹不胡闹也无关紧要,能让族中的高层妥协,只有一个可能,皇帝跟族中达成了什么协议。 可惜,限于眼界,族弟崔百泉不知道。 在崔百泉心里,可时刻记着萧锐那天给他的羞辱,就等着家里的反击,然后看萧锐灰溜溜的滚出安乐郡,自己好去耀武扬威找回面子。没想到啊,盼了一个多月,会是这个结果。 带着愤怒,崔百泉拂袖离开了清河族地。 他是安乐郡商会的会长,在清河崔氏原来是专门负责崔家在安乐买卖的大掌柜,现在倒好,家族竟然让出了安乐的地盘,那他这个大掌柜就无事可干了,只能回家读书赋闲。 族兄崔百龄倒是想让他去其他地方帮忙,可他以心中不平为由,果断拒绝了。 心中不平的,何止崔百泉一个人?清河崔氏许多经营皮货的,都不解、不满。 不光是清河崔氏,整个五姓七望从安乐城出来的,都不服气,为什么我们被压下来了?他萧锐在长安城无法无天就算了,出了长安城也这样?我们五姓七望怕过谁?皇帝的面子我们都不给,现在却给一个娃娃让路? 这不是空谈,五姓七望确实嚣张,甚至整个世道都承认了人家的地位。世上许多人都以娶五姓女为第一荣光,比科举中状元都值得夸耀。 皇帝给太子李承乾安排亲事,曾经想给安排个五姓女,谁成想人家直接拒绝了,太子妃的位子人家都瞧不上?为此,皇帝老李没少抱怨。 士族门阀的地位如此强大,对国家治理来说不是好事,所以整个大唐一朝,历代君王对内做的许多努力,其实就是在打压这些士族豪强。 历史记载,贞观六年皇帝李二命令手下人编修《士族志》,给天下士族排名。特意把崔氏往后排,士族志里面排低等级,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打压人家的影响力。至于这本册子在当时有多少作用? 呵呵,说起来够腹黑的,李二的看法是:不管贵族们怎么看,只要百姓愿意相信就行。 说回正题。 崔百泉不甘心就这么认输,于是悄悄联络原本安乐商会的一帮同行,转头北上,重回安乐。 既然家族不给撑腰,那我们就靠自己的办法找回场子。他萧锐一介纨绔,来安乐才几天?能跟我们这些在安乐十几年的人比?无论是人脉、还是经商手段,都不是你萧锐一个毛头小子能斗的。 几天之后,郡守府里萧锐正在会见室韦的族长,下属来报说城外出事了。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城外?突厥骑兵来打草谷吗?去报苏将军出兵就是。”萧锐皱眉训斥。 旁边室韦的族长看到萧锐这么硬气,心中佩服,不愧是大唐长安城过来的贵族,突厥骑兵都不放在眼里,说打就打,厉害!一定要交好此人,决不能得罪,人家连突厥都不怕,我们室韦才多少人马?惹不起惹不起。 “长史,不是突厥来袭。是城外有人跟我们叫板,原本安乐商会的那帮人,竟然在外面自己支起了摊子,派人专门截我们的客商。许多过来的大商家都被他们拐走,货物没入城就被收购了。” 萧锐眉毛一挑,“哟,不是说要让朝廷给我好看吗?怎么朝廷那边不管?所以他们要跟我打擂台?跟苏将军说一声,我跟室韦族长谈妥了买卖,然后就跟苏将军一起出城看看。先不要惊扰城外的人。” “得令!” 回过头来,萧锐继续耐心的跟室韦族长商谈。 室韦族长是听说了安乐郡守在大肆收购野牛,眼红了契丹一族的收入,所以上赶着也想赚点钱。但这种买卖,契丹想一家拿下,毕竟萧锐的牛肉馆子有限,大唐每座城池一家馆子,每天能吃下的牛可是有数的。 如

相关推荐: 篮坛大亨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乡村桃运小神医   弟弟宠物   镇妖博物馆   蝴蝶解碼-校園H   女奴的等价替换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