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猫爪与狼尾巴(H) > 第24章

第24章

手下好像有生命一样,说往哪个方向扭就往哪个方向扭,十个粗壮的手指灵活得像跟竹子融为一体。 而李小寒看自己,原本想做成精美牙签般大小匀称的,先如今只比劣质一次性筷子好一点。 中途有几次,甚至险些伤着了自己。 李小寒深深叹口气,这是不是大脑说会了会了,双手拼命说我没有我没有。 果然这等活计就不应该怕失败,直接找她爹试验才行。 正念叨着,门外响起碌碌的车轮声,李贤东的声音响起来:“小寒,开门,是我们回来了。” 李小寒心中带着疑惑,这车轮声,不像族长家的牛车啊?但又的确是李贤东的声音。 李小寒便快步上前拉开门坎,只见门前李贤东驾着族长家的牛车在前,一辆灰色门帘的马车紧跟在后,车夫穿着一身灰色的粗布衣裳,并不认识。 待马车停稳,车厢的门帘被掀开,仁和堂罗掌柜和张大夫从马车厢中走了出来。 怎么回事,罗掌柜和张大夫怎么来自己家了?自己家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吧? 许是看出来李小寒的疑惑,李贤东解释道:“去仁和堂,掌柜问我们还有多少杜仲,我便说这是最后一批了。不过族中杜仲树还有,如果采割后的杜仲皮长得快,估计还持续会有。张大夫和罗掌柜听说杜仲割皮之后还能重新长皮,十分惊讶,便跟着我回来看一看。” 李小寒听完李贤东的解释,心中疑惑更深:就因为一个杜仲长皮的事,需要劳动仁和堂张大夫和罗掌柜一起来到这个小山村?过于重视了呀?莫非有什么变故? 这样想,李小寒却没有直接问,甲方爸爸来访,难到还能拒绝不成。 尤其李小寒对张大夫十分尊敬,张大夫说她长得矮让她多补充营养,是李小寒现在吃好喝好的最大武器呢。 不过,如果是要看割皮后的杜仲,那应该去族里公地才对,公地上有十来棵不同时间采割树皮的杜仲,正适合观察。 因此,李小寒笑着说道:“难得罗掌柜和张大夫来,我们自然是十分欢迎。只是要去看杜仲树,爹应该带罗掌柜和张大夫到族长家里,怎么绕到家里来了?如今采割后还继续留着的杜仲树族里公地最多了。” “是听李兄说家中还用杜仲种子培育出杜仲苗,实在忍不住好奇来看看,打扰了。”罗掌柜笑眯眯的说道。 跟李家打过几回交道了,罗掌柜对这一家算是有三分了解。 李贤东是一个能干的农家汉子,一看就是常年干农活的人,不过话少、拘谨,总之农家人有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王氏就更不用说了,罗掌柜不便多关注,看着就是一个典型又普通的农家妇人。 反倒是他们这个女儿李小寒,简直像是祖宗显灵一样,根本不像这夫妇能生出来的。心灵手巧、大方得体、毫不怯人,因此在仁和堂的时候,这一家子便是以李小寒这个女儿为首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如今,为实现二公子的宏图大志,为了自己更高的职业生涯,罗掌柜带着任务来到平山村,自然要跟眼前这个最先发现杜仲树、一力将炮制杜仲皮传出去的李小寒李姑娘打好关系。 掌柜心中思量,面上却笑眯眯一派随和。 李小寒看着笑眯眯的掌柜,忽地露出一个相似的笑眯眯笑容,“既如此,那便请掌柜和张大夫一起进来吧。不过是种在菜田旁的十几株小苗子,为来年的春种做实验的。” 事实上,杜仲的种子里因为含有大量胶质,直接播种下去是很难发芽的,这就是为这么多年来平山村有用杜仲熏肉的习惯,却一直难以用种子育苗,只能靠扦插分枝的原因。 而李小寒试验的是后世的浸种法,就是将种子放在20度的温水中浸泡3天,每天换一次水,等到种子膨胀后再取出,还要手工破坏种皮但不能损伤种胚,然后再播种,可以有效提高发芽率。 杜仲的种子很多,但是这平山村这一帮老农为什么愿意听李小寒的,那就是大家都多多少少试过,只有李小寒种的杜仲种子是真正发芽了。 将几人迎进去大门,李小寒却对王氏说,“娘,仁和堂的掌柜和大夫难得过来,你去族长家里一趟,看族长在不在,免得待会爹带人过去的时候族长不在,咱们就失了待客之道。” 李小寒这番话说的十分在理,如果罗掌柜和张大夫要去族里公地看杜仲树,那无论如何都不能跳过李族长的。 如今大家先看种苗,那趁着这个机会通知族长,免得族长措手不及,那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这是表面上的理由,不过私心里,李小寒有自己的考虑。 照理说,物依稀为贵,杜仲树皮卖到现在,尤其以后如果还能种植和采割,那可能就会跌价。 但是,罗掌柜和张大夫又亲自过来,那说明他们是很重视杜仲这回事的。 这两个相对矛盾的信息,族长和三叔公这两人老成精的老狐狸必定能考虑得到。 如何与仁和堂树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宗族谋求长远的合作利益,根据族长一贯的作风,族长一定义不容辞。 身为李氏一族的一员,李小寒自然要为族中考虑,毕竟目前是宗族好了她们家更好。 于是李小寒让王氏先过去,打个时间差,起码让族长和三叔公有个思考和准备的时间。 可是,这个画外之意,估计只有笑得更眯眯的罗掌柜能领会三分了,张大夫一心挂念着杜仲苗,李贤东和王氏只听到了字面之意,“是了,娃她娘,你先去族长家里说一声,待会我们过去。” “哎。”王氏将背篓递过李贤东,急匆匆的往族长家中走去。 李贤东接过背篓,将几人带进门。 罗掌柜等人一进门,先映入眼帘的李家堂屋。李家是典型的对门正屋左右厢房的格局,院子里一口还没有完全完工的井台,檐下挂着成串的黄澄澄的吊柿,空地上几个簸箕晾着晒得半干的枣子。 整洁、丰足、温馨,是这个农家小院的写照。 唯一格格不入的是西南角地上还来不及收拾的凌乱的竹签和破篾刀等工具。说竹筷,太小,说牙签,太大。还毛毛糙糙,粗细不匀,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额,刚刚准备做点东西,一时之间来不及收拾了。”李小寒尴尬解释道,带着众人绕过凌乱处,来到屋后杜仲育苗处。 众人也不介怀这些,穿过前屋,来到后院菜地。 不过是长宽各一步距离的苗地,上面一层稀薄的枯草覆盖着,要十分认真看才能隐约看到枯草中刚出生的小苗。 “就这?”掌柜不敢置信。 “就这。”李小寒微笑淡定回答,“我们发现杜仲树,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种苗也就能长成这个样了。” 能长这样都不错了,这还是第一批收成的杜仲种子就马上开始培育的,后面的种子怕天冷全收起来了。 “这也看不出是杜仲苗呀。”掌柜嘀咕。 “这个的确是看不出来的,如果掌柜你相信,它就是,如果掌柜你不相信,我们也说服不了你对不对。” 李小寒认真解释道,“但是你想想,我们有没有办法提前设一个局来骗你。到我家来,我爹肯定是劝服不了你的,是你自己想要来的的对不对。” “那倒也是。” 掌柜对自己还是有自信的,自己这么大一个药堂掌柜,怎么可以被一个老实的老农拿捏,料着后手。 再说,自己准备来平山村,没几个人知道啊。李贤东肯定不知道。 所以,估摸着真的是一个巧合。这杜仲苗是真的了,只是还没有长成。 掌柜心里嘀嘀咕咕,张大夫就没有那么多心理活动了,在两人对话期间,早就蹲到地下仔细观察这些小苗。 不过,正如掌柜所说,还太小了,根本观察不出来,无法确定是不是杜仲苗。 左看右看了半晌,张大夫无奈的站起来,承认自己无法确认这是不是杜仲苗。毕竟张大夫只是一个大夫,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药农。 不过,眼光余光瞄过旁边,还有一丈大小一片地在育苗,仿佛长出了零星嫩叶。 旁边堆着稻草,估计是夜间保暖用,今日虽然天气略冻,但阳光明媚,显然李家人将稻草掀开来让种苗接受日晒。 照料得如此周到,张大夫以为也是杜仲苗,随口好奇问一句,“那边那些也是?” 李小寒顺着张大夫的目光看过去,微不可见的一顿,说道,“那倒不是,那是另外的种苗。家里搬家的晚,这很多东西便种得迟了。” 李小寒也不说是什么苗,却巧妙的说明了另一个方向。 张大夫眯着眼细看,虽然还小,但依然还可以看出跟杜仲苗是不一样的。张大夫便没有了兴趣,他对人家菜园里的苗子不感到好奇。 约莫是什么菜苗吧。张大夫这样想,便放开去了。 看完杜仲苗,罗掌柜和张大夫也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几人便想着去族长家。 不过,族长已经过来了。 “罗掌柜,张大夫,欢迎你们来我们村。实在太荣幸了。” 王氏怕耽误事,是小跑着到族长家的。 而族长听说仁和堂的罗掌柜和张大夫来了,根本等不及罗掌柜和张大夫上门,直接带着儿子李信和快步来到李贤东家。 这种和外人打交道的时候,族长从来没有忘记信和哥。 李小寒看见族长身侧的李信和,心里不由自主的想到。 何为言传身教,不过如此。 “李族长,客气了。听闻李氏一族发现采割之后的杜仲树还能长出新皮,实在是好奇,便贸贸然打扰了。”掌柜笑眯眯的迎上去。 “罗掌柜实在客气了,如果不是仁和堂一直收购这杜仲树,我们为了继续发展,也发现不了。不若,现在一起过去我们族里公地一起看看?” “好呀,在下心中正有此意,那就厚着脸皮麻烦李族长了。” “不麻烦,不麻烦,罗掌柜、张大夫跟我来。”族长热情带头。 不说以后这杜仲还要一直卖给仁和堂,单说能与仁和堂掌柜和大夫能扯上交情,那也是值得的——谁能保证自己没有个三灾五病的时候呢。 “爹,你跟上。” 李小寒推一把在旁没有动作的李贤东,就希望李贤东在族长身边也受一受熏陶,“村里你割杜仲皮最厉害了,万一到时候罗掌柜和张大夫想看,你给他们演示演示。” “啊。哦。” 李贤东被推得一个轻晃,还回不过神来,他以为族长来了,他的事情家完了,除了庄稼,这些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他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贤东跟上来吧,咱族里大家的杜仲,可都是你教人割的呢。小寒也一起跟上。” 听到族长这样说,李贤东连忙跟上,李小寒很自然的跟在她爹身旁,临走前还不忘低声叮嘱王氏两句。 一行人随即从李贤东家离开,爬上族里公地。 长年没有运动的罗掌柜和张大夫,那是走得气喘吁吁,不过这一切在看到杜仲后,那都是值得的了。 “竟然真的能重新长出树皮来。”张大夫和罗掌柜对着新长出来的那一层黄绿树皮称奇,“剥皮不死便罢了,竟然还可以重新长回。” “这新长的树皮药性肯定是比老树皮弱的,要等着树皮长老了,到时候再来试试。” 张大夫小心翼翼的抽出一把小刀,割下一小块树皮,放进嘴里尝了尝。 “是,是,到时候我们必定送到仁和堂让各位大夫看看。” 只要能得到仁和堂的承认,那新树皮的药性就更不容置疑了。 “嗯,到时候找我。” 张大夫义不容辞立马揽下了这个任务,罗掌柜想拦都拦不住。 罢了,张大夫是个大夫,治病的功夫厉害就成,至于其他的弯弯绕绕就让他来吧。 “李族长这公地可是一眼看不到头啊,不知道族里还有多少杜仲呢?” 多了,可就不好卖上价了,杜仲的成效还没有公布,主动权还是握在自己手里。 “不管多少都是祖宗留给族人的财富,我们自然是珍惜的,断断不能在我们这代吃尽子孙财。” 便宜了我们就不卖,反正树都在这里,留着慢慢来。 “听闻李氏一族传承日久,如今得见,果然是名不虚传。” 罗掌柜大力称赞。 “不敢不敢,只不过是听祖宗话混个饭吃,仁和堂才是越来越兴旺。” 李族长谦虚自贬。 …… 李小寒听着这两个老狐狸你来我往,一路机锋,忽地对张大夫说,“张大夫,这杜仲最大的功效是什么?安胎?补身?止血?救命?” 其实李小寒知道,这杜仲的功效后世最著名的便是补肾、安胎,只不过她不能在这些人面前直接说出来。 张大夫被问得一愣,转头看向罗掌柜。 李小寒继续说,“你们两位亲自从城里赶来,说明对杜仲非常重视。作为一种中药材,功效无非就是那几种。既然大家有诚意,何不开诚布公谈一谈。” 李小寒一句长刀直入,打断了罗掌柜和族长的交锋,片刻之后,罗掌柜叹道:“杜仲的确对气虚体弱的人有效果,尤其妇人安胎之症。我们药堂也是因此想要长期合作,毕竟零星的供货也麻烦。” 安胎功效是张大夫带着仁和堂一众大夫最近研究出来的,刚好时候已到,七日服哀已尽,罗掌柜便拿出来宣传,壮大杜仲的声势。 至于杜仲的另一个功效,补肾气,那决不能说,说了哪个男的好意思用这个药,说了他们药堂就是自己坑自己。 李小寒听完沉默不已,中药的用药,是千百年的积累,她还真不能确定这个时代对杜仲的药性研究到了何种程度,“既如此,那边请族长做决定吧。” 她仗着自己前世对杜仲的了解,点名杜仲的功效,出声插入李族长和罗掌柜的交锋,其实就是为自己族里公地上的这些杜仲加筹码。 如今看来,仁和堂说出这个消息,已经是非常有诚意了,那么最终的决断,就应该由李族长来做。 李族长沉吟一会,又与罗掌柜嘀咕两轮,最终终于达成一致。 “那我代表李氏一族与仁和堂约定,三年内,杜仲的价格不变,凡是李氏一族公地里的杜仲,有多少算多少,全售卖给仁和堂。三年后,我们再根据具体情况商量,如果同等价位下,双方作为首选合作对象。” 其实短期内,如果谈一谈,杜仲树的价格可能会涨,但是如果涨了,之前卖出杜仲树的那些人便可能觉得亏了,容易引起人心动荡。因此族长便定了一个原价格。 而且杜仲的价格涨了,那可能就传出去了,他们这一带的山脉有杜仲,其他地方的山脉呢,李族长可不认为自己这里是什么洞天福地,到时候其他地方有发现,杜仲价格一跌,又是人心不稳。 不如这样,求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发展。 “行,我代表仁和堂答应这个协议。待会回去,我们便签订文书。” 两个主事人,达成了一致,一时之间氛围变得十分融洽。 待从山地下来,已经是无事,那肯定是要留罗掌柜和张大夫吃一顿午饭的。 不过饭食还没有做好,众人爬山又累了渴了,族长家人便奉上了热乎乎的蜜水。 “这是什么?哪里来的?”李族长问道,他们家可没有这东西,看起来黑乎乎的,但闻着又甜香甜香的,甚至带着一股梨香。 “这是我叫我娘从家里拿过来的,是金秋梨果去渣后熬成的梨膏,请张大夫和罗掌柜尝一尝。两位见多识广,看看我们这个梨膏好不好喝,算不算得上药膳的一种,能不能卖上价钱。” 李小寒大方介绍道,李族长闻言立刻点头:族里梨树不少,如果这梨膏能卖上价格,那就又是一个商机。 尝一尝梨膏,试一试味道,人家的姿态还这样大方,盛赞自己有见识,罗掌柜和张大夫自然不会推辞。 张大夫和罗掌柜同时喝一口。 李小寒看着,张大夫是先尝一小口,然后咂巴嘴,眉头稍皱,凝神品味了一会,然后才说到:“是纯梨子熬出来的梨膏。熬的人很用心,加了些许川贝,这个搭配很好,润肺止咳,生津利咽。春夏养阳,秋冬养肺,日常喝着很不错。” 罗掌柜听张大夫说完,方才仰着头一饮而尽,笑道:“药性先不说,这梨膏极纯,泡出来一股梨香,还这么好喝,日日喝上一杯,那是极美。” 能得张大夫的肯定和罗掌柜的赞赏,李族长自然是极开心。 李小寒笑眯眯的再给罗掌柜和张大夫再泡一碗,许是爬山累着渴着了,罗掌柜和张大夫又喝完了。 可惜只是喝喝,对采购没有兴趣,想来仁和堂不采购这种。 不过,能得张大夫一句“春夏养阳,秋冬养肺”,也

相关推荐: 炼爱(np 骨科)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将军男后(修改版)   试婚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邻家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