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长了一年多呢。”李荷花大大咧咧的说道,“我也想长高啊,我也得多吃。” 李荷花猛扒饭,连带着李大壮也猛吃。 李贤东暗暗庆幸,今日特地煮多了点,原想着张公子可能会留下来吃饭,不料张公子没留下来,饭菜还将将够。再想想家中的存粮,李贤东觉得自家应该还能吃饱饭,心安了些许。 待吃完饭,李小寒说道,“爹,我有事找信和哥,得出去一趟。荷花、大壮,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下,我今晚跟你们一起回平山村,青帮送过来的酒,明天得泡制了。” 如何能张辅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说十万大军抗击西鞑,谁知道定王是不是拥兵自重呢,真有冲突,往年官府邸报肯定有记录,李信和读的是官学,应该能查到一些信息。说起来,信和哥这个书,读得是真值了。 还有自己以前没有留意过官府徭役的消息,记忆中,李贤东好像是冬天去服过劳役,但是没有兵役,那如果定王自身兵强马壮的话,的确是不需要平民去服兵役,只服劳役便足够了。 如今张辅说朝廷要定王裁军,定王肯定是不愿意裁的,不过定王已经假装囤粮拉高粮价来混淆视线了,说不定会假装裁兵来糊弄朝廷。要看看往年徭役的情况,这个得回去问族长,族长最清楚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还得看看府城外的消息如何,不知道青帮那边府城外发展得如何。 李小寒思量着,吃饱了,脑袋又开始运转了。 “你要回平山村啊,你一个人泡酒能不能行?”李贤东担心问道,他如今是抽不开身的,夜里李小霜得醒几趟呢,王氏身边离不开人。 “我能行,到时候让荷花给我打下手。”李小寒没有说假话,她回去探族长消息是真,但是泡酒也是真。再怎么大的消息,都没有眼前的实事重要。如今这情况,更应该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行。你自己把握这个度哈。太累的话你找人帮忙。”李贤东叮嘱道。 “师父,要不要我陪你去找信和哥。”李荷花知道李小寒和李信和有一些话要说,她也不多问。嘿嘿,聪明的人想得多干得也多。信和哥和师父都是聪明人。 “不用,你站了半天了,先歇一歇,我很快回来。”李小寒看着李荷花毫无诚意的坐在一旁,没好气的说道。 “嘿嘿,嘿嘿嘿。”李荷花嘻嘻笑。 李小寒虚空点了一下李荷花,站起身来,整整衣裳,出门去。 第 86 章 青山书院学生李信和最近对自己产生了些许怀疑, 以往他总觉得自己是信念坚定行为磊落之人,但是此刻,听到书院雇佣说他族妹来找他的时候, 李信和先是心头猛的一缩, 然后本能的想逃, 最后理智战胜了本能,只是走出去的身影如赴大义。 如果李信和有现代的知识, 那么他可能会总结出,李小寒每次来找他,都会给他带来一些震撼的消息,他可能对李小寒产生了应激反应,就是本能里,他在维护自己岌岌可危的认知世界。 只是李信和并没有现代知识, 因此此刻李信和只能一边猜测着, 一边走向院门。 李小寒倒不知自己给这个土生土长的读书人族兄带来这样大的心理阴影, 此刻她看见李信和走出来, 心下暗点头:嗯,信和哥长胖了一点, 想来已经从先前的打击中走出来了, 读书人就应该这样嘛, 百折而不弯。 这样想, 李小寒便笑得越发甜美, “信和哥。” 李信和心中头皮发麻, 说道, “小寒妹妹又来了。” “是呀, 信和哥,我最近得到一个消息。”李小寒环顾四周, 青山书院前门广场实在是一个说悄悄话的好地方,宽大毫无阻挡,周围根本藏不了人,只要压低声音,不怕人偷听,“据说定王囤粮是因为今年朝廷的粮草只拨下来的一半,定王估计今年冬西鞑可能会来抢掠,因此只能囤积粮草以备战时所需。” “不知道信和哥你书院中有没有官府邸报这些,往年的战报有没有记录?战况如何?胜负如何?伤亡如何?”李小寒轻声说出来自己的需要。 其实她前世也很少关注战争的情况,毕竟是一个相对和平的年代,而且她的兴趣并不在这方面,因此想问的都比较虚泛,只能寄希望李信和能收集到足够多的信息。 “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这样秘密的消息,你怎么可以随意告诉其他人。你这样很危险知道不?”李信和心下猛地一震。朝廷粮草这么敏感的消息,自己族妹是怎么知道的?又联想到上次族妹让自己查粮价,真是心惊胆战。 “张二公子告诉我的,就是张震将军府二公子,仁和堂和同福酒家东家。我相信信和哥你不是随便乱说之人,我也只跟你说了这个事情。”李小寒说道。 其实她还是对李信和有所隐瞒,不过信和哥上次瘦了这么多,便不刺激他了。而且李信和能在这个时候先考虑她的安危,证明她没有看错人,以后再慢慢来,。 仁和堂、同福酒家,李信和都知道,跟自己族妹的生意有蛮多的往来,张二公子先前也留宿过李家,可能是那时候联系上的交情。 李信和估摸着应该是这样的,心中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如果是张二公子说的,那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吧,毕竟张二公子也没必要说这个慌,那么定王囤粮的确是在情理之中了,“往年的确是有听说过西鞑来犯的事情,定王驻军也的确是因此而来。只是详情我也不太清楚,我先查查资料,改日再找你。” 李信和入学青山书院也才大半年,青山书院不愧是定城附近第一书院,书籍多如牛毛,李信和大部分时候都用来查漏补缺,吸取科举相关信息去了,对这些军政大事,没有多关注。 “好,我等信和哥你。我现在住在中东门大街谷门巷子十号,下午我一般都在,你可以到那边找我。” “你们搬来府城住了?贤东叔和婶子呢?家里怎么办?” 怎么的自己一下子错过了这么多消息,李信和疑惑道。只是族妹家里,还有一摊子事呢。 “搬过来住几天,怕我娘生产有什么问题,在府城这边好找大夫。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再回村里,这段时间我都是府城家里两边跑。”李小寒解释道。 为了减少麻烦,她们家在府城买了宅子的事情没怎么对外说,也就是王氏快生了,准备搬的时候才告诉赵氏李荷花等人。不过如今她娘生了,按照礼数,也得回去告诉一下族人,还有她祖父家里。 不过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罢了,不算什么大事。 “那成,我记住了。你回去吧,我尽快收集信息,第一时间告诉你。”李信和道。 “那信和哥我回去了。这个食盒给你,都是些家常菜,信和哥你补一补。”李小寒看着李信和虽然胖了一点但还是消瘦的身材说道。今日她没有出摊,李荷花等人也想不到她会来找李信和,因此炒田螺便没有留。不过家里还有鸡汤,更适合此时的李信和。 李信和略带感动,接过食盒,“嗯,我知道了。你自己也小心一点,莫参合这些事情太过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知道了,信和哥,我只是怕有什么大事发生,想着最好能提前做好准备。”李小寒回道。没办法啊,这个世道,想躲起来过自己的小日子,都找不到避世的桃花源。 李信和似乎也有所感,两人一时沉默,这个话题,的确无奈,总不能什么都不知道,然后盲人摸着石头过河吧。 该说的事情说清楚,李小寒告辞李信和,回到谷门巷子里。李荷花和李大壮已经休整好,李小寒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家里什么都有,主要是跟王氏说一声,自己要回去一天。 王氏脸上虽然还有生产后的虚弱之色,但是神情舒展了许多,只叮嘱道,“你回去要小心。一路上,有大壮和荷花,路你们也是走熟了的,这倒不怕。只是晚上,你让荷花和你叶伯娘过来陪你,莫要自己一个人住在宅子里。知道了不?” 平山村李家如今是两进的宅子了,家里又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王氏真怕家里没什么人,晚上会有小偷来光顾,因此时万万不敢让李小寒一个人在家里过夜的。 为了怕李小寒阳奉阴违,王氏还叮嘱一旁的荷花说道,“荷花,你小寒姐她胆子大,你今晚跟你娘说一声,麻烦你陪着她睡一晚哈。” “婶娘,你放心,我今晚留在你家。我把我娘和我哥叫过来,让我哥睡一进正房。”李荷花大包大揽道。一进正房里多是番椒和酒,腾一个睡觉的地方还是有的,让他哥守着。 “成,那就麻烦荷花你了,等我回去再好好谢谢你。”王氏这才放心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婶娘,你别客气,这都是我该做的。”李荷花真觉得这是她该做的,他们家受了师父多少的恩情啊,如今她还在跟师父学手艺拿分成,她娘还在拿着每日十文的工资呢。不过是陪着睡一晚,这算什么事。 李小寒在一旁也不反对,这是王氏的担心,她拒绝了王氏反而更不安稳,不如接受了。 而且,她也想好好活着呢,都死过一次的人了,她可是发誓这辈子要连同上辈子的份额,长命富贵活到九十九的。万一真有不长眼的小贼见钱眼开摸进她家,她一个人岂不是很危险,因此多几个人照应也是可以的。 这边王氏在叮嘱李荷花,那边带着大壮牵牛的李贤东也在说着同一件事,“大壮啊,今晚我不在家,家里就你小寒妹妹还有荷花几人。你家在我家隔壁,晚上就麻烦你多留意一下啊。叔我谢谢你。” “贤东叔,你放心,我回去跟我爹和我弟说,我们三一定多留意。”李大壮认真说道。 “哎,那就拜托你们了。回去驾车慢一点。”李贤东拍拍牛屁股,放下一半的心。 磨磨唧唧了一阵子,李大壮驾着牛车载着李荷花和李小寒回到家,已经是申时。赵氏、叶氏等人正在家里忙碌着翻晒番椒呢,这差不多是最后一批番椒了,翻晒好保存好,就可以铲番椒苗养地以待来年了。 看见李小寒回来,赵氏忙说道,“小寒啊,你回来了。累不累?饿不饿?要不要给你煮点吃的?” “伯娘,不用了,我还不饿,等到晚饭再吃。”李小寒下了车,放下东西,含笑说道,“我收拾收拾一下,我娘生了妹妹,我得去祖父家里报一声喜讯,还有添丁进口也得跟族长一声。正式的满月宴红鸡蛋,等我爹娘回来了再办。” 其实族长那里,迟早去说都成,只不过李小寒想找个借口去一趟族长家罢了。 “是这个道理。你去吧。我看看,你带了什么东西?”赵氏说道。 虽然不是正式的通知,但是李小寒人从府城回来,如果空手进李生礼家门,虽然说不上失礼,但是也不算有礼就是了。尤其李小寒一家现在比起来家大业大的,但王氏偏偏生了个女儿,以后路还难着呢。赵氏精于人情世故,便想着提醒一下李小寒。 不料李小寒举起篮子,大大方方打开来,说道,“带了一点府城的糕点,我爹说祖父喜欢甜食,便带回来孝敬祖父。” “好孩子,是我操心了。你这个玲珑心肝哦,哪里想不到。去吧,说了消息送了东西便回来,不用待太久。”赵氏说道。 “嗯。我知道伯娘待我好呢,我年轻,平日还是得伯娘多指点指点。那伯娘,我去一趟祖父家。”李小寒说道。 她与赵氏这一问一答,不说叶氏和马氏在一旁,花儿娘也在呢,大家可都听到看到了。 李小寒提着糕点便出了门,李生礼刚好在家敲锄头呢,一脸沉思不知道在想什么。 “祖父,我从府城回来了。”李小寒敲门进来,有人在家,李家老宅的大门是敞开的,李小寒看见李生礼在院子前敲锄头,便出声说道。 “哦,回来了,你娘怎么样?”李生礼的语气不太高兴。 在府城买房这么大的事,大儿子居然没有跟他说一声,他甚至是听到自己儿媳妇进城待产才知道这件事的。虽然分家了,但是自己可还是亲爹呢,这是当他这个爹不在了吗? “恭喜祖父,我娘给我生了个妹妹,母女均安。如今正在府城休养呢。我爹让我过来跟你说一声,等过几天他再从府城回来,到时候再摆酒给族人送红鸡蛋。”李小寒满带喜意说道,“祖父,这是我爹从府城给你带回来的糕点,听说你喜欢吃甜的,我爹特地挑的最甜的糖糕。” “哦,放着吧。”李生礼皱着眉头,心下不喜,又生了个女儿,有什么用。 “那祖父,我先回去了,家里还有事情要忙。”李小寒看着李生礼不悦的脸色,流程已经走完,也不想多呆,便告辞而去。 李生礼看着李小寒离去的背影,深深的叹一口气。家业大有什么用,终究是没有一个儿子。 当时大儿子一家又怀上了,他也是高兴的,大儿子终于有后了,这儿子毕竟是亲生的呀,他也不想大儿子落个无后的名声,多不好听。 只是随着大儿子一家越过越好,家业越来越大,而自己带着二儿子三儿子却原地踏步,甚至原来寄予厚望的才荣也没有出头,李生礼心里便有点不得劲。尤其家里供着几个孩子,银钱越发不称手,想着大儿子带一带兄弟们,结果却被撅了回来,李生礼心中是极为恼怒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如今,大儿子又生了个女儿,李生礼原本极不喜,只是想着想着,忽的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机一动,大儿子这家业越大,却连个摔盆挂纸的人都没有,可老二老三有呀。 才荣不成,大了,而且才荣还得考科举呢,可老三家去年刚刚生了个男娃呢。只是当时事多,也没有大肆操办。这一岁多的娃娃,能懂什么事,养一养,便不是亲生胜过亲生,老大家能有个后,家里几兄弟关系也能和缓和缓。 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么。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李生礼的脸色便越和缓,等老大回来,可得找个机会跟老大说一说其中利害。这是为着他好呢。 这样想着,李生礼连李小寒也不恼了,这个孙女儿有点本事,有本事才能帮衬娘家啊。 李小寒不知道李生礼已经打上了自己主意,她现正往族长家里走去,心里想着该怎么询问族长徭役一事才不突兀,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族长家门口。 “哎呀,是小寒回来了呀。快进来坐,快进来坐。”族长夫人眼尖的看见了李小寒,笑着大步走出来,拉着李小寒进了家门。 自从李小寒走关系给李信和送来各地科考资料,李信和凭此考中了秀才,李小寒又打通了府城的人脉关系,通知李信和府城青山书院招生,让李信和可以考到青山书院读书。在族长夫人心里,李小寒那就是自己亲生女儿一样的,比儿媳妇还要亲近几分。 也就是族长女儿嫁出去了,不然站一起,外人都分不清谁是亲生的。比如此时,族长夫人把李小寒拉进来之后,一叠声的问道,“啥时候回来的?饿不饿?渴不渴?累不累?”又招呼家里人上茶水,上糕点,热情得李小寒差点招架不住。 直到李小寒说自己娘生了个妹妹,自己先回来给族长报个信,族长夫人看有正事,这才下去。 “嗯,我知道了。” 又是一个女儿啊,族长心里叹息,脸上却没有露出太多,毕竟李小寒在他下方坐着呢。如今这个族侄女有能耐,府城人脉广,自己儿子受益多已,族长心里都多看重三分。 只是,这生的是女儿,恐怕有些人,又要人心浮动了。 “族长,我想问一下,我们村这个徭役是什么情况?”想来想去,李小寒决定单刀直入,要问就说自己是好奇心起罢了。 “你爹是担心今年的徭役?你们家交代役钱便行了。”族长却误以为李贤东生意忙,加之王氏刚刚生完小孩,今年走不开,担心今年的徭役情况,便解释到。 “代役钱?”李小寒略带疑惑的问。看来是用钱代替劳役,并且族长的语气,听起来很是寻常。 “哦,你们家不太知道。”族长说道,以往老李家都是直接去服徭役的,毕竟这是劳役,又不是兵役,总有人舍不得那钱,“我朝十六成丁,开始服役,六十始免。一般是造建官舍,治理河渠,修建城池,搬运官物等活计,一般是一个月左右,你爹往年都去做过。如果家里有钱,可以交代役钱,代替服役,这个
相关推荐:
医武兵王混乡村
恶女嫁三夫
蚊子血
生化之我是丧尸
炼爱(np 骨科)
女儿红
皇嫂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朝朝暮暮
掌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