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本书名称: 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成长·逆袭参赛作品] 本书作者: 霜白月明 本书简介: 正文已完结,随机掉落番外。 惨遇地震,靠半瓶矿泉水苦熬三天,没等到救援,只等来余震的李小寒穿书了,睁眼跪在李家祖坟前。 这一世命惨得很,一家子被逼上了绝路,她爹即将孤掷一注入深山采人参,却丢了性命,剩下她和她娘孤儿寡母,最后落水而亡。 这就算了,更难的是为突出男主的才华横溢,作者设置了男主科举之路历经三朝,先是开国皇帝;然后太子早逝,太孙继位;最后藩王叔叔掀翻侄子造反成功。 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李小寒掰掰手指。 啊,太子快死了,皇帝爷爷要立太孙了,三年后,藩王叔叔要造反了。 乱世要来了…… 李小寒:乱世人不如狗啊,想要好好活着怎么这么难。 为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动乱中活下来,李小寒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首先带领族人,炮制杜仲种植番椒发家致富,将族人拧成一条绳,护卫左右; 然后教授平民百姓养殖白蜡虫炼制万金油,提升自己的名望和声誉; 最后凭借三七止血粉酒精消毒液大蒜素杀菌,搭上了现在还只是一个藩王三年后却是胜利者的定王大腿。 三年又三年,李小寒不仅带领族人在乱世中活下来,她自己更是从一个贫寒的农家女,一跃龙门,财富、名望、权力尽握手中。 ****** 张辅第一次看见李小寒的时候,是在自家药堂,当时只觉得是一根豆芽菜顶着一双灵活的大眼睛。 就是眼睛太灵了,不像一个普通采药农家女,张辅派人查了查,是不是曲线接近自家的间谍。 后来,张辅开始挥刀砍李小寒身边每一缕桃花: “这个书生不行,手无抓鸡之力,如何能保护妻小。” “这个武夫不行,五大三粗,不知轻重,万一伤了妻小如何。” “这个商人不行,商人重利轻别离,不是一个好对象。” …… 阅读指引:女主前期搞事业,男主出场晚。 ————放个预收《市井人家》————— 李见清穿成古代版的留守儿童:她爹娘在城里卖猪肉,他们三姐弟在乡下跟着祖父母长大。 因为祖父母的偏心和私心,李见清三姐弟都养得有点歪了:家里读书的大伯一家才是清贵的,整日卖猪肉一身臭肉味的爹娘赚钱再多都是粗鄙讨人厌的,他们三姐弟天生就比堂兄姐们笨。 不是,二师兄怎么就粗鄙了?孔方兄哪里讨人厌了! 李见清翻了老大一个白眼,抖落一身不合时宜的矫情和自卑,拿出多年的手艺:腊味煲仔饭,东坡肉,炭烤猪手……没有比赚钱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如果有,那就是赚得还不够多。 沉迷赚钱的李见清越做越大,却依然有点不满足,恰好此时,隔壁穷书生十分诚恳的邀请她去京城创业。 “如果我中举了,咱们就一起在京城打拼,我当官,你开店。如果我落榜了,咱们没靠山,京城难混,咱们就回老家一起过日子。” “成。”李见清思考三秒钟,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多年后,穷秀才功成名就,杀猪妹富贵荣华。 一日恰好遇见当年戏目,戏台上书生小姐依依惜别,相约书生中举之后便来小姐家提亲,可惜命运弄人,让人感慨万分。 “夫君当年怎么不说等你功成名就之后回来娶我?” “夫人貌美能干,万一有人在我上京赶考时趁虚而入怎么办?我可不是坐看时机白白失去之人。” “夫人又为何愿意跟我进京。” “夫君俊俏有才,万一被京城富贵人家榜下捉婿怎么办?我难道是坐看时机白白失去之人?” 阅读指引:女主有自己的事业线,双双成长变强。 第 1 章 泰和二十三年初秋,清晨太阳初上,照在郁郁葱葱的林间,远远看去一片绿中带着点点金黄,一副秋日好风光。 不过人在其中,感觉便不太一样。太阳一照,林间水汽蒸腾,衣服黏糊糊的贴在身上,没有风,鼻间是落叶的腐殖气,很是烦人。 李小寒直起身来,扯一扯贴在身上的粗棉布衣,捶一捶发酸的后腰。 干了一个多时辰的活,累倒不是很累,就是饿,早上喝的那一碗空荡荡的米糠粥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 伸手抹掉额头上的汗,忽地,耳边传来隐隐约约的哭声,侧耳凝神细听,好像是从山顶上传下来的。 那就很恐怖了,山顶上是李氏的祖坟。 “娘,娘,你听,山上是不是有人在哭啊?”虽然只是十三岁的小姑娘,但李小寒天生胆子大,话语里带着一点害怕,更多的却是好奇和八卦。 却不料,久久没有没等到亲娘王氏的回复,李小寒转头搜寻,只见王氏直愣愣的盯着山顶。 “娘,你看什么呢?” “小寒,你上来看看,山顶你亲祖母坟前,是不是有一个人?”王氏唇色发白声音颤抖的向着自己的女儿求证。 李小寒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祖母,据说在她爹七岁那年就过世了,埋在山上。后来祖父娶了继祖母陈氏,又生了两个儿子,儿子又各自娶妻生子。 因此,李小寒爹娘带着她,都算是在继祖母陈氏手上讨生活。 李小寒人矮,视线没有王氏开阔,不过她一个咕噜爬上树,站在树枝上举手往上眺望,心慢慢坠了下来,“娘,看那衣服和体型,应该是我爹。” “那就是你爹,肯定是出事了,肯定是出事了!”李小寒不敢确定,王氏却像获得了佐证,声音凄厉,边说边往山上跑。 小寒连忙滑下树,跟着往山顶跑。 一路越往上跑,压抑的哭声越来越真切,两人心急起来,顾不得看路,连着摔了好几次,爬上来又往上跑。 待跑到山顶,只见李小寒她爹李贤东,一个黝黑沉默的三十七岁的农家汉子,这个小家的主心骨,正双腿跪地半身伏在坟前沙哑哭泣。 李小寒的眼泪刷的流下来了。 “爹,爹,你怎么了?”。 许是抱着头哭得太过压抑和伤心,李贤东都没有发现妻女的靠近,直到李小寒呼唤才抬起头来。 满眼血腥通红,眼泪鼻涕一起流,宛若牢笼困兽。 “爹,爹,发生了什么事,你说给我们听,我们一起想办法。”李小寒心跳得又急又快,各种猜想浮上心头。 “……” 李贤东苍白的嘴唇张张合合几次,竟然无法出声,最后才发出砂砾磨血般粗哑的声音,“你祖父,你祖父说要分家”。 分家,只是分家,李小寒松了口气,她还以为她爹出了什么事。 “娃她爹……爹说怎么分。”一直没有出声的王氏却没有像李小寒这样松一口气,反而颤抖的问。 “爹说,爹说,把咱们分出去,以后他跟二弟三弟一起过,给咱们分两亩水田三亩旱田,再给咱们五吊建房钱,让咱们出去自己建房子单住。” 许是自觉这个分家结果无法面对妻女,李贤东双手捂脸,声音沉闷粗哑的从指间传出来。 “那咱们家怎么办啊?”王氏本就是软弱的性子,闻言身子一软,瘫坐在地上,痛哭出声。 李小寒也是腿脚一软,忙扶住一旁的墓碑才稍稍立住。 举目四望,茫然无措。 平山村李氏家族,据说往上数一百年,乃是书香人家。 多年前他们这一族逃难到此地,仍然不忘祖宗教训,自持名门望族:但凡分家,嫡长子得最多的家产,负责赡养老人,其余诸子,均分其他微薄的份额。 这一条族规,就像日升月落,天经地义。 然而李小寒祖父李生礼这一分家,把李小寒亲爹李贤东这个长子分出去,礼法上就是说当爹的认为长子不孝,不想跟这个儿子过了。 这是指着李贤东的脊梁骨骂,是对他这个长子前半生的全盘否认。 并且,李生礼分家还尤其苛刻,虽说分家长子得大部分,但是当爹娘的,总会为儿女考虑,除了祖宗家风之外,总得让其余儿子分家之后能活下去。 李小寒心内快速计算了一下,李家现在有水田二十四亩,种着水稻;旱田三十五亩,其中十亩种了小麦,二十五亩全种了棉花,却只给他们分了两亩水田,三亩旱田。按照现时的粮食产量和缴税情况,大概两亩地可以养活一个成年男子,妇女儿童减半。 祖父分这点田地,真真的只是让她们一家三口饿不死。 至于钱财,那是别多想了,家里继祖母陈氏当家,几个堂兄弟一起上学,那是年年都在喊穷。估计就是给个几吊钱打发出来建个茅草屋罢了。 但是王氏多年前生育伤了身子,后来一直再没有生,这些年,一直断断续续的吃药。 虽然这一副几十文钱的药,常常因这因那的原因导致银钱不趁手而断掉,能买到的情况下一副药能从汤汁浓郁熬到清如水,但毕竟是王氏和李贤东的希望。 而这一分家,饿不死都是奢望,自然再没有什么药钱。 李小寒愿意分家,家里继祖母偏心,她们这一房干最多最重的活,但是吃的用的全是最差,她早不愿意留在老宅累死累活供养他人了。 她也相信,凭自己一家人的卖力肯干,可以过上比老宅更好的日子。 但是,这是在公平分家,哪怕多宽裕一些,让他们可以稍稍周转,也不至于这刚刚好饿不死啊。 李小寒心内发冷,她本是一个泼辣有主见的小姑娘,见爹娘都只顾着痛苦而没有动作,李小寒不得不出声提醒父母,“爹、娘,咱们把这个事情闹大了,祖父爱面子,才荣哥读书要名声,咱们有理,族里得向着咱们!” “对!对!咱找族长主持公道去。”王氏抹一把眼泪,心急点头。 “没有用的。”李贤东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悲凉和绝望,“爹说,长荣被隔壁朱秀才收为入室弟子了,还给赐字智远。爹说,长荣有出息,他跟娘得帮扶一把,以后他和娘就跟着二弟这一房过了。” 读书人,一个被正式收徒赐字的读书人,怪不得她爹被祖父近乎扫地出门。 李小寒知道族里想出一个读书人想疯了。 李氏一族自持百年传承,但这十多年来,连秀才都没出一个,农忙争水农闲劳役,族里没有撑得起场面的人才,李族长在里长那里都说不上话。 堂哥能被朱秀才收为入室弟子,族里肯定大力支持这读书人种子的。 怪不得他爹被近乎扫地出门,却也只能偷偷跑到亲娘坟前痛哭。 世情如此,四处皆末路,无处可逃。 再泼辣有主见,李小寒也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她撑着亲祖母的墓碑,缓缓往下落,粗粝的石碑摩擦得手痛,但都比不上整个头一跳一跳的痛。 又有那王氏的嚎啕大哭往耳朵里钻,“爹啊,你咋这么狠心啊。娘啊,你死得早啊。娃她爹,都怪我拖累了你。” 亲爹李贤东的话在不断回放轰鸣,“长荣被隔壁朱秀才收为入室弟子了,还给赐字智远,赐字智远……” 李智远。 李智远。 李长荣,字智远! 好像一把锤子,重重的敲击在李小寒的脑壳深处。 李小寒眼前白光炸裂,脑中千丝万缕的力道在拉扯,忽然间,所有的都记起来了。 她穿书了。 第 2 章 伴随着剧烈的头痛,李小寒想起前世的记忆,自己本是一个大型药林联合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不幸遇到地震被困身亡,然后投胎到看过的一本科举文中。 她有着两世的记忆,只不过,这一世,在这之前都没有想起前世之事。 而李智远这个名字,太熟悉了,这是自己前世里的堂弟,今生里堂兄的名字。 平山村,李智远,和男主一起跟朱秀才读书。男主聪明自律,一路高歌中进士考状元。而李智远却三番四次落榜,最后止步于秀才,对比说明了男主多么的优秀。 能在最初期成为男主的对照组,除了因为在同一时空的原因,李智远也是有优点的,李智远最大的优点就是孝。 书中所说,李智远亲大伯李贤东一直无子,大伯为了求子到大山深处采人参被毒蛇咬了中毒身亡。 可是,这一带,只有假人参,没有真人参。李智远大伯因为自己的无知白白送了性命。 李智远作为当时李家长孙,披麻戴孝为大伯摔盘,然后又为大伯守了足足二十七个月的重孝,把自己的科举考试都耽搁了。 直到出孝之后才重新科举,年纪轻轻便取得秀才功名。 书上描述,李智远对李家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家后来在城里买了宅子,还置办了一个小铺子,一家人在城里安家立业了。 李智远作为二房长子,替大伯承担了长子之责,给亲大伯摔盘、给祖父、亲爹养老送终,还一直照顾小叔一家,实在是大大的孝子贤孙! 至于大伯李贤东的妻女,据说李智远搬进城里的时候,是想好好安置母女两的,可惜大伯母坚持带着女儿留守村中,一个冬天里,居然跌下河里冻死了。 书中还感慨说,仁孝的李智远曾想为大伯母守孝,但众人皆劝说这个福薄短命的妇人不配,李智远才作罢。 因此,周边村人皆敬重李智远为人,说其才华虽不及男主,但品格尤其孝之一道上,是尤有胜之的。 毕竟男主发达之后,据说狠狠打脸了当时一些欺压他们家的宗族长辈,也不提携亲族,族内的名声实在微妙。 李小寒脑中一阵一阵眩晕。 原来自己不仅是穿越了,还穿书了,连个有名有姓的配角都混不上,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不知名女配。 而自己全家是男配堂哥的踏脚石。 可不是踏脚石么,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堂哥的孝名。 李小寒手脚发软,跌坐在坟前,双手擦过亲祖母罗氏的石碑。 粗粝的石碑带来一阵阵刺痛,唤回了李小寒的心神。 李小寒努力压住脑中的眩晕,尝试理清其中脉络。 如果书中的李智远真的是自己堂哥,那书中李智远大伯是什么时候过世的。 李智远十三岁,可不就是今年。 是了,祖父分家,分给他们的田地银钱又这么少,她爹为了一丝希望,发狠去深山里找人参去了。这一带的山脉是有传说有人参的,但又说是假人参。 爹可能想搏一搏,想要采人参买钱治好王氏的病,想要建一间能遮风挡雨的好屋子,想要添置点田地不至于活不下去,不料却丢了性命。 李小寒手脚愈发无力,看着旁边捂脸无声泪流的她爹。 她爹可能真憋着这口气。 一定要打消她爹这个念头,可不能进深山采人参被毒蛇咬死掉。 封建男权社会,她又没有个兄弟,她爹死了,她和她娘只剩下任人摆布的命了。 没见原书中自己和亲娘寒冬腊月里落了水丢了性命么。 她在地震中苦苦挣扎了三天,又冷又饿,只靠着沁下来的污水苦苦自救,差点等来了救援,却不幸遇到余震先来才挂掉,太知道生死的滋味了。 她想活着! 不管什么穿越,不管什么穿书,从出生到现在她记得很清楚。 这是她新的人生,没有人可以轻飘飘的夺走自己的性命,即使是作者。 只是,怎么办呢? 李小寒瘫坐在坟前,努力回忆书本中的内容,寻找破局的方法。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渐渐升高,热的人心越来越燥。 许是因为最后一点男人的自尊心,让李贤东无法在妻女面前嚎啕大哭,因此李贤东木木呆呆的坐在地上,而王氏则没有这种顾忌,她伏在地上,绝望低泣。 分家这件事,打击到的绝不仅仅李贤东,更多的是王氏。 但凡他们有一个儿子,哪怕没有李才荣这样出息,都不会被这样扫地出门,无处说理。 王氏哭,不仅仅是哭分家,哭的是这苦命的一生。 李小寒抬起头来,看着父母二人,心中明白自己父母缺的不仅仅是分家的财产,是那一直憋着的一口气,是之后漫长人生里的那一点希望。 再往后看,林间寂静,绵延不绝,平山村后的这一片山脉里,听说过假人参出现,也有人说那只是长得像人参,并不是真的,又有说,深山里是长有真人参的,假人参就是天才地宝的掩护。 不管传说有没有真人参,但假人参不值钱是公认的。 但是……李小寒跟王氏打猪草的时候见过假人参…… 假人参?! 李小寒用力晃一晃脑袋,仿佛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清醒一点,“爹,刚刚我脑袋撞到了祖母的墓碑上,恍恍惚惚好像听到祖母跟我说,假人参是一味药材,叫三七,也能卖钱。让你采了三七去药房里卖了钱,跟娘去看大夫,生儿子。” “嗝。” 哭得像断了气的王氏猛地止住了,缓缓抬起头来,看着自己的女儿。
相关推荐: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女儿红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凡人之紫霄洞天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恶女嫁三夫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