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 那便是起码能认个名字, 算个数, 别卖个鸡蛋都不会算钱。 李小寒和李荷花的认字算数便这样学的, 只不过李小寒是李贤东偶尔教的罢了, 加之后世的知识一融合,简繁体对照, 算是李家里知识水平最高的人。李贤东和王氏认为她被亲祖母点化过,对此并无疑虑。 这样说来,李氏一族说自己诗书传家的确是名副其实。 须知不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在这个时代里,读书是一种奢侈。能让大部分族人都稍稍认点字,在其中挑出真正的读书种子再重点培养,是多么的难得。 大概了解了李荷花现有的水平,李小寒便准备按照上辈子的模式加这辈子结合一并来教,就是文化课语文和数学不能丢,还要继续深入学习,平日跟着自己实践,种地、育苗、记录生长情况、成果数据、最后教怎么操作变现。 总的来说,有点像上辈子带新人加一点基础教育的教法。 当两人商定之后,李荷花便回去了,起码得跟父母说一声,而且她以后也要常常过来。 李小寒也趁机跟李贤东和王氏说了这个事。 李贤东和王氏对李小寒做事是没有意见的,对李荷花也喜欢,李家三口对李生义一家的好感,比老宅好多了,而且李荷花是李小寒少有的玩伴,如今不过是玩伴变师徒而已,李贤东和王氏也没有那么慎重。 不料一个时辰后,李荷花领着自己爹娘李贵后和叶氏来了,很慎重的给李小寒行了三磕首之礼,还带着一篮子的束脩礼,完完整整的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腊肉条。 那三磕首把李小寒吓了一跳,她比李荷花,也就大一岁啊。无奈李荷花动作迅速,李小寒避让不及,只得生受了。 在李荷花磕完首后,李小寒还是惊魂未定,倒是叶氏,就是李荷花亲娘,以前李小寒跟赵氏接触多,对叶氏的印象是颇为内秀麻利的一个人,让李小寒刮目相看。 因为后来李荷花是这样说的,“我娘让我来拜师的,她让我爹跟祖父请求,要按照我哥去学堂的礼节来。还跟我说,这是别人求也求不来的机会,让我多多珍惜。” “你娘都是为你好。”李小寒感叹道,又是一个父母对子女之爱,为之计划长远。 “嗯,小寒师父。”李荷花点头道。 “你还是叫我小寒姐吧,我知道你心里当我师父就成了。”李小寒十分不习惯这种师父称呼的,总让她感觉有点把握不住自己的身份,一直的认知有点动摇。 “可是……”李荷花在李小寒的瞪视下,不甘不愿的撇撇嘴,“是,小寒姐。” *** 三月二十二,谷雨。 一大早,李荷花便敲响了李家大门,“小寒姐、贤东叔、婶子,我来了。” 这段时间来,李荷花基本算泡在李小寒身边,春耕事多,李小寒干脆先狠抓实践,李荷花除了番椒不懂,其他的时候干起活来,麻利到不得了,李家简直是添了一个现成劳动力。 李贤东和王氏对李荷花的到来已经习以为常,招呼道,“荷花呀,你来了,快,快来坐。” 李家还在吃早饭呢,李小寒示意李荷花把留给她的那杯羊奶喝了,李荷花也不推辞,端起来一饮而尽。 说起来,因着常常下田的功夫,李荷花和李小寒的皮肤都比冬日里又黑了些许,不过两人都不太在意就是。 吃完早饭,“小寒姐,今日我们是移栽番椒苗吗?” “嗯。”李小寒答道,“这番椒如今已经有巴掌高了,大部分长了六到十片叶子。待会我们直接起苗、刨坑、回土和浇定根水。” “你要记住,番椒苗最好是选在阴天移栽,晴天移植容易被晒伤失水死亡,雨天移植容易的腐植病,哦,就是烂根死掉。” “嗯,我记住了。晚上回去我再记到本子上。” 李小寒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再忙,李荷花都得把当日说的那些内容记下来,不过因为纸笔贵,李荷花用的是炭条记录关键之处而已。 就这,李荷花读写能力也是大幅度的进步。说起来,学以致用的确是快速见效的学习方法。 待几人走到番椒地,李贤东挖坑,其他人起苗、移植、回土,等一会还要浇定根水。 才干了没一会,李小寒发现自家地里来了人,“贤东、小寒,不是一直跟你们说要帮忙的话开口说的嘛。这么多的地,你们这么些人,准备忙活到啥时候?” 来人说完也不等李贤东等人反应过来,挥着把锄头就加入了李贤东行列,“挖坑啊,啊,挖这么深、这么宽,我知道了。” “带水他爹,你们怎么来了?”李贤东说道。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小寒眯眼一看,是过了县试第一场的那几个小学生家长们。 “怎么不能来了,娃在学堂呢,信和教着他们,我们当爹的可不就得来。” “对,是这个理。” 李贤东也不说话了,时人重子女,只得笑一笑,又继续干活。 过了一会,又陆陆续续有人来了,有人还牵着牛来了,李家十亩地,原本想三人慢慢干的,这下子,地里陆陆续续的不断来人,眼看着,十亩的地都散了人。 “娘,大家过来帮忙干活,咱们得包饭,你先回去,看看集市还有没有肉,不管猪肉、鸡肉还是鱼肉都卖一点,然后豆泡、豆腐、菘菜鸡蛋什么的,你看着有什么买什么。等会我跟荷花再回去,就给大家做一餐火锅底料麻辣烫,就是年前给豆哥儿、瓜哥儿做的那个,总得让大家尝一尝番椒的味道。” “成,我先回了。我看着这人数,得焖两锅饭才行。”王氏站起来道。 经过年前建房子那一阵,王氏现在对煮多人的饭菜已经不怕了,再说李小寒那个火锅底料麻辣烫就是底料麻烦,后面容易得紧。 待到午时,李小寒说,“爹,我们先回去煮午饭了,待会你带着叔叔伯伯们到家里吃饭。” “小寒啊,不用煮我们的饭。这么客气做什么?”来人中有人说。 “大家过来帮忙,我家连一顿饭都没招待,岂不是说我们不懂礼数。各位叔叔伯伯莫要推迟,今日我给大家做一个番椒菜,让大家试试这番椒的味道。爹,我们先带回去了,约莫一个时辰后,你跟大家回家啊。” 李小寒说完也不等大家推迟,带着李荷花拍拍手回去了。 “成。”李贤东应道。 李小寒赶着回到家,王氏的饭已经在煮了,骨头汤也在熬了,姜葱蒜已经洗好了,配菜也准备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因着村人多是第一次吃辣椒,李小寒干脆把辣度再调低一点,白花花的猪油代替牛油放下去,然后趁油微温,下姜葱蒜爆香油后捞出,下酱料,下番椒面,下小茴香各式香料,然后放醇酒,放糖霜,放花椒,最后余温搅拌。 李荷花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复杂的做菜方法,这到底下了多少油多少料啊,香得霸道呛人。 待底料煮好之后,李小寒捞起一半放坛子里,然后往锅里倒骨头汤。肉的香气和番椒霸道的香气开始融合,渐渐的变得醇厚勾人。 李小寒尝了一尝,约莫广东人来了,也应该可以吃这辣度了。 而且,这边的人一直都有吃茱萸的习惯,应该能接受吧? 为怕过度,李小寒还让李荷花尝了尝。 “怎么样?” “辣,不过香,好吃,还想吃。”这么多的东西放下去,怎么不好吃。李荷花心里感叹。 “好,成了。” 这时李贤东也带着人回来了。 “爹,碗我从族里借回来了,你让大家洗一洗,可以开饭了。”李小寒一边说,一边把切片的猪肉倒下去。 实在来不及洗碗了,不过李贤东家有水井,大家各拿一个,自己洗一洗也成。 把饭桌搬过来放院子中间,椅子也不够的,不过大家也不讲究这个,蹲着吃也行。 族人原先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又实在想试试这番椒菜到底是啥味道,借着人多掩盖自己,便都扭扭捏捏的来了。 结果来到这里,被这猛烈霸道的香味一刺激,尤其李小寒锅里汤汁翻滚,放下去的猪肉片,不过片刻便熟了,连汤汁一起被倒到木盘里,然后被端出去,放在院子里桌子上。 众人都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小寒姐说,这番椒味道霸道呛人,如果大家不习惯,便用清水过一过哈。”李荷花放下木盆道。 “来来来,大家起筷,莫客气。”李贤东说道。 “贤东啊,这纯肉,太客气了吧?”有人觉得不好意思。 “没多少,大家起筷吧,就当给我家试试这番椒菜。要不习惯,就涮涮水哈。”如今李贤东也算富户了,十亩地的番椒,李贤东也是有压力的。 “那咱就夹了?” “夹了,磨磨叽叽算个啥。”李贤东自己先夹了一筷子,他不下筷,没有人会先下筷子的。 果然,见李贤东起筷了,大家便都纷纷夹了起来。 一时间里,李家院子咳咳一片。 “哎呀,这味道跟茱萸好像,这番椒咋这么像茱萸?” “比茱萸更辣更霸道,不行,我得拿个清水涮一涮。” “涮什么涮,油水都涮没了。就这个味道,要实在受不了,拿饭压一压就成。” “可不是,又受不了又想吃的感觉。” 众人一边吃一边大声讨论,不过吃得都不慢就是了,一盘猪肉,不一会便完了。不过李小寒的鱼也来了。 自然是没有片鱼片的功夫,不过就是切成鱼块,放进去煮熟,也带了番椒的味道。 “哎呦,又是肉,这番椒味道更淡了,不过这鱼这么吃一点都不腥气。” “可不是,我也不用涮了。 “要我说,二柱他爹,听说过年的时候你儿子吃得眼泪都流了。你咋不流眼泪咧。” “胡说,我儿子那是沾到眼睛了。” “哈哈,刚刚你扒了好大一口饭,我可看见了,莫非是受不住。” “你这么关注我啥意思,吃这么香堵不住你的嘴。” …… 众人吃吃笑笑,这氛围是极放松,鱼肉之后又放了豆泡豆腐,菘菜芽菜,全被人吃光了。最后连那汤底,都加点水一人半碗喝光了。 “这汤底都够味道。”众人满足道。 “可不是,煮了多少材料啊,那滋味足足的。” 李小寒也不阻止众人喝汤底,这个时候可没有不健康的说法,这么多油水材料放进去,很多人春耕时吃的都没有这么好呢,偶尔吃一次,根本不会不健康,反而是倒了才叫浪费。 “这个番椒,吃完浑身上下好像现在还带着劲似的。” “我倒觉得,好像轻松了一点。” 李小寒出来解释说,“仁和堂的张大夫说番椒有驱寒去湿的效果,所以有人吃完会有这种感觉。” “怪不得了,乖乖,这可是张大夫说的,再没有错了。” 众人又感叹了一会,纷纷觉得长见识了,然后下午更卖力了,只把那十亩地李贤东一家准备干好几天的功夫,全干完了。 “各位叔叔伯伯,这番椒移栽完了,原先的育苗还有点多的,如果大家想要,就来领几株回去,种到自家菜园子里去,过两三个月便能收获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这多不好意思啊,这番椒多金贵啊,这苗子也金贵着呢,小寒你自己留着。” 李小寒笑道,“我家里哪里还有地啊,菜园子也种不了这么多呢,总不能光吃番椒不吃菜吧。我数了一下,得留个十几棵给我二伯祖父,其他的在场的大家分一分,一人能有个四株苗,大家要的就过来哈。” “那……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李小寒说得合情合理,众人便纷纷心动了,这番椒真的吃起来不错啊。多新鲜啊! “客气啥。满山伯,那,这几株给你。” “哎,哎,那谢谢小寒。”李满山小心翼翼的接过那四株番椒苗。 “小寒啊,那我也想要……”一时之间,众人排起队来。 到最后,李小寒估摸得挺准,真就剩下十几棵给李生礼一家,在场就没有不要的。 活也干完,苗也分完了,众人纷纷告辞。 “大家来家里吃晚饭啊。”李小寒再邀请道。 “不了,不了。咱们回去自己吃。走了啊。” 不一会,走精光,生怕李小寒再请吃饭。 “大家拿了苗,便不会再吃饭的了。”李贤东一边套牛车,一边说道,“咱们回吧。” “嗯。”李小寒也明白。 “贵后伯,你把剩下这些苗全移回去吧。”这次李荷花的爹李贵后也过来帮忙了一天。不过两家关系现在更加密切,自然再没分得那么清。 “成,我先走了。荷花,你跟着你小寒姐,把中午的碗筷收拾好再回家啊。” “知道了爹。” “贵后伯,荷花晚上跟我一起吃了,你不用留她的饭。” “成。”李贵后道,这个女儿现在是从早到晚赖在李小寒身边的了,总觉着让人家帮自己养女儿似的,有时间还是多过来帮忙吧。 这一晚,平山村的话题是中午那一顿番椒宴,还有晚上分的那几株番椒苗。 有那没去帮忙的人家便后悔得什么似的,可惜说不出口,只能伪装不太在意。 而那些领了番椒苗回家的人都早早就小心的把苗移植到菜园子里了。 二柱家。 “二柱,去把你爹叫出来,吃晚饭了。就像住茅坑里似的。” 二柱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回来了,“爹说他现在好多了,他先去河里洗个澡再回来。” “知道了,摆筷子吧。” 过了一会,二柱爹果然回来了。 “爹,你不行啊,我吃小寒姐做的麻辣烫都没有拉肚子,早知道,你就应该让我去吃,多浪费。”二柱抱怨说,他绝不会拉肚子的。 “行了,你小子,要不是你爹我,咱们家能拿到番椒苗。等再过两个月,就让你娘摘来做给你吃。”二柱爹挥挥手,坐下来道。 “我不会做啊。再说听你说中午吃得多好啊,咱家哪有这么多的材料。”二柱娘说,颇有一些对自家男人山猪吃不了细糠的嫌弃。 吃得这么好,居然回来拉了肚子。白白浪费了,连儿子都不如。 “没事,我吃着跟茱萸有点像,你按照茱萸的做法就行了。”二柱爹淡定说道。 “怎么的今日菜这么清淡,咱家没有茱萸了吗?放点茱萸才够味。” “你拉肚子了。不得吃点清淡点。吃吧。”二柱娘没好气的说。 人又菜瘾还大。 第 74 章 七月八, 处暑。三暑之末,夏季快要到尾声。 “爹,都搬过来了吗?”李小寒举着稻草小笤帚, 一边给家具扫灰尘, 一边问道。 “都搬过来了。”李贤东把举着的桌子放下来, 说道。 在这个夏天了,李家完成了自己家二进后院的扩建, 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扩建了一进院子,从此一进前院就用来酿酒、卖酒、接待外客,二进后院就用来生活。 二进的格局跟一进是一样的,都是堂屋左右两边各两间正屋,东西两边各两个厢房,不过因着这段时间卖酒的钱, 正房地板全涂了三合土, 全上了火炕火墙, 东西厢房也有了厨房、柴房、澡房等, 基本上,李家一家三口, 完全可以在二进院子里生活了。 之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从五月初李家种的番椒结果收获开始, 番椒酒的酿制, 就不再受原材料的限制, 产量开始大增。 原先一个月出一批番椒酒, 如今一个月出两批, 不然集中一批根本忙不过来。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二十坛十斤装加二十坛一斤装的酒, 如今一斤装的全不用了,全部换成十斤装的大酒坛子。每一批一百坛, 一个月出两百坛。 预计着,青帮那边还想再增加,因为他们已经不满足府城了,府城之外的几个店铺也强烈要求铺货。 当然李小寒告诉他们,自己家人力有限,让他们自己悠着点,摊子别铺太大。 李家空置的厢房要么装满了酒,要么装满了原材料,连正房都要被征用了。 是的,番椒进入了高发结果期,每天大量的番椒被采摘回来,散在簸箕上,架在一层一层的竹架子上,然后在阳光下被晒干,最后放入麻袋中,保存起来,一直使用到来年番椒收获的时候。 因此,前院已经肉眼可见的不够用了,而且,青帮一个月来两次,平日里采番椒的人进进出出----那十亩地的番椒,光靠李家三口人是采摘不完的,李小寒和李贤东得泡酒,王氏的肚子已经大了,估摸着十月初能生,因此一天十文钱,请了赵氏等三个婶子,每天帮忙采摘番椒。 这可是一个好活计,不用多费力气,也不用出家门,就在村里把那番椒摘了。十文钱一天哎,在家门口就轻轻
相关推荐:
蚊子血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女儿红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生化之我是丧尸
长夜(H)
先婚后爱
医武兵王混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