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猫爪与狼尾巴(H) > 第47章

第47章

来了。差一点没抢着。”李贤东笑裂了嘴,一脸庆幸。 “哎呀,这深紫色也好看,贵气,撑大场面,我看看,到时候让小寒穿着去族长家和三叔公家拜年,必定好看。” “是吧,是吧,我也是这么想的。”李贤东笑呵呵。 …… 李小寒在旁边一脸无奈。 很好,集齐七个颜色的棉衣领子,她可以召唤神龙了。 李小寒为李贤东和王氏这爆发的父母之爱准备召唤神龙,李荷花又来了。 “小寒,小寒,我听说你爹给你买了七个颜色的布料做衣领子,快给我看看。” 李贤东是和李贵前一帮人一起去的府城,一起买的棉布料,李荷花自然是知道了。 半带着隐秘的炫耀半带着些许不好意思,李小寒打开自己的衣箱子,“看,都在这里了。” “哇哇,真好看,颜色真多。这就是府城里的花样子啊。”李荷花发出一阵感叹。 “小寒,你爹你娘对你真好。” “那肯定的。”我爹还瞒着族长给了我八十亩地契。 “听说府城里的棉布家跌了三成,大家可真真的都抢疯了。我爹也买了好几匹布,据说留着以后办大事。” “那你的棉衣领子料买了没有?”李小寒关心道。 “那当然,是我再三叮嘱的跟你一样的粉红色,虽然你现在有许多颜色了,但是大年初一你可得跟我穿一样的颜色。等着过年咱们穿一样的。” “ 成,没问题。”李小寒应道。 再细看几眼那不同颜色,李荷花依依不舍的告别离去,李生义家里每人都得穿上新棉衣过年呢,家里女眷都忙疯了。 李荷花心心念念的的过年终于快来了。 年二十八,打年糕。 今年新产的糯米和粘米对半泡洗干净,然后放水里浸透差不多两个时辰,然后去村口磨坊打成年糕粉。 年糕粉放蒸笼里蒸熟,搓成团,再切成条装,放到簸箕上晾干,可以从正月初一吃到二月。 平山村人做昨天就开始准备米了,这两天排队打粉的人不要太多,李贤东家也不例外。 第一碗新鲜出炉的年糕要到祠堂供奉祖先,给祖先吃第一口,祖先才会感受到子孙后代的诚心,才会保佑子孙后代富贵平安。 要李小寒说,嗯,说不定就是人自己想吃第一口喷香软糯的年糕,才认为祖先也这么想。 李贤东去祠堂里送完年糕,带回来了一个极度震撼的消息。 “皇上,立了太孙了。” “啊,什么时候的事?爹你咋知道的。”李小寒坐在凳子上,一边用篾刀快手切年糕,一边抬头问。 就像心心念念的那只靴子终于落了下来,李小寒以为自己会有的害怕、惶恐、急切都没有,反而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前段时间,她终于左敲右击从信和堂哥处推测得知,棉税,它就是中央和藩王封地共享税。 跟后世的增值税一样,都是50%归地方,也就是藩王,还有50%归中央,也就是皇帝代表的朝廷。 所以皇帝不仅从免税这一个方面,给自己的太子立好名声,还开始收紧了藩王儿子的钱袋子。 没有钱,定王的兵吃什么穿什么?齐王的关系网怎么维护? 没有兵的藩王,没有人说话的藩王,那就不是得乖乖听话。 税收版本的推恩令削藩王。 要说玩还是皇帝会玩, 爱的时候,什么都给你,钱给你,权给你,兵给你。 不爱的时候,或者说不那么爱的时候,那就是钱要收回,权要收回,兵也要收回。 也许皇帝之前还吊了一吊两位王爷:我最爱你哥呀,可惜你哥死了,你们两个臭弟弟,怎么一点都不伤心。哦你说你伤心到不行,那你给你哥积点阴德,为他搞点好名声什么的,来世投个好胎。 不然,一个棉税这么大的税,这么一个政令,怎么下达得这么快,执行得这么彻底。两位王爷估摸还真想咬牙表现一下自己对亲哥的感情。 结果,反手皇帝来了一个立太孙。 定王和齐王不起反意才奇怪。 不过现在就是考验皇帝和王爷的角力而已,有皇帝老子在,两位王爷估计是不敢动那念头的,毕竟也不是二凤在京城,兵贵迅速,请太上皇禅让。两位藩王可是在封地,山高路远。 现在就看,皇帝能不能在活着的时间里,在临终前为太孙扫清障碍了。把两位王爷打服了,说不定到时候王爷就不得不低头,子子孙孙都保存了 李小寒心中想透了,李贤东还神魂不定呢,“王爷还在呢,怎么这么突然,突然就立太孙了呢?” 他爹,也是为了孙子分了他的。 “许是跟孙子亲,年前立太孙,刚好过年告诉祖宗。爹,你别想了,你来帮我炒豆子,年糕得配着豆面才好吃。我的手发酸。” 是呀,过年了,这个时机抓得多好啊,什么都得告诉祖宗一声呢,告诉祖宗参拜过天地就定了呢。 可是,关我们这些升斗小民什么事,什么都做不了,还不如踏踏实实炒豆面。 第 61 章 腊月二十九。 一大早, 李贤东家三人就忙开了。 今年是李贤东分家后过的第一个年,自然要过的齐齐整整、各式礼数不缺,绝不能被人看低了。 要以往, 李小寒会站到一个相对抽离的角度, 理智的说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不用顾忌别人的眼光。 尤其过年这种时候,自己舒服自在就好, 按照老习俗过年,那是真忙,真累的。 但是,一旦彻底融入其中的记忆和情感,李小寒忍不住按照这个俗世的标准大行其事。 所谓锦衣夜行,没有故人的夸耀, 就像白穿。 昨晚发了一夜的几个面团, 全都发酵开了。王氏先检查一下面团的发酵程度, 确定没有问题了, 便和李小寒一起准备馅料。今年他们家准备做三种馅料的包子。 王氏和李小寒配合默契开始备料,而李贤东则开始烧水杀鸡, 今天得把过年祭祖和吃的鸡全处理好。 这半年多的分家生活, 李家一家三口个个都成了厨房好手, 包括李贤东。 因此三个人忙起来, 不比那一家子人, 但是老少爷们全都袖手不理的差。没错, 说的就是以前的李生礼家。 只见李小寒将新鲜羊奶煮沸消毒, 然后晾凉, 趁这功夫,打了约莫十来个鸡蛋, 打散,加入糖霜、糯米饭和羊奶,慢慢搅拌,然后开小火,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娘,我这边奶黄馅差不多了。” “成,我这边肉粒也切的差不多了,只等拌好就成。”王氏在案板前挥着菜刀说道。 大肉粒是用来做酱肉包的,这种包子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在府城吃过之后,就是李贤东念念不忘的最爱。@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除了甜咸两种馅料,还有一种是辣芦菔丁加肉糜和酸菜的馅料,李小寒特意将辣度调到前世广东人的微辣,然后加了酸菜来提味,加糖霜来中和刺激感。这种馅料不多,不过李小寒对此抱有厚望。 馅料准备好,便可以坐下来包包子了,只见李小寒和王氏掌心飞转,大拇指和掌心间的面皮搓成一个圆兜,满满的馅料放进去,开口慢慢的被合起来。滚圆无褶皱的是奶黄馅料的,有褶皱的是酱肉馅的,方形的则是辣芦菔丁的。 这时候李贤东的两只鸡也杀好去毛清理干净了,大锅底放三分一的水,竹架子放锅里,肥美的母鸡被摆好献祭先人的姿势,放到锅里猛火蒸熟。 过了一会,鸡的香味渐渐从锅的缝隙里渗透出来了,包子也渐渐的装满了一个簸箕又一个簸箕。 约莫半个时辰后,李贤东揭开盖子,被密封的蒸鸡的香气喷涌而出,令人食欲大振。 “这鸡可真香啊。”李小寒感叹道。 “可不是,这可是从年头喂到年尾的好鸡,专门养着用来过年的。买来的时候可不便宜。”王氏半是心痛半是骄傲道,李贤东分家晚,没得半只鸡,可不得高价买鸡过年,“等明年春来,咱们家也得养十几只小鸡仔才行。” “对。”李小寒应道。农村嘛,不养鸡怎么成,她们家已经养了两只羊,不差那十几只鸡。 整盘的蒸鸡从锅里被端出来,一屉一屉的包子被放进去,大火再次被烧起了,这一次,渐渐飘出来的是小麦的香气,隐约带着牛奶和鸡蛋的甜美。 “熟了,小寒你尝尝?”李贤东揭开锅盖,用一双筷子夹起一个奶黄包子,放进碗里端给李小寒。 从来没有人试过这羊奶鸡蛋还能做包子呢。 从前恍惚也有个男人在厨房前忙碌,然后偷偷的说,“晓涵,你试试合不合口味,你合口味你妈就合口味了,哈哈。” 然后又与现在慢慢重叠。 李小寒端过碗,用筷子轻轻把那包子拦腰从中截断,奶黄色的馅料缓缓流了出来,香甜的气息更浓了。 待那热气散去一点,李小寒用筷子夹一小块,轻轻吹拂后送进嘴里。 唔,纯粹的鸡蛋和羊奶香,吃起来没有后世那么精致,但是那种食物纯粹的味道却胜了大半。 “娘,你试一试。”李小寒夹一块送到王氏嘴边,王氏一张嘴直接咬下,眼神微微一亮。 “好吃的。”王氏毫不掩饰自己对着奶黄包的欢喜,又香又甜,谁不喜欢。 “爹,你也尝一口。”李小寒夹一块给她爹。 不料李贤东已经弯腰用抹布抬起蒸笼,水汽蒸腾中闷声说道,“你们娘俩先吃,我把这包子先拿出来,不然蒸过头了。” “好吧,你待会记得尝一尝。”李小寒说道,不敢去打扰她爹,这会儿烫着了可不是好玩的。 “成。” 果然李贤东搬完蒸好的包子,继续放入新包子后,盖好锅盖好,自己拿了一个碗装了那奶黄包来吃。吃了一个又一个,李小寒数着,她爹连吃了三个。 “爹,是不是很好吃。”李小寒说到,她就猜到,没有人能拒绝这种甜香。 “嗯。”李贤东默默点头,继续烧火。 熊熊的火焰燃烧着,水汽蒸腾得整个厨房都是,那种热乎乎的感觉,好像不仅从灶头飘出来,也从身体里面长出来,让人一直都不觉得累。 半上午包完了整个正月的包子,“娘,还要不要做午饭?” “你还饿,我给你煮点?”王氏反问道。 “我不饿,爹,你饿不?” “我也不饿。” 成,李家一家三口,没有一个人饿的,一边做一边试吃,全饱了。 三人对视,面面相觑,以往过年都是净忙活了,李家一家三口还分的都是累活重活,李贤东一直都是挑水劈柴,王氏则是杀鸡退鸡毛,李小寒净在洗菜洗东西,哪里能像现在这样,一边干活一边试吃,这样安逸暖和。 想明白这一点,三人对视一笑,对比以前的苦,好像现在的甜更甜了。手也不累了,身体里有充满了力气。 “既然不累也不饿,那我们就把各种年货炸出来吧,炸完我们晚上再好好吃一顿。”李小寒双手一拍笑说道。 “嗯。” 这次,面团不是被包成包子,而是加糖,拉成丝,切成块,扭成麻花,包成小角子,准备被放到锅里油炸。 李家的油锅烧起来。这次站在锅前的是王氏,论起油炸,这个家里没有人能比王氏更懂得火候。 雪白的猪油毫不吝啬的从猪油坛子被一勺一勺的挖出来,落到微微冒烟的大锅里,然后迅速融化成一汪黄澄澄的猪油。 见锅中微微起了油烟,王氏把手掌放到油面上感受一下温度,然后说一声,“好了,小火。”灶火前的李贤东把柴火抽掉两根。 各种面粉搓成的年货小零食被端了过来,最先下锅的拉成筷子粗细绕成一团一团的撒子。 之前浸透了油的雪白撒子入到油锅里,锅中立刻冒起了一阵油花,然后慢慢变小,撒子变得金黄,肉眼可见的酥脆,又香又甜的味道窜到了空气中,让人充满了幸福感。 “来,我试试。”李小寒端着碗巴巴凑到跟前说,等那撒子微微降了温,却一手把撒子掰断一根送到双手不得闲的王氏嘴里,再把半截递给蹲着烧火的李贤东,最后才送到自己嘴里。 “唔,又香又脆,炸得刚刚好,我娘有一手。”李小寒边吃边盛赞道。 站在锅边的王氏微微抿嘴一笑,当初那个老是弯腰割猪草洗衣服的身影慢慢站了起来,脸上再不见当年的怯弱和愁苦。 炸完撒子,手指头粗细的小麻花被放进去,炸得金黄被捞出来。李小寒迅速的撒上一层黑芝麻,残余的油温激发了黑芝麻的香,空气中的香味变得更加复杂诱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来,还是我先试试。”李小寒喊道。 王氏和李贤东微微一笑,那个一直稍稍有点泼辣争先的小姑娘回来了。 小麻花的味道自然是不用说,比撒子更多了一点韧,更多了几分嚼劲。 最后被放进油锅的是小巧的角子,王氏捞起一块,李小寒用碗接过,缓了一会,用力掰开,里面的花生糖霜混成一团,李小寒低过头一看,“娘,成了。” 甜的各色年货零食炸完,缓一缓,油锅里的碎屑被清理干净,轮到炸大肉了。 用盐糖各式调料腌制了一夜,扎扎实实腌制入味的五花肉被放进油锅了,整锅肉迅速的翻滚沸腾,肉色渐渐变得金黄,炸肉的香气开始爆炸式样的喷发开来。 削的尖利的竹签子不断扎进猪皮中,试探炸肉的程度。待到这一锅好了,捞起来。沥干油滴子,放到木盘里,再继续炸下一盆。 “小寒,丸子准备得怎么样了?”眼见猪肉快炸完了,王氏问道。 “娘,猪肉丸子爹还在打呢,先炸芦菔面团丸子吧,这个我做的差不多了。”李小寒道。 “成。” 于是五花肉被捞起来,油锅里的有点焦的肉碎被捞起来,一颗一颗的芦菔面团丸子被挤出来,落入油锅里,逐渐变得金黄,偶尔被翻个身,然后被捞起来。 逐渐替代炸肉想起的,是蔬菜混合着面粉的香气。 “猪肉糜好了。”李贤东说道。 “好,接着炸。” 属于蔬菜和面团的香气,逐渐又被纯肉的香气盖过。 李贤东站在红彤彤的灶口前,火焰烧得整个人好像在发烫,各式或香甜或咸酥的味道被吸入又呼出,耳中李小寒欢快的声音在不时响起。 “爹,你喜欢这个不?” “娘,你喜欢这个不?” 从前过年那种一直挑水劈柴到最后才能吃个半饱的饿和冷逐渐散去,那种精疲力尽后的苦撑消失不见,满身的力气和希望又像回来了。 这一刻,厨房里一家三个人,身上是温暖的,心中是饱满的。 这一刻,好像曾经的伤口都被愈合,寒冷都被驱散,那些孤寂的、悲哀的、痛苦的全散去,变成了温暖、甜美、充实和团圆。 幸福超过每一个曾经想象的梦境。 在人间烟火里被治愈。 这大概就是年。 待厨房里的功夫都忙完了,已经快要差不多到傍晚了。 “爹,你是不是要到老宅给祖父送年礼里了?”李小寒问到。 当初分家的时候有说好,即使分出来了,不用付主要的赡养责任,但是逢年过节该有的礼节也不能省,一年到头的米粮钱银也得给,这都是应该的。 今年李贤东分家得晚,当时族长主持说今年的米粮钱银便不用给了,但过年是大节,节礼必不可少。 “嗯,娃她娘,你帮我拿两条炸肉,一坛子醇酒,大碗丸子,半篮子蒸包、炸货,还有给我拿两包糖霜,我带过去给爹。”李贤东想了想说道。 如今他过得好,对他爹当初的不公已经不是那么在意了,不过心里隐约还带着一点气,隐秘的炫耀也好不服气也好,就是我现在过得好,你当初看不到我是错的。 这个节礼算是很不错的了,但是,李小寒她有疑问,“爹,你为啥拿两包糖霜。” “你祖父他好这口,平日里喝白水也喜欢加点糖。”李贤东解释道。 “啥?我咋不知道?”李小寒从回忆里搜索了一番,发现还真是,只是自己没记起来。 只是,祖父这个糖分摄入量有点过了呀,哪有人一直喝糖水的,“爹,你跟祖父说一下,这糖吃多了也不好。” 小心糖尿病。 李贤东笑道,“哪有能吃多的,这糖霜多贵呀,不过是加点意思。” 想想也是,李小寒也喝过族长家里说是待客的糖水,那只能说,大概能尝到是加了糖。 自认想明白了的李小寒便放下了,这时王氏的年礼也准备好了,李贤东拍拍沾了面粉的衣裳,站起来,却发现只有自己站了起来。 “娃她娘……” “娃她爹,我有了,这雪天路滑的,天快黑了,万一有个好歹,我就不过去了。”王氏低着头,小声的说。 王氏她就是不想回老宅,如今

相关推荐: 蚊子血   病娇黑匣子   邻家少妇   生化之我是丧尸   长夜(H)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剑来   恶女嫁三夫   罪大恶极_御书屋   九品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