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猫爪与狼尾巴(H) > 第21章

第21章

都不抬,一直专心在读书。” 李生礼正在修一把锄头,闻言立刻停住了,生气道,“你可别打扰了才荣读书。” “我知道。我不是那种不懂事的人,我就是怕才荣累着了,才荣如今可是咱门家的希望……” 不料陈氏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李生礼硬生生打断了,“知道便行了,不要在这里啰嗦,去煮饭吧。” 陈氏一窒,一口气在胸膛间起伏,上不去,下不来,最后硬生生的憋住了,重重转头离去。 分家了,原本王氏干的家务活便没人做了,不得已,陈氏婆媳三个只能分摊着将家务活接过来。 陈氏接了厨房的活,原本负责厨房的小陈氏改去接手了那两头猪及其他牲畜,而叶氏则接手了清洗衣物。 其实不止女人的活计没人做了,男人的活计也多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往日李生礼作为一个总指挥,李贤东会把一切做得妥妥贴贴。李生礼只需要做一些轻松的活便成了。 分家后,李生礼原本想着一样的指挥,不过是指挥对象从李贤东换成李贤南而已。确不料,却处处不顺,要说大错也没有,但就是差那么一着。 就比如此刻,翻地的锄头用着十分不合手,费力、不够利落,李生礼琢磨了许久,才发现自从分家后这锄头便没有人修整过了。 原本想着吩咐李贤南,一转头发现家里明春的稻种没有保存好,竟有一口缸受了潮。 父子三人也琢磨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谁做错了什么,也许都有。 最后只能急急忙忙的让李贤南李贤西两兄弟趁着年前到城里买种粮,不然过了年,这种粮便更贵了。 没法子李生礼只能自己上手修锄头,修了半天才修好,心中一片烦躁。 陈氏又来说东说西的,李生礼自然是愈加不耐烦。 如今,他已经十分后悔将大儿子一家分出去了。如果没有分家,杜仲的出息能赚好大一笔,家里的活计也不至于如此忙乱 只不过,分家文书已经签名留档盖章,李生礼再无法,只得忍下这苦果。 不过,陈氏的话弯弯绕绕,有一句话却是说对了的,他们这个家,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才荣了。 想到这里,李生礼放下始终修整不到最合手的锄头,悄悄走到李贤东窗前伫立凝望。 嗯,才荣正在认真看书,李生礼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总算有了一件顺心事。 而窗里,李才荣竖起的书本挡住了越发紧皱的眉头。 有完没完了。 李小寒不知道自己家的一口井,引起这么多的波澜。 不过即使她知道,也不会放在心里。 李家这一家人,从根子上,便歪了。千方算计,百般心思,全都放在家里那一亩三分地上,整天只想着斗倒家里其他人,自己多得一点少干一点。 包括最聪明的李才荣,竟然也是这等格局。 书里他有朱秀才教导,后面更是进城里书塾读书,但是最终却是以孝名立身。 孝顺这个名声多虚啊,但凡他能发狠拼出一丝才名,又或者才能不足退而踏实开个学堂,李小寒都能高看自己这个堂兄一头。 可惜忘记书里李才荣在城里立身的钱财是从哪里来的了,其实李小寒很怀疑过书中自己爹真找到了人参,很可能这笔钱被昧下了。 不过现在自己爹已经不会进山,虽然说跟着采割杜仲发了一笔,但那对于培养一个读书人来说,还是不够的。 想要过上书中那般的好日子,老宅是不可能了。 这个世界,作者并不会完全描写,但并非说作者没有写到,便什么都没有发生。 李小寒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有自己运转的逻辑,他们这些无名的背景,会顺着这个世界的逻辑运行下去。 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与其说作者们创造了这个世界,不如说从这个世界诞生开始,便不受作者把控。作者只是采摘描述了其中一个人物精华的片段,其余人在世界运转里过着自己的人生。 因此,李小寒已经不想再关注老宅一家,自己一家越来越好,老宅没有了一致对外的外人,自然会自己消磨,时间会证明一切。 李小寒现在思考的是,三七要三年后才能收成,杜仲也采割得差不多了,下一批需要等树再长成。 现在自己家还有什么法子,是可以安全又可以持续挣钱的? 挣钱的计划一时半会琢磨不到,不过眼前有一件花钱的事倒是可以先做起来。 “爹,咱家水井挖出来之后,是不是像村里面的公井一样? 平山村里的公井,一个井台,周边是泥地,因着一年四季都有人取水,顺便在周边洗菜什么的的,因此免不了一片泥泞。 为了不弄脏脚,村人便用那石头垒出了一条小路。 “嗯。”李贤东点头道。 “爹,你看过城里仁和堂那口井吧,人家那井台周边一片地,全是贴着青石砖,干干净净的。爹,你不若问问师傅们,这到底是怎么整的。咱家这新房子,又打了新井,这么多钱都花出去了,最后家里时常泥泞不堪的,住起来也不舒服。” 李贤东如若被点化,疯狂点头,现在这个房子是他的最大心血所在:“是这个道理,你说得对。” 旁边派了徒弟下去挖水,正在一边休息的韩师傅出声道:“东家,你这个好办,到时候水井出水了,你在井台边,砌一条下水道,让水沿着下水道流出你的院子,再在上面铺一层青砖,保证你这房子跟城里一模一样的干净整齐。” “这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手艺,你如果信得过咱们师徒几个,你去订点青砖沙石,等水井挖好之后,咱师徒几个就能给你整出来。不用多久,一天时间就成。”韩师傅给自己揽活。 这东家伙食好,人也和善,工钱也结得及时,韩师傅便准备再给自己揽一天的活。 “成。”李贤东说道,“一事不劳二主,那就一起拜托给韩师傅了。我在你们完工前,找一天去城里定砖石。” “东家你莫急,这事不用着急。我琢磨着,过几天这水井就约莫能挖到二丈多一点了,到时候估计得出水了。等出水之后,得放两天让这脏水慢慢沁出来,然后我们师徒再来淘井。到那时,你再去城里定砖石都不迟。这冬日里,要建房子的已经差不多了,城里砖石场订单不多。你要得也少,时间上来得及。” 韩师傅已经看出来了,这家钱不少,整日里厨房里那姑娘不停歇的炒杜仲,晒杜仲,现在城里谁不知那杜仲挣钱啊。 但是人口少,就三口人,这东家的去订砖石,家里就剩两女人了,这不合适,估计东家出去那天得请人来家里看着。这又得欠人情了,何必呢,也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 “那也成。”李贤东松了一口气,这样便是最好的了。 他说完想起这个事情,万一他要出去,这家里只剩下王氏和李小寒两个女人在家里是不成的。如果要师父停工一天,那也拖累挖井的进度,这天眼见这就冷起来了,万一再冷这地冻上了,可就不好挖了。 因着师父不肯进堂屋吃饭,因此李家的饭菜是分两份的,一份送到院子里给李贤东和师傅们,另一份少的李小寒和王氏自己在厨房吃。 韩师傅等人一口,今晚吃的是腊肉炒蒜苗,蒜苗青嫩,腊肉肥瘦相间,尤其那半层肥肉,几近透明,泛着油光,就这一道菜,已经值得。再有那猪油炒菘菜,嫩甜嫩甜,嘴一抿,一丝纤维都没有。就凭着伙食,这工便值了。 韩师傅心中对李家的伙食满意至极,心中暗下决定要拿出自己的真功夫来,免得坏了自己的名声。 这边韩师傅对伙食满意至极,这边厨房里李小寒也吃的欢。她现在这个身体才13岁,正是猛吃猛涨的年纪。这个刚刚经历过战乱的世界,可不崇尚柔弱细柳之美。 再说,李小寒可知道,不久之后,将又会是一波动荡,一个强壮的身体,逃生的时候希望都多一点。因此,李小寒吃得极香。@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众人正吃饭着,忽地李贤东家房门被敲响了。 这挖井时候,偶尔有个人来看也不出奇,李贤东便放下碗去开门。 “贤东伯。”门外正是李大叔的大儿子李大壮。 李大壮背着一篓果子,说道:“贤东伯,我爹让我带过来给你,谢谢你的摘果子器。” “哎,哎,不用,不值当专门送东西过来,那就是一个小玩意。”李贤东连连摆手。 “伯,我爹说的,让你一定收下。你知道我爹的,我先走了。”李大壮放下果子便跑,连背篓都不要了。 他今年十七了,几年前家里老爹摔下来摔断了腿,老娘也被砸死了,那时候全力救治,连人参都从族里借钱用上了,结果人还是没有留住。 自此以后,家里的境况那是一落千丈,欠上了大笔债务,苦熬了好几年。 那一片果林便成了自己一家的心病,奈何人穷志短,再不舒服,也得好好伺候那一片林子。 只是每年到摘果时,自己爹便愈加爹阴郁。 李大壮是长子,爹伤后便自觉要挑起家里的担子。可他有什么办法呢,能做的便是好好伺候那几亩地,好好孝顺自己爹。 但不过是杯水车薪。 现如今,贤东伯家教了采杜仲,他们家跟着采割,债务还得差不多了。李大壮心里松了一口气。 今日贤东伯家又发现了这个摘果子器,治了自己爹的心病,大壮更是心里感激。 一筐果子,根本不能表达自己一家的感激之情,只是自己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只能将最好的果子挑上罢了。 听闻贤东伯客气说不要,李大壮不知道怎么说,干脆留下果子跑了。 李贤东看着这留下来的果子,只好先拎进来。 “怎么的,谁送过来的?”无端端多了一背篓果子,王氏好奇的问,李小寒也眼巴巴的盯着她爹。 “大树家大壮送过来的。” “大树家啊。”李小寒和王氏两人一起沉默,显然李大树家的惨剧还在心头。 “你待会给我捡点炊饼,这么大的礼,我得回一点。”李贤东说道。 “哎。”王氏应声说。 待晚饭后,韩师傅带着两个徒弟回去去,李贤东拎着半篮子炊饼加一个空背篓出去了。 不料,小半个时辰后,李贤东拎着半篮子炊饼回来了,空背篓倒是没有了。 “爹。怎么样?”李小寒给她爹端上一碗热水,问道。 “你大树叔没收。” 李贤东叹息一声,“我到的时候,你大树叔正在火盆里给你大树婶子烧那摘果子器呢。烧了一个又一个的,我没劝,帮着烧了几个便回来了。” “那倒是不好劝了。人心里就是这么重。”李小寒低声附和道,“那便收起来吧,以后再说。” 第 39 章 第二天, 李小寒收拾那一背篓的果子。 一般的枣子是秋初便收成,但平山村的这个枣子,可能是品种原因, 成熟的略晚。相对的, 生长的时长更久, 这个枣子便越加的大、饱满、甜。 大壮送过来枣子便是其中的代表作,颗粒圆润, 色泽饱满,尝一口,又脆又甜。 除去枣子,大壮送来第二多的便是梨子。 冬日里烧坑,人是变得暖和了,但相对的, 便容易变得燥热。如果!!吃上一颗冻梨, 便可以稍稍缓解这种焦躁。因此梨子在城里十分的受欢迎。村里人如果山地多, 便多会种些梨树。无他, 城里人喜欢,卖得上价钱。 李大壮送过来应该是头一批的梨子, 个个散发着梨香。 李小寒停下来了一会, 大树叔家就三个男人, 记得大树叔外表也不太收拾, 但却没想到这么细心, 送过来的果子个个都是挑上好的。 思索了一会, 李小寒决定把这些梨子熬成梨膏, 这样不管什么时候想吃, 随意挑一勺冲水喝便可。 冻梨毕竟过于寒冷了,那体弱多病或者年纪过大或过小的便不是那么适宜。但梨膏冲水却是暖呼呼的, 大部分人都可以喝。 古来这种喝法就有,但平山村却并未见过。如果可以就此带出一种新吃法,让更多的梨子卖得上价钱便好了。 想干便干,李小寒找来大木盘,把梨子洗干净,切成细块,最后用石磨将梨块磨成沫,最后连沫带水放进大锅中慢火熬煮。待煮到熟透之后,再将渣滓滤出,将梨水熬成膏。 明黄的火焰在锅底静静燃烧着,这一锅梨子水慢慢的煮出了浓郁的梨香,满室飘荡,让人仿若置身一片梨树林…… ****** 忙碌的日子过得快,果然如韩师傅所说,李贤东家里这口井,水浅,才挖了七天,不过三丈深,这水已经沁得挺快了。 “来,趁着现在水积得不多,一口气,把井挖深了。”韩师傅憋着一口气,“东家,你让夫人和小姐避让一下。” 李小寒琢磨着应该是进水了,这水都漫到韩师傅小腿肚子了,估计是穿衣不便,要脱衣服,便让她们避让开去。 王氏自然更无意见,两人提起背篓,拿起摘果子器,带着干粮,便上了山。 现在有了摘果子器,王氏和李小寒也可以放心摘果子了。 李小寒和王氏从村里一直往山地里走,隐约总见长长的竹竿在林间若隐若现,看来这摘果子器普及得还挺快。 母女两来到山地里第一件事,还是先看看三七的发芽情况怎么样。李小寒逐一扒拉一下这些小苗,杂树掩映间,这些小苗生长的情况还挺好。 立冬已过,林间早晚温差极大,再冷一点,他们便难以时常过来护理了。 不同于后院菜地里的那批种子,夜间可以盖上稻草保暖,日间可以掀开稻草充分日照,还可以时常添水保持湿润。 林间的这些幼苗,大部分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李小寒这希望这批幼苗可以尽快长大一点,好抵御接下来的寒冬。 巡视了一遍小苗的生长情况,按例浇了水,王氏和李小寒便竖起摘果子器来摘柿子。 现在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摘回去削皮晾干做成柿饼,刚好过年的时候吃。 到下午,两人已经摘了满满一背篓的柿子。 摘完柿子,又去摘了一颗枣子树,两人便准备回家去。 即使李小寒再三要求,王氏也只给李小寒背了一个浅浅的篓底。 上次见到张大夫,李小寒问了句有没有方法可以长高,张大夫让她少背重物,压着就容易长不高。 李贤东和王氏自此将张大夫的话奉为圣旨,如没有必要,绝不让李小寒再背背篓。 走到半路,陆陆续续遇到村里的其他人。 “小寒啊,小寒她娘。等我们一等。”林间传来熟悉的叫声,李小寒两人停了下来。 待来人走了过来,才看到竟然是李贵前的媳妇赵氏。 “赵伯娘。” “老远看着你们两个,来,给你几个果子,甜甜嘴。” 赵氏一扒拉,给李小寒的背篓里放了一大捧枣子。 关于李小寒背篓里只有一丁点果子,赵氏丝毫不出奇——对于自己这个隔了房的妯娌一家,赵氏现在也算了解了,一个女儿,不得宠着点嘛。 再说,要赵氏自己,有小寒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自己也宠着。 “伯娘,不用了。”李小寒连连摆手。 “我说要就要,自己家里有的,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让你拿便拿着。”赵氏拍板道,又转了个话题,“你家水井挖得怎么样了?那师傅咋样?” “挖出水了,估摸着今天过后,就得停几天,然后再来淘井,最后砌井壁就成了。” “呦,这么快便挖出水了。”赵氏惊讶道,这也太顺利了吧。 “可不是,韩师傅也说没想到我们家水位这么浅,这比预期快了好几天。不久我们家便可以在自己家里打水用了,以后不知方便了多少。” “这样呀。”赵氏嘴里赞叹,神情若有所思,李小寒也不打断她。 这人有钱了,就舍得花钱去改善生活了。 这说着,旁边又有一家人赶上来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小寒妹子,贤东婶子,贤前婶子,我正说着眼熟,果然是你们。”来人殷勤的说。 这是一个略带黝黑爽朗的大娘,年纪不小,却是跟李小寒同辈,她也不在意,极自然,“小寒妹子,我听说那摘果子器是你想出来的,你说这脑袋瓜子怎么能这么灵性,这可省了老大功夫了。来,尝尝我家的枣子,今年有了这摘果子器,再偏的枝头也能摘到了。” “范大嫂,不用客气了。”李小寒记得这大娘姓范,跟自己学过炒杜仲,连忙推辞。 “嫂子让你拿你就拿,自家种的,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甜甜嘴。不拿就是看不起我,咋的,这么好的一个摘果子器,还值不得你吃几个

相关推荐: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将军男后(修改版)   蛇行天下(H)   逆战苍穹   凡人之紫霄洞天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爸爸,我要嫁给你   可以钓我吗   进击的后浪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