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餐。 在海边当然得吃海鲜,自从朝廷解除禁海令后,渔民出海,小商人做生意都容易多了,海鲜价格也被苏烨打下来的。 海鲜全席,吃多了就得痛风,痛并快乐着。 ....... 南方气候温暖,即便是进入了十一月份,苏烨还是感受不到什么寒意,顶多是凉飕飕的。 泉州市舶司的官衙,就设立在泉州城内。 每天时时刻刻,市舶司的官衙都是排着长队,全是来办证件,出海做小生意的生意人。 而持有十张牌照的大商团,则是大造海船,每次出海都是成吨成吨的瓷器、茶叶、匠作司出品的奇巧工艺品。 到现在为止,据苏烨所知道的,已经有四艘船驶出海外。 站在码头上,百舸争流,兴盛了无数年的泉州重新焕发了活力。 曲周躬身,将手中的文件交给苏烨看了看,苏烨道: “既然如此,就将这些蛮夷商人都聚集起来安排到一起,方便和他们商量,这种事不用陛下支会,你和他们谈谈告诉我就行。” 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不少游荡在亚洲的阿拉伯、欧洲商人闻着味进入了大明,来者是客,苏烨自然是以礼相待,让这些人将大明复活的消息传播出去。 以后就不只是官府的船运送瓷器了,他们也可以自己来买卖货品。 这个都不是苏烨最关心的,眼下市舶司已经进入了正规,苏烨最在乎的还是东南亚那几个国家。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占城、安南、暹罗这些国家的情报是越来越多。 苏烨将朱元璋的刀按入刀鞘之中,可是这些人好像是愈发的猖狂了。 不只是组建了同盟,发现大明没把他们怎么样后,看着他们手里的那点兵,这几个国王不知怎么就有了底气。 觉得大明不过如此,还筹集了所谓十万大军,要征讨大明,共分天下,膨胀的不行。 苏烨都觉得搞笑了,以前把自己当孙子,怎么一群孙子集合到一起,就感觉自己变成爷了? 不时,二虎又进门。 “苏大人,这是那个洋人的回信。” “哦?拿来。” 苏烨拆开信件,这是雷恩用英文写的信件。 上面又是感谢苏烨,又是感谢大明皇帝的。 一个流浪的神父,在苏烨的帮助下,如今的雷恩在东南半岛那一亩三分地玩的是风生水起的。 上面的东西是洋文,就是给二虎看他也看不懂,锦衣卫还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苏烨倒也没有隐瞒二虎,转而吩咐道: “既然如此,那就再烧一把火,你让人给这个洋人带一批经费,让他就在那里给我继续大力传教。” “再让燕王殿下过来见见我。” 二虎点了点头出门,没一会,朱棣就跑了过来。 “你找我?啥事?” “你的水军训练的怎么样了,如今水师能调动多少船,多少人?” 闻言,朱棣顿时眼前一亮急忙询问道: “要打仗了?先打哪里?马六甲?还是什么澳洲?或者是我要去欧洲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信仰的力量,风起东南亚 “别幻想了,饭得一口口吃,你是不是我让你研究世界地图研究傻了?!” 苏烨说着,从一旁也抽出来一副海图,对着朱棣说着。 朱棣凑了上来,苏烨继续道: “最近我一直收到消息,这些蛮夷之人安分,面对大明天威,不仅不投降,还胆敢还击,咱们的亲王殿下可有意呼?” “有意,太有意了,这几个地方虽然也就那样,可是蚂蚁再小也是肉啊,就是不大过瘾。” 朱棣眼前一亮,急忙说道。 苏烨笑了笑继续说道: “没那么简单,还记得咱们商量的计划吗?要记得按照计划来,懂吗?稳定,大于一切,我们不只是要土地,还要征服,征服这里的人和一切。” 朱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那,要活口吗?” “你自己看着办吧,我在后方指挥,自己当机立断,就这些人,拉去京城我都怕陛下觉得丢人。” “行,你就等着翘好吧。” .......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三艘战船并驾齐驱,朝着东南半岛的大陆线前进。 如果是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大明水军的制式战船。 只是此刻的三艘战船,早就被抹去了明军的一切痕迹,没有人身着军服,唯一剩下的就是一群凶猛的海盗。 王四郎站在甲板上,再次说道: “我再提醒你们一次,大人三番五次强调,不准对如同民众出手,不准杀人放火,我们只要制造骚乱,抢劫那些有钱的地主,懂吗?!” “是!” 众人气势如虹,奉命当贼,这还是第一次。 从驶出港口开始,这里的所有人都不再是大明水师,而是一群游曳在海上的鲨鱼。 王四郎说完,看了看身旁的锦衣卫,后者没有表态。 他也不想受制于人,可惜,这支对于的指挥权不在他手里,他只不过那位钦差大人的刀罢了。 很快,海贼团就遇到了零星的渔民,王四郎不予理会,直入占城最繁华的地方。 这些个国家,称之为蛮夷还真不为国,基本上就是一国一城,除了国都那就是农村了,再远就是荒无人烟,野人什么的更不是稀罕物。 有钱的有权的,确实不差钱,百姓那是真穷,许多人看别说正经衣服了,可能全家除了家徒四壁就是一口锅了。 所以这些海盗们对这些人真没兴趣,直接冲向那有钱人的房子。 碰到军队?顺手砍了就是了。 很快,王四郎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城镇就被搅和的天翻地覆。 接下来就是其他地方了,其他国家,其他城镇。 抢抢抢,不让抢就是杀杀杀。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这么凶狠的海盗,当地衙门对此更是无能为力,等你国王派人,海盗早就没影了。 这些人比倭寇强的一点就是不滥杀无辜,不抢穷人,不放火,简直是比当地的正规军还有纪律性。 你派水师剿匪? 笑死人了,这些国家的所谓战船还没明军制式战船的一半大。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整个东南半岛就被王四郎等人闹得鸡犬不宁。 ....... “主会保佑你的。” “谢谢神父。” 雷恩一副神甫打扮,身旁跟着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人。 有找他治病的,有来吃饭的,还有有钱人希望上天能保佑他不被抢劫的。 “只要你们虔诚信奉,洗脱你的罪孽,来世你们就会生在一个富贵人家。” 这是对穷人说的。 “只要你虔诚信奉主,便能得到主的庇佑,死后回去到天国。” 这是对富人说的, 雷恩抬头用着不熟练的当地语言说道: “在遥远的明国,那里是离天国最近的地方,哪里遍地都是黄金,吃不完的粮食和穿不完的绸缎,只要你们虔诚信奉主,就有机会去到那里。” 这是对大家说的话。 在雷恩,不对,在苏烨的嘴里。 大明成了一个遍地黄金,到处宝石的天上神国,通过雷恩的教义传播,直到传遍五湖四海。 短短一年不到的世界,雷恩的脚步就踏遍了各个国家,其中的艰辛难以想象。 不过对于他这个狂热的信徒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教义虽然是苏烨改造的,可还是信奉的主不是吗? 雷恩说着,讲着来自东方的故事。 哪里的皇帝无比贤明,哪里的军队战无不胜,没有饥饿和贫穷,和当地人周围的一切形成了贤明的对比。 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各地海盗闹腾,各国国王穷兵黩武,雄心勃勃的想和大明抗衡,以至于民间怨气横生。 不只是谁在雷恩的教徒中传播着这样的话: “那些有钱有权的人,为什么要拒绝大明皇帝的旨意,为什么不给我们天上的生活。” “大明皇帝发怒了,这里都会成为一片火海的。” “他们是害怕我们不在被他们压榨,这样才拒绝大明皇帝的。” 久而久之,雷恩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教徒变成了这样。 跟在他手下的明人们,坚定的背着雷恩执行者苏烨的计划。 如今,大势已成,只差一招定乾坤。 ....... 安南国都,升龙城 作为周围几个活力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安南陈朝国主陈留被推举为盟主之首。 安南,占城几个国家,在升龙城共同‘举义’,共同讨伐大明。 而安南更是多次抵御元人南下,所以算是最不惧怕大明的国家和国主了。 升龙城的祭天台上 陈留效仿大明人书籍上的故事,筑起高台,同几位国主歃血为盟,以求北上。 “诸位国主今日到此,当真是天下之幸,待春日过后,你我共同起兵,共享中原!” 陈留举起酒杯桀然笑道。 占城国主却面露难色,陈留看在眼里询问道: “国主为何面露难色,可是有什么问题?” 占城国主道: “好叫诸位知道,我占城近段时间以来,多次被这海贼袭扰,烦不胜烦生,我若是领兵出征,国内必然大乱,实在让人放不下心来。” “哦?竟然有此事?” 陈留疑惑的抬手喊来自己的大将军问询。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明天力,不可敌! “占城国主的话,当是我们所言。” 暹罗国王一身异族服饰倒是和陈留的天朝服饰形成贤明的对比。 为了能够在众位国主面前倍有面子,暹罗国主哈仕奴能在身上穿戴十几斤黄金。 “这是什么话,我们的大事岂能让一群海盗阻挠?简直是可笑!” 陈留皱眉说道。 身旁的内侍上前小心道:“陛下,奴婢记得前几日丞相说过,是有一群海盗来着。” 一群国主的会盟的地方,一个内侍居然好说话,足已经证明这安南国亦是内侍乱政。 陈留不悦道: “怎么不早说?” 转头看着里其他人,陈留又道: “一群海盗而已,我弹指一挥就灭了他们。” “说的轻巧。” 暹罗国王不屑说道。 “大胆,朕身为盟主,你怎么敢......” 话音未落,暹罗国王更是怒道: “我是给你面子才让你当盟主的,你不要给脸不要脸!我暹罗实力强大,才不怕那大明!反正你安南离大明最近,着急的是你!” “你!” “我看啊要不然咱们还是散了吧,呵呵。” 真腊国主插嘴说道。 堂堂各国会盟的基态,几个国主就这样为了点小事就吵了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菜市场开会呢。 吵了一会,真腊国主和暹罗国主直接就甩袖离开呢,占城国主等人看了看,也溜之大吉。 讨明大军,还没有出征,直接吵起来了当真是可笑。 陈留一人在祭台上气的直跺脚,亲信太监上前连忙说道: “陛下,依我看,不如还是出兵消灭这些海盗,让他们瞧瞧我安南的厉害,他们就会向陛下屈服。” “嗯,还是你个狗奴才会出主意。” 陈留闻言,觉得太有道理了,等到了那一天,自己留着可以再次领兵出征,征讨中原大明,拿自己以后就是天下最大的王! 越想陈留越兴奋: “快去打听那些海盗在哪里出没,朕要亲自领兵出征消灭这些海盗!” ...... 广西地形多山地丘陵,林深雾暗,很多地方没有经过开发,连人走的路都没有。 唯有一条官道,直通边境。 大路上,一条长龙延绵不绝,开向朝廷和安南的边境。 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攻灭掉南越国,自此强化了中原王朝对交趾三郡的统治,将中原王朝的统治延伸到了东南半岛,在金鸡山一带修建了雍南关镇守交趾地区 。 唐朝时期,安南大部分地区隶属于大唐安南都护府管辖,又被称为“安南关” 。 在到了后来就是轮到了朱元璋下旨重修安南关,将其改名为“鸡陵关”。朱棣无疑是比老爹更激进,更喜欢打仗。 又改鸡陵关为镇夷关 ,再后来才改名,有了后世的镇南关 。 镇南关,大明通往安南的门户。 苏烨并没有通过陆路进取安南,而是通过海上进击。 将距离安南颇近的一座岛屿作为前进基地,苏烨登岛时,全军上下已经安营扎寨了。 而苏烨的镇南大将军朱棣燕王殿下,已经急不可耐的去探查敌情了。 这驴拉磨还得给点胡萝卜,朱棣这是新能源全自动驴,都不用苏烨鞭策自己就一个劲的往上冲。 “有什么情况吗?” 苏烨询问道手下的几个将领,有个游击将军上前道: “大人,据我们所知道的消息,安南国主陈留并不在都城。本来想会盟起兵,抗击我大明,岂料闹掰了,如今陈留国主御驾亲征却是南下,听说去剿灭什么海盗了。” 听到将领所说,苏烨都乐了: “这家伙还挺有意思的啊,真把自己当成什么明君圣主了?” “哈哈哈哈。” 周围一片轰笑,苏烨再抬手道: “都记着,让手下的人都学几句安南话,什么投降不杀之类的,此次咱们打的不是蒙古人,那是给咱种地的农户。” “是!” 进了帐篷中,苏烨松了松神,看着地图上的几个屈指可数的镇甸,怎么治理这片土地才是苏烨要思考的问题。 夷民愚昧,不知天为何物。 又不像云贵川冗杂的土司部落,相当于对牛弹琴。 只是苏烨想起来一位故人的办法,应该将这些人集中起来,集中劳作,集中分配,将那些城市留一两个也就是了。 就算是给他们盖小土坯房,小木屋集中居住,那他们也只会感恩戴德。 踏过镇南关 新军的将士一刻不停,沿着安南通大明的驿道一路前行。 先锋连的连长骑着马,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勉强算城墙的镇甸,那门口的士兵懒洋洋的坐在城门楼,大部分人别说是甲胄了,有把刀都是不错了。 “传令兵,告诉团指挥部,我连畅通无阻,准备直本安化城!” 还没有进城,先锋连连长直接下令道。 那安南镇甸的卫兵们,看着远处靠近的大明军队,一个个都坐在地上窃窃私语都在猜测这是什么东西,来干什么的。 先锋连呈战斗队形准备一个冲锋拿下着鬼地方,可是,可是对面的人好像都懒得动。 都他娘走到城门口了,还没一个人有动作,有一个士兵还上前要查先锋连连长的证件,给人都整笑了。 先锋连连长看向翻译和向导道: “告诉他们,缴械不杀!” 向导嘀嘀咕咕说了几句猴语,士兵愣了一下,突然开始叽哩哇啦一阵大叫,周围的士兵一阵骚乱,惹得先锋连一片轰笑。 ...... 苏烨的指挥部已经挺近安南境内,在安南境内安营扎寨。 而前方的陆军也是捷报频传,属于是优势在我,畅通无阻,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碍,距离安南国升龙都已经不足三百里。 苏烨见状,也是立刻下令攻占安南沿海的重镇伏褂。 海军上岸之后,拖着三六式准备攻城。 炮兵轰隆隆开了三轮炮,城头上就举起来白旗。 苏烨也想过这踏平这里很容易,可是万万没想到能这么容易。 干脆直接踏平伏褂够,再向前行奔五十里驻扎。 ...... 天海城,此刻安南国主陈留坐镇之处。 “什么?!大明军队来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什么叫碾压?你还不配 陈留震惊的站起身来,周围的将领一阵骚乱。 人的影,树的名。 虽然一上头,大家要跟着陈留攻打大明。 可是安静下来一想,大明军队突然踏入安南,众人直接就慌乱了。 “如今,大明军队两路并进,已经攻克了我安南十几座城池!” 所谓的城池,大部分也就是镇甸罢了。 闻言,陈留慌忙说道: “他们有多少人?!” “五千,不,八千,可能一万。” “混账话!连敌人有多少人都不知道!” 陈留怒道。 “大明卑鄙,趁我御驾亲征,来偷袭!区区不过一万人,就敢偷袭我安南?!” “诸位爱卿,你们说我们现在怎么办?!” 陈留看向自己的大臣们说道,众人互相看了看,都只听说大明的人厉害,众人心里也没底。 有人拱手道: “陛下,眼下海军入侵的大明军队人数少且距离我国都最近,不入陛下班师回朝,顺便击败这些大明军队,再北上征讨其余大明军队。” “善,言之有理!就依大将军所言。” ....... “大人!安南国王率领三万大军,已经前来征讨我们了,距离我军已经不过八十里。” 帅帐中,众将听着皆是憋着笑。 苏烨看着众将,翻了个白眼道: “想笑就笑吧,怎么,还是第一次被别人征讨吧?” “哈哈哈哈。” 这次出征大战,本来是劳师千里,还以为是场艰辛的大战。 谁知道这么长时间下来,最苦的就是脚底板,减员伤号全是非战斗减员,简直是跟过家家一样。 苏烨却没有闲着,他本来就不将这些人放在心上,踏平东南半岛后,所有的国王都不宜再留,切换成傀儡国王。 一纸令下,全军上下对于安南百姓可谓是秋毫无犯,不止如此,对于沿途的府库和豪强的粮库,一半分用来充当军粮,其余的则是分发下去,广积民心。 “大人,屈童来了。” “叫进来。” 苏烨说道。 所谓的屈童,不过是安南当地的士绅豪强,俗称带路党。 屈家不仅钱多势大,更重要的是屈家据说是祖上是从华夏来的,所以是儒学传家。 “屈童拜见大人。” 屈家家主屈童跪在地上,用汉话说道。 苏烨喝了口茶这才继续说道: “起来吧。” “我吩咐你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屈童连忙举起手中的信纸道: “请大人过目。” 苏烨接过来看了看,只是让屈童写的,安南百姓能听得懂的话。 用的就是宣扬大明天军如何如何厉害,如何如何秋毫无犯,当今朝廷是多么可恶可恨。 二战时期,倭寇侵占亚洲各国,在许多国家殖民时并不只是一味地暴力,反而猜去善待的措施,更得民心,以至于殖民过后这些人还以为倭寇是好人。 为了能够在东南亚站稳跟脚,一切都是值得的。 苏烨看了看,觉得写的还行。 “屈先生还真是博学,待安南平定够,本官一定上奏皇帝陛下为汝请功。” “谢大人恩典。” 看着屈童离开,苏烨看着众将领道: “我也懒得跟这些蛮夷废话,命令一团印上去,二三团包抄,一个突击下去,就要击溃这些人。” “尽量留活口,人口就是金钱。” “是!” ....... 一个时辰,别说是三万人,就是三万头猪都不可能输的这么快,输的这么惨。 战士们漫山遍野的抓着俘虏,若真是三万头猪,还真比三万个人难对付。 安南国主陈留发丝凌乱,被抓到苏烨帐前,苏烨看着此人狼狈的模样,连戏弄他的兴趣都没有。 “他说什么呢?” 苏烨掏了掏耳朵询问道翻译,翻译连忙说道: “他说不要杀他,他什么都愿意,他愿意投降,请罪。” “呵呵,我听说他不是打算聚集数国十万大军征讨大明吗,怎么现在成了这般,什么时候准备讨伐大明啊?!” 苏烨笑道。 翻译又道: “他说他说胡言乱语,求大人赎罪。” 看着那模样,苏烨懒得多说直接挥了挥手: “下放到俘虏营当农夫吧,现在到处都缺人。” “是。” 露天 黑板上不仅挂着安南地图,还有几张规划图。 几个工匠围着苏烨介绍着,将安南大部分的城镇,全部拆除,百姓严格规划,定点居住,网格式的开垦屯田,以作为其他国家之典范。 “如此一来,加之以我大明粮种和肥料,耕种方式,仅仅是每年安南上缴的粮食便能供应近百万人所用。” 苏烨点了点头道: “传令全军,照此执行,记住,不要让我们的人插手互让那些‘安奸’动手吧,我们只负责地方安定。” “是!” ....... 应天的皇宫中 朱标和朱元璋算计着手里的账本,从安南的花费测算出其他地方可能需要的银前。 “朕听人说,倭国有一处大银山,等到那一天开垦出来就好了。” 朱元璋突然说道。 要发展安南,先期投资也是巨大的,这都要大明出东西,粮种、化肥、耕种机器,都是得大明这边掏钱掏东西。 “苏烨这个混账,只说有好处,也没说要让朕垫这么多钱粮,朕的国帑老鼠进去都得空着出来了。” 朱元璋嘟囔抱怨着。 虽然大明的国土增加了,可是他的烦恼也是随之增加了。 镇压北地不必多说,现在南方又多事。 唯一能让朱元璋觉得欣慰的事,这两年大明各地都是欣欣向荣,仅仅是各类矿场就增加了十几处,匠作司也是各种机器层出不穷。 从应天十几个城门延伸出去,已经建造了百里水泥路。 朱标听到朱元璋的话,知道老父亲这是无事生非笑道: “如果我大明都是这样的让陛下烦心都臣子那就好了。” “呵呵。” 朱元璋这么放心,还不是二虎的奏折上面,苏烨是及其老实。 突然,朱元璋又想道: “怀庆他们现在在哪里,她刚生了孩子,朕还没见过孩子呢,朕听说苏烨也该没见过孩子,我看安南这些地方,老四干着就行,等苏烨安排好一切,不如就让苏烨回来,好让他们一家人团聚怎么样?” 第三百零章 儿女双全,回京交旨! “儿臣前段时间写信给两位妹妹,听说孩子还没有起名字,叫着小名,怀庆说苏烨道,希望皇上能给赐个名字。” 朱标笑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心中一阵窃喜,苏烨这小子还是满上道的吗。 “太子。你做的很对,苏烨在外不方便,你这个当哥哥的要多关心关心你这两个妹子。” “儿臣明白。” “待会就让人拟制,着燕王朱棣镇守安南,平定诸夷国,永宁侯苏烨,回朝交旨。” “是。” ...... 阳光明媚,日光正好,没有风,正是外出的好时段。
相关推荐: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她太投入(骨科gl)
沦陷的蓝调[SP 1V1]
小公子(H)
虫族之先婚后爱
姑母撩人
御用兵王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