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 香君伸出手将元朗抱在了怀里。 八岁的元朗已经有些重了,香君抱起他来,都有些吃力了。 元朗躺在香君的怀里,终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一看到元朗的眼睛,香君就知道,元朗怕是根本就没有睡着。 香君忍不住有些后悔了,心中是难言的惆怅和悲伤,她轻轻地抚摸着元朗的头发,竟然悲伤地落下了泪来。 元朗看着母亲,什么都没有说,也落下两行泪。 母子连心,有时候,不说也是说了。 元朗伸出手,紧紧抱住了母亲,把脑袋埋在母亲的怀里,痛苦地抽噎着。 “母亲!” 香君轻柔地摸着元朗的背,就像小时候哄他睡觉那般,哼着不知名的家乡的小曲。 元朗的哭声终于渐渐止息了。 心中那强烈的恐惧、迷茫、愧疚都在母亲的声音里一点点远去,变成了疲惫。 元朗这一回是终于睡着了。 方才,父皇在他手心里写下了四个字:皇后害我。 第421章 兵临城下 虽然香君下令,不准将皇帝身子的真实情况透露出去,但是第二日,满京城都知道了皇帝的身子不好了,甚至传言变成皇帝马上就要死了。 香君本想计较,但是昨日那么多大臣、宫人都亲眼看到皇帝晕倒在朝堂之上,想查是谁透露的消息,怕是也查不到,香君只能“百般无奈”地算了。 皇帝“要死了”已经让百姓们惴惴不安了。 而更让京城百姓恐惧的是,一夜之间,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的叛军便急行军到了京城,就像是他们提前知道皇帝已经病了似的。 叛军围城,而山东调来的大军,还需月余才能到。 这段时间,京城真的能守住么? 就是受得住,被围住一个月,粮食真的够吃么?大户人家倒是会存粮,但普通百姓,哪里有余钱存那么多粮食呢? 只怕到时候就算叛军没打进来,京城的百姓也要饿死不少。 京城一时间人心惶惶。 米店铺子都被哄抢一空,只能关门歇业。 处处都弥漫着恐惧和惊慌的气氛。 在郡王府的元泽也知道了大将军王的叛军抵达城外的消息。 此时此刻,他大概是整个京城里,最兴奋的人。 梦寐以求的皇位已经近在咫尺了。 他恨不得立刻就离开郡王府,去城外寻找大将军王,只是京城戒严,九处城门都已经不再允许任何人出入。 元泽只能在王府里干着急。 …… 太极殿内,大臣们正在等待着皇后娘娘的指示。 昨夜,叛军抵达京城之后,立刻就提出了要求,明日卯时之前,若是皇帝愿意下罪己诏,或者愿意退位让贤,他们就愿意与朝廷谈判。 否则,叛军会立刻攻打京城。 香君坐在上位,看向站在百官之首的顾亭雪。 “顾大人,你可有退敌之策?” 顾亭雪一脸的沉痛之色道:“皇后娘娘,大将军王劝降了神策军和通州大营的将领,如今,叛军有二十万之多,可京城的十二卫却只有十万人。大将军王骁勇,袁好女善攻城,即便是臣,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守住京城。如今,若是能和叛军和谈,自是最好。若是不能……臣也只能带领众将士死战!” 此言一出,朝廷里的气氛,明显就变得沉重起来。 没人想死。 左相立刻说:“皇后娘娘,如今,若是效仿南宋偏安一隅,南迁也是一策。” “不可!”顾亭雪立刻说:“如今的叛军可是大将军王,是先帝血脉,若是南迁,大将军王必定会称帝,皇上如今的身子,又经不住奔波,左相此谋,不就等于将江山拱手相让了么?” 顾亭雪看向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臣绝不同意南迁,绝不会做出背叛皇上的事情。若是再有人言南迁,可斩!” 左相看顾亭雪一眼,默默地闭上了嘴。 “诸位大人,都是为了皇上的江山社稷着想,左相和顾大人说的都有理。可若是朝廷都走了,京城的百姓怎么办?所谓,社稷为重,君为轻。皇上和本宫,还有皇子们,一定会坚守京城,与京城百姓共存亡。”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 一时间,没有人说话。 沉寂中忽有窸窣的声音响起,只见一个穿着青袍的文官自末列踉跄出班。 他将玉笏颤抖地高举过眉。 “臣,鸿胪寺少卿陈衍,食朝廷俸禄二十载而未建寸功!上愧天恩,下负黎明百姓!今聆皇后娘娘懿训,如聆钧天雷音,惶愧无地!主忧臣辱,臣岂敢惜一身安危?臣愿意解冠去绶,与将士们共卫社稷!” 殿中群臣,见鸿胪寺少卿请命,也纷纷以笏触地,高声道:“臣等请与陈公同赴九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死报国!” 香君听到大臣们的话,忍不住轻轻拭泪。 香君哽咽着说:“诸位大人都是大齐的好臣子,本宫替皇上,谢过诸位。” 香君盈盈一拜,大臣们不敢领受,纷纷让皇后娘娘赶紧起身,莫要折煞众人了。 香君这才缓缓起身,又道:“虽说大人们愿意以死报国,但死守京城依旧是下策,为今之计,若是皇上能下罪己诏,叛军愿意和谈,接受朝廷招安,便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听到皇后这么说,大臣们也觉得松一口气。 能不死,自然是没人想死的。 左相立刻说:“若是皇上肯下罪己诏,自然是最好不过,可是皇上如今这般状况,如何能下罪己诏?” “宴太医……”香君唤道。 宴离一直等待着。 听到香君叫自己,宴离立刻上前。 “皇上的身子如何了?你可有办法让皇上说话?” 宴离犹豫片刻后说道:“微臣家传绝学有一套鬼门十三针,倒是可以让皇上短暂的清醒片刻。” “多久?” “不超过半盏茶的时间。” 香君想了想道:“半盏茶时间也够了,只要皇帝肯点头,便让诸位大臣代写,一起拟一封罪己诏便是。” 左相应和道:“若是皇上能同意,自是可以这样做。” 香君一副下定决心的决绝模样。 “为今之计,只有本宫去劝皇上了,为了社稷安危,为了京城百姓,为了文武百官,皇上应该会愿意下罪己诏的。还劳烦,几位大人们,与本宫一同去皇上的寝殿,也为本宫做个见证,可好?” 皇后娘娘都肯出头了,大臣们自然是没有不愿意的。 香君让百官等候,然后带着顾亭雪、左右相、几位重臣,以及负责守城的几位将领一起入了皇帝的寝殿。 一进入寝殿,香君便说:“如今事态危急,叛军已经兵临城下,那些虚礼便不必守了,先把皇上扶起来吧。” 香君让万里春等人将皇帝扶起来。 三个太监将皇上架住从床上坐了起来。 重臣们看到皇帝的样子都有些吓住。 皇上一边的眼睛竟然无法闭合,他的眼睛血红、眼神凌厉,像是一只丑陋的恶鬼。 众官员立刻低下头,不敢看皇帝的圣容。 香君看向诸位大人,说道:“皇上只能开口半盏茶的时间,本宫和大人们先将要说的话,说给皇上听,本宫再让宴太医施针,让皇上开口。” “是,全凭皇后娘娘安排。” 香君走到皇上面前,轻轻地蹲在皇帝身边,双手放在皇帝的膝盖上,就像从前许多次,香君哄着皇上那般,用温柔的语气缓缓开了口。 第422章 皇上疯魔了 “皇上,如今叛军已经濒临城下,大将军王和袁好女说,若是皇上不肯下罪己诏,就要攻打京城。如今京城守卫空虚,山东的援兵又迟迟未到,叛军只给朝廷一日的时间,若是明日卯时,皇上还不肯下这罪己诏,大将军王便要带着二十万大军攻打京城。” 皇帝愤怒地瞪着香君,眼里恨不得滴出血来。 香君直视着皇上的眼睛,依旧一副贤良模样。 “臣妾知道皇上的性子,臣妾这么说,皇上一定是要生气的。可就算皇上要生臣妾的气,臣妾也不得不劝一劝皇上。皇上,叛军已经占据了通州,通州的粮草足够支撑叛军月余,但京城的百姓,却支撑不了那么久啊。如今,城里都已经开始抢粮了,若是不开些安抚民心,谁知道又要出什么乱子?如今就算顾大人愿意不顾自身性命,带着京城的将领和士兵们死守,怕也是白白浪费了性命。仅仅因为叛军围困京城,怕是就要饿死不少百姓。皇上,百姓都是您的子民,求求您,为了百姓,就放下您的面子吧。” 香君落下两行泪来。 “臣妾知道皇上的性子,是不愿意低头认错的,可皇上难道忍心看着京城的百姓遭此劫难么?今日,满朝文武都说要与京城共存亡,愿意为皇上和社稷而死,臣妾却不忍心让皇上的这些忠臣孝子,这么白白死去。” 香君跪在了地上,向着皇帝磕了一个头。 “臣妾求皇上了,您就下罪己诏吧。” 香君哭着起身,用帕子擦着眼泪,转身又看向两位丞相。 左右相会意,也先后叩首。 左相道:“皇上,昔汉文帝遇日食而颁《罪己诏》,言‘朕之不德,布政不均’,遂使民心归附,社稷转危为安。今叛军压境,若陛下效法文帝引咎自责,既可顺天应人,又能以德义固国本!还请皇上下罪己诏吧!” 右相说:“皇上!晋武帝逢灾异尚能下诏引咎‘邦之不善,实在朕躬’,恳请群臣‘极言其故’。历朝历代的帝王,下罪己诏者并不少见,并不是独独到了皇上这里,才是头一遭。陛下因一己之私,若是拒下罪己,导致战火蔓延、死伤无数,只怕,未来史笔如刀,恐将陛下比作桀纣,而叛军反成吊民伐罪之师矣!” 剩下的几位大臣,也都纷纷劝诫皇上,各有各的说法,但每一句都是在戳皇帝的肺管子。 香君就在皇帝身边,几乎能感觉到皇帝那汹涌的愤怒要喷涌而出。 想想也是,憋了两日,受了那么多的气,也该好好发泄出来了。 看时机到了,香君便让宴太医给皇帝施针。 宴太医动作极快,几针下去,皇上便能张口。 只是皇帝说话的声音,还是有些含混不清。 众人期待地看着皇上,等待着皇帝的旨意。 却只到皇帝用嘶哑、阴郁、愤怒、含混的声音喊道:“给朕……将……将皇后拉下去……处死!”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香君扑通一下,跌坐在地上,用帕子捂着嘴,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看着皇帝。 “皇上!臣妾做错了什么?您为何要这么对臣妾?” 皇上虽然发话了,但是在场,没有一个人挪动。 “贱……贱人!” 皇帝又看向顾亭雪。 “把他……也……五马……分尸!” 依旧,无人挪动一步。 只听到万里春颤抖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皇上……您这是糊涂了么?这可是您最宠爱的皇后娘娘,和最信任的顾大人啊,皇上,您莫不是病得说胡话了吧!” 万里春此言一出,下面的几个大臣们神色明显有异动,互相看了几眼。 紧接着顾亭雪也立刻跪倒在地。 “皇上,您难道要因为罪己诏的事情,迁怒皇后么?还是因为微臣主张议和,您就要杀死微臣么?皇上,皇后和臣,都是为了您的江山社稷啊。就算您不顾皇后与微臣多年陪伴您的情意,您也看看这些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吧!大臣们,都是为了皇
相关推荐: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玩笑(H)
南安太妃传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召唤之绝世帝王
游戏王之冉冉
成瘾[先婚后爱]
实习小护士
双凤求凰
我以神明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