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孩子。” 香君在心中腹诽,皇上的确没有差劲的儿子,因为有问题的那个已经被他杀了。 “你别担心,朕会给元朗安排好,自有大臣辅佐元朗,如今天下太平,几个月时间,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香君还想说什么,但是皇帝拍拍香君的手:“朕心意已决。” …… 隔日,皇帝就在前朝提了自己要出巡的事情。 臣子们纷纷进谏,告诉皇帝,有多少朝代是亡于大巡游的,希望皇帝三思。 虽然如今国库尚充盈,但已经连续两年灾荒,皇帝出巡耗费巨大,这银子做什么不好?要花在这劳民伤财的地方。 但皇帝现在专横得很,非去不可,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固边防、察河工、慑诸部、收民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最后前朝吵吵闹闹了一阵子,皇帝北巡的事情,还是在皇帝的坚持下定了下来。 顾亭雪躺在床上,一边吃着娘娘赏给他的龙眼,一边把北巡的事情告诉了香君。 香君思索着,下意识地伸出手,要接顾亭雪吐出来的核。 顾亭雪一愣,还是轻轻把核吐在了娘娘手心,还趁机亲了一下。 香君没搭理顾亭雪,扔掉果核,脑子里想的还是皇帝的事情。 “好好的,去北巡做什么?那可是大将军王的封地,大将军王的兵马都在那里,皇上是疯了吗?也不怕死在北地……” 顾亭雪倒是不惊讶。 “大将军王将北蒙击败之后,皇上就一直存了要去草原的心,毕竟,北蒙对于皇上来说,意义非凡。” 香君冷笑,呵,大将军王打赢了胜仗,他去耀武扬威去是吧? “此事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正好趁此机会和大将军王建立联系。”顾亭雪又说。 香君有些担心,“北地毕竟是大将军王的地盘,若是他生出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皇上就不担心自己的安危么?” “应该不会,皇帝出巡,自然是会带着军队护卫,而且这次北巡,皇上打算先去周子都的朔方军驻守的雁门关,有周子都的几万大军在,想必大将军王不会轻举妄动。而且,皇上本来没有理由动大将军王,大将军王若是贸然出了手,皇上讨伐他,反倒是师出有名了。” “大将军王都存了谋反的心思了,难道就没有对抗周子都朔方军的准备么?趁着皇帝在北境的时候出手,不是更好么?不然,从北边打到京城来,岂不是更费力?” “那可不一定。有皇帝在和没皇帝在,军队的士气可是不一样的。皇帝在北境出事,大将军王这乱臣贼子的罪名就摆脱不掉了,而且对面就是皇帝,就算是跟着大将军王出生入死的将士,也不一定全都愿意参与谋逆,毕竟,这天下,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愿意造反?” 倒也是这个道理,天生就爱造反的人,毕竟还是不多。 “所以,皇帝来北境,对大将军王来说,不是最好的出手时刻。反倒是等着天下乱起来,皇帝在京城的时候,大将军王能打着进京勤王的名号,师出有名地带着大军离开北地。” “你觉得天下会乱起来?” 顾亭雪冷笑,眼里尽是讥讽之色,“天下本就不太平,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两年若不是杀了几个藩王,朝廷里有钱粮赈灾,早就该闹起来了。反正,只要大将军王没有动作,皇帝也不能动一个抗击北蒙、守护边疆有功的大将,我若是大将军王,一定会耐住性子,等待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 从前香君也瞧不起这些虚名,甚至不理解皇帝为何那么爱重自己的名声,他那样小心眼又记仇的性子,竟然因为怕被骂,一直对某些大臣和江南的氏族忍气吞声。 但这一两年跟着令仪读书,香君也慢慢意识到,名正言顺有多重要。 名实相符,则政令可行。 皇权之所以稳固,就是因为从上到下都相信儒家的这一套士大夫的伦理,皇帝是以德配天的,皇权就是建立在这种伦理之上的。 就算暂时用暴力镇压住了天下,只要没有好的名声,就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持,就无法证明自己统治的正统,天下谁都能打着正义的旗号讨伐你。辛苦建立起来的统治,也迟早要覆灭。 所以,虚名可太重要了。 “方才你说,若是你是大将军王,一定会耐住性子,可若是大将军王耐不住会如何? 顾亭雪的神色一变,“若当真如此,怕是正中皇上下怀。” 香君冷笑,靠在顾亭雪怀里,把玩着手上的珠串,“只怕,皇上这次去北境有多重目的,我看皇上也是等不及了。你等着吧,这次北巡,皇上一定会带着皇后娘娘的。” …… 皇上这次北巡,要三个月时间,整个行程都是顾亭雪和礼部一起来安排的。 皇帝都说了,这次出巡为的是固边防、察河工、慑诸部、收民心。 所以,顾亭雪就安排皇帝从京城出发,先去祭祀历代帝王陵,然后检阅神策军、十二卫,以及京郊大营。 之后,乘龙舟过黄河,接见治河的功臣,亲自立下功德碑。 再去北直隶,抽查赈灾的粮仓、视察沁河的水利。 接着便直接前往周子都镇守的雁门关 ,检阅八万朔方军,重设九边粮道监察使的官职。 最后,就是去草原了,皇帝要在大将军王和朔方军的护卫下,接见北蒙归附的土默特部的诸位王室。 然后,在敕勒川,举行盛大的会猎,结束这次的北巡。 看着顾亭雪定下的北巡行程,香君当真觉得顾亭雪实在是个能臣。 难怪皇帝心里讨厌他,却又一直舍不得杀他,这人实在是太好用了。 紧接着,香君又觉得,做皇帝实在是天下第一美事。 别人劳心劳力,甚至拼了几代人性命才完成的功绩,皇帝只需要一边游玩着,一边去巡视一番,再立个碑,就都成了他的丰功伟绩。 第311章 虫娘娘 太极殿里,皇帝微笑着揽住香君的肩膀,和香君一起看着桌上的地图。 “这次朕想带着你去草原看看,朕要去敕勒川会猎,也见一见北蒙的使臣。当年父皇和母妃在北蒙受到的屈辱,如今也是时候讨回来了。” 香君微笑地看着志得意满地皇上,然后暗自和顾亭雪对视一眼,又匆匆挪开了目光。 狗皇帝,真不要脸。 就算是要把受到的屈辱讨回来,那也是人大将军王讨回来的,又关他什么事儿? 又过了半个月,这次北巡的随行人员也都定了下来。 后妃里,皇上只带了皇后和贵妃同行。反正一路都会有官员进献美人,带太多妃嫔也没什么意义。 皇子里面,皇上只带走了三皇子元吉,剩下的皇子全都留在了京城。 因着孩子全都留了下来,香君不放心,把最信任的梦梅留下看顾孩子们,又把小路子派去了元朗身边,她则是带着喜雨出了宫。 元朗监国,除了皇帝安排的几个大臣之外,皇帝还特意派了卫知也和虎贲卫负责京城的安危。 而护卫皇上此次出巡的,则是顾亭雪的神策军和十二卫中最善于机动作战的左右骁卫的精锐骑兵。 香君看着这出巡的名单,实在是觉得咱们这位皇上,心思可真多。 皇帝不让顾亭雪留在京城,让他护卫,倒不是多信任他,而是因为,如果皇帝在外面出了事情,顾亭雪在京中不会想怎么营救,而是会在第一时间扶持元朗上位,把持朝政。因此,皇帝是一定要把元朗和顾亭雪分开的。 不让香君留在宫中,除了皇帝想让香君陪伴这个原因之外,应该也有和顾亭雪同样的顾虑。 让皇后陪在自己身边,应该是起了一个人质的作用,还能带去刺激大将军王。 不带上四皇子元泽,是皇帝留的后手。万一大将军王要对皇帝出手,也没办法马上拥立元泽为新帝。而且,顾亭雪说,皇帝已经留下了秘旨,如果大将军王犯上作乱,无论发生什么,成功与否,得知消息之后,卫知也都要第一时间,立刻处死元泽。 至于,选择三皇子元吉伴驾,也全然都是皇帝的小心思。 身边有个皇子,京城的皇子们才不敢作乱,或者生出不好的心思,因为一旦京城有什么异动,皇帝随时能扶持身边的三皇子做继承人。 所以,这名单看着简单,实际上全都是算计。 香君实在是有些瞧不上咱们这皇帝,慈父之心是一点都没有的,对天下百姓也无一丝一毫的同情心。 他那些心思,不用在如何治理朝政,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上,反而全用在算计自己的女人和儿子身上了。 终于是到了北巡这日,香君虽然不想离宫,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不情不愿地穿上了厚重的朝服。 这是三皇子第一次离开京城,简妃又是高兴又是难过的,反反复复地就是叮嘱,一定要三皇子照顾好贵妃娘娘。 香君笑骂,“哪有你这么做母妃的,儿子要出远门,你要多叮嘱他照顾好自己才是,我这么大个人,还要元吉一个孩子照顾不成?要照顾,也是本宫照顾他啊。” 简妃这才擦擦眼泪说:“那就劳烦姐姐替我照看元吉。我也一定会好好盯着后宫,不会让人伤害娘娘的两位皇子的。” …… 元朗作为监国皇子,自然也是要给父皇送行的。 小小的一个人,脑袋上戴着小小的翼善冠,身上穿着赤色的衮龙袍,腰系玉带,明明穿的是监国皇子的衣服,却一点都不威严,只有种穿大人衣服的滑稽。 元朗身后站着的是皇帝给他选的辅政大臣,都是些正直老成的臣子,这人选导师无功无过。 “父皇,儿臣会尽到皇子的职责,替父皇守好江山,好好等父皇回京的。” 香君有些惊讶,这话谁教元朗说的,倒是有些皇子的气度了。 皇帝神色温和地笑了起来,摸了摸元朗的脑袋。 “好,不愧是朕的好儿子。” 皇上此言一出,大皇子的神色明显就僵硬了不少,倒是元泽,依旧面色沉静、不卑不亢。 皇帝又叮嘱了诸皇子和大臣们一番,让他们听五皇子的话,这才志得意满地出发了。 祭祀历代帝王陵后,皇帝的仪仗便与顾亭雪的神策军和左右骁卫汇合。 从前香君离宫去进行吞蝗礼的时候,已经觉得自己的仪仗很是气派,可和皇帝出巡的仪仗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 皇帝出巡,定是旌旗蔽日,鼓乐震天,所过州县皆黄土铺路,洒水净街。 随行的官兵、侍从有一万多人,沿途还要从地方征调民夫数万。 难怪官员们说,许多王朝都亡于大巡游。 这样大阵仗,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白银,只怕从藩王那里抄家来的银子,过不了多久就要被皇帝花完了。 这一路上皇帝的兴致都很高,但香君可不想在这时候出风头,即便皇帝想要拉着自己一起,香君也会劝诫皇上,百姓看着呢,皇帝出巡,明明带着皇后,却总是贵妃站在他身边,怕是不合礼制。 皇帝这才日日都带着皇后在身边。 只是皇后也不给皇帝什么好脸色,一直淡淡的,很是让皇帝扫兴。 终于,皇帝的仪仗到了北直隶地界。 路上,经过一座山,皇上见到山上耸立着一座庙宇,香火极其鼎盛,一打听,说这庙是新建的,拜的是什么虫娘娘。 这虫娘娘是个什么神,皇帝还真没有听说过。 皇帝
相关推荐:
挚爱
满堂春
妄想人妻
我以神明为食
深海gl (ABO)
岁岁忘忧(完结)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南城(H)
流萤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