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只需要派人照看就能源源不绝给他们带去银钱和吃喝的产业。 一看这些东西,任谁都能感觉到为人父母的苦心。 这是老夫妻俩生怕儿子一心为农,不事生计,将一家人给饿死啊! 看着自己手中的单子,三儿子沈峻林简直有点哭笑不得。 他望着老夫人道:“阿娘,儿子还不至于此。” 他是有俸禄的,而且因为近几年的成绩突出,皇上给予的赏赐也不老少。 而且沈峻林家里还有个精明的贤妻,钟灵玉管家很有一手。 所以,他真觉得自己家的日子过得没有母亲想的那么窘迫。 可老夫人显然不这么认为。 她摆了摆手说:“这是我和你们父亲一起商量决定的,给你们的只管收着就行,别的就不用再说了。 这些是家里的东西,至于我的……” 她顿了一下:“待我再整理整理,过些日子给你们分吧。” 老夫人当年嫁入相府的时候也是十里红妆。 虽然几个儿女婚嫁的时候,她已经将嫁妆大多数的都分给他们了,可手中还多少留有一些。 特别是一些经营不错的铺子,她怕换了人把好好的生意给耽误了,所以就没有分。 而此时,她觉得也到了要再行分配的时候了。 第491章 父亲的手札 既然已经分了家,几房就得趁还没离京的时候把分得的家产处理一下。 包括沈玉瑶也不能立刻回家了。 父母留给她的东西也需要清理一番。 所以,这天晚上他们一家人都没有走,收拾到了好晚。 第二天一早,沈玉瑶带着家人去找母亲辞行。 哪怕再不舍也不得不回去了,小毅和南熹都还得上班。 可谁知道当她赶到母亲的后院时,却发现几个哥嫂都已经到齐了,全都在门外等待着。 她不由得快走了几步,问:“母亲呢?” 沈峻林看到他们,朝程立言招了招手,然后才解释:“三月说母亲一大早就去了佛堂,现在还没有出来。大哥已经进去找了。” 听到母亲早上还好好的,还能自己去佛堂,沈玉瑶放下了心。 她正想再和哥哥们说几句话的时候,就听到里面一阵骚乱。 她脸色顿时一变,拔腿就往里面跑。 与她同样反应过来的众人一哄而上,全都朝佛堂跑去。 而随着越来越近,几人同时听到了他们大哥悲痛的呼喊声:“母亲,母亲,娘!” 沈玉瑶脚下一滞,忽然就走不动了。 眼泪滚滚而落。 程立言从后面托住了妻子,心里也跟着一沉。 不用前去他也能感知到发生了什么事。 想到昨天看上去还很精神,处理起事情还有条不紊的岳母,他在心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谁也没有想到,老夫人在处理完了沈丞相最后的嘱托之后竟然选择了与他同去。 家中的几个儿女谁也受不了这个噩耗,几乎全都傻了。 原本就风餐露宿,就靠着胸中一口气支撑到现在的沈峻山,更是直接病倒了。 沈峻山是军人出身,身强力壮,这么多年除了受伤基本就没有生过病。 而这一病,竟有点病如山倒的感觉,发高烧到连床都起不来了。 父亲的头七刚过,母亲就跟着撒手人寰,各种事项一下子全都朝着沈峻元砸了过来。 哪怕如今的他已经官至一品,面对这么多的事情也难免有点力竭。 沈峻林只能竭尽全力的去帮助兄长迎来送往。 家里刚刚分家,东西都收拾到一半,几个嫂子除了要哭灵还得抽空收拾各家的东西。 二嫂更是还得照顾二哥。 在这种情况下,沈玉瑶心里有再多的难过也只能收着,跟着在家里做一些能做的事情。 待老夫人的葬礼结束,待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大哥代表母亲按照留下的清单将东西给弟妹们分好之后,半个月都已经过去了。 沈玉瑶一家终于回了自己家。 回来后,沈玉瑶意料中的大病了一场,在床上足足躺了半个多月。 待她终于收拾好了情绪,能从床上起来时,冬天都已经来了。 屋里有些冷。 沈玉瑶拿夹子拨了拨壁炉里烧着的炭,又往里面添了几块。 然后起身去厨房给自己倒了杯茶水。 她的空间里还有好几个食盒。 虽然阿娘已经去世,可大嫂还是按照阿娘在时一样,每天都会按时送食盒过来。 里面放着的是他们一家四口爱吃的东西。 当初沈玉瑶曾经有心想和大嫂说一下,让他们不要再往自己这边送吃的了。 她都这么大了,儿女都已成人,不用再为了她而忙活。 可刚把这个打算说出口,就被程立言给制止了。 程立言说:“还是让大哥大嫂他们送吧,不让送他们会不安心的。” 沈玉瑶沉默了一下,然后立刻明白了丈夫话里的意思。 爹娘过世,三个哥哥如今最担心的应该就是自己一家会和家里疏远吧? 不管是看在兄妹感情方面,还是为了家族的长远着想,他们都不会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虽然沈玉瑶不觉得她和兄长们的感情会淡,但既然这样就别做让他们担心的事情了。 所以,她没有再提不让送食盒的事儿。 不仅如此,还主动催促起丈夫,让他抓紧时间帮明晨办理落户的事儿。 现在,明晨的事儿已经办的差不多了。 户口已经办好了,就落在了自己家。 学校也联系了,联系的是沈玉瑶他们院校的子弟高中,说好了等过完年就可以去旁听。 这个学校的教学条件不错,当初小毅和南熹都是这学校毕业的。 端着茶水还有家里送来的点心,沈玉瑶在窗边的小桌前坐下,然后翻开了放在桌上的,那本写着熟悉字迹的手札。 说是手札,不如说是父亲留下的日记。 在此之前,沈玉瑶从来都不知道父亲竟然还有记日记的习惯。 那日记是从她落水那一年开始的。 翻阅着父亲的日记,沈玉瑶仿佛重新走过了二十年。 不过是站在父亲和阿娘的角度走过的。 她感受到了父母当年的痛苦和不甘,也感受到了得知她还活着后的欣喜。 父亲留给沈玉瑶的日记不止一本,是厚厚的一摞,十几本有余。 里面有他记录的家事,有他的感悟,还有他读书后的一些思绪。 后来甚至还记着小毅与南熹说过的一些童言童语。 开始翻看的时候,沈玉瑶只觉得心痛得如同刀绞,对父母的思念让她连呼吸都能感受到疼。 可时间长了,看得次数多了,她感受到最多的是父亲殷殷的期望,还有拳拳的爱。 每次翻看都让她感觉自己还被父母的爱所包围,自己并非没有来处。 因为妻子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程立言最近没有什么事的时候都会提前回家。 今天他进门后看到的场景如同这段时间经常看到的一样,妻子还是坐在桌边,手边放着茶和点心。 只是那茶早已经变得冰凉,却一口都没有喝。 点心更是动也没有动。 程立言不知道妻子在这里坐了多久了,但他知道这人肯定又是一整天没有吃过东西。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却又要佯装什么也没有察觉。 他走过去将手搭在妻子的肩上,故作开心地问:“想不想吃烤鸭?我刚才回来的时候忽然想吃那一口了,怎么样,赶紧换衣服,咱们现在去一趟?” 沈玉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这两天咱俩抽空去一趟四合院吧。” “去四合院干什么?” “我想收拾收拾,以后搬到那边去住。” 第492章 最珍贵的礼物 “好。”程立言毫不迟疑的回答。 他明白妻子的心思。 那四合院想当初说是由他亲自监管着,还不如说是由三舅哥与岳父一起看着建成的。 那房子从木料到砖瓦到花格,家具…… 无一不是那爷俩一起商量着,按照妻子的喜好一点一点研琢而成。 说是他们送给妻子的一份礼物,一点都不为过。 所以,哪怕那房子过于大,哪怕妻子每每提起总忍不住的发牢骚,说太远,搬来搬去太麻烦…… 可每年,他们两个人总会要过去住一段时间。 为的是增添点人气,也为了不让家人的心意失了华彩。 “我待会儿给王军打个电话,让他们把锅炉烧起来,把屋子收拾收拾,咱们明天就搬。”程立言说道。 王军是他们军区的一个退伍兵,因为在训练时出事故伤了腿,不得不退伍。 王军家是农村的,家里条件很不好。他身有残疾,回去后乡里也给安排不了什么好的工作,也挣不着什么钱。 程立言舍不得自己的兵回家受委屈,就跟他商量着让他把老婆孩子都接到京城来,一起到四合院那边给他看房子。 平时只要看着那房子不进贼,不被人搞破坏,顺便浇浇花,打扫打扫卫生就行。 王军自然很愿意。 说起来这一家人已经在四合院住了快十年了,把那房子收拾得什么时候都干干净净,随时过去住都没有问题。 沈玉瑶他们要搬家自然比普通人方便,只需要把平时常用的东西放进空间就可以。 所以第三天一大早,夫妻俩就去了四合院。 他们去的时候,王军已经把院子里打扫的连个草叶子都没有,各个屋也烧得暖烘烘的了。 将各个房间转了一圈,确定屋里没什么问题之后,程立言转身去拿外套,然后对沈玉瑶说:“你收拾你的画室吧,我去前院转转,看看今年的煤够不够用。” “别急,那个待会儿去看也行,你先过来帮我挂些画。”沈玉瑶阻止了他。 程立言不以为意。 妻子有在画室里挂画的习惯,他干这种事早已经驾轻就熟了。 他们一起去了沈玉瑶专有的画室。 将门关上,沈玉瑶从空间里取出了一个樟木箱子。 程立言不由得挑了挑眉。 他没有想到妻子要挂的竟然是岳父岳母给她留下的那些珍藏。 他看了妻子一眼,没有说话。 沈玉瑶并没有去关注丈夫的注视,此时她望着那个樟木箱,内心止不住的心潮起伏。 她盯着箱子看了好久,然后才像是终于下了决心般,深吸了一口气,将箱子打开。 那箱子里放的是一卷一卷的画轴,粗略看着得有二三十卷。 沈玉瑶伸手拿出了最上面的一卷。 她将画轴打开,程立言下意识地朝画看了过去。 然后他发现那画中画的是一个穿着古装的大概一两岁的小女孩儿。 小女孩有着一张圆乎乎的小脸,两只大大的眼睛,咧开的嘴角处还有着一个浅浅的梨涡。 她扎着两个小揪揪,脖子上戴着大大的金锁。 正张开双臂似乎朝着画外的人奔跑。 看上去可爱的就好像一个年画娃娃。 程立言望着那张画,忍不住眉眼都变得柔和了。 他张口正想评价两句,然后就发现一旁的妻子盯着画,整个人都仿佛痴了,眼中慢慢的蒙上了一层雾气。 程立言心里咯噔一下。 他下意识地又朝那张画看去,然后目光落在了女孩儿唇角边的梨涡
相关推荐: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珊璐短篇CP文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玩笑(H)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爸与(H)
萌物(高干)
岁岁忘忧(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