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来了兴趣。 她笑着道:“不遗憾不遗憾,这不是有你嘛,你赶紧说说。” “我大部分也是听小亚讲的,她天天在院里住,可是看了个全场。”张莱莱解释道。 据张莱莱说,吴小军是79年刚刚过完年回来的。 那时候其实滨海到外地下乡的知识青年几乎都回来完了。 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竟然成了最后一拨。 吴小军回来的时候带了一把斧头,他回来后连家门都没进,连老娘都没见就直接去了王月玲家。 那时候正是上班时间,院里就只剩下几个老人,王月玲家也就只有王大明和马二花在家。 吴小军闯入他们家就是一顿乱砸! 在两人都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家里已经被砸得乱七八糟! 当时王大明还躺在床上睡觉呢。 等他反应过来从床上爬起来大喊着要找公安的时候,吴小军一把拽住了他的头发,将他的头狠狠按在床板上,一斧子就劈在了他的脑袋旁边! “我听小亚说,王大明吓得当场就尿了裤子。”张莱莱笑道。 “活该!”沈玉瑶说。 吴小军有他自己的问题。 但那时候的他还有王月红都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想不了那么远是情有可原的。 但王大明和马二花就是真坏了,坏到骨子里的那种坏! “后来呢?” “后来吴小军就说他这次回来就来找王大明他们家要钱的,说当年他曾经朝吴小军爸借过一千块钱。 吴小军爸临死前专门交待,让他一定要把这一千块钱要过来。他今天就是来讨债的。” “一千块钱?” 沈玉瑶吓了一跳。 十年前的一千块钱,那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吴小军爸居然有那么多钱借给别人? 张莱莱看到沈玉瑶的神情,顿时笑了起来:“沈阿姨你还真信啊?还一千块钱,一百块钱那时候也没人拿的出来啊! 要是有一千块钱,大杂院都能买下来了,孔奶奶还用挤在那个十来个平方的小屋子里?” “那这是?” “讹钱呗。”张莱莱说得理所当然。 “吴小军就是要讹王大明一家的钱,或者说是用这个理由找那家人的不痛快。” “是,这就对了。那家人让吴小军不痛快了十几年,找他们要一千块钱都少了!”沈玉瑶道。 “就是!” 张莱莱的母亲崔霞和王月红的关系一直不错。 崔霞是亲眼看着王大明一家子怎么逼那两个苦命的孩子,把他们的一生都给毁了的。 张莱莱是崔霞的女儿,自然天然的就站在了吴小军这一边。 张莱莱说:“吴小军叔叔后来在院里说,他因为回城,不得已和在乡下的老婆离了婚。 如今他老婆孩子全都没有了,钱也没有一分。 回来后,想让街道给安排工作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跟寡母住在一起,他这辈子都别想再有一个自己的家。 他这辈子算是毁了。 既然这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过不好姓王的一家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王大明他们要么还钱,要么把房子给他抵债。要是都不选,那他就把房子烧了,把他们家给砸了! 反正谁也别想好过。” “吴叔叔还说了,”张莱莱感慨:“他说他现在就剩下贱命一条,谁来欺负他,他搞谁! 想报公安就报!只要不判他死刑,他出来就继续搞! 反正他过不好,谁也别想好过!” “后来呢?”沈玉瑶是真的惊讶了。 “后来王大明的儿子找了几个人过来打吴叔叔,但吴叔叔也不是一个人。 他把胡同里回城的待业青年都召集到了一起,两边连着打了好几架。 王大明儿子的人最后输了,吴叔叔把他们家的厨房给点了。” “厨房点了?” 沈玉瑶再次震惊。 不是她要一惊一乍,主要是大杂院的房子太密集,一间紧挨一间。 这要是一不小心,会酿成大祸的! 第434章 要来两间房 “对,点了。”张莱莱说。 说到这儿她想起了小亚跟她学那情景时的画面,不由得又笑了。 她说:“沈阿姨你不知道吴叔叔多鬼,他把房子点了,然后接了一桶水守在一边。等王家闹得鸡飞狗跳了,他一桶水浇过去就把火给灭了。 说是给王家一个教训,如果不还钱下回烧的就不是厨房了。” 沈玉瑶扶了扶额:“王家就这么退让了?” “哪儿啊!王月玲她哥王立生当时就找了居委会,居委会过来调解的时候狠狠批评了吴叔叔,让他赔钱。 吴叔叔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当天就和孔奶奶一起去了王立生他们厂。 在工厂门口,孔奶奶拿了个锅,见人就敲得邦邦响,逢人就哭王立生一家子狼心狗肺,把他们一家子给害惨了。 两个人一口咬定王家欠他们一千块钱,说如果这钱不还他们就没活路,就死在厂子门口。 不管是厂领导还是派出所谁来调解也不行,整整闹了半个月!” 沈玉瑶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有多热闹。 当初在大杂院住的时候,她和孔桂香也是有来往的。 她知道那人虽然嘴碎,虽然看上去恶声恶气但实际上心眼不坏,至少比马二花要好上太多! 再说,她说的也是实话。 她早年守寡,和儿子相依为命。 好容易儿子长大,能接班了,结果被马二花的女儿给拐跑了! 至少在孔桂香的心里,儿子是被她女儿给拐跑的,毕竟按条件她儿子不用下乡。 拐跑就拐跑吧,至少儿子自己愿意。 结果马二花他们一家不做人,还把王月红给骗回来嫁了! 王家闹成什么样不说,孔桂香和吴小军是实实在在被这一家人给坑死了。 说毁了他们两代人都不为过。 沈玉瑶搬走的时候,孔桂香都有点病病歪歪的了,现在什么样真不好说。 吴小军下乡十几年,算是老知青了。 他在城里无根无基,只有一个十来个平方的小房,一个病歪歪的老娘。 快四十岁的人了,他回来能干什么? 更何况,为了回城他还和乡下的媳妇离婚了! 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了。 他回来和王家死磕根本就是情理之中,自然谁去劝解也不可能。 果然,张莱莱继续说道:“反正闹得挺厉害的。再说了,不管是厂里还是邻里们,谁不知道他们两家的事儿啊? 就我这种小孩儿都知道,更别说像我妈,像钱阿姨他们那一批人了。 大家都站在吴叔叔和孔奶奶这一边。 王家在大杂院后来都不敢出门了。 我听小亚说的,说是厂领导来家里做工作,让他们要么还钱,要么把房子抵给吴叔叔算了。 王家闹死闹活说没欠钱,可谁也不听他们的话。谁心里都知道他们不欠,可又有谁会去替他们澄清呢? 最后厂里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这事儿再不解决,为了维护厂里的秩序,就要让王立生退岗,把他的工资关系转到居委会,等待再就业。 王家这才怕了。 后来也不知道他们和吴叔叔怎么谈的,先是王立生带着老婆孩子搬走了,后来王大明和王二花收拾了收拾据说回乡下了。 他们家那两间房还有一个厨房就归了吴叔叔。” “竟然真要回来了。” 沈玉瑶笑道:“这也算是出了口气了。” “何止!” 张莱莱继续说:“等把房子要回来后,吴叔叔直接把那房子过户到了他以前的媳妇名下,然后回原来下乡的地方跟媳妇办了复婚,把一家三口都给接回来了。 我来上学的时候吴叔叔已经把人接到院里了,我妈还专门去送了礼,我还跟着去看了呢。 吴叔叔家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都有五六岁了,看着可喜欢人,可好看了。” 说到这儿张莱莱叹了口气:“吴叔叔他们一家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确实是苦尽甘来了。 如今大量的知青返乡,全国大小城市都缺房。 好些人家几代人都窝在一间小鸽子笼里,日子过得极为艰苦。 吴小军想来在回城前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他和媳妇必然一开始就是假离婚,这样他才能顺利回城。 而一回来他就目的性极强的和王家死磕,最后不仅报了仇,还弄到两间房。 这一系列的行为足以说明十几年的下乡生活让吴小军脱胎换骨,长了本事! 这样的人,只要认真,将来的日子必然会越过越好。 沈玉瑶还和张莱莱聊了一会儿,聊了好多往事,自然也说了些她们分开后各自的经历。 知道沈玉瑶如今也回学校读书了,张莱莱既惊讶也高兴,一再说要去工美看看。 沈玉瑶自然表示了赞成,还和她约好了下周去自己家做客的时间。 张莱莱没让沈玉瑶请客吃饭,说下午学校还有活动,她得赶回去。 看她说得无比认真,沈玉瑶也分不清真假了,也不好强留,两个人就在甜食店分了手。 沈玉瑶重新赶回书店的时候,好嘛,她都离开一个多小时了,那仨人连窝都没挪。 她走时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沈玉瑶也没有打扰他们,自己重新去了三楼,开始看她想看的东西。 他们四个人在书店整整消磨了一天,回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 远远的几人就看到家里的灯是亮着的,南熹高兴地说:“爸爸回来了!” 然后就朝家飞奔而去。 等沈玉瑶他们走到家门口时,程立言已经抱着女儿等在家门口了。 不等几人进院,他就对沈峻林说:“三哥,明天有一个参观太阳能厂的机会,你去不去?” 第435章 学校来了两个外国人 沈峻林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第二天一早就和程立言一起走了。 因为那个太阳能厂并不在京城,所以他们这一去就是好几天,一直到周末也没回来。 吴正军提前两天打来了电话,说周六晚上要在国际饭店请吃饭,为了庆祝他妹妹终于如愿被选中,要去美丽国做一年的交换生。 说他请的人不多,就只有沈玉瑶他们一家以及冯长远一家,请一定要抽时间参加一下。 因为乔安一家也要去,而沈玉瑶三哥来之后就没有再和乔安联系,也好久没有见了。 所以哪怕程立言没在家,她也带着孩子们欣然前往。 沈玉瑶送给吴君然的是一套颜料,这是阿娘从无双国给她寄来的。 在无双国都属于精品。 果然,吴君然一看到就惊艳到了不行。 原本就甜的小嘴,这会儿更是好听话说个不停。 那样子,只恨不得把沈玉瑶当做亲姐了。 吴正军看沈玉瑶对妹妹如此重视,也很感谢。 对他们也就更热情了。 因为都是熟人,彼此间没有很生疏,所以几个人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沈玉瑶先问了吴君然交换生的事儿。 吴君然原本就是个性子直的,听沈玉瑶这么问,特别坦荡地说:“玉瑶姐,跟你我就说实话了,我这名额是我哥想办法帮我找的。不然以我的实力,我们系再有两个名额也轮不着我。” 她这话一说完,吴正军就一脸无语的看了过来。 显然他对于自己妹子的心无城府也是真没脾气了。 看到兄妹俩的表情,沈玉瑶一个没忍住,扑哧一下笑了。 乔安也笑。 边笑边说:“妹妹,以后说话注意点吧,不能说的别说。要是你分辨不出什么是不能说的,那就少开口说话。” “你不说话也没人把你当哑巴。”吴正军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吴君然吐了吐舌头,却完全没有受教的模样。 她道:“我就跟玉瑶姐说,也没告诉别人。” 她说着又一脸崇拜地看向沈玉瑶
相关推荐: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我以神明为食
失身酒
召唤之绝世帝王
妄想人妻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珊璐短篇CP文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芊芊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