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是主动说起了陈飞的情况。 听到陈飞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脱离危险,程立言皱紧了眉头。 沈玉瑶看着他的表情,心里不免有点发沉。 她试探地问了句:“陈飞的情况是不是不大好啊?乔安说他受伤的地方不止一处。” “嗯,致命伤没有,就是失血过多,加上有一处伤口感染严重。” 程立言说着又想起了自己昨天初见到陈飞时的情况。 那时的陈飞衣服,还有包裹着他的被子都被血给浸透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血葫芦。 他身上的伤口虽然已经处理过了,可因为有一处伤在了血管,那血怎么止也止不住。 程立言昨天见到陈飞的时候,他的血都快要流干了…… 如果不是回来的还算及时,如果不是最后关头有媳妇送来的参片吊着命,程立言都不敢想陈飞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想到这儿,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提着的袋子! 两个人说着话一起去了病房。 他们去的时候肖梅正蹲在走廊最里面就着一个小煤炉在熬米粥。 看到他们夫妻俩一起过来肖梅也没有惊讶。 只是抬头看了看他们,就重新垂下了眼帘。 “他还没醒,医生说应该快了,让我先稀稀的给他熬点米粥在一边晾着。 这米和炉子都是小常帮我找来的,我先给他熬着。” 程立言看肖梅头也不抬,一副完全不想和自己搭话的样子,只“嗯”了一声就径自进屋去看陈飞了。 外面只留下了沈玉瑶和肖梅。 肖梅拿着一个勺子在锅里搅着,一句话也不说。 她的勺子一遍一遍的翻搅着,眼睛盯着锅,看上去极为认真的样子。 像是此时盯着这锅粥,对于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沈玉瑶瞄了肖梅一眼,又探头看了看锅里翻滚着的米汤,实在看不出那么稀的米汤有什么翻搅的意义? 她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一句话没说挨着肖梅蹲了下来。 肖梅这才转头看了她一眼,然后站起身进屋找了个小马扎出来撑开递给沈玉瑶。 沈玉瑶也没有客气,直接在她旁边坐下。 然后开口道:“要不要我帮你请假?” 肖梅摇头:“不用了,我来之前和班长打过招呼了。我今年有五天的公休还没休,说好了这次先把公休用掉。” 沈玉瑶点了点头,然后以背包做掩饰,从空间里拿了两个夹着菜的烧饼。 她朝肖梅递了过去:“刚来之前给你买的,趁我们这会儿都在你抓紧时间吃了。别待会儿陈飞醒了,你就真没时间吃饭了。” 肖梅原本想拒绝,可看到沈玉瑶清凌凌的眸子里写满了坚持,她抿了抿唇,伸手接了过来。 沈玉瑶站起身将马扎推给她,自己去护士站借板凳去了。 看着她身影离开,肖梅紧绷的身体一下子松懈了下来。 一屁股坐在了马扎上。 从昨天知道陈飞出事到现在差不多也有一天一夜了。 开始的时候,在知道陈飞的伤势这么严重之后,肖梅整个人都慌了。 她那会儿什么也没想,就想着那是自己男人,出了这么大事儿自己肯定得过来伺候啊! 甚至一直到早上,沈玉瑶过来她都没反应过来。 直到刚才,在看到这夫妻俩一起走过来的那一刻,肖梅才忽然意识到—— 躺在床上的那个人已经不是她男人了,他们离婚了! 肖梅那一刻真的脑子嗡地一声! 她想到了自己之前的态度是多么的坚决, 想到了自己曾经发誓一辈子都不会再和这个男人有任何的关联,要和他老死不相往来! 她还想到自己曾经在程立言面前说过的那些狠话。 刚才那一会儿,在他们两个人一起走近的时候,肖梅真是觉得有点无地自容。 她觉得自己现在简直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脸! 她的脸热辣辣地,以至于都有点不敢与这俩人对视。 就在肖梅脑子里还胡思乱想的时候,沈玉瑶已经借了板凳过来了。 她朝病房里面看了看,看到程立言正拿着一块药棉在陈飞的嘴唇上擦拭着,就没有打扰他,而是挨着肖梅重新坐了下来。 “你怎么还没吃啊?这是在咱门口那家国营饭店买的,他家的烧饼烙得最好了,芝麻特别多。 这里面夹的是黄瓜炒鸡蛋,我知道你爱吃辣椒,但我没敢买,我怕你心焦吃那东西上火……” “玉瑶,我当时那么坚决离婚,现在却又跑回来你会不会看不起我?”肖梅忽然说道。 沈玉瑶声音一顿。 肖梅转过头,眼睛红红的,连鼻头也变得红红的,声音都有点哽咽:“你会不会觉得我出尔反尔,觉得我被那么欺负也不长记性,觉得我……贱?” 说出最后一个字时,肖梅的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第238章 程立言,你给我说实话 “你胡说八道什么啊!”沈玉瑶毫不迟疑地一把将肖梅给抱住,将她的头按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哪儿有这么说自己的?你和陈飞是结发夫妻!是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亲人! 就算是离婚了,之前那些年的感情是假的?不是夫妻就不能相互搭把手? 肖梅你别胡思乱想,别人不会说什么的。再说了,自己的事情管别人那么多干什么?” 在沈玉瑶的劝说下,肖梅的情绪终于有所好转。 然后慢慢擦掉了眼泪。 或许她也并非是想不到这些,更多的是因为脸面一时有点抹不开。 在肖梅吃烧饼的时候,沈玉瑶将自己之前带来的补汤倒入了刚才新买的搪瓷茶缸里,还硬逼着肖梅也喝了一小碗。 她这次选的汤是黄芪党参炖乳鸽,最是补气养神的东西。 肖梅熬了一宿,喝点这个汤对她来说非常合适。 沈玉瑶可不想看着陈飞还没好呢,肖梅先病倒了。 程立言去找了主治医师,确定陈飞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之后就带着沈玉瑶离开了医院。 两人先取了沈玉瑶骑的车,将它放进了吉普车的后车厢里,然后一起开车回去。 路上沈玉瑶给程立言说了刚才肖梅说的话。 哪怕只是单纯地重复了一遍,沈玉瑶说得心里也很难受。 说完她问:“你觉得他们俩能和好吗?” 虽然沈玉瑶无数次的替肖梅不值,可说心里话,她是能够感觉得到那俩人是有感情的。 如果能够借着这次的机会让两人重归于好,沈玉瑶觉得对于两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让沈玉瑶没有想到的是,在此之前一直都积极撮合这两人和好的程立言,在听了她这话后硬是沉默了很久。 被她连番追问后,也只是沉闷地回了句:“不知道。” 沈玉瑶不禁抬眼,不敢置信地瞪着面前的男人。 程立言侧眼看了看她,坦言道:“我真不知道。如果是以前,如果肖梅愿意回头,陈飞肯定得乐疯了。 可刚才我去问了医生,医生给出的答复并不乐观。” “不是说看现在这样子,应该算是脱离危险期了吗?”沈玉瑶有点着急地问。 “是算脱离危险期了,可这并不代表后期的恢复不再存在问题。 陈飞后背受的那处伤,除了肩胛骨粉碎性骨折之外,最重要的是他那一片的神经可能大面积受损。 医生说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很难治愈。 如果神经不能恢复,那后期的恢复就成问题。闹不好会造成肌肉萎缩,无力,甚至永久性的功能丧失。” 说到这儿,程立言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久久,久久没有出声。 就在沈玉瑶都以为他再次不会往下说了,他才慢慢吐出那口气,语气艰涩地道:“真要是那样的话,陈飞一边胳膊就废了。” 后面的话程立言没有再说下去。 可即便他不说沈玉瑶也能够想象得出。 她在部队大院住了一年多,再也不是最初刚刚穿过来时不谙世事的样子。 她见过军人转业,也见过士兵复员,同时也听过很多离开部队的人员回家后的情况。 陈飞如果真的残废了,那他显然是不可能留在部队的。 陈飞的文化水平不高,转文职基本没有什么可能,可不转文职,他留在部队能做什么呢? 最后的结果,大概率就是他拿着一块军功章转业回乡。 可身有残疾,即便在乡下能够分到一个相对较好的工作,那前途差不多也就一眼看到头了。 真到那个时候,其实肖梅的情况要比陈飞好太多了。 首先,肖梅是正经的滨海市户口,如今她可是真正的城里人。 虽然肖梅离了一次婚,可她年龄并不大,她今年才二十五岁。 她还有一份正经工作。 哪怕是搬运工,那也是百货大楼的搬运工! 工资待遇在滨海市也不算低。 最重要的是,肖梅没有负担啊! 她娘家虽然在农村,可家里兄弟姐妹多,根本轮不到她来帮衬什么。 再说家里人也都知道她之所以和陈飞离婚,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之前和那个死老婆子打架的时候下手太重,然后对他们造成了不可磨合的矛盾。 所以,在这件事上,肖梅的娘家人是觉得亏欠了她的。 如今的情况是,肖梅不但不用往娘家寄钱,隔三差五还能收到点家里给她寄的东西。 哪怕是点花生,毛栗子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但至少—— 比陈飞家的条件要好太多了吧! 所以如果陈飞的伤势好转,能够恢复如初,那这两人大概还有点缘分。 可如果陈飞的病情真如医生所担心的那样,没有挽回的余地,那肖梅不说,陈飞是打死都不会同意复婚的。 想清楚了这些,沈玉瑶也跟着开始发愁。 不禁在心里求遍了她所知道的一切神仙菩萨,只希望陈飞的病情能够有所好转。 夫妻俩说着话,车子一路飞驰,很快就快要到家属院了。 眼看着到了菜市场,沈玉瑶说:“先停下车,我去买点青菜去。” 她伸手在程立言的脸上摸了摸,说:“昨天晚上没怎么睡觉吧?你眼睛都熬红了。我去买点青菜,阿娘炖的汤还有,回去烫点青菜,你热热的喝一碗,然后赶紧去睡觉。” 听着媳妇的碎碎念,程立言的眸色变得温柔。 他将脸贴着沈玉瑶的手掌蹭了蹭,却并没有减缓车速。 他说:“我把你送回去,然后还得回一趟海鹰团。这是团里的车,我得把车给还回去啊。” “那你这回回来是干嘛的?就是为了来看看陈飞?”沈玉瑶的语气里满是不信。 程立言笑了:“我还得回来给媳妇报备一下啊!昨天就没回家,今天再不回,那不是找骂嘛!” 听他这么说,沈玉瑶的声音缓和了下来。 她继续问:“你把车还了就回来是吗?那要不干脆别回去了,我陪你一起去还车,然后咱们骑车回来。不然你还得坐公交,怪麻烦的。” 沈玉瑶觉得自己这个主意蛮好,比较省事。 但她没想到程立言却没有同意。 程立言拒绝道:“我还是先把你送回去,另外我还要拿两套换洗衣服放到团里。最近我可能要两边跑得比较勤。” 程立言还继续解释着,沈玉瑶的脸色却慢慢地变了。 她忽然打断了男人的话,语气严肃地道:“程立言,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要去驻岛了?” 第239章 打仗就打仗,咱们一起去! 沈玉瑶忽然冒出这么一句,直接就把程立言给说愣了。 他转头看了媳妇一眼,笑了笑:“怎么忽然冒出这么个念头?听谁说什么了?” 沈玉瑶才不会把乔安给出卖了呢。 她拍了程立言一下,追问:“是不是?你别转移话题。
相关推荐:
芊芊入怀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失身酒
我在末世养男宠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妄想人妻
火影之最强白眼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满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