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括清理鱼虾,制作咸鱼,晾晒海制品等等。 然后村里会按照情况给她结算工钱。 肖梅说起来依然乐呵呵的,好像生活得很好似的,可是沈玉瑶一圈转下来却觉得怎么也不是那么回事。 特别是她看到肖梅此时临时借住的地方竟然是一条搁浅的,四处漏风的破渔船后,心里那个难受啊! 真是针扎一样的疼。 但是她什么也没有说。 她转了一圈,留下了自家包的包子还有一包从大楼买的点心后,就告别离开了。 临走时,肖梅拉着沈玉瑶的手轻轻笑了笑,然后说:“玉瑶,谢谢你。” 沈玉瑶摇头:“谢什么啊,我也帮不了你。” 肖梅看着她,神情坦荡:“谢谢你没有劝我回去。” 沈玉瑶的眼睛忽然就酸涩了起来。 她伸手抱了抱肖梅,然后轻而坚定地说:“会好的,一切总会好起来的。” 一个月后,陈飞的调令下来了。 但是不是调去守岛,而是被戚工和齐院长要走了。 戚工他们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终于完成了,很快就要进入到正式试验阶段。 而他们一直在选的基地也终于确定了下来。 戚工他们作为第一批上岛的专家,是有权利选择跟随他们上岛,负责警卫工作的人的。 按照戚工他们的想法,最适合的人选自然是程立言。 可是在综合考虑之后,他们最后选择了陈飞。 戚工他们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什么时候能完成,在如今的情况下谁也说不清。 所以可以说这次上岛的人,什么时候能下岛简直是个未知数。 在离开师部前,陈飞终于和肖梅办理了离婚手续。然后将他这几年所有的积蓄还有家的房门钥匙都留给了肖梅。 自家妈是个什么样陈飞一直都知道。 虽然每个月为了避免争执,他都会给他妈钱,还会把发的票券都交给他妈,但自己也不是一点钱都没有留。 几年下来,他也攒了几百块。 另外因为陈飞这次离开属于借调,他的工作关系还留在师部,所以大院的房子并没有退。 陈飞跟肖梅说得很清楚,他留这些只是希望肖梅在需要的时候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并没有要继续拴住她的意思。 毕竟自己此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只是他想得再妥帖,肖梅后来也没有再进过部队大院。 第224章 生理性抵触 转眼就到了年根儿,离过年不剩下几天了。 其实这段时间沈玉瑶很忙。 毕竟要过年了,就算是平时再精打细算的人,这时候也会大方一回,要买些年货回去。 家里条件好的,自然还会想着给家人添件新衣服。 于是服装柜台可谓是从早忙到晚,一分钟都不得闲。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沈玉瑶也没有忘记她曾经答应的要给兵兵还有绣绣做衣服的事儿。 她给绣绣裁了一件中式的斜襟小棉袄外套。 还用同色的碎布头给外套上做了六个五福盘扣。 希望小姑娘在以后的日子能够平平顺顺,幸福悠长。 除此之外,她还挑了橙黄色与绿色的布头剪贴出了柿子的形状,缝在衣服上做了口袋。 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孩子能够“柿柿如意”。 兵兵的衣服同样选择了中式,但沈玉瑶给小家伙选的是立领的对襟样式。 款型更偏向于民国时期的学生装,看上去端正又大方。 兵兵今年已经满七岁了,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肯定不能再给他穿太孩子气的衣服。 更何况他的性格本身就是那种比同龄孩子更沉稳,成熟一点的。 衣服选择的样式简单,可这并不等于沈玉瑶没有在上面加入小心机。 她给兵兵的衣服盘扣选择了如意扣。 看着不明显,却也包含了她对孩子满满的祝福。 两套衣服做下来,谁看见了都得赞一声好,说一声精致。 乔安更是喜欢到了不行。 除了兵兵和绣绣,顾大夫家的几个孩子沈玉瑶也没有忘记。 不过她实在是没有精力再给这么多孩子做衣服了,就将这活计交给了阿娘。 要求只有一个,简单大方耐穿。 沈玉瑶之所以敢这么光明正大的给这么多人做衣服,还真得感谢之前的技术比武。 当初她为了练习裁剪,通过师父找熟人囤了好些瑕疵布,这都是过了明路,大家都知道的。 于是她现在就可以用全是囤的瑕疵布的名义去给顾大夫以及孩子们做衣服了。 至于程立言这边…… 这几个月,光为他裁制的衣服里里外外加在一起,没有十套也有八套了。 那人压根就不缺。 沈玉瑶除了操心几家人的衣服外,其他什么也没有管,主要是她真的没有时间。 以前肖梅在家属院住的时候,那是个爱操心的人。 知道她忙,但凡街道上发通知让囤点菜啊,油啊或者菜场新进了什么新鲜东西,都会帮着她一起张罗张罗。 可现在肖梅搬出去了,也没人再帮沈玉瑶操心这些。 问程立言为什么不管? 他比他媳妇还忙。 年底了,部队的各项工作都到了最紧要的时候,查安全,搞慰问,走访,抽查…… 程立言忙得脚不沾地,甚至连坚持了这么久的针灸都不得不先暂停了。 乔安过小年的那天带着孩子去敲了沈玉瑶家的门。 敲了半天也没人开。 于是中午她家老冯回来吃饭的时候,乔安就说了这件事儿。 冯长远告诉她程立言下部队了,沈玉瑶估计上班去了,他们家不会有人。 乔安想到自己透过栅栏看到的程家的院子,那一副冷冷清清的模样,下午就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了百货大楼。 乔安找沈玉瑶没别的事,就是跟她说一声,让她晚上回家的时候,把家里的供应本还有粮本都给送到自己家去。 她这几天买年货,就帮沈玉瑶一起带回来了。 沈玉瑶原本不想麻烦别人的,毕竟说起来他们两口子添不添置东西都问题不大。 阿娘肯定都帮她备齐全了。 但乔安压根就没跟她客气的意思,只是通知了沈玉瑶一声,就带着孩子们逛街去了。 沈玉瑶只能接受。 晚上,沈玉瑶回到家都已经快八点了,天都已经黑透了。 她拿着东西敲开了乔安家的门。 “你怎么这么晚才下班啊?你们家程团呢,还没回来呢?”乔安接过东西问道。 “没呢。”沈玉瑶说。 最近程立言实在是太忙了,忙到连去接她都顾不上。 “你等一下啊。”乔安说着将东西接了过来,然后进厨房抱出了一个包了好几层的编织袋。 她将编织袋递给了沈玉瑶,说:“我今天去邮局取包裹,看见这个是你们家程团的,就顺便给你们带回来了。” 她说罢将包裹塞到了沈玉瑶的手里,又转身招呼兵兵把准备好的一个袋子一起给她送回家去。 沈玉瑶看了一眼那个袋子,看到里面装着的是非常熟悉的几瓶罐头,立刻就知道乔安肯定是去取她家里人从京城给她寄的包裹了。 只是……这包裹简直敷衍的毫不掩饰! 光这同样的罐头,她都见过好几回了。 谢过兵兵,沈玉瑶将袋子拿到厨房放好,然后回来查看那个包裹。 看到包裹地址写的那个似曾相识的地名,沈玉瑶的心里蓦地升起一阵压不下去的厌恶。 这个地名她还记得,这是她重生到这个世界时第一天所待的地方。 是程立言姑姑他们家所在的那个村子。 这样就意味着,这个包裹是程立言姑姑家寄过来的。 看着那个灰突突,不知道在外面放了多久,很脏很旧的编织袋,沈玉瑶朝后退了两步。 看清楚了地址后,她连摸都不愿意摸它一下。 望着它,沈玉瑶感受到了久违的,生理性的抵触! 第225章 当我是傻子? 程立言今天回家还算早的,回来的时候媳妇还没有睡。 他快速地洗了洗,然后进了卧室。 程立言正想和媳妇儿好好的说说话,沈玉瑶没等他开口,就朝外面指了指,说:“有你一个包裹,乔安帮你取的。” 程立言愣了愣,下意识地朝外屋看了过去。 “谁的?”他问。 “你家里的。”沈玉瑶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一本书,头也没抬地说道。 “我家里的?”程立言重复着,然后看了媳妇一眼。 虽然沈玉瑶什么也没有表现出来,可程立言还是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她此时的不高兴。 他没有上床,而是转身去了外屋。 口中念叨道:“我哪个家里?” 自从他爸去世以后,程立言就觉得除了现在的小家,自己已经没有别的家了。 沈玉瑶没有回答他。 程立言走到客厅,在屋里转了转,才在餐桌旁的板凳上发现了那个编织袋。 他拿起来看了看,在看到地址的时候面上的表情不由变了变。 他去厨房拿了一把剪刀出来,将袋子拆开,然后就看到里面装的是半口袋已经放的发黑了的红薯干。 另外还有一封折起来的信。 程立言没有去理会那些红薯干,打开信看了看。 信很短,他连一分钟都没有用到就将信给看完了。 然后一把扔到了一边。 程立言当初临上火车前举报了他堂姑程兰花一家拐卖人口。 在他回到部队没有多久就收到了战友的回信。 说他们上门调查了这个情况,要将户主蒋先和当事人蒋健带走。 结果程兰花死搅蛮缠,把所有的罪行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所以最后的处理结果就是将她还有蒋先全带走,分别判了三个月和一年的有期徒刑以示惩罚,另外又将那用来买卖人口的一百块钱没收了。 至于他们的儿子蒋健,事发时他没在家,那件事他确实不知道,所以不予追究责任。 程立言知道之所以给程兰花夫妇俩的刑期不长,确实有自己家的因素。 作为他们家唯一还活着的亲戚,县里认可程兰花军属的资格。 但这事儿已经决定了,他也没法再回信去说什么,那不是干扰地方政府的工作吗? 这结果他也告诉过沈玉瑶,而沈玉瑶与他的想法一样,觉得这样的惩罚太便宜那一家人了。 之后,程立言就与程兰花一家彻底没了来往,平时谁也不会主动提起。 此时沈玉瑶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她拾起程立言丢在桌上的信打开看了眼,然后转头看他,冷笑地一下问:“这钱你给他们吗?” “不给!给什么给?” 早就撕破脸了,现在还来维护这面子情干什么?” 他看了一眼那地瓜干,哂笑道:“寄这些来做什么?为了诉苦?表示因为咱们他们受了委屈? 当我是傻子,看见这些就会心软?笑话!” 沈玉瑶瞥了程立言一眼,没有接他的话茬。 没好意思告诉他,自己在看信的时候,真以为他这个傻子是做定了的。 毕竟,程兰花在信里只字没提当初坐牢的事儿,仿佛已经很委屈的把那个结果给认下了一般。 她这封信应该是托人写的,信写得很短,内容也很简单。 信里说前段时间老家下了一场大雨,把他们程家的祖坟给淹了。 说程立言爷爷奶奶的坟塌了个洞,需要找人清理,修补。 说家里现在很困难,让他寄回去一百块钱好给他爷奶修坟。 沈玉瑶当然知道这人是在借题发挥! 修什么样的坟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能用得了一百块钱? 现在都不让搞封建迷信了,好多地方连普通人家的祖坟都被平了。 就算是想修坟,在如今这世道下也不可能大操大办。 为了修坟要一百块钱,说是抢钱都不为过!
相关推荐:
妄想人妻
失身酒
珊璐短篇CP文
薄情怀(1v1)
双凤求凰
实习小护士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成瘾[先婚后爱]
满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