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 ------题外话------ |???ω??)??? 1,战虽有阵,而勇为本:出自《墨子》,大致意思就是说打仗虽然有战斗序列,但勇气才是打胜仗的根本。 163:孝城乱(三) 退下,让朕来 四人轻装简行,脚程也不算慢,走了一个多时辰便碰到一处简陋的路边食肆。 这种食肆做的就是来往行人商旅的生意。只是世道不好,一天到晚也碰不见几个客人。 不知道是四人来得巧还是旁的,食肆外停着好几辆车马,食肆内坐着十来个装束不同的食客。沈棠暗中关注脸色莫名发白的祈善,提议道:“我有些渴了,停下来歇歇脚吧?” 褚曜自然不会不答应。 沈棠虽能文气化酒,偏偏是个沾不得酒的一滴倒,他们带着的水囊也空了,赶了这么久的路停下来补一补干粮也好。 “掌柜的,里头还有四个座儿吗?” 沈棠跳下摩托的背,扯着嗓子往食肆吼了一嗓子。掌柜探出头一看,脸上的不耐烦被吓了回去――无他,为了不暴露行踪,四人连同摩托都重新做了伪装。她外表依旧凶悍,让路人想主动递上钱包的狠人形象。倘若附近有凶杀案,十个差役九个抓她。 嗯,一看就不是啥好人。 其余三人分别化作管家、账房和护卫。 掌柜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端上谄媚讨好的笑容:“有有有,好汉往里请。” 沈棠听了,内心兀自窃喜。 掌柜这话让她很想接上一句“给洒家端上来三斤牛肉三斤酒”,尽显仗剑江湖的豪迈气息。但话到了嘴边却变成:“来四个座儿,再来三壶茶一壶酒,四份饼子,尽快的。” 掌柜嘴角笑容一滞。 似乎没想到沈棠会这么抠。 不过,碍于这一行人的体格,他也不敢将腹诽说出口,转身将四人迎进食肆,命杂役扫了张干净矮桌。没多会儿,后厨端上来沈棠要的东西,唯一一壶酒是给共叔武喊的。 共叔武看着唯一的一壶酒,虽诧异沈棠的“区别对待”,却没主动询问,他不算好酒之人,但有酒喝总比喝茶水好。祈善二人神色平静,仿佛谁都没注意到这个小细节。 沈棠就更加不会主动挑明了。 该咋说? 说共叔武这样的壮汉,豪迈喝酒、大口吃肉才符合个人形象? 两位文士优雅喝茶才符合逼格,不会OOC? Emmm…… 所以说,刻板印象害人。 沈棠也不是单纯来吃东西,杂役路过的时候,她招来一问:“你们这儿生意这么好?” 四人刚开吃,食肆外又来了一伙人。 三辆车马,队伍规模不小,连同主人一家五口在内共十人。女主人即使戴着帷帽,也能看到帷帽后那张朦胧模糊的脸上未着脂粉,上了年纪的灰发老妇人抱着尚在襁褓的孩童,低声宽慰女主人,另外两名总角小童缩肩垂头,眉宇间带着未散惧色。 沈棠起初还以为他们半路碰到土匪。 静听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 食肆其他食客脸上也带着化不开的愁色,显然是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儿,但其他人只差在脸上写着“生人勿进”四个大字,沈棠也不好上前讨没趣,便选择从杂役这边入手。 为了撬开他的嘴,还笑着摸出一角小碎银,杂役似学过变脸绝活,一秒从不耐烦切换到热情洋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直言:“好汉不知道?唉,又开始打仗啦!想活命就只能逃。过了咱们这个店儿,路上再想补充干粮水囊就不容易了。” 祈善四人闻言,神情倏地一变。 同时想到昨天半夜出现的狼烟。 沈棠:“……” 究竟是哪一步快进了? 她只是与世隔绝几天不是几年吧? 沈棠又问:“打仗?谁跟谁打?” 杂役道:“这个咱咋知道?” 突然就打起来了。 他也是店里来了不少逃难的食客才知道这一消息。不过,谁跟谁打也不重要,反正最后倒霉的都是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习惯了。 大人物爱怎么打仗就怎么打仗,他们这些小人物也要开店做生意,养家糊口。 沈棠:“那打哪里总该知道吧?” 祈善三人也迫切希望得到答案。 杂役回答道:“不知道,不过大多客人都是州府方向来的,应该是那边在打仗吧?” 沈棠:“……州府?” 四宝郡的州府岂不是…… 孝城! 沈棠几乎要原地蹦起来。 祈善和褚曜伸手,分别压住她左右肩,示意她稍安勿躁:“别急,先去打听清楚了……” 褚曜看了一眼食肆外的新客人,起身整理衣袖,上前询问那户人家的男主人:“先生请留步,先生可是在孝城办过私塾?” 男主人警惕地看着褚曜。 这人看着年纪不大,才而立,穿着打扮却像是四五十的老学究,还拉长一张脸,让人忍不住联想到“死气沉沉”和“古板”二词。 他似乎习惯性眼白看人,对褚曜上前凑近乎的行为不友善,但余光扫到后者腰间的文心花押,神情立马来了180度转变。 “你是?” “果真是先生。先生约莫不记得了,族里有个小辈在先生私塾启蒙过两年,有回去接孩子,远远见过一面。” 褚曜张口就来,真假掺半。 他的确见过位男主人几面,只是人家不屑跟欢场楼子的后厨杂役说话,这还是第一次。 男主人神色和缓几分。 “原来如此。” 褚曜语气自然:“曜观先生形色匆匆,还带着家中妻儿,可是要出门远行探亲?” 男主人叹道:“非是探亲远行,要搬家。” 褚曜故作诧异:“搬家?这……那先生的私塾和那些学生……在下这些年也有些经营,先生若有难处,曜或许能帮上忙。” 男主人听后大为感动。 恨不得当即就引褚曜为毕生知己,双目微闪水光:“私塾已经关了,学生也尽数散了。” 褚曜虽有心理准备,仍被男主人这一回答背后的信息震了一惊―― 孝城这么危险了? 要知道孝城私塾少,教学质量过得去的更少,男主人的私塾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不少人家都愿意将孩子送过去。哪怕此人喜欢在束��上刁难人――学生家境好,收的束��少,他就多教,学生家境差,不止收束��多,还动辄呵斥,随意翻脸。 这意味,他在孝城这片地方没有生存带来的竞争压力,活得比大多人都体面滋润。 ------题外话------ |(′?∧?`) 嘻嘻,做了个新美甲,慢慢适应机械键盘之后,我发现指甲果然可以留长了。 164:孝城乱(四) 退下,让朕来 此人根基就在孝城。 而他二话不说弃了私塾…… 这要多大的危难,才会毅然决然放弃经营多年的根基,带着家中妻儿资产远走他乡? 男主人见褚曜表情,猜到他还没收到消息,看方向兴许还是往孝城去的,便好心出言劝了一句:“你此行可是要去孝城?” 褚曜没有正面回答。 只是旁敲侧击:“难道去不成?” 男主人道:“去不得,去不得!” 褚曜:“缘何去不得?” 男主人也没有隐瞒,脸上浮现几分咬牙切齿的恨意,说道:“还不是那天杀的庚国!” 他这么一说,褚曜看着似乎更加迷糊,不解:“庚国?可四宝郡早就在庚国手中……” 没事儿攻打自己的地盘作甚? 男主人道:“庚国内乱啦。” 寥寥几个字,褚曜脑中混乱的丝线瞬间缕清,他冲男主人拱手:“还请先生指教。” 男主人内心得意――他这辈子最遗憾的,便是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无人欣赏,连老天爷也薄待他,不给他匹配的文心文士天赋,让他成为一个普通人――褚曜作为文心文士还向他求教,侧面也证明了他的价值。 并未露出骄色,反而回了一礼。 “使不得使不得,在下与君一见投缘,有什么‘指教不指教’的。”男主人一扫被迫出逃的苦闷,笑着拉着褚曜的手,一副“哥俩好”的亲昵姿态。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几乎将他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此事根源还是在庚国王室身上。 先前说过,庚国王室内乱才给了郑乔咸鱼翻身的资本。内乱的源头便是庚国老国主突然中风,瘫痪了半边身体,日渐衰弱,膝下几个儿子在各自势力拥趸下斗得不可开交。 一开始,谁也没人想到郑乔。 郑乔是谁? 生在他国的质子。 说得好听一些,郑乔是去别国当质子,其母亲去别国“和亲”,母子俩大义凛然牺牲自我,保住了庚国十余年和平,为庚、辛两国和平做出贡献。但说得难听,这就是“弃子”。 庚国老国主根本不在意一个女人和一个儿子,作为国主,他能缺女人? 有了女人,他会缺儿子? 听说郑乔还成了伺候人的佞幸,得了个屈辱的“女娇”诨名,打心眼儿不承认这儿子。 太让庚国王室脸上无光了! 出于这些心理,即使这些年庚国发展可以,辛国国力也在衰弱,两国差距慢慢缩小,庚国老国主完全可以试探着要回郑乔母子,但他就是没这么做,只当自己忘了。 不过,他忘了但有些人没忘。 例如他的王后。 几个儿子斗得不相上下,膝下只有三朵金花的王后心忧不已。这些庶子的母亲没一个简单的,一旦他们成了新国主,他们的娘还不弄死她啊?于是日夜垂泪,苦想对策。 三个王姬听到消息宽慰她们母亲,还顺道出了个如今看来有点馊臭的馊主意。 让王后选个好拿捏的未来国主。 王后一合计,好像也行。 于是招来娘家人暗地里策划,她的动静也落入有心人眼中,这些有心人就是观望的朝臣。不止王后担心,这些朝臣也担心站队失败,未来被新国主清算,倒不如先下手为强! 双方一拍即合,扶持个傀儡国主! 庚国老国主膝下哪个儿子好拿捏? 想了一圈,最后想到毫无存在感的郑乔身上。郑乔母亲已死,自身经历不堪,在庚国毫无根基,一个只会媚上卖的佞幸,懂什么治国?权利最后不都落在他们手中? 这提议让王后心里膈应,扎了根小刺。 郑乔那个娘,当年也是艳压庚国内庭,会来事儿的主,要不是大意遭人算计,也不会被LSP辛国国主看上,强行要走。 王后视郑乔之母为劲敌、情敌,如今要扶持那个狐媚子的儿子当国主,心里多少不快。但膈应归膈应,看在垂帘听政的诱惑上,王后还是点头答应迎接郑乔归国。 庚国这边暗中发力,郑乔那边努力加油,一番险象环生才顺利回归庚国,并在王后以及娘家外戚的共同使劲儿下,一举登顶。 至于被郑乔摘了桃子的一众兄弟? 呵呵,以郑乔的脾性和王后的心眼儿,他们几个能有啥好下场? 不听话的找借口弄死,没死的也被逼疯。 疯到什么程度? 一人错认母猪为妻,猪崽为子,“一家人”日日同食同睡,同进同出,名医看了都直摇头说救不了。世人猎奇,宫娥内监私下甚至会让他当面表演如何夫妻敦伦,肆意取乐。 另一个兄弟稍微好点儿,但也疯得别具一格,痴呆如婴孩,溲便不能自理。、 若宫娥清理得慢了,他会喝自己撒的尿,吃自己拉的屎,津津有味。看他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品尝什么人间美味。郑乔自然怀疑这俩是在装疯卖傻,几番试探。 一旦这俩有什么不对劲就杀掉。 结果,不管是命侍从当面羞辱他们的亲娘,还是架起大锅烹煮了他们的奶娘,这俩都没有任何异样反应,医官也查了数遍,确信这俩是真痴傻了。尽管如此,郑乔仍不减杀心。 最后没动手,还是太后,也就是老国主的王后出面力保,郑乔不好跟她翻脸只能答应。 太后为何突然转性仁慈了? 自然不是因为仁慈,纯粹是老国主的儿子快被郑乔和她杀光了!朝中有不少骂声传入她耳中,说她如何歹毒容不下先国主的血脉,以前的宽容大度都是做出来的假象。 为了名声着想,只好捏鼻子出面。 反正只是两个傻子,留着就留着呗。 王室还能少了他们两口饭吃? 郑乔冷哼,暗骂太后愚蠢。 事实证明这位太后的确天真了。 郑乔率兵征讨辛国,庚国国内由几个心腹主理,他远程操控,一开始并没出什么乱子。 只是,等郑乔在辛国的恶名传到庚国国内,那些心腹多少也被郑乔的狠辣与阴晴不定吓到。偏偏这时候,一名心腹把柄落被两个“傻子”拿捏住了,一旦被郑乔知道…… 莫说心腹一人下场如何,全族亲眷都别想善终,无奈之下只能铤而走险,背刺郑乔。 于是,有了这场庚国内乱。 内乱还不是逐渐蔓延爆发的。 那两位“傻子”做足了能做的所有准备,一夕发动兵变,打了郑乔一派措手不及。 四宝郡在郑乔心腹手中,州府自然成了叛军攻打的目标。事出突然,很多逃难的人连家当都没收拾整齐就连夜出逃了。 ------题外话------ |???ω??)??? 庚国王室集体疯批变态人设,参考刘宋那一家子…… 165:孝城乱(五) 退下,让朕来 男主人虽有心与新结识的“知己”畅谈一番,奈何情势迫人,补完干粮水囊又带着家眷仆从匆匆踏上逃亡之路。离去前,他语重心长劝告褚曜:“愚兄有一言相劝,孝城已成是非之地,贤弟能不去尽量别去――” 褚曜露出一抹苦笑:“身不由己啊……” 至于是怎么个“身不由己”,他没说。 男主人也只是顺嘴那么一劝,褚曜不肯听劝他也没辙,只是内心认定褚曜此去凶多吉少。嘴上则道:“唉,那贤弟千万注意安全,务必保重。你我有缘,日后再聚……” 说了两句场面话便重新坐上马车。 褚曜笑着目送,直至马车远去,嘴角勾起的弧度瞬间消弭,仿佛从未出现过。他转身回了食肆,将探听到的情报如实说了出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大致就是这样……” 那位男主人在孝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即便他的情报不完全对,也比普通老百姓强太多了,诸如杂役这样的,至多听说哪里又开始打仗,那位却能第一时间收到风声。 沈棠:“……一窝子神经病啊!” 她此时的心绪很复杂。 既担心孝城的情况又恶心庚国王室那一家子的操作。她以为郑乔这般变是个特例,如今看了郑乔那几个同父异母兄弟的操作,她才惊觉郑乔的变大概是遗传。 装疯卖傻到这种程度的,是个狠人啊。 一个以母猪为妻、猪崽为子,同进同出,同吃同睡,一个食饮溲,奉若美味。亲娘遭辱、奶娘被烹,心性稍微正常点的人都扛不住,他们一个赛一个狠,毫无破绽! 逼迫他们的郑乔是个变,被这般手段逼迫还不疯、还能继续演戏的他们,心性之坚定也非常人,此等演技绝非凡人能有。奥斯卡不颁发他们几个小金人都都不行。 只是―― 沈棠注意到一个细节。 宫娥内监怂恿那位以猪为妻的“疯子”当众表演“夫妻敦伦”,以此取乐。由此可见这些宫娥内监也不是啥正常人。正常人会喜欢看这些?那已经不是猎奇范畴,是变了! 一时间不知该说是谁影响了谁。 褚曜:“神经病?” 沈棠解释:“意思是说他们脑子有病,干出这般违反人性的举动,妥妥是脑子有病!” 褚曜明白了。 五郎这是在骂人发泄情绪。 于是忽略她爆粗口、问候人的细节。 “……方才我也问过那位,不止是他,一些收到风声的孝城士族高门也连夜出逃,理由雷同。郑乔手段残忍,他这两位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活命,那般羞辱都能忍得下来,只怕骨子里是比郑乔更狠的主儿……” 郑乔攻下四宝郡做了什么? 粮草空虚,便纵容帐下兵将心腹到处烧杀劫掠,甚至捉活人补充空缺,一度吓得百姓不敢上街,连那些有头有脸的家族子弟也不敢,生怕走着走着就被人窜出来抓去肢解。 妇孺也未幸免,这些年四宝郡多了许多父不详的孩童,大多都是那时候造下的孽债。 四宝郡郡守便是郑乔心腹之一。 此人接管四宝郡,对郑乔极其谄媚逢迎,为了“大力振兴”四宝郡,补上亏空,竭力支持勾栏瓦舍的生意。孝城作为州府,其中心地段竟有五条长街都是干这种生意的。 四宝郡其他地区也大行其道。 不事生产,将这门生意钻研出了花样。 四宝郡百姓无一不怨声载道,奈何他们的声音太过微弱,只能日日生活在水声火热之中,有一天算一天。如今战事卷土重来,经历过当年大劫的人还能坐得住? 有门路的能逃就逃。 生怕自己晚一步就被祸害了。 沈棠脸色难看地骂道:“合着是个人能出来干的事情,这一家人是一件都不干!无晦、元良、半步,我们这就启程回去……” 祈善问:“回去?你决定了?” 沈棠:“有什么好决定的?林风、屠荣都还在孝城,孝城外还有咱们百十条人命!” 那片地方实在太危险,需尽快转移。 祈善道:“好,回去。” 沈棠以为即便那两个庚国疯子突然兵变,孝城怎么说也是四宝郡的州府,撑个几天应该没问题。他们一行人用最快速度赶回去,先将林风几个带出来,其他的慢慢想对策。 她也没天真以为自己能像话本女主一样,力挽狂澜或者阻止一场杀戮,但她万万没想到,庚国那一家一个赛一个疯,根本不是常人能用常理分析的。 行至半路,碰到越来越多的逃难百姓。大多形色匆匆,家当都没收拾,甚至连人都没有带齐,光顾着逃命。沈棠一行四人与他们前行方向截然相反,人群之中格外显目。 有好心百姓大声呼喊,提醒他们不要往前,换来的回应只有远去的马蹄声和人影。 无人想到,孝城沦陷这么快。 不,有一人想到了。 那就是祈善。 他基本笃定孝城已经沦陷,从昨夜那几道狼烟升起后不久。倒不是他了解敌方兵力,而是他了解四宝郡的郡守。那位一贯会投机取巧,谁强就投靠谁的牵头草…… 四宝郡的驻军被他调出去五千人,实力强大的武胆武者一个不在,剩下的驻军能不能抵死防守至援兵归来都是个未知数……即便能等到,孝城也守了下来,郑乔问责他担得起? 关键时刻调离驻军兵力,给了叛军可乘之机,不管如何解释,在郑乔心里四宝郡郡守已经变节,下场横竖左右都是个“死”! 既然如此,何不投降? 那厮别的不行,站队跳槽倒是一流。 果不其然,距离孝城只剩三个时辰的时候,沈棠从逃亡百姓口中听到四宝郡郡守消失的消息。据说这位郡守想投降来着,还派了使者暗地里出城跟叛军交涉,结果―― 那名百姓拍着大腿骂骂咧咧,一串的诅咒问候,紧跟着道:“……然后就不见了。” 现在孝城内群龙无首,情况危急。 也不知道还能守几天…… 路上消息一个比一个坏。 166:孝城乱(六) 退下,让朕来 沈棠:“……” 这简直离了大谱! 打仗都没有开始打呢,郡守先逃了。 这事儿还在祈善的意料之内,因此丝毫不惊讶,如果那位郡守突然要誓死守城、与孝城百姓共存亡,那才叫太阳打西边出来―― 不是郡守坏了脑袋就是被人夺舍。 沈棠:“那孝城现在谁主事?” 百姓也不知。 他知道的消息也是从路上其他百姓口中听到的,至于其他人是从谁口中知晓的…… 与他无关! 现在最
相关推荐:
七零军婚:病弱娇娇成大佬心尖宠
仙王蛊鼎ABO
妄为(师生姐弟)
怜花录
我在上铺睡兄弟
剩夏的初恋(1v1 H)
她的主人们
靠近他
福缘深厚小师弟
情趣用品店打工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