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大地找你妈妈。” 秦天南:“登报。” 苗文德惊讶。 秦天南又说了一遍:“登报寻找。” 这时候的报纸是没有广告的,就是纯粹的各种新闻、事迹。 当然也没有寻人启事这个栏目。 如今书籍报刊之类的管理非常严格,所有报纸都是重要国家单位发行的,当然不会给你刊登广告,更别说是私人广告了。 那怎么登报? 秦天南指了指自己:“既然报纸只能刊登新闻或者人物事迹,那我争取多上几次报纸。” 苗文德有些没反应过来。 怎么上? 之前他在路上,也看到了报纸,关于小南是高考状元的事,以及她去年被顶替的事。 他当时远在北边,边境线上,看到报纸就急匆匆地赶回。 回来就收到口信,说秦家平反了,小南在找他,他才会迅速赶来秦安堂。 那些报纸之所以会刊登小南的事,就是因为她是女状元,且经历太曲折了。 但这样的事,已经铺天盖地上过报纸了,全国皆知了,还会再继续上报纸吗? 不会的吧。 小南也不可能再去考一个状元啊。 秦天南:“状元只能上一次报纸,但我的医术可以上很多次。” 苗文德:“……” 秦天南只是笑,没有过多解释,如果这会儿告诉苗叔,她现在的医术,比曾经的外公还厉害,苗叔估计肯定不会信。 很快,秦天南就告诉苗文德,她是怎么上报纸的。 过去那些年的运动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巨大的打击。有调查表明,海市到1978年,曾经20位名老中医,能够出诊的只有1名。 其他地区情况也是如此,高级中医人才短缺。 恢复高考时全国医药类院校89所,中医学院只有17所,且“规模过小,校舍不足,设备简陋,师资缺乏”,这17所中还有不少中医学院没有附属医院,严重影响中医教学和实践。 鉴于这种现状,卫生部提出了“要认真贯彻国家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这份文件被国家直接转发,也被称为56号文件。 之后,大领导也亲自批示,“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人民报》发表《大力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光明报》发表《重视中医、发展中医、提高中医》,还有各级报纸都纷纷跟进。 全国各地都积极响应,纷纷掀起学习和贯彻56号文件精神的热潮,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而就在这时,丰州日报也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医或将亡于中药》——秦天南(南星)。 在一片发展中医的热闹氛围中,忽然来了一个“中医或将亡于中药”,实在是有点煞风景,还很让人愤怒。 凭什么这么说? 但凡看见这个标题,人们都会被气到,会忍不住要看看这到底是谁在胡说八道! 一看,秦天南? 有点眼熟。 再看后面括号里的“南星”,很多人都不由得惊讶,是南星啊! 现在大学开学才两个月,距离南星省状元上遍各大报纸全国出名,也就才三个月而已! 谁会这么快忘记她? 很多人至近还对她的曲折经历啧啧称奇呢,总爱用她来举例。 甚至有些人写议论文的时候,都把她的事迹当成论点了。 所以可想而知,很多人在被这个标题吸引,又看到作者是“南星”的时候,就对这篇文章产生更大的兴趣。 还有些人性子急,被标题给气到之后也没顾得上看作者,直接看内容。 这一看,就明白了为什么文章会是这个标题。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今中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乱象。 从开在秦安堂旧址上的人民路药材收购站,再到其他药材收购站,甚至是医院的中药房,全都有不同程度的药材问题。 秦天南以中医人的问题,又详细举例了一些病例使用假药、次药会造成什么后果。 “中药材是天然植物药材,药性本就因产地、采收、炮制有所不同,这就是有经验的老中医会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增减方剂中药材数量的原因。倘若药材不真,便是杏林国手也治不好病,救不了命!” 在文章末尾,她说,“大力发展中医的同时,更要发展中药,要守住药材质量的底线,勿让中医亡于中药。” 看完这篇文章的人,无一不拍手叫好。 这是最简单朴素的道理,就是不识字的文盲也能明白,药材是假的,再厉害的大夫也没用。 再看看文章中,竟然连公家的药材收购站都收购假药,真药中掺杂假药、次药。 甚至是在医院的药房中抓的药,也掺有假药次药。 实在是触目惊心! 很多去去医院看病开了中药,觉得效果可能不太好的人,就会忍不住想,是不是自己吃的药是假的,所以才没用? 白花钱,还受罪! 真是太让人气愤了! 这篇文章很快就引起卫生部的注意,紧接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药材质量保卫战从上至下展开。 首当其冲的就是丰省。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她太投入(骨科gl)
寡妇门前桃花多
偏执狂
狂野总统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赘婿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大唐绿帽王
老师,喘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