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来屋顶漏风似的喘气声,嘲哳难听,众人听着这道声音,心思各异。 “况且,臣昨日看望太子殿下,殿下也听闻了淮南水患,正茶饭不思,还传令阖府上下吃斋半年,余下银钱救济难民,早日修筑堤坝,也是太子所愿。” 许相掷地有声,正说到关键之处,身后许尧臣却站了出来:“微臣以为不妥。” 许相诧异,大臣们纷纷转头。 许尧臣道:“淮南临近南蛮,我朝未有水师,若是动工,清剿匪患便是一大难题。何况兴修水利,劳民伤财,并非一年半载便可竣工,如今国库空虚,若再行征调,只会民不聊生。” 许相皱眉看他:“你的意思是,放着不管了?” “回大人,要管,可不是您那样的管法,即刻动工,更不可取。” “好了,”宋定沅咳的厉害,“你们父子两个,倒是在朕面前吵起来了。” 许相和许尧臣同时道:“微臣失言。” “清渠,你方才说,太子在为难民斋戒?” 许相躬身:“是。” 宋定沅叹一口气,“朕这个太子,虽然愚钝,但好在心地良善。” “太子一时糊涂,如今静思己过,已经悔改,微臣以为,陛下应该早日恢复太子治国之权,以保社稷安宁。” 话里话外已经很明白,修堤坝是太子的意思。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修不修的问题。 太子一派,自是极力主张。 许尧臣退回文官行列,不再做声。 宋定沅对于许相的试探,并未立刻松开,可也不见怒气,比较春狩回来已然好上许多,这一次开口未受斥责便是一种明示。 “传朕旨意,即日起调集军队修复水坝,由工部负责调拨银钱,李将军先行开辟水路,整军南下。” 许相略有深意的看向许尧臣,等宋定沅的最后一字落下,才随众人道:“陛下圣明。” - 密道深处点着几支蜡烛,宋枝鸾穿着缚臂,握着香囊,正在看墙上的粗布舆图。 “这个位置,距离皇城只有一步之遥,”玉奴在宫里的日子已将这个位置摸清楚了,“到时我会在庙内接应,掩盖这些动静。” “嗯。” 这也是宋枝鸾答应让玉奴去修庙的原因之一。 虽说谢预劲打乱了她原先的计划,可这条密道仍有用处。 宋枝鸾沿着密道原路返回,坐在棋盘前,思索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如今看来,她不得不加快步伐了。 兵权在握,才有立足之地。 而最有可能的,宋枝鸾将来往之人想了一圈,发现竟然是谢预劲。 要有兵权,必得要虎符,可谢家军与其他军不同,羁绊更深,唯有让谢预劲心甘情愿的交给她,引荐她,她才能发号施令。 最好的办法是把谢预劲支出去,父皇忌惮他,就不会让他有率谢家军出去的机会。离京的这段时间,作为盟友,这支密军就听令于她,进而争取时间。 可惜没有机会。 宋枝鸾捡起棋子,投进瓷盒里,忽的,她眼皮微抬。 没有机会,也许她可以创造一个。 - 翌日。 廊庑闭合,春雨淅淅沥沥,浇落在莲花纹方砖上,如一张浸透了的水墨画。 宋枝鸾叫了秦行之随侍,自打有策反他的念头之后,她就放了规矩,虽说秦家忠,可不试试,她也不甘心呐。 这样想着,宋枝鸾便道:“你……” “殿下!不好了!” 秦行之挡在来人前,抱着刀道:“好好说话。” “是,秦大人,殿下,不好了,陆公子不见了!” 宋枝鸾眼神微变,握上石灯:“什么意思?” “说是陆公子在前两日来公主府的路上不见的,陆家的人都急疯了,刚开始陆家人以为陆公子是临时访友去了,可一直不见回来,又怕打扰公主,故而现在才来询问。” “人呢,带去正厅,本公主要问话。” 宋枝鸾说完,不知怎的改了主意,眼眸沉着,“不了,将他们送回陆家,本公主亲自去。” …… 陆宅。 陆家两位老爷坐在前厅,丫鬟送了茶,连忙退下,二房的大夫人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过来,“怎样?可都安排好了?” 陆家大老爷面色不虞,“你们的事,自己清楚。” 陆家老二摇着把珠贝扇:“大哥,这话说的见外,要不是大嫂,我们夫妇又怎能想出这么绝妙的主意。” 这脏活累活啊,大家一起干的,谁也别想下船。 陆家大嫂姗姗来迟,她双手交叠在身前,“我也是为了整个陆家着想,陆宴这孩子,虽然温顺,但终非陆家人,有了灵淮公主为他撑腰,难保不会生出些念头。”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迷踪(年下1v1)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一梦三四年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浪剑集(H)
切切(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