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微微一笑很倾城之npc的升级史 > 第115章

第115章

脑子还是有些恍惚。 火器?火器到底是个啥? 没有见识过这个东西之前,他们当然无法想象火器的威力。 但是魏征无法否认,这绝对不是人为的手笔。 谁有能耐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让长安城内突然出现这么多的东西? “魏大人,小的先走了,还有一艘超巨大的船等着我们去拉呢,那可不是个小玩意。” 士兵告辞道。 魏征这下子就更加呆滞了。 “船?” 怎么还会有船? 此绝非人力所为! 于是魏征一行人也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加快了进宫的速度。 他们现在迫切地想见到李世民,验证一下这个士兵所说之事的真实性。 殿上,李世民已经等候多时。 “陛下!” 大臣们齐身作揖,对李世民恭敬道。 “陛下神迹显灵,得仙人相助,此乃喜事!” 有的大臣爱出风头,这个时候就已经直接开始恭喜李世民了。 魏征本来还想求证一下的,没想到有个愣头青直接就开始恭喜了。 然而李世民却是很开心。 “你们能相信朕,朕很开心,朕所说的仙人之事,从未诓骗过你们半句,现在你们可信我了?” 李世民欣慰道。 “臣等,相信陛下!” 魏征带头,一起应道。 “好!那以后,就按照我所说的办事吧。” 李世民的表情又恢复到了那不喜不悲的冷面状态。 “只要跟随了朕,你们就能有好生活!” 第四百五十五章:渭水之盟,李世民的耻辱! 此时,刚到不久的长孙无忌心里也是庆幸无比,他是门阀势力里面第一个倒戈的,但是他一点都不后悔。 崔家和王家是真的蠢,劝都劝不动,现在李世民可是有仙人作为背景的,他们拿什么斗? 他就说李世民最近怎么变得这么有底气,不再受到门阀的牵制,反而是要一举消灭门阀,原来是背后有仙人出手。 虽然这件事有些玄幻,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那些凭空出现的粮食和白银,就是最好的证据。 “幸好臣选择第一个支持了陛下,那些还在和陛下负隅顽抗的人,简直无可救药。” 长孙无忌说道。 李世民倒是很欣赏长孙无忌这个态度。 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是消失了许多。 “辅机说的有理啊,不过呢,他们不按照朕的想法来,你们觉得,朕应该拿他们怎么办呢?” 李世民的话里有话,吓得这些大臣没一个敢发言的。 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之间的对话,无非就是针对门阀的,这些门阀,依旧还在抵抗。 “算了,不和你们说这个了,闹心。” 李世民也不想给这些纯良的大臣太多的压力,于是气势一松,转而说道。 “对了,最近科举的情况如何?朕可是要选举很多人才的。” 李世民把话题转移到了科举制上面。 “回禀陛下,早就已经在准备了。”魏征搭话道。 就算这件事李世民不提,他们也会主动汇报的,毕竟这几天本来就是科举的举行时间。 开了科考,就等着科考结束出结果了。 “陛下请放心,一定严格按照您的要求办,一定都是按照成绩来选拔官员的。” “到时候这些仕子们的成绩,都会由陛下过目。” 魏征再次让李世民放心道。 “不错,那朕就等着你们的结果了。” 到时候,自己的身边又有一些贤才可用了。 “朕还有一个打算,对于外贸这一块,一定要加大力度,朕要将烟酒推销出去。” 李世民的这个提议,让很多大臣眼前一亮。 和外邦人做生意? 这可太行了。 虽然烟酒在大唐也才刚刚起步,仅仅只是在长安城内售卖,但是营收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峰值。 每日光是烟酒的收入,就已经高达了二十万两白银,这还仅仅只是长安城,要是推销到全国,那营收简直不敢想象。 至于卖到外邦,那可是一个天大的商机,能以国内好几倍的价格卖出去,那些外邦商人依旧会买账。 而且烟酒行业经久不衰,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不怕不买账,就怕钱装不下。 “陛下圣明!若是能够将烟酒卖到外邦,一定能够赚得盆满钵满。”魏征道。 此时李世民却又摇了摇头。 “你们觉得这就够了吗?” “远远不够!” “这点钱对于朕来说算什么?” “朕还有更大的产业要开办。” 这话听得魏征等人心里发痒。 什么行业,比烟酒还要赚钱? 陛下居然觉得烟酒赚来的那些钱都只是小钱? “陛下,不知是什么产业?”长孙无忌也问道。 “以后你们自然就会知道了。” “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帮朕拓宽渠道,除了西方那些人,海外,也要卖。” 李世民和老朱他们聊过之后,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华夏,一个东方了。 整个世界,都会是他李世民布置的棋盘。 李世民也没有把琉璃的制作图纸拿出来,这东西他得保密,如果让这些官员们看到。 保不准里面有门阀们的卧底呢? 要是被门阀们偷偷得到手,那整件事情就会变得更加难办了些。 始皇和老朱从直播中看到这一幕,也是十分欣慰,看得出来,李世民还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 关于信任这一件事,估计能够让李世民保持全部信任的人,估计也就只有楚源吧。 这小子心机深不可测。 不过始皇很欣赏李世民这一点,一个君王要是不妨备着点,指不定就被人从后面捅刀子了呢。 “有唐皇的带领,想必大唐的崛起也很快了。”朱瞻基说道。 几人也是认同地点了点头。 也就是这个时候,有魏征身边的刘洎却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事,提醒道。 “陛下,这个与外邦人做生意,怕是没有那么容易。” 李世民听到这话,也是没忍住皱起了眉头。 “您忘记了吗?我们做生意的话,一般都是优先考虑和北方人做生意,他们牧业发达,牛羊肥沃,不差钱,又爱喝酒。” “西域的路途遥远,我们的商品不一定能够在西域畅卖,而天竺国大部分百姓信佛,讲究节欲,烟酒怕是难卖。” “说到底,最好卖的市场还是在北方。” 刘洎的眼界非常开阔,用了上帝视角看待了大唐周边国家存在的市场。 李世民也是点点头,最好卖的市场,确实是北方的那群突厥人。 首先他们受教育程度低,而且好酒,原始欲望强烈,对于烟酒这种东西,保证一碰就甩不掉,加上他们又不差钱。 最重要的一点,离大唐近,做起生意来方便。 像烟草这种东西,要是要运到天竺去,路途遥远,日晒雨淋的,怎样保证烟草不受潮? “很好,刘大人分析得很不错,我们大唐确实应该先考虑北方。”李世民夸赞道。 但是此时刘洎却是苦笑道。 “陛下,你可是忘了几年前的渭水之盟了?” “那群突勒人,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仗着人高马大,大肆侵犯我们北方的集市。” “和他们做生意,简直是与虎谋皮!” 刘洎显然对于突勒人痛恨无比。 李世民听到“渭水之盟”这四个字的时候,也是汗毛炸立。 耻辱啊,那是自己从军生涯以来最大的耻辱,他大唐李世民,竟然有一天需要通过签订条约才能保证大唐的安全? 简直就是笑话! 那群突勒人不守规矩在先,直接入侵他们大唐,甚至都快打到长安来了,莫大的耻辱! 虽然,崇祯说过,后面大唐会大破突勒人的。 但现在,李世民已经等不及了。 李靖呢! 他现在就要大破突勒! 第四百五十六章:朕已经等不及,天下无敌了 突勒人不听话?那就打到他们听话为止! “传李靖!”李世民高声道。 不多时,李靖已经出现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剿灭突勒的行动,要提前了。” 当李靖来到李世民的面前时,李世民半句话都没有多说,开口就是关于剿灭突勒的事宜。 “遵命!” 李靖早就猜到了李世民想这么干了,所以其实也是有一直在练兵的。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距,四个月之后李靖也会出击突勒,将突勒人尽数俘虏,但是现在的李世民,已经等不到四个月之后了。 他现在就要把突厥人全部清理掉。 影响他做生意? 那不好意思,不合作那就只有杀戮了。 “朕给你十万火器,给我训练出一支像样的火器部队出来,火器,很快就会送进你的军营。” 李世民觉得李靖虽然很猛,但是还是太慢了,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清理掉突勒这个障碍。 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启动火器。 “遵命!” 李靖依旧是犹如铁面人一样,应声答应了下来。 即便现在的他还不知道火器究竟是一种怎样恐怖的武器,但是李世民交代的事情,他就必须要做好。 “既然北方人不愿意和我大唐做生意,那我就不介意把他们的钱都抢了!” “挡朕者,死!” 很显然,李世民对于突勒人的痛恨,是真的无比强烈。 强烈到李世民在喊出这句话的时候,一众大臣都觉得心里冒出一股寒意。 这样愤怒状态的李世民,还真是少见。 而远在大秦的教室内,始皇看着直播,却是心里疑惑。 “这渭水之盟究竟是个什么事?怎么引得唐皇如此生气?” 始皇好奇地向老朱问道。 老朱自然是知道的,也是立马就解释了起来。 “当时那群突勒人,违背约定,直接进攻大唐,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整个京师震动。” “然而,当时的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唐皇设了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双方斩杀白马以定合盟。” “要知道,当时的唐皇还没有登基,年少气盛之时,还未尝败仗,而突勒人突破重重阻碍,险些攻入长安。” “这对于当时的唐皇而言,是何等的威胁,何等的耻辱?” “换做是始皇您,你能受得了吗?” 听到老朱这解释,始皇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若是有人犯我大秦到这种地步,我定要让他的民族,就此从这土地上消失得渣都不剩!” 他也能够理解李世民的愤怒了。 “但愿唐皇能够尽快解决这群该死的突勒人吧,解决掉之后,外贸的事情,就会明朗许多了。” 朱瞻基期待道。 众人也是点点头。 时间慢慢过去了十天,已经来到了四月初,这十多天的时间里面,李世民已经做了很多事。 比如说医疗方面。 李世民从崇祯那里弄来了一些符合大唐科技水平的医疗药物,并进行了研究生产。 最有成效的自然是青霉素这样的抗生素,不过制作成本确实不小。 李世民现在也是能够理解始皇为什么说医疗行业是一个烧钱的行业,没有钱一定别去碰。 原来京城内的医馆也是不少的,李世民全部收编成了公家的产业。 对于医馆内部进行了改造,设置了门诊和科室,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接近现代的医院了。 就是内部的设施可以再完善一下。 有了抗生素的存在,以及比较成熟的包扎、消毒技术,对于外科伤而言,简直就是福音。 像之前那几个户部的差人,在药物的作用下,经过了几天的休养,现在也已经是快痊愈了。 李世民也是趁机去看了看他们的情况。 这些差人对于李世民自然也是感恩戴德,一个皇帝,肯为他们做这么多事,让他们感觉备受尊重。 而与此同时,不同于李世民的有条不紊,门阀这边,以崔仁师为首的门阀早就焦头烂额了。 皇家酒业在长安的所有酒业中,已经形成了垄断的地位。 城内所有的酒楼,全部大量采购皇家酒业出产的茅台酒和汾酒,他们门阀的酒厂,已经临近倒闭。 而其他的收入,随着李世民增税制度的实行,他们所有的赌场和青楼盈利直接缩减了百分之五十。 加上了青楼中的酒产因为不是茅台和汾酒的缘故,根本没什么人光顾。 崔仁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再过些时日,估计自己的这些产业都会逐渐破产。 李世民的可怕之处,让人心悸。 崔仁师喝着闷酒,一旁的卢承庆面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李世民这一场针对他们门阀而掀起的风暴,已经在逐渐席卷整个大唐,就算是他们远离长安的卢氏,也受到了无比巨大的波及。 “现在看来,陛下是真的不死不休了。” 卢承庆叹气道。 “家族未来堪忧啊。” 崔仁师考虑的是他崔家以后怎么活下去。 “管不着了,陛下的能量实在太过巨大,不是我们所能抗衡的。” 卢承庆已经做好了缴械投降的准备,等过几天他就让卢家把家产都上交投资李世民的烟酒。 自己做个土皇帝,迟早会被李世民针对死,还不如抱紧李世民的大腿,做个乖小弟。 而此时,邻座正坐着一桌人,谈论的话题引起了崔仁师和卢承庆的注意。 “你们听闻没有,皇上居然下旨在全国各地找仙石?” 一个汉子环视桌子上的众人,神神秘秘道。 此时立马就有人大笑道。 “哈哈哈哈,这哪是你我能够找到的东西,这世上哪有什么仙石呢?” 几人点了点头,觉得说的有道理。 但是也有人懂了歪点子。 皇帝反正要找的是仙石,可是谁又见过呢?我随便找一块石头说这是仙石,那岂不是能得一大笔钱? 很多人都觉得李世民大概又是收了哪个江湖道士的骗,这才下旨全国各地到处搜寻什么仙石。 卢承庆听着那些人玩笑般的语气,心里却不禁觉得他们傻得可爱。 “要是真的没有什么仙人就好了。” 只有他们这些经历过洗礼的门阀,才知道那李世民口中的仙人究竟有多可怕。 第四百五十七章:大王,我给您点烟 此时提心吊胆的不仅仅只有大唐境内的这些门阀。 在大唐的周边,许多的国家布置在大唐内部的眼线都感受到了大唐内的变动。 关于大唐的情报,他们快马加鞭,朝着自己的国家运输而去。 此时的北方,五原郡以北,东突勒朝廷所在地。 在隋文帝的分化下,原本疆域辽阔的突勒汗国分裂成了东突勒汗国和西突勒汗国。 保留着突厥汗国军事实力的东突厥汗国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更辽阔的疆土,更庞大的野心。 吉利可汗从他老爹启明可汗手中接过来的东突勒,是突勒王朝王朝以来最为兴盛的一个时代。 隋灭唐起,中原王朝的更迭,给了东突厥很大的发展空间,也给了吉利可汗入侵南下更大的信心。 此时的王庭之中,高层萦绕,气氛肃然。 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吉利可汗并不像他的父亲一样弑杀好斗,相反,他很理智。 也就是因为理智,所以他才会决定在不久的将来直接南下,攻入长安,这样的果决与勇气,才配成为李世民的对手。 不同于帐内的肃然,账外的草原,简直就是一副人间炼狱的景象。 无数的汉人男子被突勒人用鞭子狠狠地抽打着,逼迫着他们喂马、建屋…… 而女人,哪里还有什么女人,只有营帐内传出的哀嚎与哭泣罢了。 吉利可汗的另一面,是冷血的残暴,对于中原人,他从来没有保持过友好的态度。 在他眼里,只有利益和权柄。 在牙帐之中,一个探子正单膝跪地,向吉利可汗汇报道。 “回禀可汗,最近大唐的变动十分巨大,一方面长安城内,似乎在研究药物,这些药物能够快速医治好病情,十分神奇。” 吉利可汗沉思不语。 “继续说。” “还有,大唐似乎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出现了两种从未见过的物品,在中原十分受欢迎。” “什么东西?不要在我面前卖关子,直接拿出来。” 吉利可汗瞪了这探子一眼。 “是叫什么香烟,还有一种则是十分烈的美酒,小的花重金买了些回来。” 这探子还十分肉疼地说道,从包裹之中拿出了烟和酒。 探子将烟和酒都献给了吉利可汗。 吉利先尝了尝酒的味道,大口一饮,直接倒了一大半瓶到口中。 “有些辛辣,是好酒,给几位首领也倒上。” 以吉利恐怖的酒量,竟也险些被这酒呛到,可见其有多烈。 首领们在尝过酒之后,都是露出惊艳的神色。 他们也就喝喝草原上的马奶酒,最多也就抢点北方百姓的家酿酒,什么时候喝过这么有味的烈酒了。 “不错,这酒是好东西,就是少了些,不过瘾。”吉利有些不满道。 那探子确实心疼,却又不敢抱怨。 就刚才这几个高层干掉的那一壶,可就已经价值五十两了。 随后,吉利可汗又拿起了放在一旁的烟。 直接丢进了嘴巴里,然后就嚼了起来。 他的神色有些古怪,但是却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吉利这表情让那探子十分尴尬。 这探子刚还想提醒一下这香烟是用来抽的,不是用来吃的,没想到吉利直接就往嘴里塞了。 “这就是香烟?味道有些苦,不过倒是有一股奇香,有些提神的作用,倒也是不错。” 本来探子已经准备好了被吉利一顿臭骂的,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吉利竟然没有骂他? 反而觉得这样干嚼烟草很有味道。 不愧是可汗,口味和爱好都和别人不一样。 “大王,这烟,可不仅仅只能用来嚼,他还可以用来吸,我看见中原人都喜欢用吸的。” 他也不好说吉利这样干嚼的方法就是错误的,反正谁也没有规定香烟一定是要用来抽的。 “噢?吸?怎么个吸法?” 吉利可汗也是来了兴致,问道。 于是,探子自己给自己叼了根烟,去营帐外面拿了个柴火,立马就点燃了。 随后便是一顿吞云吐雾,看这熟练的样子,在中原估计没少用公费买烟抽。 “我给大王点烟。” 探子用自己的烟给吉利可汗将烟点燃,示意吉利往肺里抽一口。 不多时,吉利也是享受起了香烟的滋味,这倒是很符合他们突勒人的性子。 有些冲,又有些上瘾,还能提神,用来解乏再合适不过了。 就是要点燃有些麻烦。 吉利可汗让探子给每个首领都发了一根烟,大家都乐呵呵地抽了起来。 那是爱得不行啊,有人抽完一根立马就要找第二根了。 就这样,探子带了的一包烟,不过三四分钟的时间,就已经被解决完了。 “这烟和酒,都很不错,若是我们汗国不能享有,那也太过遗憾。” 吉利可汗抱怨道。 “还有什么?尽数都拿出来。” 有首领催促道。 因为没有烟抽的缘故,他的暴脾气也上来了。 这探子太不懂事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才买一包? 于是探子又从包裹中拿出了一块琉璃片,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看着晶莹剔透,很是漂亮。 “这是何物?” 吉利可汗在看到这琉璃片的时候,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 虽然他们突勒人没有什么文化,对于这样精美的东西可能不是很能欣赏。 但是他们可是马背上的民族,常年游牧,在其他国家,他们也见过类似的东西。 那可是价值连城的玩意,这探子是怎么弄到手的? “此乃琉璃,是小的特意买来献给大王的,这可是花了五十两黄金才买来的,小的身上的盘缠都花完了。” 这探子也是直接将琉璃片双手呈上献给了吉利。 吉利把琉璃片拿在手中,细细揉搓,放在光线下细细观摩。 “很漂亮,本王很喜欢。” 吉利把琉璃片收进了衣兜之中,打算回去之后就将它做成首饰佩戴在身边。 “此物才五十两黄金?实在是太便宜了些。” 吉利觉得这块琉璃,起码价值百两黄金,那些大唐人怎的如此不识货? “大王要是喜欢,那大唐的皇宫里面还有很多呢,而且大唐朝廷似乎还在考虑要不要和我们进行交易呢,他们会给我们便宜的价格。” 探子说道。 其余的首领也是面带喜色。 既然大唐肯卖,这不得多弄一些? 第四百五十八章:程咬金:俺是个读书人! 而此时的吉利可汗却笑了起来。 “交易?” “你们怕不是忘记了本王之前与李世民的渭水之盟,我们突勒人,想要的东西,还要买?” 此时的吉利,一改往日沉寂的口吻,直接狂妄道。 其实他也有预感,他和李世民之间的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是大唐飞速发展的时期。 而他手底下的人,却又在大唐边境到处惹事,李世民不可能不除掉他们。 与其让李世民先动手,不如他主动出击。 就像上次的渭水之盟的一样,直接打李世民一个措手不及,到时候李世民哭都没地方哭。 至于能不能把大唐给打下来,那再另说,他吉利没有这么大的信心,他顶多就是威胁一下李世民,让他交出点好东西。 总之,入侵大唐这一战,是无可避免的,即便是他不动手,李世民也会动手。 第二天,大唐皇宫之中,李世民在自己的宫殿内看科考上来的考卷。 他的眉头始终都是紧皱着的。 说实话,这一次的考题难度确实不错,是翰林院出的题,相当有难度了。 但是这些考卷给李世民的只有一个感觉。 平庸。 哪怕是状元的文章,李世民也觉得食而无味。 策论都实在是太空洞了,根本跟不上他李世民的步伐。 如果是以前的他,一定会觉得这些人惊才艳艳,甚至拍案叫绝。 但是在听过楚源课后的李世民,视野开阔了很多。 思想自然也不再那么顽固,他只觉得这些考生的思想,似乎有些落后了。 最后的策论题,他意在让这些考生给他们提一提大唐应该重点发展哪个方面。 明明答案已经写在字面上了。 最近大唐大兴商业,难道这些书生是看不见吗? 还有一堆人写发展农业,甚至给他提了一堆毫无实际意义的建议,根本无法落实的东西。 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些进士就有问题了,相反,这些进士的想法都很大胆,这对于一个新兴的王朝而言,这是好事。 然而却并不是李世民需要的人才。 又或者说,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找不到李世民想要的人。 除非他发展与现在大唐政治结构相对应的教育,提升学子的知识范围和整体素质。 可是那对于一个封建王朝而言,又是极为不利的。 废除儒学,那是对皇权极大的挑衅。 也并不是说儒学不适用了,只是说,现在大唐的儒学太落后了,把人的思维培养地太过固化。 李世民摇了摇头,放下了一堆考卷,他必须想个办法,改变当前的这个局面。 大唐的整体都在进步,但是教育才是国之根本,这些人才培养好了,大唐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就在李世民准备去找楚源想办法的时候,负责选拔的官员却对李世民问道。 “陛下,您对今年的这批进士,可是不满意啊?” 官员是一个懂看脸色的,看到李世民的满面愁容,就知道李世民对这些进士并不是很满意。 “如果皇上不满意的话,这一届的进士取消?也就不用他们再枯等了。” 官员一狠心,说道。 李世民却连忙摆了摆手。 “不必,这些进士,能够考上来也是不容易,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我若是一句话,就让他们回家,那也未免太寒心了。” “以后也没人再信任朕的科举了。” 即便李世民对这些进士比较失望,但他觉得这些人身上一定是有自己的发光点的。 至少智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不然也不可能通过层层选拔,考上个进士。 “明天面圣吧,朕对他们说教说教。” 李世民给了这个官员一个具体的答案。 就这样,消息落地,举国上下,不知多少的学子心头在期待着入朝为官那一刻。 第二天面圣,满朝文武都到场。 学子们跪在大殿中央,李世民一个个点名,一个个看。 不愧是他大唐的学子,个个都精神充沛,长得也标标志志。 跪在前面的,是状元郎榜眼和探花,也就是一二三名。 在李世民旁边,两个皇子也是一同被李世民喊了过来。 当然,大部分大臣此时表情都是比较肃穆的,毕竟进士面圣,这是科举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要被记录在历史中的一刻。 现在跪在殿中的那些进士,指不定其中的哪一个,未来就能够成为他们的上司呢。 就连平日里跳得比较厉害的崔仁师一众门阀,也都保持着应有的庄重。 然而,刚从外地被召回来的尉迟恭和程咬金却懵了。 李世民把他们喊来干什么?这种科举的事情,他们来了也没用吧,顶多看个热闹。 最主要的是,他们才离开几天?大唐怎么就变了样? 那长安街上卖的什么烟啊,酒啊,还有崭新的医院啊,整个长安街的坊市那是真的热闹非凡。 还有以前经常在京城里面蹦

相关推荐: 乡村桃运小神医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我的傻白甜老婆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镇妖博物馆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秘密关系_御书屋   淫魔神(陨落神)   旺夫   过激行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