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源就继续说了。 “杀了毛文龙之后,袁崇焕就被人弹劾了,因为是私自动手,所以崇祯很忌惮。” “但袁崇焕的直接死因,还是他做的第三件事,是在打退了皇太极大军进攻之后发生的。” 嗯? 崇祯皱眉。 打退了皇太极,那不是大功一件吗? 建奴人都要攻破京师了,皇帝都要被抓走了,多亏了袁崇焕啊。 怎么还要杀袁崇焕,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在场的公子,都不解的看着崇祯。 崇祯也很尴尬,他怎么能做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了。 急忙看向楚源:“楚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说起来,也是冤屈啊。”楚源叹了一口气。 袁崇焕在知道建奴人打到了京城下之后,立马点了九千精兵,星夜救驾。 到了京城下,直接和建奴人大战,身先士卒,勇猛无比,身上中了无数支箭矢,却还是没有退下。 但九千精兵看到袁崇焕这么勇猛,士气全部被激发起来,个个悍不畏死,疯狂攻击建奴人。 最终在袁崇焕和九千将士的合力攻击下,终于击败了建奴人。 但因为建奴人还没有走远,袁崇焕就让大军驻扎在城外,保护京师。 可当时已经快十一月了。 还是北方的十一月。 袁崇焕大军千里救援,根本就没有带多少干粮,衣物。 天寒地冻的,根本受不了。 袁崇焕没有办法,多次向崇祯请求,能不能进去京城,让士兵休整一下。 但是,却被朝中大臣和崇祯误以为,袁崇焕这是借机进入京城,然后控制京城。 这是要谋反。 再加上皇太极那边又使了离间计,在崇祯这边造谣。 崇祯本来就多疑,直接上当了。 以为袁崇焕投降了建奴,要和建奴里应外合。 然后就把袁崇焕给抓了,给他定了各种罪。 说什么擅杀大将,通敌卖国,意图谋反。 最后,杀了。 什么! “噗通!”崇祯连凳子都坐不稳了,直接瘫坐在地上。 “这…这…” 崇祯吃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袁崇焕,大明长城,就这样被杀了? 擅杀大将? 那是因为毛文龙本来就该杀啊。 通敌卖国? 袁崇焕杀了建奴多少人,他通敌? 意图谋反? 袁崇焕对朕忠心耿耿! 粮食,衣物都没有准备好,率领九千人就来了,自己性命都不要了,这还谋反? 崇祯不知道说什么,感觉浑身无力。 他竟然把这样一个大将给杀了。 虽然说也有皇太极的反间计,但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崇祯面如死灰,他甚至觉得,自己当皇帝是错误的。 把大明搞得这么稀巴烂。 “袁崇焕死后,大明对待建奴的战事,就没有怎么好过。”楚源继续开口。 “而且,袁崇焕的冤死,也让很多知道真相的大将,对崇祯,对朝廷寒心了,不愿意出力了。” “比如祖大寿,军事水平不错,但在袁崇焕死后,就跑到边疆去了,镇守边疆,不问朝廷的事。” “可恶啊!” “羞愧啊!” “痛恨啊!” 崇祯痛苦的大喊起来,他真的恨不得自己去死了。 他崇祯上台,本来是想接替大明的遗志,扫平建奴,镇压农民军。 然后整治朝堂,让百姓过上太平,幸福的日子的。 但谁知道,他崇祯是越治理越乱。 朝政被东林党把控,弄得一塌糊涂。 百姓民不聊生,纷纷造反。 他甚至还把可以对付建奴人的大将,给杀了。 崇祯痛心疾首,他觉得自己不配做这个大明皇帝了。 始皇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崇祯。 崇祯不像自己。 大秦灭亡,自己有责任,但责任并不全在自己身上。 而是赵高,徐福。 所以自己好歹也有一个发泄口,出气口。 但现在大明灭亡,尤其是对建奴的问题,都是出在崇祯自己身上。 始皇不知道怎么说了。 “你怎么了?”楚源感觉到崇祯情绪激动,这是怎么回事。 不会是这兄弟姓朱,是大明的后代吧? 难怪对这段历史,这么喜爱啊。 “没事…”崇祯发泄完,认真的看着楚源。 “楚老师,你告诉我一件事。” “崇祯他到底配不配做大明的皇帝。” “崇祯吗?”楚源听完,沉默了。 真的不配吗? 看到楚源这样的态度,崇祯的心一下子低到了谷底。 朕,真的不配做大明的皇帝吗? 始皇也叹息了,如果楚源都这样说,那他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崇祯了。 “我觉得,崇祯还行吧。”楚源却开口了。 “崇祯接手的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国库没钱,大臣贪污,军队吃空饷,百姓造反。” “大明十六帝,能够解决这个局面的,恐怕只有那屈指可数的几个皇帝。” “崇祯的能力,放到其他时期,都能成为一个不错的皇帝,但放在崇祯这个时期,他的能力还不够。” “是这样吗?”崇祯听完,简直不可思议。 他开始还以为,楚源会各种不留情面的批判他了。 他真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但现在情况是,自己能力还不错,可是大明末年这个局面,自己收拾不了。 这种解释,崇祯倒能接受。 楚源也是说了实话。 崇祯可是劳模,节俭勤政,这样的皇帝放到任何时候都是好皇帝。 只是大明末年那个局面太复杂了。 “对了,不是问崇祯朝有哪些可以用的将领吗?”楚源开口说道。 “如果崇祯能重来,除了袁崇焕,还有祖大寿也可以用。” “再有就是,毛文龙也还可以用,但是得强烈敲打。” “也不能给袁崇焕过高的权力,他打仗厉害,但是权力一到手就得瑟。” 崇祯连忙拿笔,把这些名字都记下。 “然后就是号称大明擎天之柱的卢象升,征缴农民军那是得心应手,但就是被高起潜,见死不救坑死了。” 崇祯也记下了卢象升,可以用来对付农民军。 同时也恨得不行,这个高起潜,真该死! 竟然坑死了朕的大将! 还好杀了你。 “然后,还有一个适合统帅锦衣卫的人物。”楚源淡淡开口。 锦衣卫? 崇祯喜悦起来,这可得认真记下。 他现在特别着急,想整顿锦衣卫,但不知道杀了骆养性之后,谁来统领锦衣卫。 这个人会是谁了? 第七十二章:建奴屠杀几千万中原百姓! “这个人就是曹变蛟。”楚源开口说道。 “他统兵有方,也算是有勇有谋了,曾经夜袭建奴,还差点杀死了皇太极。” “只是最后也战死,为大明尽忠了。” 什么,差点杀了皇太极? 崇祯吃惊了,皇太极可是建奴可汗。 曹变蛟这么猛吗? 但崇祯愣住了,他对这个名字好像不太熟悉,现在应该还是个小人物。 可他忠心耿耿,就是可以用。 而且统兵有方,那统领锦衣卫,再合适不过了。 最重要的是,他还差点杀了皇太极,太猛了。 锦衣卫现在混乱不堪,就是需要一名统兵有方的将领,一个猛人来治理。 楚源又继续开口,说了几名将军。 “还有大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孙传庭,多次击败农民军,可以用。” “还有曹变蛟的叔叔,曹文诏,被誉为大明的救火队长,大明哪里有难,他就去哪里。” “还有孙承宗,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就是他打造的。” 崇祯急忙记下这些名字,孙传庭他知道,曹文诏也知道。 孙承宗他就更知道了,这可是他手下良将啊。 不止关宁铁骑是他培养的,袁崇焕都是他教出来的。 崇祯喜悦,原来自己手下有这么多人可以用啊。 楚源继续开口。 “还有一员将军,洪承畴,多次打败农民军,曾经杀的李自成手下只剩下十几个人,然后还多次打败建奴。” 崇祯喜悦起来,原来自己手下除了袁崇焕,还有这么多厉害的将领啊。 “只是…”楚源摇摇头。 “洪承畴在有一次,偷袭建奴失败了以后,被抓了,然后被皇太极劝降了。” “所以,洪承畴得好好敲打。” “什么!” 崇祯生气起来,朕作为大明天子,国破都自尽。 他竟然投降? 崇祯愤怒万分,这个洪承畴可以用,但必须得好好敲打。 “不过……”可楚源却又要开口,因为他觉得,自己刚刚说敲打洪承畴,貌似力度不太够。 毕竟,洪承畴可是…… 但是,他觉得这都是古代的事情了,也没必要说太多了。 他们要特别想知道,就下次再告诉他们。 “然后就没有了吧。”楚源说道,有名的也就这些了,他也就准备说这么多了。 “好。”崇祯听楚源讲完,看着自己面前纸上记的名字,十分开心。 原来我大明,也有这么多人可以用! 崇祯欣喜,只要自己用对了这些人,那我大明,肯定就灭亡不了了。 始皇也笑了起来,想不到崇祯一朝,竟然有这么多人可以用。 只是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毛病。 比如洪承畴,毛文龙毛病就有点大。 袁崇焕毛病也大,吹牛,猖狂。 他应该和王翦学学啊。 始皇回忆起来,当年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 始皇也很怕王翦谋反,毕竟六十万大军,几乎是大秦全部的军力了。 而且就算始皇相信王翦,朝中那些和王翦不对付的大臣,也会上奏弹劾,难免会让始皇心中生出间隙。 王翦自然也清楚,所以王翦为了打消始皇的疑心。 多次向始皇索要房屋田地,美女,金银财宝。 这一操作,弄得朝中大臣大骂王翦贪婪。 但是始皇心中的疑虑,却完全打消。 王翦要的东西,始皇全部都给他了。 王翦要金银财宝,房屋田地,女人,这就说明他对更大的权力没有想法。 那始皇还能不安心吗? 王翦就是知道如何自保,所以王翦才能活得长久。 而同为大秦战神的白起,却无奈死去。 所以,袁崇焕也应该学学王翦啊。 “那我就先离开了。” 崇祯高兴起来,就要回去,按照楚源说的,把大明好好整治一下。 “对了。”但楚源又想起了一点东西,对着崇祯说道。 “你不是想知道大明的东西吗,我一块告诉你吧。” “大明除了能征善战,忠心耿耿的将领,还有一些狼子野心的将领。” “哦?” 崇祯皱眉了,还有狼子野心的将领吗? 不过他感觉这也正常,朝堂之上都有那么多狼子野心的文臣。 武将里面怎么可能会没有了。 “崇祯一朝,狼子野心的将领,首推就是吴三桂。”楚源淡淡开口。 “吴三桂?”崇祯一愣。 这个吴三桂是谁啊,他现在都还没有听过。 楚源继续开口。 “吴三桂是崇祯八年,才开始展露锋芒的,之后一路高升,最后成为了山海关总兵,统领关宁铁骑。” 什么! 崇祯愣住了,自己竟然把关宁铁骑,给这样的人统领? 自己真是不会用人啊,难怪大明败了。 始皇也皱眉了:“这个关宁铁骑很厉害吗?” “很厉害。”崇祯点头。 “关宁铁骑的战斗力,比同为骑兵的游牧民族女真人都要厉害。” “大秦时期,匈奴骑兵和它们对战的话,怕是要被杀的一干二净。” 什么! 在场公子都吃惊起来,关宁铁骑竟然这么厉害? 要知道,没有韩信,项羽,蒙恬,他们和匈奴人打仗,基本上都很吃亏。 大秦骑兵对匈奴骑兵,那是绝对的劣势。 可是这什么关宁铁骑,竟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击败匈奴骑兵。 那也太厉害了吧? 始皇也皱眉了:“老弟,你这太不会看人了吧。” 始皇的话很明白,你怎么能把如此精锐的部队,交给吴三桂这样狼子野心的人统领了? 崇祯也愤恨,自己瞎了眼啊。 “那这个吴三桂,做了哪些狼子野心的事情啊。” 他想看看,吴三桂是怎么个狼子野心。 “吴三桂做的事情,可谓大奸大恶。”楚源开口说道。 “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后,抢了吴三桂的女人,杀了吴三桂的爹。” “然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放了建奴人入关,一起击败了李自成大军,帮助建奴人,掌控了中原。” “仅仅是这样吗?” 崇祯皱眉,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不能太怪吴三桂。 毕竟吴三桂的女人被侮辱,爹被杀,自己又打不过李自成,换做谁都可能会狗急跳墙的。 “不止如此。”楚源却摇头。 “吴三桂如果只是借建奴之手,夺回女人,为自己爹报仇,那还没有什么说的。” “但是他在打败了李自成后,却成了建奴人的狗,帮助建奴人占领中原。” “建奴人占领中原吗?”崇祯一听,却叹了一口气。 “大明不行,建奴人占领中原,那也是天意。” 建奴人要是能治理好中原,也算明主,反正比自己强吧。 “什么天意!”可楚源却突然愤怒了。 “其他朝代成功可以是天意,但建奴人成功,如果是天意。” “那么这种天意,就应该去死!” 第七十三章:给秦始皇和崇祯看地球仪 “建奴人,根本就是一群狼子野心的人!” “要本事没有本事,全是软骨头,除了卑躬屈膝,别的什么都不会!” “大明的傲骨有多么硬,他们的骨头就有多么软!” 楚源气得破口大骂。 老师怎么了! 在场人震惊起来,他们来这里上课这么久了,却从来没有见过楚源,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啊。 怎么感觉现在要是有个建奴人在这里,楚源都能把他砍死了。 “楚老师,建奴人怎么了?”始皇发问。 是建奴人做了什么,让楚源这么生气? “不好意思。”楚源强行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 作为老师,他这么发脾气实在不妥。 但想到建奴做的那些事情,楚源就受不了。 他强烈的爱国之心,让他控制不住他自己。 楚源继续开口。 “当时建奴人一入关,就提出要让中原人都剃头,留什么恶心的辫子头。”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谁不剃发,就杀。”楚源说完,牙根都咬得痛。 辫子头? 始皇虽然没有见过什么辫子头,但是他猜测的出来,肯定是游牧民族的陋习。 他见过匈奴人,匈奴人就有很多陋习,简直令人恶心。 始皇觉得辫子头肯定很恶心。 但崇祯却知道什么是辫子头,听完立马暴怒起来,狠狠一拍桌子。 “什么!” “辫子头!” 那种和老鼠尾巴一样的东西,建奴人竟然强加在中原人身上? 建奴人算什么玩意,他们凭什么可以如此侮辱中原人! 元朝之时,百姓被划分为四等人。 最高等蒙古人。 二等色目人。 三等汉人。 四等南人。 元朝也是游牧民族,在他们的统治下,汉人民不聊生。 然后就各地起义,最终汉人推翻了大明。 好不容易建立了大明,重振汉人文明。 但现在建奴入关之后,居然又这么糟蹋汉人文明。 这个辫子,比元朝还要屈辱! 他们建奴自己喜欢这种破烂东西也就算了,还让中原人也弄! 一定要杀光他们! 楚源也义愤填膺。 “我中原百姓岂能接受,这种肮脏的东西。” “就到处反抗,但是建奴人实力强大,我中原百姓不是对手,惨遭屠杀!” “建奴人,杀了我中原百姓,几千万人!” 什么! “啪!” 始皇一巴掌下去,拍得房门都开裂了。 什么狗屁建奴人! 杀,该杀! 徐福的子孙后代,来了中原,杀了几千万人,该死! 这个什么建奴人,杀了中原几千万人,也该死! 崇祯也气到不行,他原来竟然说,建奴人来中原是天意。 他还认为大明朝不行了,或许建奴是明主。 开什么玩笑! 这些建奴人,就是贱奴! 全部都该杀! 啊! 可恶啊! 崇祯简直快要疯了! 几千万人被屠杀,这帮建奴人,朕已经要把你们连根拔起,全部杀了! “建奴人对中原汉人,犯下的笔笔血债,罄竹难书。”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令人发指。” 什么! 崇祯全身都在颤抖,他作为皇帝,从来没有如此愤怒过。 在扬州屠杀了十天? 在嘉定屠杀了三次? 建奴,贱奴! 朕一定要杀光你们! 所有公子也暴怒万分,他们也是中原人,怎能忍受后代百姓,被如此摧残。 始皇更是以华夏中原百姓的繁荣为己任务。 在这件事情上,他的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始皇看着崇祯开口:“等这堂课结束之后,我也会帮你。” “好。” 崇祯也明白,始皇这是要帮他什么了,崇祯也没有推脱。 他现在就是要用尽一切方法,去斩杀建奴。 “而吴三桂。”楚源继续开口。 “就是建奴屠杀汉人的帮凶。” “当时南方的汉人也组成了南明朝廷,来对抗建奴。” “在建奴占领的地方,也有无数汉人反抗。” 楚源说的,都捏紧了拳头。 吴三桂为了讨好建奴人,竟然主动请缨,去镇压反抗的汉人。 每到一个地方,就是屠城。 无数汉人都死在他的手里! 这可都是他的同胞啊! “吴三桂!”崇祯也咬牙切齿。 如果吴三桂因为女人,老爹,而开了山海关的门,放清兵入关,这样还好说。 可是你特么,屠杀汉人! 这笔笔血债什么说? “不仅如此。”楚源又继续开口。 “吴三桂为了讨好他的建奴主子,为了做好他的狗,不仅击败了南明,还一直追杀南明永历帝,追杀到了中南半岛。” “更是亲手杀死了永历帝!” “可恶啊,可恶啊!”崇祯气得都要吐血了。 这个吴三桂! “最后。”楚源又继续说。 “吴三桂立下了大功,当上了平南王,镇守南方。” “但是吴三桂实力变强之后,却反叛了建奴,还称帝,但是也失败自尽了。” 楚源说起吴三桂就恼怒。 卖主求荣,屠杀汉人,杀死南明皇帝,简直可耻。 但是网上竟然还有人去洗吴三桂,说吴三桂这是曲线救国,不然最后为什么反叛建奴。 这特么也能洗? 吴三桂要是真有曲线救国的心,他杀什么汉人,杀什么南明皇帝? 还特么追到中南半岛去杀。 最后他反叛建奴,也只是为了他自己,从他称帝那一点,就能看出来。 吴三桂就是该死的狗。 没得洗! “好,我知道了。”崇祯点点头,他已经记下了吴三桂了。 吴三桂做的事,他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的。 始皇也从崇祯表面平静的脸上,感受出内心已经愤怒滔天了。 崇祯回大明,必将掀起一场大屠杀。 “楚老师。”这个时候,崇祯又发问。 “您告诉我,在建奴执政的时候,天下是怎样一个天下。” 崇祯害怕,百姓们会过得不好。 “天下吗?”楚源听完,摇头冷笑。 建奴,何谈什么执政? “我说过,大明执政有多么骄傲。” “他们执政就有多么卑躬屈膝。” 嗯? 众人不解。 建奴不是打得中原人很惨吗,怎么会卑躬屈膝了,又是对谁卑躬屈膝了? 楚源没有继续说,而是想起了一件事,然后看向秦子婴。 “秦婴啊,去我房间里,在里屋里有个柜子,打开柜子,把里面的东西拿一个过来。” 是时候,给他们看看地球仪了。 第七十四章:征服全球,让全世界都说汉语! “楚老师,是这个吗?” 很快,秦子婴就拿来了一个圆圆的东西,个头和一个两年半的篮球差不多大。 “嗯?”众人看到这东西,疑惑起来,急忙凑过来看。 “这是什么东西啊?” 上面花花绿绿的,标注了很多东西,看不懂。 楚源倒没有意外,他已经对这个村子的落后程度,有了充分的认识。 所以他们不认识地球仪,楚源也能接受。 “这个东西叫地球仪,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的一个模型,类似于沙盘地图一样。”楚源开口解释。 “我们所在的世界,其实是一个球体,我们就生活在这个上面。” “什么,球体?” 始皇都愣住了,看着地球仪,吃惊起来。 沙盘他们知道,打仗为了模拟山川地势,构筑的立体模型。 可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是这样一个形状了? 这圆圆的,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应该是平的吗? 始皇疑惑发问:“我们生活在这上面,难道不怕掉下来吗。” 这点是他不能理解的。 “不会的。”楚源却摇头开口了。 其他公子也开口解释。 “父亲,这您就不知道了,我们受重力的影响,不会掉下去的。” 这些公子都在楚源的课上,学过了物理,所以知道了一些基本知识。 地球是圆的,他们也知道。 但那几堂课,始皇正好有要事去了,所以没有来听,因此不了解。 “地球确实是圆的。” 崇祯也开口说道。 在明朝时期,就有郑和下西洋,那个时候大明就有不少学家推测地球是圆的了。 只是没有经过验证,但要崇祯接受的话,他还是很容易就接受的。 “所以,楚老师拿这个出来的意思是?” 始皇和崇祯知道了地球是圆的,但是又不解楚源是什么意思了。 “你们找找,我们华夏在哪里。”楚源开口。 “华夏的形状,和一只雄鸡差不多。” 雄鸡吗? “找到了!” 很快,在崇祯和始皇的搜寻之下,找到了华夏的版图。 “啊,京城在这里!” 崇祯很快就发现了大明京城,喜悦起来。 “咸阳在哪里啊。” 始皇却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咸阳。 崇祯知道,咸阳已经荒废了,所以替始皇指了一下咸阳的大概位置。 “应该是在这里吧。” “原来在这里啊。”始皇喜悦,但很快就感觉到不对。 怎么咸阳离大明京师,这么远! 而且黄河,长江,怎么在这个华夏版图里,这么小。 难道… 始皇看着东扩大海,西覆沙漠,北临草原,南朝雨林的华夏版图。 震惊得嘴都合不拢了。 原来的大秦版图,他能够记起来。 可是地盘和现在的华夏版图相比,仅仅只有三分之一。 “原来后代人这么努力!”始皇简直吃惊到爆炸! 始皇做梦都想拓展的华夏版图,没想到被后代人拓宽到了这样的地步。 匈奴的地盘,西域的地盘,高原区域,还有百越领土,甚至海上,都成了华夏人的领土! 后世子孙,简直太努力了! 始皇热泪盈眶。 如此努力的后世之人,朕都要哭了。 “我华夏,人人如龙。” 楚源能理解始皇为什么情绪崩溃,这是刻在每一个华夏人骨子里的爱国情怀。 每一个华夏人,看到华夏如此强大,版图如此宏伟。 都会为之骄傲,为之热泪盈眶。 “如今的华夏,版图雄伟,国力强大,无人可欺辱!” 楚源面色严肃,认真开口。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太棒了!” 在场的公子们,看着华夏的版图,也喜悦万分。 连百越都打下来了,还有匈奴人的地盘。 最厉害的还是西域,竟然连西域都打下来了。 在场的公子都口干舌燥的,听说那里有种水果叫葡萄,那里的葡萄干真好吃啊。 对,这些老祖宗想打西域,就是为了那点葡萄干。 楚源看着众人,兴奋的讨论起来华夏的强大,心里也十分欣慰。 其实,华夏能够如此强大,是离不开我们华夏人刻在骨子里的一个基因。 那就是无论什么,都要和别人争第一。 这就是大国思维。 我们每一个华夏人,都有一个大国思维。 比如我们会说,经济比不上漂亮国。 奶粉比不上袋鼠国。 护肤品比不上葡萄酒国。 这样一比较,就会觉得华夏好差啊。 但实际上,你发现了没有。 我们在任何领域,都是习惯性的和世界第一的国家去比较,从来不和那些落后的国家比较。 这就是大国思维。 因为我们华夏人,自己都认为,无论做什么,我们华夏就应该是世界第一。 如果不是第一,是第二,那就是耻辱,那就是落后。 而这种思维,不仅在现代华夏人中有。 古代华夏人也有。 大秦,大汉,大唐,大明,这些大一统的王朝,都有一个思维。 就是只要王朝周边,还有没有臣服的势力,那就打,打到他们服为止,称臣为止。 什么时候,他们将自己认知范围内的敌人全部都打服了,打趴下了,那就算完成任务了。 这个思维,一直贯穿华夏。 不仅以上四个大一统王朝有,哪怕是软弱的建奴前期,都有这个思想。 三国那么混乱,各统治者都有这个思想。 周围那些势力,全部都被魏蜀吴当副本刷掉了。 就因为有了这个思想,所有这些王朝才能强大。 如果没有这个思想,比如铁血强宋,你看看被灭成什么样子。 正如楚源心中所想,始皇在看到地球仪,赞叹完华夏的版图宏伟之后。 又有了别的想法。 因为他发现,华夏很大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深宵(1V1 H)
万古神尊
我的傻白甜老婆
将军在上
女奴的等价替换
淫魔神(陨落神)
恶蛟的新娘(1v2)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篮坛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