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血痕,别留疤才好啊!” 说到这个,张仪顿时眼圈泛红。“我家有悍妇,哪敢承美人恩?这都是金戈所为!”他拭了拭眼角,继续道,“这小畜生野性未断。活生生的把我黒矛咬死,我不过同它说了几句道理,便将我抓成这副模样!忒不可理喻!” 宋初一轻咳一声,尚未来得及劝慰,便听张仪那厢一声悲呼,“呜呼哀哉!一个圆毛畜生竟欺我至此!我张仪颜面何存!?日后如何行走于列国!?” 这年头一个小伤都可能导致感染死亡,更何况是抓在脸上!这不怪乎张仪悲愤。的确并非小事。再加上医者给开了小半个月的药,苦的他几乎连胆汁都要吐出来,心中更是郁结。 “张兄。”宋初一放下茶盏,缓声道,“金戈可是一头未满一岁的狼崽,你总不能用圣人言去制止婴儿啼哭吧,人尚且如此,何况畜生?” “怀瑾。张仪命苦啊。”张仪未接她的话,兀自感伤,竟是真的流出泪来。长叹一声道,“家有悍妻,中年无子,半生凄苦,如今养一只畜生都敢骑在我头上作威作福,悲乎张仪!悲乎张仪呀!” 其实张仪何止家有悍妻,他的父母、兄长一向严厉,嫂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师父鬼谷子也是个一向爱欺负人的主,不过那些都是长辈。他自然不能说他们什么不是。 宋初一抬袖掩了掩不太厚道的笑,语气怜悯的道,“昔日见张兄风姿翩翩,不想竟有如此苦楚。” “怀瑾见笑了。”张仪掏出帕子抹了一把脸,嗡声道,“在外行走。自是得顾全我辈体面,我却是未曾把怀瑾当做外人,一时伤怀,难免有些失态。见谅啊!” “哪里,若能为张兄分忧,怀瑾甚幸。”宋初一这句话的确是发自肺腑。两人初行走于列国时,都是受尽苦难和侮辱,几度徘徊生死边缘,总有几分同病相怜。再加上那次遭狼群袭击,也算同生共死过,彼此之间自是比一般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更深刻一些。 张仪敛了敛形容,才问道,“白刃如此听话,不知怀瑾如何教养?可否指点一二?” 都到这个份上了,张仪却并没有把金戈还回来的意思,倒也不是舍不得金戈,而是他性子里便有一股韧劲。用一个词形容,便是百折不挠。倘若他审时度势认定可行的事情,拐上十七八弯也得做。 张仪和宋初一有不少内在的共同点,其中这一点最为一致。 这边两人说的兴起,那边蜀王营帐却是大笑声不断。 宋初一和张仪的对话被人绘声绘色的学给了蜀王和几位大臣听。 “没想到这张仪也是个妙人,不如把他也弄咱们蜀国来!”蜀王笑道,对张仪的厌恶一下子转变成了兴趣。 几位大臣纷纷出言附和,他们心里明白,对于蜀王来说,这两个人的作用和美人也差不多,都是为了找乐子。就像蜀王自己说的那样,他太忙了,抽不出时间去争霸。 半个时辰过去,蜀国宴请秦公。 这场宴会,秦国可谓受尽了嘲讽,若不是有赢驷压着,那些黑甲军恐怕能立时拔剑拼命。 快宴罢时,赢驷提出一个要求——请蜀王允许秦国捉拿宋初一问罪。 擅自弃官,当秦国是什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蜀王还没有烦宋初一,再则存心挤兑,他自然不会让秦国称心,于是出言更是刻薄,气的赢驷拂袖而走。 做戏做全套,赢驷这也是为了宋初一在蜀国更加安全。 宋初一动容,但她内里本身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难免用阴谋的眼光去看待事情。然而不管赢驷是做给她和张仪看,还是为了使计划更完善,抑或一箭多雕,一个君主该放下身段的时候能放下身段,很值得尊敬。 山东列国正局势紧张,秦蜀这一场低调的会面并未及时的传入那些君主的耳中。但是这次会面,蜀国占据上风,甚至完全压制了秦国,加之秦献出的礼物也即将可以到达,使得蜀国上上下下的警惕心也渐渐放松。 只有朱恒居安思危。在宋初一的撺掇下,屡次上书说明自己的思虑,可惜他一个人的呼声太小,又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说服力不强,蜀王并未放在心上。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朱恒屡屡劝谏不成,退意更浓,在与宋初一一次聊天之后,病了大半个月,病还未痊愈便向蜀王请辞,准备去岷山隐居修养。 朱恒在朝中人脉深广,蜀王早已忌惮这个弟弟,以往朱恒并不多谈国事,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近来却屡屡插手邦交之事,反对秦蜀通商。他心中起疑,也不耐烦听他唠叨,便允了朱恒辞官,打算放其去岷山去静静心,等合适时机再接回来。 这些年来,朱恒为官尽心尽力,很得民心,他要归于岷山的消息不胫而走,数千百姓在郊外挥泪作别。 蜀王看着一案的奏简,实在头疼欲裂,他没想到朱恒一走,能惹出这么一堆东西。 翻了几卷,蜀王烦躁的将东西扔到到一边。正此时,外面若隐若现的传来乐声,竟是从未听过的曲子。 蜀王立刻来了精神,“去,查查何人因何奏乐。” 第192章 哀曲杀朱恒 两刻之后,侍者才来回话,“王上,是怀瑾先生,在王宫后头的山上抚琴。奴已经将人请到宫外,王上可是要见见?” 内侍能跟在一个喜好变化无常的君主身侧这许多年,显然是很有些手段,他对蜀王心思揣摩的比旁人更清楚一些。 “宋怀瑾?没想到他还通音律,快去请他过来。”遇着有趣的事情,蜀王便有借口把一案的奏简都抛到脑后。 少顷,侍者通报过后,宋初一携琴从外面进来,发丝上带着淡淡的湿意。她还是那一身洗得发白的宽袖大袍,墨发在头顶纶了一个发髻,因为尚未到加冠的年纪,只用布带绑了。 蜀王有段时间没有仔细看宋初一,如今这一看去,竟发觉这个其貌不扬的少年已经快要长成气度清发的青年。蜀王这半辈子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却只在宋初一身上才切实体会到“气度”这个东西,有时候一个人美不美,也不全然关乎容貌。 “见过王上。”宋初一放下琴,甩袖行大礼。 “免礼。坐吧。”蜀王笑容可亲。 宋初一施礼致谢,而后在距离蜀王不远的坐榻上跪坐下来。 “方才怀瑾奏的何曲,从前并未听过。”蜀王是个精于享乐之人,尤爱收集世间的曲,那些中原商人知道他这个爱好,都纷纷搜罗各种曲子卖进来,蜀国富庶,给的价格很可观,趋利的商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商机,因此这十年来蜀王也大都把中原乐曲过耳了。 “在下有感而发。胡乱弹的罢了,算不得什么曲乐。”宋初一淡淡笑道。 曲子的确是宋初一作的没错,却是不是胡乱弹,而是她自从决意灭蜀之后就开始谱曲。否则一般的曲子怎么可能入得蜀王的耳? “没想到怀瑾如此博学多才!”蜀王由衷感曲杀朱恒叹,他顿了一下,问道。“听先生曲中悲伤绵延不绝,怀瑾因何伤心?” 宋初一闻言,起身走到殿中央,冲蜀王行了个稽首大礼,悲切道,“怀瑾自入蜀以来,颇得恒大人照拂。恒大人的才学亦令怀瑾心折,如今他盛年归于岷山,怀瑾不由伤怀。” 蜀王微微皱眉,声音冷了不少,“岷山风景秀丽。恒身体有恙,去那里修养何悲之有!” 宋初一直起身,直视蜀王,“岷山是杜宇陵寝所在之处,春时杜鹃花开满山野,的确极美。百姓都觉得恒大人如此贤德,与杜宇同归也使得,所以即便心中不舍,却也无人觉得不妥。怀瑾只是觉得如此大才不能为国尽忠。就此埋没于山水,实在可惜!” 话里倒是大义凛然,一时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可不知怎么的,蜀王就是心中隐隐觉得不舒服。 “想必满朝再也找不到能媲美恒大人理政之能的人了,不管是出自私心还是公心。怀瑾想请王上再慎重思虑一番,不如请恒大人再辅佐太子一段时间,等到太子能够单独为政,恒大人再去修养也不迟啊!” “宋先生多事了!”蜀王先前好不容易提起的一点兴致,顿时烟消云散,“先生还是像庄子一样在蜀国好好游山玩水,不该管的事情不要管为好!” 说罢,起身拂袖而去,把宋初一独自丢在殿中。对于蜀王来说,宋初一就是一个平素用来逗逗乐的人,他就算再烦恼满案的奏简,也不会允许宋初一插手蜀国内政。 这一点,宋初一心知肚明,因此很是平静的跟着内侍出了宫。 大门外,宋初一回头看了一眼蜀宫,唇角微微上扬。 原本宋初一对朱恒并没有下杀心,但经过这段时间与他的刻意接触,和对蜀国朝政的深入了解,她才明白,这个人不得不除,而且最好让蜀王亲手除去! 这之后的几天,蜀王依旧如往日那般玩乐,但是大臣不断请示政事令他实在扫兴。这个时候他又惦记起朱恒的好来,心想,只要牢牢抓住朱恒,纵然朝政都在手里又能怎么样呢?这么多年了,不是没扑腾出什么浪花来? 这么想着,蜀王便召集群臣,提起让朱恒回来的事情。 让他没想到的是,满朝大臣竟然有七八成都立刻赞成!连那个一向与朱恒水火不容的老丞相都没有出言反对! 作为一个君主,自己的属下做人成功到这种地步,他怎么能不心惊? 未必是朱恒势力如此之大,其实问题就出自蜀王自己身上,只是他当局者迷。 蜀国君权神授的思想甚重,君主就是神灵转世,臣民不能有丝毫的忤逆。可是蜀王的情绪变化莫测,说不定一个不慎就触到逆鳞了,如履薄冰的日子谁愿意过? 朱恒并没有多少实权,兵国大事都是丞相决定,他只是负责伺候蜀王,管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前朱恒在的时候,就朱恒一个人伺候着蜀王,他们可以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营私舞弊,过得多滋润?所以众臣在衡量利弊时,觉得他在比不在好。然而蜀王却不这样想,他只觉得不知道在自己什么时候没注意,竟让朱恒有了如此大的应影响力! 蜀王辗转反侧,次日未曾朝会,而是单独召见了老丞相。 一番君臣寒暄之后,蜀王直接道,“寡人记得丞相以往多有指责朱恒为政不佳,怎么这次也同意他回朝?” 蜀丞相已经是六十高龄,满头银发,银须过胸,瘦如枯树,眼皮松弛,耷拉着睁眼像是没睁眼一样。老人家听蜀王这么问,沉吟了半晌,才缓缓道,“老臣与恒大人政见不合,但不可否认,他对蜀国忠心耿耿,事必躬亲,是一个好官。” 老丞相其实心里想的是:老臣年纪大了。一堆国事压的喘不过气,实在抽不出精力再伺候您啊! 这话自然不能说出口,他只好捡了几句好的说说。朱恒虽然对他处政指手画脚,颇多不满。但毕竟朱恒手里没有实权,以前忌惮其多在蜀王跟前走动,抹黑一个人易如反掌。怕终有一日对自己权利造成威胁。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老丞相看明白了,蜀王心里很忌惮朱恒,有了这一点,丞相很放心。 送走丞相,蜀王一个人在闲置已久的书房里一直坐到深夜。 他想的最多的却是前日宋初一的话。 朱恒与杜宇同归……朱恒与杜宇同归…… 杜宇是开明氏之前的最后一位君主,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无不说他是一位贤明君主。杜宇擅长耕种之事,那时候,蜀国水灾,杜宇却无力治理,于是乞求上苍赐予蜀国一个治水能人。倘若能如愿,他宁肯以君位相让。结果一具尸体顺水漂来,到了蜀国复活,做了蜀国的丞相,带领蜀国百姓治水。治水成功之后,杜宇果禅让君位。 这个死而复活之人,就是开明氏第一代君主,鳖灵。 不管实情如何,蜀国的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治水有功的鳖灵虽被尊为神,受人们崇拜供奉,但其如今在民间的名声远远不如杜宇。 蜀王想到文武百官几乎一致赞同朱恒回朝,又想到自己的子民居然把朱恒和如此贤德的杜宇相提并论,一时惊怒不已。这些人的意思是不是说朱恒如此贤明,他也该禅让才对? 这些事情。终于让沉浸于美色奢靡的蜀王有了危机感。 连续一个多月,蜀王食不下咽,人都瘦了一大圈。 这日傍晚,蜀王在花园里散心时,忽闻乐声。他驻足仔细听那曲调,只觉得悲从中来,仿佛是对朱恒的无限挽留,又仿佛是幽怨的责怪着自己对朱恒的“迫害”。之后的五六日,这曲子反复响起,隐隐约约的萦绕耳畔,越是听不真切,越是让他心烦气躁。 “来人,去把宋怀瑾砍了喂狼!”蜀王猛的从榻上跳起来,冲侍者暴喝。 时已经夜半,正在打瞌睡的内侍被唬了一跳,也不敢问为什么,连声应是,撒腿跑出去令人去捉宋初一。 可是寻了几日,宋初一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觅不到踪迹,可蜀王依旧时不时听见那曲声时不时响起。 “王上,秦国使节樗里疾求见。”侍者在门外小心翼翼的禀报。 “樗里疾?”蜀王有气无力,“寡人心情欠佳,让他不想死就莫来扰。” 蜀王一向看不惯樗里疾俊美的模样,如今情绪不好,就更不愿意给自己添堵了。 那侍者退下去,半晌折回来,在门口迟疑了一会儿才又开口道,“王上,秦使说是关于神牛和子朝美人之事。” “子朝美人?”蜀王精神顿时好了大半,从榻上坐起身来,拢了拢衣襟,“让他进来吧。” 侍者听见蜀王的声音,心中一喜,觉得这个子朝美人可能终结他战战兢兢的日子,于是立刻去将樗里疾领了过来。 “外臣见过蜀王。”樗里疾躬身行礼。 蜀王不乐意看他,有些不耐烦的道,“先生有何事,说罢。” 樗里疾便将来意说明,“外臣收到咸阳来信,君上听闻栈道已经接近竣工,便将礼物送达汉中附近,因此想请教王上,是秦军护送至葭萌关,还是蜀军到秦蜀边境接应?” 蜀王沉吟一下,道,“自是我军出关接应。” “如此,外臣也就此向王上告辞了。”樗里疾是作为人质压在蜀国的,既然蜀军过去接应礼物,他理应随去,待礼物交接之后便可以回秦国了。 “善。”蜀王一方面不待见樗里疾,另一方面是眼下没有心情,所以连理应准备的送行宴都懒得提起。 樗里疾正欲退出去,迟疑了一下,又拱手道,“外臣听闻王上在追杀宋子,有一句不知当讲不讲。” “哼,你们这些中原人就是这样不痛快,愿意讲就讲,还有什么当不当的!”蜀王冷哼道。 “宋子在中原名声并不逊于庄子,王上杀他,总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樗里疾不等蜀王答话,继续道,“外臣作为仰慕宋子才学的士人之一,不得不为他说一句公道话,王上的心病难道真是在于宋子?” 王上的心病难道真是在于宋子? 一句话准且狠的敲在了蜀王的心头。 “外臣告退。”樗里疾说完便直接退了出去。反正蜀王不喜欢他,他作为一国使节,也不需要卑躬屈膝,蜀王便是再荒唐毕竟不蠢,两国邦交不斩来使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蜀王狠狠呼出一口气,是的,倘若不是朱恒,就算宋初一再弹什么曲子也不过是作乐的玩意罢了! “恒啊……”蜀王喃喃,放在腿侧的手慢慢攥紧,眼中一片寒凉。 第193章 娘气和儒雅 开明十二世,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前往岷山修养的朱恒忽然“病故”,消息一传来,王城缟素。 朱恒之所以得百姓爱戴,是因为他平时除了负责伺候蜀王之外,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安排耕种事宜。丞相说朱恒事必躬亲,也不是没有出处,他每至耕收时节必会亲自到田间巡视,体察民情,且不论政绩如何,至少他为官十几年尽心尽力。 在葭萌关附近的宋初一得到消息,愣了片刻。按照她的估计,蜀王至少会思虑三五个月,却也没有想到他会下手如此之快!就在方才,她还在想该用什么法子再激蜀王的杀心,诱使他一个月内下手。 朱恒是蜀王亲兄弟,蜀国上下除了太子之外,王族之中就属他声望最高。蜀国不灭还看不出他的作用来,倘若蜀国一倒,朱恒这种人便会成为秦国统治蜀国的最大障碍,所以他早晚都要死。早早由蜀王下手,正可以进一步离间蜀国君臣关系,尤其是蜀王和众位执政大臣。朱恒怎么死的,无知百姓或许能够全部被蒙在鼓里,但怎么瞒得过那些人精?蜀王连亲兄弟都下手,满朝怎能不人人自危? 君臣二心,破蜀指日可待。 如此正合宋初一的心意,可是她心中并无丝毫成功的喜悦。 宋初一站在山丘上望着延绵无尽的杜鹃花,忽然道,“涣,拿酒来。” 季涣解下酒囊,递给她。 宋初一拔开酒囊塞子,转向岷山方向,将酒浇在面前,“恒大人,宋怀瑾敬你。” 谋国必谋人命。两国相对,彼国忠臣便是我之死敌,世事如此,宋初一心里谈不上内疚,她这一壶酒仅仅是敬朱恒为人忠良。而非惺惺作态。 “蜀国君主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越发的没有胸襟气度,更没脑子!”季涣叹道。 宋初一将酒囊递给他。抄手看着如霞绚烂的杜鹃花,淡淡道,“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蠢虫。” “先生这话忒狠。”季涣咂嘴道。 蜀王也不是笨。关键是他的精明没用对地方,没用对地方也就算了,偏还有一颗狠心。 这是蜀国的灾难,却是秦国的幸事。 “礼物入蜀国了?”宋初一轻声问道。 “尚未。不过得到消息,东西已经到了蜀国人手里。估计再隔三五天便能到霞萌关。”籍羽答道。 “嗯,通知司马将军准备伏击吧。”宋初一道。 “嗨。”籍羽领命去与司马错会和。 “可惜我这体型太显眼了,否则真想打一仗!”季涣热血沸腾,他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 通常绝大部分人都怕死,每每提到打仗只觉得胆颤,可是鲜血与厮杀也同样能激起一些人骨血里潜藏的野性,并且一旦被激起,战场厮杀便会成为一种瘾,这种人注定是马革裹尸的战将。而季涣无疑是其中之一。 “列国伐交频频,最不缺仗打。”宋初一道。 这一次,他们要冒充苴国人去劫秦国那批礼物,所以全部都挑选身高不高的兵卒。这批人分为三拨,一为先锋袭击蜀军将起逼入峡谷;第二队人马埋伏在峡谷附近,进行伏击;第三拨人专程善后,将尸体处理干净。 蜀国山多,不便像在平原地区那样进行大规模的截杀,但是因地势埋伏却是极佳。 经过数月部署,关键,在此一举了! “走吧,与张兄会和。”宋初一拍了拍蔫蔫的白刃。 狼的方向感尤其出色,尤其在山林、荒原,宋初一想避开蜀军,从山中捷径出关,就只能依靠白刃带路。这段时间,蜀王遍寻不见宋初一,也都是白刃的功劳。 直到现在,宋初一才能由衷的感叹一句: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在此时终于能够派上用场了,总算没白养! 白刃其实很委屈也很后悔,当初跟着赵倚楼想吃什么有什么,而且每天除了吃就是玩,跟着宋初一吃苦头也就算了,还要被嫌弃。 做狼难,做宋初一养的狼更难啊! 作为一头雪狼,白刃应该整天在雪原中翻滚,但自从被宋初一逼着当山狼使,一身洁白无瑕的毛已经被染的满是脏污,尤其是一张无辜的狼脸,已经花的认不出原来的模样了,以至于在六天以后,张仪见到它还惊诧的问宋初一:竟又在山中收了一头狼? 入了营,张仪立刻令人备热汤给宋初一一行洗尘。 白刃扑腾了三浴桶的水,才堪堪洗干净。 宋初一沐浴之后,与白刃一起坐在帐中烤火,等着司马错传来消息。 “怀瑾,长夜漫漫,来对弈一局吧!”话音未落,张仪依旧撩开帘子走了进来。 他看见蹲坐在火堆前的宋初一,不禁怔了怔。火光融融映照下,宋初一带着湿意的墨发披散在身后,脸部线条十分柔和,眉眼之间比平时更多了几分疏懒柔和。竟,似有三分女相…… 但张仪旋即一想,宋初一如今才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难免少了些棱角,待再过几年定然会好许多。 “来来,怀瑾,咱们来一盘大国杀!”张仪将一瞬的异样抛诸脑后,抱着两罐棋子拉宋初一下棋。 方才张仪忽然进来,宋初一心中也是一跳,但见他面色又恢复如常,心里略略放心,飞快的寻了布条将头发全部绑起来。 “怀瑾加冠了?”张仪看着她的动作,忽然想起来宋初一平时并不披发。 在少年未及冠之前,多是半披半束,或者留有垂辫,待到成年之日则把所有头发都梳上去,由师长为其加冠。宋初一却一直都是将所有头发都绑成发髻的。 宋初一笑道,“我家父去的早,族里没有旁人了,又早早出来行走,稚子之相屡屡碰壁,所以便自己梳了起来,倘若成年时能有缘再遇上师父,便请他老人家替我加冠,倘若遇不见,便只好去家父坟前磕头自己加冠了!” 不是每个人都有长辈加冠的,宋初一这番话说的合情合理。张仪也知道,宋初一出自道家,道家一向逍遥自在,遵礼却不强求礼节。 张仪点头,“如今年纪轻,有些娘气是难免的,待长开便好了。” “娘气?鸟!老子这叫儒雅!”宋初一撩袍子,在棋盘前坐下,“来吧!既然是你邀我,我便为客,先下如何?” 张仪在心里默默收回方才的评价,“蝇头小利也不放,好,就让你先行。” “黑子,秦国。小利否?”宋初一哈哈一笑,便将那罐黑子取了过来。 “一步先机啊!”张仪叹道。 围棋这种东西,往往先落的一方更有利,而且时人觉得选择好的方向、喜欢的棋子,也能够影响胜负运气,宋初一占取落子先机又选了生机勃勃的秦国,还未开局就已经处于上风,确实不是蝇头小利。 但自信如张仪,自不会放在心上,他思忖片刻,道,“我选韩国!” 第194章 初见都尉墨 大国杀中各自选择效命国家之后,所
相关推荐:
深陷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莫求仙缘
切切(百合)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作恶(1V2)
浪剑集(H)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删除她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