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帮妈妈配种记 > 第275章

第275章

祖宗供着的,还每一族都进供了不少奴隶和草场,还商定每年都会给公主送上贡品,让她能安心在族中终老。 纯禧公主是一心想回京的。弘昐和十七过去也是打着把公主带回京的主意,两边就在为这个扯皮。 弘昐的折子里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得很清楚,班第的后人现在想的是纯禧公主可以回京,但如果能再嫁一位公主来就好了。 四爷不打算答应,不过可以先哄哄他们。他已经下了旨,让弘昐和十七把科尔沁博尔济奇特氏的几位台吉请到京里来,公主当然也一同回京。回来后赏他们些金银或者一二虚衔再把人送回去就行了。 虽然弘昐没回来,但弘昀出来献礼时口称却是二哥。 他下来后,李薇才知道弘晖也托他送礼了。 关于今年弘晖来不来的事,四爷道第一天不必让他来,第二天再过来。万寿大庆三天,头一天才是重头戏。第二天该亮相的第一天都出过场了,弘晖再来看到的人就不多了。 端静等人也没赶在万寿节前回京。抚蒙的公主们都知道了纯禧公主的事,她们就都跑去给纯禧公主壮声势了。 一个公主不起眼,从康熙到雍正朝的七八个公主放在一起呢?谁敢小看她们? 纯禧公主一事是给她们的希望。让她们知道只要能熬下去就能有回京的一天,连荣宪公主这么大年纪了还亲自跑了一趟,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她也有可能重回故土。 晚上,李薇端着一碗寿面走进屋来。 四爷坐在榻上,手里捧着书,嘴里念念有辞。万寿节他也是要发表讲话的,事先写好了,他还要背起来。所以他这是在背书。 闻到牛肉清汤面的香气,四爷抬头笑道:“这是你亲手做的?” 李薇会下厨,但只限于指手划脚。她在李家连灶都没烧过,就是怕火星燎到手上有疤就不能选秀了。所以她不会动刀,只会揉面。 “快来试试,我练了两个多月了,好不容易才拉到这么细还不断!”寿面不能断,不然就不吉利了,可面条是越细越好,兼顾两者对大厨来说不算什么,对她可就是个难题了。 年年都要祝寿,花样也就那几个。寿面她也不是头一回做了,但每次做都觉得手艺不成,不好意思拿出来给他看。索性他也从来没嫌弃过,头一次吃她做的面时还说反正下到汤里就看不出来了,吃着味挺好的。 这次的面花了御膳房面点师傅不少的功夫,是人家给她制好的面团,她只需要最后把面给拉成形就行了,包括后面的下面、调汤等都是人家的功夫。 面团要结实,要能经得住拉还不容易断,吃起来口感还要好。种种要求难为死人了。 但出来的成果也相当的喜人。至少这是李薇头一次靠自己的手拉出来的一窝丝。 一窝丝,形容这面条细得就像丝一样。 四爷早就知道自家薇薇这段日子在钻厨房,那天还举着手说天天揉面好像手变白了,还举给他看,他捧着看了看,香了口,赞道:“不但白,还更细滑了。” 此时看着碗里的面也惊讶了,薇薇不会拿别人的手艺来诳他,所以这面真是她做的。 怕面放久了会糊,那就辜负薇薇的心意了。 四爷顾不上多说,放下书就把这碗面吃了,汤头也好,清鲜得很。 吃完,他就说:“好面。辛苦薇薇了。”别的不论,只凭这份心意就让他心里发酸。在这个位子上坐得越久,越能体会什么叫孤家寡人。特别是逢到万寿节这样的日子里,每日里耳中灌满的都是阿谀颂圣之辞,见到的全是奴颜卑膝之辈,其中又有多少真心? 李薇就看到四爷的眼里仿佛有泪光闪动,一眨又没了。看他吃完面还要拿起折子来看,她道:“刚吃过东西先起来散散,别坐在这里,你不是嫌你的肚子大吗?吃完就坐着最容易养肚子了。” 四爷拿她没办法,硬是被她拉起来在殿中转起了圈,大晚上的玩保龄球动静太大,干脆玩起了套圈。就是拿竹圈套东西,叫来殿中的太监陪着一起玩,地上放着的又全都是好东西,一时财帛动人心,套中的都归自己,还真有不少人不肯放水,陪四爷玩得挺开心的。 之后几天,有了新技能的李薇爱上了做面。弘昐带着纯禧公主回京,也吃上了额娘亲手做的面。上马饺子下马面,保平安的嘛。 纯禧公主住到了畅春园,一起回来的端静等人也都暂时先住到了畅春园。太后现在的性子真是不同了,竟然说不让公主们回公主府去,都住在园子里陪她。 就连对纯禧公主,她也是道:“你的公主府已经修好了,不过我想你住在那里也是一个人,恭亲王府的后人里也没几个跟你熟的,不如就跟我住吧。” 纯禧公主自然答应了。她去住公主府,除非皇上和太后想起来她,不然也就是一年得上几回赏赐而已。何况她跟恭亲王府是真没多少交情的。好不容易回了京,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公主府里有什么趣呢?她还能活多久?可不想一个人守着个空荡荡的公主府过日子。 端静几人都难掩羡慕。 李薇过来看望纯禧公主,顺手给太后做了碗面。 太后吃的时候没什么反应,吃完才笑道:“早就听老四说过,你现在多了门手艺,天天给人做面吃,我现在终于也吃到了。” 太后现在说话也不再藏着掖着,玩笑话也敢说了。李薇也就做出小儿态,皮道:“我是先让他们试试,他们个个都说好了,我才敢做给皇额娘用啊。” 端静几个此时才知道刚才她们吃的那一小碗面竟然是皇贵妃亲手做的。 纯禧公主笑道:“这都是娘娘的孝心。” 李薇笑道:“还是姐姐心疼我。” 纯禧公主比四爷大七岁,看起却不止大七岁。 畅春园有了几位公主可是热闹多了。还都是回娘家的娇客,李薇借着过年大手笔的赏了不少。纯禧公主虽然年纪大了,为人却风趣得很,也爱那些小女孩喜欢的小东西。当年跟着她嫁过去的陪嫁宫女们留下来的不过二三个,现在回来居然带了不少的蒙古女奴侍候。 纯禧公主也挺有趣的,一回来就把蒙古女奴大部分给送回了她的公主府,说是替她看屋子去。 李薇就替她补了一些小宫女。 小宫女们年轻活泼,纯禧公主也不拘束她们,个个天真烂漫的。某天,李薇甚至看到纯禧公主像小宫女一样染了指甲花。那颜色一看就是宫女们用的粗糙东西,颜色也不够澄净。 一问,原来是纯禧公主看自己的小宫女在那里染着玩,一时好奇就哄她们给她也染上了。 当然回头就被侍候公主的嬷嬷给教训了,还是纯禧公主给求得情。 再过一日,李薇又看到纯禧公主手里捏了个针线相当幼稚的手帕,一问也是她身边的小宫女绣的。一对蝴蝶,她看着那小宫女绣好,觉得好玩就拿自己的手帕跟小宫女换了过来。 李薇一一学给四爷听,笑道:“我看公主一回来,人好像都年轻了十几岁一样。”她要不是开心高兴,怎么会有这些心思? 都说享受生活,纯禧公主在科尔沁时肯定没这个享受的心。回来后心情开朗,如枯木逢春再发芽,所以才看什么都有趣,都好。 四爷道:“康熙二十九年,大姐姐出嫁。不过早在她八岁时,我们就见不着她了。” 如果说皇上的亲生公主还不确定要不要抚蒙,那养女公主入宫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她们的命运。 看到纯禧公主,四爷一点都不后悔把他的三个女儿都留到了京里。哪怕因为这个被人怨恨,他也不敢想像自己的女儿也跟纯禧公主有一样的遭遇。 早年被压抑下来的青春和童心,在回京后再也不必担心未来还有什么不幸的时候,终于慢慢探出了头。 李薇静下心来想一想,也觉得纯禧公主这一生实在是不幸得很。她小时候在恭亲王府时只是庶福晋所出,庶福晋与侍妾、格格一般。可见并不是什么受宠的人。所以才被送到宫中抚养。 不过可能也因为这样,纯禧公主才会一直都足够坚强。因为她知道她的人生没有任何称赞,父母亲族,乃至国家。她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抚蒙的公主何其多?李薇认为纯禧公主能熬得下来,除了她本性里的坚强和乐观以外,就是她从不过高的估计她在别人眼中的份量。都说没有期待也就没有伤害。但她并不因此而妄自菲薄。 李薇有些喜欢纯禧公主这个人了。 不过两人实在没什么交集。而且她认为她跟纯禧公主相像,估计说出去都会让人发笑。 四爷听她来来回回说过几次纯禧公主都开始奇怪了,她不过透露出一点点跟纯禧公主的同病相怜之意,他就一脸被伤害的表情:“朕几时让你受过委屈了?” 纯禧公主爹不疼娘不爱,班第小妾有多少不知道,但纯禧公主肯定不会是最受宠的那一个。 李薇赶紧打叠起千般温柔去哄他,哄回来后才把她当时才进阿哥所时受他宠爱的心情说出来,“我当时就觉得,四爷你喜欢我,我就要好好的报答你。” 现在说起来她还奇怪呢,“我当时真没想到你会喜欢我。” 四爷脸上还是一派严肃,心里却在翻当年的回忆,那个……他当年是觉得薇薇不错,但也只是在福晋、宋氏和她这三个人中比,他觉得她最可心。 是什么时候喜欢她的呢?好像发现的时候已经情根深种了。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你当年喜欢我什么啊?”李薇真的对这个很好奇,很想知道啊。这简直是她当年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 是她长得很漂亮?可是当时一同选秀的还有不少美人。当然那些可能都进后宫,或者被别的阿哥分去了。后来也都没再见过。 那就是她的心灵特别美丽? 这个好像也不大可能。 四爷清了清喉咙,难得说了句实话:“朕不记得了。” 当时为什么觉得她可心?就记得她抱在怀里小小的,总是一脸笑,有点什么心思从脸上都能看出来,爱耍些心眼,可都太简单了,让人看到都不忍拆穿她。 他见薇薇一脸甜蜜的嗔了他一句:“骗人!”说罢投到他的怀里来。 他搂住,知道她是误会了。 他不禁笑起来,拍了拍怀里的人。心道误会就误会吧。 其实也不能算作误会。 不然,他现在记不起宋氏,福晋。却能想起在阿哥所后面那么小的屋子里,又昏暗又狭小,可她的笑脸却好像在他的回忆里发光。 第505章 李薇把四爷给拉过来量身。 其实四爷站在那里时还是很魁梧的。他现在气势已经很足了,除了因为她强烈反对没留胡子外,岁月流逝带来的深遂眼眸,刀刻般的线条,还有那微突的小腹和宽厚的背部肌肉,都让他的魅力增加了不少。 李薇拿着一张黑貂皮往他脖子上一围,赞道:“这皮子黑得发蓝了都,给你做个围脖吧?” 四爷点头:“好。那边那个雪狐的你拿去也做一个。” 他才要坐下,李薇顺手又从旁边拿起一匹宝蓝的布往他肩上一披,他看她皱眉摇头把这块放下,又寻了一块姜黄的,再摇头。 他看她还要回头寻别的布要给他披,忙道:“朕穿什么都行。”他还要接着看折子呢。 说话他就回去重新坐下了,宫女和嬷嬷们都在外面忙,没一个敢进来打扰万岁爷的。不过他知道,他这个乖乖不会乖乖听话。 李薇让宫女给她抱一箱过来,坐到他身边说:“没事,你看你的,我来。” 四爷就不管她在他背后做什么了,发笑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又折腾着给朕做什么衣服?” 李薇把一张张裁好的布头搭在他的肩上,比着他的肤色看衬不衬,道:“正因为是过年才要好好做衣服呢。” 之前真正该做衣服的时候大家心情都不好,她就没来打扰他。现在借着几位公主回京,园子里的气氛好多了,她才过来想着过年嘛,还是应该穿两件喜欢的。 不过,四爷还真是很不好衬色。 这里头有个缘故。此时的染色技术不过关,通常过几次水,丝绸就没了那股鲜亮劲。所以布料的颜色都很重,很深。夏天还有淡青、淡紫一类的衣服可以选,冬天就只有深色了。 她也是一时别扭住了。想打扮四爷却发现他的衣服来来回回就那几个颜色,只是宝蓝的袍子就有好几箱,年年都有。不是说宝蓝不好,挺好的,就是太多了…… 四爷不动如山的坐在那里批折子,身后堆了好几条布头,榻下的箱子里也让翻乱了。张起麟站在门边上看到的时候都觉得……也就是皇贵妃能有这能耐…… 申时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全都暗下来了,屋里也点起了灯。 四爷看完手上这本回了神,笑着问身后那位忙了一下午的,“你要是也忙完了,咱俩用膳吧?” 他再看身边这一通乱,笑道:“劳动你了,给朕挑好了几件?” 李薇只拿出来三个布头,沮丧道:“我发现你还是穿蓝的好看……”而且这里面,还真就宝蓝最衬他。 哪怕她一下午坐在他身后捣鼓的都是无用功,他也高兴。不是想着他,为他好,她也不能在这里花一下午的功夫做这种枯燥的事。 四爷温柔的握着她的手出去:“朕也喜欢蓝色,色正不邪。” 他这么说,李薇就想起他让人烧出来的青花瓷。现在她也爱用青花了,还在给他新做的里衣上绣了青花纹。 今年她做的衣服上也有用青花纹做边的。他看到还问了两句。 新衣服很快做好了,四爷穿上身的那天刚好下了第一场雪。 早起时,李薇侍候他穿衣时说:“我今天去畅春园看看,昨天夜里下雪了,不知道皇额娘那里怎么样,有没有冻着。” 畅春园的炭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火墙和炕也早就烧起来了。她去这一趟,更多的是尽尽心意。 四爷明白,他看看外面的雪,摇头道:“朕看今天外面大概会冷得很,你不要去,让下头人去问一声也就行了。等过两天雪停了再去。” 四爷裹着新做好的黑貂皮的围脖走出门,冷冽的空气一下子包裹住了他。青砖上是薄薄一层的雪花。 虽然是昨晚就开始下雪,雪落到地上就化了。此时才开始结冰。 小太监们正拿着扫帚在扫青砖地上的水,看到万岁爷过来就赶紧跪下。 四爷走过,看到小太监们个个冻得瑟瑟发抖,十根手指都冻成小萝卜了,他对张起麟道:“跟你贵主儿说,赏这些太监一些炭,让他们回屋后也能烤烤火。” 李薇听说后就让常青去查看园子里是不是发生了克扣的事。 常青:“是。” 李薇道:“既然要查,连畅春园和紫禁城也一起查了吧。抓几个出来罚一顿,让剩下的也别太过分了。” 常青走后不久,雪下的越来越大了。地上的雪渐渐积厚,慢慢能看到的地方就都是白的了。 李薇看到雪下大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两天弘昐没办法过来了。 弘昐和十七爷成功把纯禧公主接回来后就算是立了功。四爷没赏弘昐,只赏了十七一个贝子,跟着就扔下来个差事,让他去帮着十三爷跑跑腿。 于是京里的视线都盯着十七爷去了,都知道这是十七爷要大用的消息。同时,十四爷那边也多了个帮手。 李薇记得四爷跟她说过,大概近两年就会找机会把十四给调下来。 十四爷的脾气在那里放着,四爷也不是个会哄人的。这两年这兄弟两个看着是好了,但一旦十四爷从宗令上下来,又一时半刻没地方放他,只怕他们兄弟两个又要闹起来。 李薇就想着替他们缓和一二。所以今年过年时,她特意给十三爷和十四爷府上的赏赐都加厚了几分。 他不会哄,她替他哄不就行了? 李薇这么想着,看着现在的天气,喊人进来让他们去给几个府里赏东西。不是什么要紧的,就是几车炭,再加几篓鱼。 就连宫里冬天都吃不着鱼,园子里可是得天独厚。鱼都潜在水底深处呢。 这些人刚走,四爷那边张起麟过来了。 李薇惊讶道:“是万岁爷有话?”不然怎么让他过来? 张起麟跑这一趟没穿斗篷,冻得鼻子都是红的,进来打千道:“回贵主儿,万岁说天气不好,让您千万别去畅春园。等过两日天晴了再去也不迟。” 原来他是怕她看雪大了再跑过去。 张起麟道:“贵主儿放心,奴才已经让张德胜去畅春园了,等他回来就让他来给您回话。” “辛苦你跑这一趟,喝碗热茶再走吧。”李薇让人送茶来。 浓浓的酥油茶,一碗下去整个人都暖了。 张起麟喝完只觉得从胃里往外慢慢有了热呼劲。他回到勤政殿,不及进去就见有小太监来报信,他听完小太监的话才进去。 四爷听说他回来了就叫进来回话。 张起麟把贵主儿的话学了,道:“奴才刚才在外头听人说,贵主儿让人送了两车炭、两篓鱼去大贝勒府、十三爷府和十四爷的府上。” 他说完就见万岁爷很自然的轻轻点头,笑着对他道:“让你出去这趟冻着了吧?回去歇半个时辰再过来侍候。” “喳。”张起麟磕头谢恩退下,他跑这两趟靴子都湿了,回去就能烤烤脚了。 四爷中午多数就在勤政殿跟臣子们用膳,今天却回到了九洲清晏。 李薇让人把熏炉挪近点,让他把靴子脱了,脚踩在上头,笑道:“我让人今天做了松鼠桂鱼,您可算是赶巧了。”前头的膳桌是没这道菜的。 现在天冷了,送到勤政殿的膳食都是从膳房提过去的,要是做炒菜,路上提过去就凉透了。要说在菜底下加个小炭炉也行,可四爷说这样就奢侈了。 于是送到勤政殿的膳食只能以砂锅炖菜和蒸菜为主了。 历史的发展果然有其惯性存在。李薇曾经十分讨厌在永和宫吃过的炖菜和蒸菜,可现在她当家做主了,发现事物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她也只能给大家吃炖菜。 而四爷是可以开小灶的,可他要跟臣子们吃一样的,所以顶多他吃的小汤锅更精致些,也不能给他吃炒菜。 等松鼠桂鱼端上来,她就给四爷挟了好几块,鱼腹部那一块最肥嫩的,带鱼油的,就被她都挟到他碗里去了。 “你也吃。”四爷给她把鱼腮下最嫩的那块肉挟下来了。 说起给几个府里送鱼的事,四爷就说:“弘昐他们也应该给一些,你啊,就是太小心。”说完还安慰的又给她挟了一筷子菜。 他不知道误会到哪里去了。 李薇是想着鱼嘛,出去买就有了。天冷才卖得上价呢,京郊就有鱼塘。从园子里赏出去的更多是一种脸面。又不是说没园子里赏的就不吃了? 既然是脸面,那就要特殊一点。 她解释完,道:“你放心吧,我不是顾忌着什么。” “再说,不过是两篓鱼而已。”李薇还真不是连两篓鱼的好处都不敢给自已孩子的人。她哪有这么胆小? “不是就好。”四爷放松了点。 弘昌和弘暾的事后,十三在他面前更恭敬了。四爷难免有些患得患失。要是薇薇也跟十三似的,那他真要伤心了。 隔了两日,九爷试探着往御前递了封请安折子。 四爷看了后有些感触,他有点想兄弟了,就批了折子,让九爷到园子里来。 不说九爷接到消息后兴奋成什么样,四爷跟李薇说时,她道:“要不要把董鄂氏也叫来?” 马上就要过年了,本应该是园子里最热闹的时候,但事实上却是最冷清的时候。因为大家都被四爷给派出去了。 十三爷身体不好,根本没来园子。新宠十七爷倒是隔两三天来一趟,可惜根本没空坐下陪四爷聊聊天或下下棋。他跟四爷的年纪差得也有点儿远,拍马屁拍得跟四爷的儿子似的。 差着辈,不是味儿啊。 所以,四爷说想把九爷叫过来时,李薇就明白他这是寂寞了想找人陪。 她虽然也是陪着他的,可兄弟跟妻子还是不一样的。 再说九爷身上也没差事,而且可能长时间里都不会有差事了。 把他叫来肯定不是公事。 四爷皱眉,他对董鄂氏没什么印象,就道:“你跟她不熟,能说到一起吧?要是没空也不必接过来,朕叫老九过来没什么事。” 她知道啊,所以才做出通家之好的样子来嘛。不然干嘛提议接董鄂氏呢?那就是当亲戚处,不是当君臣了。 李薇笑道:“董鄂氏是个挺安静的人,没什么脾气。我叫她过来陪我抹抹牌,或者有时间带她去给太后请个安,见见公主,也挺好的。” 四爷心里软和和的舒服,温柔的拍拍她的手说:“行,你想叫就叫来。要是嫌她烦了就让她回去,不必勉强。” “您多虑了。”李薇一字一顿道,笑着说:“现在谁还能勉强着我呢?” 朕是怕你为了朕勉强自己。 四爷没说出口,他心里清楚就行了。 九爷到了园子后,果然四爷就‘活泼’多了。常能看到他和九爷在园子里散步,赏雪景,还看太监们凿冰捞鱼。过了两天,九爷也‘活泼’了,还敢跟四爷抱怨。 四爷跟她笑道:“老九跟朕说,说朕赏了别人鱼没赏他,他在家里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朕就说只要他在园子里就天天让他吃鱼。” 李薇道:“包在我身上了。包管九爷顿顿有鱼。” 九爷挺机灵的,他跟四爷的话题一直集中在二人的年轻时候。那时他们都还没出宫,兄弟们也多,丑事也多,说起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张起麟都常常能听到四爷的大笑声。 园子里竖起了几人草靶子,四爷和九爷兴致勃勃的去射箭。二人现在竟然能堪堪打平了。 四爷很高兴,跟李薇说:“老九现在比朕都宽了一半了,还吹牛说当年弓马如何,这回牛皮可吹破了吧!” 他还说当年他和兄弟们在宫里比射箭,箭靶子是裹着牛皮的,因为牛皮较韧,所以如果指力不强,箭就是射到靶子上也射不进去。当时他们还比赛,要是谁射的掉到了地上就要受罚。先帝知道了还赞他们这个法子好,道赢的人赏一碟肉脯。 四爷挺遗憾:“朕当年很少吃到肉脯。” 肉脯是甜咸味的,吃起来极香!而且这个是皇阿玛赏下来的,膳房虽然也做,可当时他们吃的东西都有人管着,不能敞开来吃。所以这多出来一碟肉脯真是馋人。 兄弟们谁得了肉脯都会分给大家。有时不是差那一口,四爷也想像过他赢了后,得了肉脯,分给兄弟们,多自豪。 可惜当时赢的多是直郡王和太子,等太子离开后,五爷赢过一阵。后来他们都出宫了,听说是十爷常赢。 突然,四爷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儿。 他不自觉的就笑开了,当侍膳太监把肉脯端上来时,他看着李薇笑道:“这是又把朕当弘昫哄了。”说归说,他还是拿起来了一片。 肉脯是新制的,还有些烫。这个都是腌好后先烤制一次就放在那里,主子们要吃时再烤一次,刷酱上料再送上来,上面还洒了一层白芝麻。 咬下一口,外脆里香。 四爷吃着叹道:“真是好吃。” 不过他也就吃了这一片,吃完擦手,指着剩下的道:“给九爷送去吧。” 此时就他一个在,也算是圆了他分肉脯给兄弟吃的念想了。 第506章 九爷在屋里让小狗子给他按摩。 小狗子看自家爷这一脸累瘫的样子,心疼道:“爷,您累坏了吧?” “还行……”九爷有气无力的说。 不就是哄孩子吗?他在家里也不少哄自己儿子!把皇上当自家儿子哄有什么难的? 九爷哄得身心俱疲,瘫在榻上让小狗子松筋骨,心里还转着想明天跟万岁说什么呢?玛蛋他当时怎么就没跟他四哥好好的打打交道呢?结果现在想个话题都难如登天! 主要是他跟老十玩到一起的时候,皇上已经大了,又爱端着哥哥的架子,老九那时且看不起皇上呢。 呸,瞎了他的狗眼!qaq 九爷内牛满面…… 小狗子悄悄勾头一瞧,哟,九爷伤心了呢。 此时外面有个小太监进来了,小狗子连忙给自家九爷搭上条薄被,出去接待一下下,不多时就一脸喜色的提着膳盒进来了:“爷,万岁爷赏了您点心!” 二半夜的吃什么点心? 九爷一面腹诽一面爬起来:“倒茶来,我正好饿了。”万岁赏的,必须全吃完。 端进来一看,九爷愣了。肉脯?他不禁拿起一片尝起来,最知他心意的小狗子把茶递到他手里。 一叠十片,实在不算多,不一会儿就不见了。 九爷刚被勾起了馋虫,此时意犹未尽的看着空空如也的碟子,吩咐小狗子:“去问问,有夜宵没?” 夜宵当然是有的,不过除了万岁爷和贵主儿的地界外,别处可没点膳的优待。小狗子去问了趟,回来道:“说有清汤,问您是就着饼吃还是下面来吃。” 宫里备的东西多数都是跟万岁爷的口味走,九爷自然也知道这个。他在府里也是这般,他爱吃什么,府里肯定都跟他一个味儿啊。 没想到万岁爷这么简朴啊,备夜宵竟然只有清汤面。 “就没别的?”九爷实在对清汤面提不起兴趣。 小狗子不忍的看了眼自家九爷坐在那里的模样,这吨位…… “……还有烤羊肉,羊肉锅、牛肉锅,说是还有八宝鸡,但今天没准备,要是您想要明天就能有。”小狗子没精打采的。 九爷眼睛一亮,跟着又黯淡下来:“……吃这些就太麻烦了吧?”他看小狗子,几乎盼着自家太监能贴心的说一句‘麻烦什么啊?不麻烦’。 小狗子马上狂拍马屁:“九爷说的是。那就不吃了吧?” 九爷的脸马上就挂下来了:“就没别的了?” “还有枣泥山药糕、糯米糕、米酒酿团子……”小狗子只好又吐出一长串十七八个点心名儿。 九爷只好‘勉强’用了点甜点心当夜宵,第二天见了万岁也找着话题了:当年两人都是被管事太监和嬷嬷荼毒过的人,那是想吃什么没什么,不想吃的天天在膳桌上摆着。 “管着我的嬷嬷一顿就许我添一次!爷这么大个人了,一顿就两碗米!想多吃一口都不行!”九爷说起这个真是怒火冲天,“嬷嬷还会说:哥儿不是才吃过点心?那就够了。”他掐着细嗓子学嬷嬷说话,还捏着兰花指温柔的拍拍面前虚空中的‘九爷’。 四爷的笑声几乎快把东暖阁的顶给掀了。 九爷能让四爷这么开心就是有功,李薇对董鄂氏也越来越好。她来了之后立刻就赏了一次,之后几乎是天天有赏。 雪停天晴后,李薇带着董鄂氏去了畅春园。 “公主挺和气,又好说话。你过去后自在些,别扭捏就行了。”李薇带着董鄂氏一起坐车,路上跟她说了几点怎么跟纯禧公主相处的要点。 纯禧公主回京后不爱端公主架子,她喜欢的就是跟‘家人’相处。越像家里人越好。当然,借着这个机会想占便宜的,纯禧公主也不是有求必应的傻子。 进了畅春园,把董鄂氏往太后和纯禧公主跟前一带,再陪着说了一圈话,抹了两圈牌,李薇就借着更衣的理由出来,叫来方姑姑问:“宣太妃这两天如何了?” 方姑姑忙笑道:“好些了,公主们一回来,都去拜见过宣太妃,还送了太妃两个蒙古女奴,说了好些家乡有事。前几日下雪,天这么冷,太妃娘娘也没发热。” 此时不发热未必就是好事。老人不比年轻人,身体反应慢。病灶积在体内,初时不发,发起来时通常都晚了。 李薇还是去宣太妃那里看了一眼,她正睡着,听着呼吸略有些费力。 出来后,她对方姑姑道:“姑姑多照顾些,马上就要过年了,好歹把这个年过了再说。” 宣太妃不比弘暾,她是长辈。真要在过年时出事,新年就别想过好了。 谁知怕什么,来什么。 腊月三十的

相关推荐: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试婚   爸爸,我要嫁给你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逆战苍穹   医武兵王混乡村   有只按摩师   皇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