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住院治疗欠效,回家复请中医2 人诊治,有以虚治而用补,有以实治而用攻,皆未中的。据上所见,气郁证无疑矣。治本 “木郁达之” 立法,方用丹溪越鞠丸加减。处方:制苍术6g,醋炒香附6g,川芎4.5g,酒炒山栀子7.5g,酒炒白芍6g,紫苏梗9g,砂仁6g,炒麦芽3g,沙参15g,佛手6g,厚朴1.5g,麦冬9g,2 剂。嘱服此药时宜少量分服,不可多量猛进,因年高病久,只可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并嘱其宽心调养,服药方效。 11 月24 日往询,上药服后连得嗝气、矢气,痞闷随减,饮食知味,已能少纳。复切其脉,右手关部可得细如蛛丝之象,此胃气稍复,病有转机之兆也。复按上法,原方加白术、西洋参各6g,再服3 剂。过5 日往访,已起床矣,嘱其以饮食调理即可康复。随访3 年,旧恙未作。 59.心悸(风湿性心脏病) 曹某,男,55 岁,农民。1973 年8 月28 日往诊。患者起初自汗畏风,微热体倦,知渴而不思饮,心悸不宁,继则通身浮肿,喘促不已,头目眩晕,心悸日重。在某卫生院诊断为 “风湿性心脏病”,住院2 月余,效果欠佳。后出院回家,心悸愈甚,浮肿,喘促日剧。脉来浮沉俱细迟,舌质暗淡,苔白滑腻。此脾阳不振,心劳过度,以致水湿浸淫,上凌于心肺,外溢于肌肤,而见头晕目眩,肤肿喘促,心悸不安。治宜通阳化湿,用六君子汤化裁。处方:焦白术15g,党参15g,云茯苓15g,肉桂2.1g,象贝母9g,朱砂2.1g,琥珀12g,姜皮9g,五加皮、紫苏子各6g,厚朴3g,白芥子6g,2 剂。 9 月1 日二诊。脉、症有转机,肿消过半,喘、悸减轻。续按上法,原方加白术至24g,另加丹参、当归各9g,石菖蒲3g,薏苡仁24g,巴戟天、生黄芪各12g,柏子仁9g,去白芥子,再服3 剂。服药共9 剂,肿消悸平。 随访6 年余,旧疾未发,农活不误。 60.怔忡 张某,女,28 岁,已婚,职工。1977 年9 月14 日往诊。脉沉弦、微滑,乍隐乍现;舌质淡红,津腻。症见目眶微青,语出无序,神情呆滞。思此人素日胆怯,必因卒受惊吓,心神不宁,遂成怔忡不安之症。又见其心烦不宁之状,必多梦惊骇,以及头昏脘闷,口淡纳减,记忆力减退。患者喏喏连声,点头对症。此阴阳俱虚,兼挟痰热之证。治宜清热化痰以清心,温养气血而定志。处方:天竺黄4.5g,石菖蒲6g,远志15g,竹茹12g,胆南星4.5g,丹参15g,朱砂1.5g,茯神15g,麦冬、白术各12g,当归15g,附子0.9g,炙甘草4.5g,郁金6g, 5 剂。 9 月20 日二诊。脉来细弱,各症稍损。患者云:已觉安宁,夜梦减少,饮食知香,头昏胸闷亦减。原方再服5 剂,再以镇惊安神、舒郁益智丸剂善后。
相关推荐:
我在南汉混日子
影后O的小猫A
制霸手术室
千狱琴长
淘气丫头的王子男佣
我的完美御姐老婆
蝶舞哈利波特之凯瑟琳
苦滋味
等等我
傍个大神当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