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道:“这是信阳军的茶。” 坐在他旁边的一人却叹道:“这又算得了什么好茶?这是堂堂左丞相之府,竟连根蜡烛都见不着……” “如今蜡烛多贵,常兄不知道么?”那嗅茶的官员一面将茶碗放回案上,一面道,“现今本来物价便贵,泸州又是大宋蜡烛的主要产地,如今是连寺庙里的香烛都点得少了。” “哎,多事之秋。”那姓常的官员微微叹了口气,便不再说话。 左仆射府书阁。 司马光翻弄着手中的名帖――刑恕和常安民他是极熟悉的,刑恕是程颢的学生,同时也算是司马光、吕公着的门人,他才华横溢,很早就中了进士,甚至一度受到王安石的赏识,但因为对王??批评新法,得罪王安石,在熙宁初年被赶出京师,当了一个小县的知县,后来司马光与石越合作,主持撤并州县改革,他那个县被废除,因为吕惠卿从中阻挠,刑恕就一直被闲置,这些年间,刑恕开始是在嵩阳书院一面任教职,一面读书;同时也给《西京评论》写点文章,和司马康关系极好。石越抚陕时,据说刑恕曾经一度因富绍庭的介绍,想去石越幕府谋份差使,但不知何故,石越对他非常冷淡,他在陕西只呆了一个月,便悻悻回到洛阳,直到不久前,才因司马光的推荐,又做回崇文院校书――也算是个馆阁。 常安民也是旧党年青一代中的英才,他是熙宁初年的太学生,进入太学的时候,不过十四岁,熙宁六年中进士,王安石曾经对他百般笼络,但他不为所动。后来因为言语得罪安??,屡受打压。也是前不久才被荐为仓部员外郎。熙宁年间的太学生,七成是新党,三成是石党,常安民在太学生中名望极高,还偏偏是旧党,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数。更何况,常安民还与蔡确是连襟。这就更加要让司马光等人对他青眼有加了。 但另外两个名字就很陌生了。建州李绾、福州吕彰――又是“福建子”,一个念头突然冒了上来,司马光按捺住心中那种莫名的嫌恶感,将手中的名帖放到案上,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蔡京,温声问道:“元长,这李绾和吕彰,元长可认得?” “相公问的可是李绾李公权、吕彰吕伯阳?”蔡京笑道,“这倒巧了,下官昨日才见过他们。” “原来元长认得。” “相公可知道杭州西湖学院出了一个食货社?” “食货社?” “是一个人数极小的学社,听说不过二十来人,但因都是江、浙、淮、福建六路的名士,在东南颇具声势。这个学社还办了一本《食货》,下官略略翻过,大概是主张义利为一,重事功,讲究经世济用,他们专门研究历代食货财计之学,反对抑末厚本,主张农商并重,要求既要轻徭薄赋,又要保护富人。依下官所见,他们对交钞、钱庄、互市、海外贸易都极为关注……” “这无非是石学支派。”司马光不以为然地说道。 蔡京笑了笑,摇头道:“以下官所见,这食货社虽然与石相主张有相近之处,但区别甚大。他们对理学、新学、石学都有批评,甚至对孟子与董子(指董仲舒。)都多有指责。下官就看到他们中有人说大程小程之学是不知痛痒之学;又认为六经皆史,新学妄解经义,说到底不过是无用之语;也有人嘲笑石学其实全无体系,无非几块破烂缀成,甚至有人说石相也就一部《论语正义》作得好,但也全是疏阔之语;又骂孟子、董子常常曲解圣人之意,歪曲儒术……” 司马光听蔡京的介绍,他是方正君子,对这种狂妄轻薄子,心中更是平生反感,不由讥道:“那他们以为世间可还有学术?” “那自是有的。”蔡京笑道,“便是他们的食货之学。他们可是要为儒术立大体,定大略的。他们说孔子之术,就是治国平天下致万世太平之学。要治国平天下致万世大平,奢谈道德文章,性命义理,那只能南辕背辙,愈行愈远。要成此外王之学,唯一的办法,就是重事功,做有用之学。而这食货理财之术,便是他们最看重的有用之学。” 这番话与司马光的学术,却颇有暗合之处。但司马光依然感觉这“食货社”的人,过于妄自尊大,因摇摇头,道:“这未免失之偏颇。” 但司马光对食货社居然并没有全盘否认,却不免令蔡京吃了一惊。他捉摸不透司马光的真实态度,因又笑道:“其实下官对他们所知不多,便是这些东西,也是昨日这李绾、吕彰和下官说的。李绾、吕彰都是西湖学院出身,熙宁十五年的进士,早在食货社还全无名气的时候,便已是其中成员。因他二人懂账目,对会计条例也极熟,登第后也没有外放,被吕吉甫相公留在太府寺权任主薄……” 司马光听到这二人竟然是吕惠卿所用,脸色顿时又难看起来。 蔡京却假装没看见,只笑道:“依下官之见,他二人来见相公,多半还是为了游说交钞之事。” 侧厅中。 李绾和吕彰局促不安的交换着眼神。求见宰相时,即使被安排在侧厅等上一两个时辰,也已经算是优待了。以前求见吕惠卿的时候,他们曾在门外等了三天。但是,对于李绾与吕彰来说,投奔司马光,却到底是一个极为无奈的选择。在此之前,他们曾经设法求见过蔡京与李清臣。那是两次不太愉快的经历。蔡京对食货社非常了解,连李绾与吕彰曾经年轻气盛的在《食货》上撰文过嘲笑石学与新学也非常清楚――这也是李绾与吕彰明明是吕惠卿提拔重用的官员,却不敢去见石越与王安石,反而要硬着头皮来见司马光的理由――所以,结果可以想而知,他们在蔡府,受到的只有讥讽与嘲笑。而他们的顶头上司李清臣,在知道他们是所谓的“吕党”之后,李府的大门就对他们彻底关闭了,李清臣根本没有兴趣听他们说任何事情。同样的事情,如果在司马光府上重演,无论是李绾还是吕彰,都不会太感意外。 没人知道李绾和吕彰是忍受多大的屈辱才来到这尚书左仆射府,他们并不想卷入任何党争,只是希望能够有机会施展所学。吕惠卿曾经给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机会,他们在西湖学院时,研究从交子到交钞的一切纸制货币,甚至连王莽的币制也有涉猎;而吕惠卿既是他们的同乡,更是交钞的倡导者、推行者,他给他们一个机会,可以不要去州县做主薄,可以在交钞局了解、观察交钞的运作……这样的机会,怎么可能拒绝? 这也不能成为一种罪名。李绾和吕彰心里对吕惠卿的感激也是毫不作假的,面对甚嚣尘上的废除交钞的声音,他们在同僚的聚会中为交钞辩护,为吕惠卿的交钞政策辩护,难道便是一种罪名? 对于李绾和吕彰来说,对司马光品格的信任,几乎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两个人因为过度的紧张,身体已经有点僵硬,只能用眼神互相鼓励着对方。 对面,刑恕与常安民,却轻松的有一拨没一拨的聊着天。 “……小程先生未必及得上桑长卿。”刑恕轻轻地哼了一声
相关推荐: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媚姑
下弦美人(H)
魔界受欢之叔诱(H)
《腹黑哥哥。霸道爱》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倒刺
小怂包重生记(1v2)
宣言(肉)
心情小雨(1v1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