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快穿之小小尤物 > 第363章

第363章

当所然之事。 “打仗就是让你不断背弃自己的原则。你立誓要与袍泽同生共死,最后你只能袖手旁观袍泽去死;你立誓要保护百姓,最后……”田烈武平静的叙说着,“我们只能在不得不背弃之前,尽可能的坚守。” “我知道你为何投降。”田烈武转头望着阿骨打,“你并非怕死。同样,我相信我的部下也不惧死。” “我的确令他们陷入险境,但是,当战争开始以后,武人总免不了有战死的可能。区别武人高下的,是他们为何而陷入险境?是不是为了值得的理由去战死?” “我了解我的军队――无论是打胜仗还是吃败仗,都改变不了什么。但河朔禁军若肯为了不杀俘虏、保护身后的百姓、袍泽而去面对强敌,河朔禁军便脱胎换骨了。”田烈武肯定的说道:“纵然我本人不是优秀的将领,但我的云骑军,会比西军更精锐。” 小李庄以东。 张叔夜策马回到阵前,与李昭光迅速的纠集起疲惫、兴奋交织的云骑军第一营。第一营的将士们还在兴奋的清点着东面战场,偶尔有人在死去的女直人身上发现刻着自己名字的箭枝,立时发出兴奋的喊叫声,书记官则认认真真的记录着战果――他们不再在阵前立即发放赏格,这对河朔禁军来说,便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变革。也有许多的骑兵发现了第二营与第四营的离去,但他们大多只是疑惑的看看,并没有觉察到气氛已经发生变化。不过,在张叔夜回到阵前时,大部分的武官与一小部分士兵,已经觉察到了东边的敌情。他们很快呼唤起同伴,在李昭光的命令下达之后,第一营迅速的恢复了阵形。 张叔夜驱马来到阵前,脸色沉肃。 他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诸君!方才我们奇袭的,不是契丹人,而是女直人!此时,契丹的先锋军,契丹最精锐的马军,正从东面向我们攻来。田侯有令,令我们第一营断后!” 张叔夜瞪大着眼睛,环顾部众,厉声说道:“今日之事,敌强我弱!吾在枢府,曾听人说,三千契丹先锋,可破一万河朔云骑!吾不知是真是假,然吾辈既奉命断后,此战便是有死无生!” “本官与诸君相处时日虽浅,然愿与诸君以信义交生死。此战不必言赏格,若能生还河间府,荣华富贵,与诸君共之!若战死于此,能与诸君同赴忠烈祠,亦此生快事!”张叔夜说得血脉贲张,高声道:“诸君,今日之事,吾不欲以军法为约束。凡惧死者,此时下马自行逃命,吾绝不为难。欲从吾与李将军赴死者,拔刃向前!” 他话音落下,第一营阵中,一片死寂。 过了一小会,才听到有人愤懑的问道:“田侯来俺们云骑军虽短,可待俺们不薄。但俺想不明白――他为何要俺们去送死?俺们退回河间府,契丹人未必追得上。” “大胆!”护营虞候崔长庆铁青着脸,跨出一步,几个军法官立时便要冲进阵中,揪出那敢为仗马之鸣的人。 张叔夜却挥了挥手,止住崔长庆,高声回道:“问得好!今日军前,不论军法。我可以回答你――为何要是我们去送死?!” “因为――我们是云骑军!”张叔夜厉声回道:“因为,我们是云骑军!” “欲生欲死,请诸君速决!” 迟疑了一小会儿,有一个人松开了坐骑的缰绳,丢下兵器,离开阵中。 军法官们都骚动起来,崔长庆望望张叔夜,又望望李昭光,见二人不为所动,挥挥手,止住了军法官。陆陆续续,有一百余人,离开了军阵。 张叔夜始终一动不动。 河朔禁军“声名在外”,与其阵前溃逃,被韩宝一击即溃,不如赌在此时。 而李昭光则是对张叔夜完全的信任,心甘情愿的交出自己的指挥权。 让张叔夜与李昭光都暗暗松了一口气的是,他们的第一营,并没有一哄而散的走光。虽然走了一百多人,但其余的人,始终坚立阵中,虽然许多人眼中有迟疑之色,但并没有离开。 而且,没有一个武官离开。 张叔夜又耐心的等了一小会,见没有人再离开,正待上前,却见崔长庆驱马过来,向他示意。 他心中一惊,正担心崔长庆要干出令他前功尽弃的蠢事,方要阻止,却见崔长庆已经驱马到了阵前,高声命令道:“所有军法官、执法队出列!” 七八十名虞候、将虞候、押官、执法队,整齐的策马出列。 所有人都惊疑不定的望着崔长庆,却见崔长庆冷冷的环视了他的部属一眼,沉声说道:“诸君听好了!” “方才战女直,咱们在最后面押阵。但待会战契丹,咱们军法官与执法队,当在全营的最前列!” 崔长庆的声音不大,冷酷而无生气,但云骑军第一营,自张叔夜、李昭光以下,都惊呆了。 “既然是有死无生,咱们军法官与执法队,便请在忠烈祠恭候诸位袍泽。” 张叔夜掩饰着心中的意外,唰地一声,拨出佩刀,厉声喊道:“诸君,忠烈祠见!” “忠烈祠见!”千百人的应和声,响彻小李庄。此时的天空,竟然从云中射出一缕金色的阳光,照在云骑军的锦云豹子头战旗之上,耀人眼目。 第二十五章 河潼形胜宁终弃 第一百一十六节 汴京。 大相国寺。大宋故左丞相司马光的灵柩,刚刚由此出发,在司马光的侄子司马富,以及尚未成年的嫡孙司马植的护送下,返回陕州老家安葬。前来送行的汴京百姓,挤满了从大相国寺至万胜门的道路,汴京的内城、外城、甚至西城以外,数十万的百姓,密密麻麻的跪在道路两旁,焚香烧纸,泣如雨下,哭声震天。 虽然司马光遗表上,请求薄葬,并且希望不荫封其后代,但是,宋廷仍然违其遗命,不仅赏赐司马家银一万两、绢两万匹用来大办丧事,而且由朝廷选派内官、相士前去堪察风水,并调动司马光故乡陕州附近四州的厢军、征募民夫共数千人,经营墓地。 宋廷追赠司马光为太师、陈王,由高太后亲自定谥为“文正”,配享高宗庙廷,位王安石之前。同时,宋廷又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舒王,并与司马光一道陪祀孔庙,微妙的区别是,在孔庙,则是王安石位在司马光之前。 司马光得到的另一个殊荣是,由太皇太后与皇帝下旨,允许陕州建陈王庙,祭祀司马光。 在大相国寺时停柩时,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全部亲临太相国寺,拜祭这位“人臣楷模”。对于司马光唯一的直系血脉,司马康的幼子司马植,不仅由高太后特旨赐爵骑都尉,皇帝还亲自替他选了个老师――桑充国。这件事情是石越与范纯仁都始料未及,而又求之不得的。 小皇帝只是无心之举,但是由王安石的女婿来做司马光嫡孙的老师,这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无疑令许多人侧目。 司马光的祭文由范纯仁与苏轼分别撰写,此外,行状由范纯仁撰写,墓志铭则由石越撰写。三人在祭文、行状、墓志铭中,除了盛赞司马光的道德、功业、文章,更是异口同声的极力推许他与王安石之间和而不同,共辅高宗,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老师,喘给我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沦陷的蓝调[SP 1V1]   生存文男配[快穿]   祸国妖姬   军师威武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归宿(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