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chunzhuang文集 > 第337章

第337章

亲,这么小气做什么,你不是还没娶媳妇吗……唉,别打了,我知道错了!” 办完所有事情,时间已经过了五月,这次西征出门两个月,康熙也该收拾收拾起驾回銮。 兄弟几人在中军帐内,听皇父安排会乱事宜,轮到胤祐的时候,他却上前一步躬身道:“皇父。” 康熙一听他叫“皇父”就不由自主脑仁儿疼,总感觉没什么好事:“闭嘴,不许说话!” “阿玛!”胤祐自顾自的说道,“我不想回去,我想留在这里。” 头更疼了,这得宣太医! 所有皇子都一脸惊讶的看着胤祐,他说什么?他不想回京,想留在这里? 康熙面若寒霜:“这里荒无人烟的,大家都走了,留下来做什么?” 胤祐想了想,又改口道:“我想跟随费扬古将军回甘肃。” “!!!” “你去甘肃做什么?” 胤祐一脸肃穆:“将军不就应该镇守边关,噶尔丹一日不除,我就一日不回京。” 他自觉这话说得慷慨激昂,豪气万千,被他阿玛凌厉的目光一扫,气势立刻矮了下去。 “你算哪门子将军,你只是个还未成婚的皇子,连爵位都没有一个。” 胤祐说:“等我亲手抓住噶尔丹,回去就完婚!” 康熙怒了:“茫茫大漠,她要是藏起来,几十年不露面,你上哪里找?” 胤祐笃定的说道:“不会的!” “你怎么就知道不会?” “我……了解他。” “???” 不仅康熙震惊,旁边几位阿哥也一脸错愕的看着他。 一个养在深宫的小皇子,每年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皇父带着他巡幸塞外或是南巡、东巡,他上哪里了解噶尔丹去? 康熙问:“你怎么会了解他?” 胤祐嘴角勾起个弧度:“从他的对手那里。” 不管是张勇、费扬古、孙思克还是殷化行。这些人都曾是在西北一带多次和噶尔丹交手的名将,他们对此人的秉性有着深入研究。 胤祐这些年来从张勇将军那里学到了许多,但一家之言未免片面。他想要跟随西路军返回甘肃,另一方面也是想从其他几位将军那里多了解一些噶尔丹,甚至整个厄鲁特蒙古的情况。 想到这里,胤祐上前一步,这次收起了那一点调皮,是真的躬身抱拳,真诚的对康熙说道:“皇父,儿臣私底下听殷将军说,孙思克将军年事已高,费扬古将军近来也是病痛缠身。不如,让他二位回京,该养病的养病,该养老的养老。” 康熙这才听明白儿子的真实意图,他是想用自己留下来换费扬古和孙思克两位将军回京。 康熙沉吟半晌,语气缓和下来:“那也不必你留下来,我大清能够镇守边关的将军多的是,不差你这个皇子。” 胤祐上前一步,站在康熙跟前:“阿玛,我是真的想留在军营里,我学了五六年兵法,你就让我跟着殷将军去甘肃多多实践一下。” “不行,西北地区气候恶劣,条件辛苦,你才多大,还不满十六周岁,哪里吃得了这份苦?” “吃得了吃得了!”胤祐跪在阿玛膝前,使出他最拿手的撒娇大法,“阿玛,你就让我去吧,让我去吧。” 康熙看了他一眼,语气开始松动:“那我也不能让你一直留在甘肃,总得有个期限吧。” 胤祐竖起食指:“一年。” “半年,半年之后,无论有没有擒住噶尔丹,都必须回京。” 胤祐咬咬牙:“行,半年就半年。” “皇父……”四阿哥上前一步。 昨天胤祐跟他说起这事的时候,就被他教训了一顿,本以为康熙无论如何不能打赢,没想到,被他这么软磨硬泡,竟然答应了。 康熙转过头来看着四阿哥:“怎么,你也想去甘肃?” 四阿哥一愣,赶紧解释道:“儿臣认为,小七该回京才是,乌库玛嬷最惦记他,这要是见不着,那得多想念啊。” 胤祐赶紧拽着康熙的衣袖:“阿玛,说好了半年,就半年!过年之前,我保证回去陪乌库玛嬷。” 康熙抽回自己的袖子:“你放心,君无戏言,答应了你的事情,朕不会食言。” “谢阿玛!” 胤祐是高兴了,但也彻底把他哥惹怒了。刚走出康熙的大帐,四阿哥就阴沉着面色,不管不顾,拎着胤祐径直回到帐中。 大阿哥有心要劝一句,看到四弟那个面色,竟也有些发憷,讪讪的收回了手。 其他几位阿哥就更不敢劝,尤其是八阿哥,从小到大他就知道四哥不喜欢他,长大之后,除了对着胤祐和十三阿哥,在其他人面前更是不苟言笑,八阿哥更是怕他。 但八阿哥从小就跟他七哥亲近,两人跟着皇父出门,都谁在一个营帐中。这十多天七哥不在,他一个人半夜醒来还有些不习惯。 好不容易晚上又能跟七哥躺一个被窝里,头挨着头聊天。现在七哥竟然说不想回京,要去甘肃。 这么说起来,他也想跟着七哥去甘肃,但转念一想甘肃那地方又偏又远,条件特别差,有什么好,还是让七哥回京城比较好。 如此想着,他也就释然了。说不定四哥能说服七哥改变主意呢。 于是,八阿哥本是要跟着他们过去,却脚步一顿,回到自己营帐中等着。 四阿哥按着胤祐好说歹说一个多时辰,嘴皮子都磨破了,仍然没能改变对方的决定。 他这才恍然发现,眼前这个嬉皮笑脸的小伙子,已经不是那个在他怀里撒娇的弟弟了。他真的长大了,是个顶天立地的英武少年郎。做出的决定,就连皇父也难以改变。 两个人谈话的间隙,太监送来饭食,胤祐一点不客气 ,拿起筷子就吃。 “你好好想想,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额娘怎么办?” “这话说的,甘肃几万大军常年驻守,不都好好地。” 胤祐把自己跟前那碗米饭三两口吃完了,又看向他跟面前那一碗,到现在还没动过。于是不客气的伸手去端:“你不饿?那我……” 四阿哥一把拖过那晚饭,重重的磕在跟前:“你什么你,成天就知道吃,也不听话。” 胤祐给他夹菜,把碗堆成了小山:“你快吃,吃完了才有力气揍我。” 吃完饭四阿哥也没揍他,兄弟俩安静的坐着,胤祐没皮没脸的靠过去,下巴搁在哥哥肩头:“好了好了,不要生气了。” “不生气才怪。”四阿哥已经没有力气揍他或者骂他,只能恋恋不舍的搂着他,“半年见不到,额娘不知道要思念成什么样子。” “那你呢,你会不会像我?” 四阿哥不答反问:“你说呢?” 胤祐的胳膊忽然搂上他的脖子:“咱们兄弟俩分工合作,我在外保家卫国,你替我在家守护乌库玛嬷,还有阿玛和额娘。” “那你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让我们担心,知道吗?” “知道啦!” 康熙接纳了儿子的建议,有心让费扬古和孙思克两位将军一同回京,但被两位将军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没能生擒噶尔丹,费扬古哪里也不去。孙思克常年驻守西北,妻子儿女人家都在甘肃,就算卸甲,他也要留在甘肃。 于是,第二日,康熙便率领他的中路大军回銮。胤祐骑着马,将阿玛送出二十里地。 最后到了不得不分别的时候,康熙攥住他的手:“多留些人照顾你。” “有赵诚他们几个,还有小玉,够了。” 康熙仍是不放心:“让富敦和舜安颜也留下来。” 他俩一个是明珠的心肝,一个是佟国维的宝贝,俩老头可舍不得孙儿跟着胤祐去西北吃苦。 佟国维更不舍得胤祐也去,昨儿听说这件事后,跑去康熙跟前跪了半晌,恳请康熙收回旨意,让七阿哥一同回京。 康熙好言相劝:“舅舅,这不是朕要派他去,是他自己要去。” 佟国维这才无话可说。他这外孙主意可大着呢,别说他这个郭罗玛法,就连康熙这个皇父也无可奈何。 胤祐摆了摆手:“算了吧,我留下来就是做殷将军的副将,他们留下来算怎么回事?” 康熙说道:“跟着你一同从军。” 后面的富敦和舜安颜听到此言一同出列,想皇上请旨:“臣愿意追随七阿哥一同去西北。” 富敦是愿意的,他是个老实人,胤祐去哪儿他去哪儿。舜安颜不愿意也没办法,昨天又被他阿玛训了一顿。 既然如此,胤祐便让他们都留了下来。 这时候,保泰也从后面靠了过来:“那我也……” 康熙瞪了他一眼:“你不行!” 听闻此言,裕亲王在后面松了口气。他膝下子嗣单薄,成年的就只有保泰这一个儿子,哪里舍得让他去西北吃苦。 临走之时,康熙又拉着他的手,往他掌心里塞了个东西。 胤祐低头一看,吓了一跳,赶紧翻身下马,跪在康熙跟前:“皇父……” 康熙目视前方,并不看他:“起来吧。”说完,他就打马从胤祐身旁,头也不回的走了。 于是,胤祐带着三名哈哈珠子,三名太监,作为殷化行的副将,正是跟着西路军一同返回甘肃。 经过近半月的路途,他们于五月中旬回到甘遂。由河西要塞嘉峪关入关。 从山海关到居庸关再到嘉峪关,这里有着与其他两座关隘截然不同的风物。 胤祐骑着马远远地望过去,嘉峪关建在山谷最狭窄的地方,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孙思克向胤祐介绍道:“以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咱们的茶叶、瓷器、丝绸从这里出发,向西再出玉门关,穿越茫茫沙漠,通往西域。他们的牛羊、马匹、骆驼、玉石、羚羊角从这里运往长安。” 胤祐看着眼前几乎没有人走动的城门,往日的繁华景象,也只能凭想象。 殷化行说道:“自从噶尔丹统一准噶尔部,占据天山南北各处要道和城池,咱们与那边的贸易往来就完全停止了。” 胤祐一牵缰绳,驱马往城门处走去:“由来征战地,不见几人还。杀了噶尔丹,让此地重现往日繁华。” 三位将军在他身后,凝望他的背影。 这个年纪的少年身量长得很快,想起一个多月前,他们刚见到七阿哥的情形,好像又长高了不少。 他身上有直上凌霄的壮志与锋芒,整个人显得熠熠生辉,像一块美玉,又似一柄宝剑。 他是皇上的儿子,却甘愿来到西北边陲,路过嘉峪关时,就那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三位将军深信,他能让这座沉寂多年的古老关隘,焕发昔日风采。 第150章 嘉峪关不仅在距离上和京城差了十万八千里, 居住和生活条件更是天壤之别。 胤祐确实有点住不惯,连这里的水都有些喝不惯,总感觉咸咸的, 喝在嘴里有些涩口。 不仅他有这个感觉

相关推荐: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删除她gl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切切(百合)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一梦三四年   深陷   他是斯文糙汉   摄春封艳